妇又有尿血一证,腹 亦不痛,然与胎漏之证又不同。盖尿血出于 溺孔,漏血出自人门,三者俱下血而各不同治者,不可不详辨也。
<目录>卷三\胎前诸证门<篇名>激经、胎漏、尿血证治属性:\x阿胶汤 黄 汤 银苎酒 加味四物汤\x 激经无病不须治,子大能食经自停。胎漏下血多因热,四物阿胶栀侧芩;或下黄汁豆汁样,黄 糯米苎根银;若是尿血膀胱热,四物血余共茅根。
【注】激经无他证相兼者,不须用药,其胎壮子大能食其血而经自停。若胎漏下血,
多属血热,宜阿胶汤清之。其方即四物汤加阿胶、黑栀、侧柏叶、黄芩也。或漏下黄汁,
或如豆汁甚多者,其胎干枯必倚而堕,宜用黄 汤,即黄 二两,糯米一合煎服;或银 苎酒,即芒麻根,纹银煎酒服。若尿血,则是膀胱血热,宜四物汤加血余、白茅根以凉 之。
\x四物汤\x(方见首卷)
<目录>卷三\胎前诸证门<篇名>胎不安、小产、堕胎总括属性:气血充实胎自安,冲任虚弱损胎元。暴怒房劳伤肝肾,疾病相干跌扑颠。五月成形名小产,未成形象 堕胎言。无故至期数小产,须慎胎为欲火煎。
【注】孕妇气血充足,形体壮实,则胎气安固。若冲、任二经虚损,则胎不成实。或 因暴怒伤肝,房劳伤肾,则胎气不固,易致不安;或受孕之后,患生他疾,干犯胎气,致 胎不安者亦有之;或因跌扑筑磕,从高坠下,以致伤胎、堕胎者亦有之。然小产、堕胎,亦 自有别∶五、七月已成形象者,名为小产;三月未成形象者,谓之堕胎。以上小产、堕胎 皆出有因。若怀胎三、五、七月,无故而胎自堕,至下次受孕亦复如是,数数堕胎,则 谓之滑胎。多因房劳太过,欲火煎熬,其胎因而不安,不可不慎者也。
<目录>卷三\胎前诸证门<篇名>胎不安、小产、堕胎证治属性:\x加味圣愈汤 加味佛手散 十圣散 加味芎 汤 益母丸\x 胎伤腹痛血未下,圣愈汤加杜续砂。下血腹痛佛手散,胶艾杜续术芩加。十全续缩减苓桂,因病 伤胎十圣夸,跌扑芎 调益母,怒劳逍遥地黄佳。
【注】妊娠胎伤,若腹痛不下血者,宜用圣愈汤加杜仲、续断、砂仁安之。若下血腹 痛者,宜用佛手散加阿胶、蕲艾、杜仲、续断、白术、条芩安之。若因母病,以致伤胎 欲堕者,宜十圣散,即十全大补汤减茯苓、肉桂,加续断、砂仁。若因跌扑筑磕,伤胎欲 堕者,宜芎 汤调益母丸服之(芎 汤即川芎、当归也)。若暴怒、房劳伤肝肾,以致胎 动不安者,宜逍遥散、地黄汤治之。
\x圣愈汤 佛手散 逍遥散 地黄汤\x(方俱见首卷)
<目录>卷三\胎前诸证门<篇名>堕胎下血不止、血瘀不出证治属性:\x独参汤 回生丹\x 堕胎暴下血不止,面黄唇白独参汤。恶血不出凝胀痛,回生益母酌相当。
【注】妊娠胎堕后血暴下不止,面黄唇白者,名脱荣。宜用独参汤峻补其气,以生其 血,所谓无形能生有形也。若恶血瘀滞不行,腹胁胀痛者,宜于回生丹、益母丸,酌其虚 实缓急相当而用之。
<目录>卷三\胎前诸证门<篇名>子死腹中总括属性:子死腹中须急下,舌青腹痛冷如冰,时久口中秽气出,寒热峻缓详斟平。
【注】凡一应伤胎,子死腹中者,须当急下,勿使上奔心胸。然必验其舌青面赤,肚 腹胀大,腹冷如冰,久之口中有秽气出者,方可议下。然犹必审其人之虚实寒热,或宜寒 下、热下、峻下、缓下,随其宜而施之。
<目录>卷三\胎前诸证门<篇名>子死腹中证治属性:\x佛手散 平胃散加芒硝方\x 下胎缓剂佛手散,峻剂平胃加芒硝。宜热宜寒须细审,产妇虚实莫溷淆。
【注】孕妇子死腹中宜下者,缓下用佛手散,峻下用平胃散加芒硝。或宜寒下,或宜 热下,须细细详审而投之。盖以产母之虚实,或缓或峻,不可溷淆轻率以致误也。
\x佛手散\x(方见首卷)
<目录>卷三\胎前诸证门<篇名>辨子母存亡属性:妊娠一切垂危候,母子存亡可预推,面赤舌青必子死,面青舌赤母命危,面舌俱青口吐沫,子母俱亡二命亏。
【注】凡妊娠一切凶危之候,欲知母子存亡者,当于孕妇面、舌之色定之。若面赤舌 青,则其子必死;面青舌赤,则其母必亡;若面舌二者俱见青色,口角两边流涎沫者,则 子母二命俱不能保也。
<目录>卷三\胎前诸证门<篇名>胎兼瘕属性:妊娠有病当攻下,衰其大半而止之,经云有故而无殒,与病适当又何疑。
【注】凡孕妇素有 瘕旧疾,或有新病应攻下者,但攻其大半,余俟其自消,不可尽 攻。经云∶有故无殒。言药虽峻,有病则病受之,不能伤胎也。攻其大半,与病相当,又 何疑于有妊必不可攻之说耶?
<目录>卷三\胎前诸证门<篇名>胎不长证治属性:\x八珍汤 六君子汤\x 胎萎不长失滋养,气血不足宜八珍,脾虚胃弱六君子,谷化精微气血生。
【注】妊娠五六个月,胎萎不长,由于妊母禀赋虚弱。若属气血两虚者,宜用八珍汤;
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