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25-妇科玉尺-第10页

然痛甚。亦能动胎也。妊娠腰痛。最为紧要。盖以胞胎系 于腰。故腰疼酸急。胞欲脱肾。必将产也。即不然。或因劳伤损动其经。宜短剧苎根汤。或因冷气袭腹。痛引于腰背。
宜五加皮散。或因挫闪气滞。宜通气散。或因肾元虚损。宜青娥丸。或因怒动肝火,宜小柴胡汤加白术、枳壳、山栀。
或因肝脾气郁。宜归脾汤加柴胡、枳壳。或膀胱风邪乘袭。宜拔萃羌活汤。或因血热血滞。宜四物汤加乳、没、木香、
黄柏、火麻仁。虽由来不同。若其痛不止。多动胎气。大抵治法。总以固胎为主。通用千金保孕方。妊娠胎动不安。其 由于本然者。冲任经虚。受胎不实也。宜常服安胎散。其余则皆外之所致。如素有内热。以致内火旺盛。故不安也。宜 安胎丸。如多劳乏。气血虚不能荣养。故不安也。宜四物汤加通气药。如饮酒房劳过度。或损动。故不安也。宜安胎散。
如误触击。或因跌扑。腰腹疼痛。胎上抢心。去血腹痛。故不安也。宜阿胶 艾丸。如从高坠堕。或为重物所压。触动 胎气。腹痛下血。胃虚呕逆。此等之症。皆能伤胎。故不安也。宜佛手散、从高坠下方。如忽有喜怒。气宇不舒。伤于 心肝。触动血脉。故不安也。宜钩藤汤。如平日膏粱奉养太过。气不运动。或身肥累坠。故不安也。宜瘦胎散。妊娠误 服 毒药毒物。故不安也。宜黑豆汤。或白扁豆子去皮研末米饮下。如因母病。薰灼其胎。故不安也。宜十圣散。如遇内外 热病。火热侵胎。故不安也。宜伏龙散、护胎方。如舌青黑。腹冷指甲青。胀闷甚。口中糜臭。此胎死腹中。不但不安 矣。宜平胃散加朴硝。酒下。或鹿角胶酒化服。使胎化为水。以上皆胎前病之时有。不可不加意者。总之妇人月事。一 月不通。六脉平和。或见吞酸恶食。或见微寒微热。懒于举动。胎也。若六脉中见有病脉。便非。若知已有胎。而恶心 呕吐。不思食。惟宜养血安胎。理气健脾。此为要着。宜受娠和中汤。倘或胎不安。腰腹痛。食不甘。必当安之。宜安 胎饮。盖胎之所以不安者。除一切外因。总由气血虚。不能荣养胎元所致。故必用参补气。当归补血。亦或因内多邪热。
气血沸腾。胎不宁养。故用黄芩以凉之。又胎系于脾。脾虚蒂无所附。以至堕落。故用白术、炙草以培之。至于陈皮、
香附、苏梗以理气。砂仁开胃理中。杜仲治腰痛。白芍和腹痛。内热口渴则去砂仁而加麦冬。见红则加生地、地榆。皆 妊娠概治之法也。间有所谓鬼胎者。营卫虚损七情相干。妖魑精鬼。得入于脏。竟似怀胎。其状却颟顸如抱一瓮。或寒 热面黄。或少食体倦。大约患此症者。肝脾必致两伤。治法总以补元气为主。而佐以行散之药。如雄黄丸、芫花散之类。
至于保生易产之法。尤不可不讲。盖以生不可催。只可调和气血。产乃无虞。八九月后。盒饭服保产达生散。或至九月。
服便产方一剂。临产再服一剂。自无产难之忧。吾邑秦氏。世传妊娠逐月养胎方。尤为大妙。诚属百用百效。凡服此者。
从未见有产厄。真宝方也。
\x脉法\x 仲景曰。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 产漏下。旋复花汤主之。王叔和曰。尺中不绝。胎脉方真。太阴洪而女孕。太阳大而男娠。或遇俱洪而常双产。此法推 之。其验如神。月数断之。各根据其部。假令中冲若动。此乃将及九旬。孙思邈曰。左尺浮大者男。右尺沉细者女。若来 而断绝者。月水不利。陈自明曰。寸微关滑尺带数。流利往来并雀啄。小儿之脉已见形。数月怀胎犹未觉。左疾为男右 为女。流利相通速来去。两手关脉大相应。胎已成形非漫语。左脉带纵两个男。右手带横一双女。左手脉逆生三男。右 手脉顺还三 女。寸关尺部皆相应。一男一女分形症。有时子死母身存。或即母亡存子命。往来三部通流利。滑数相参皆替替。阴实 阳虚脉得明。遍满胸堂皆逆气。左手太阳浮大男。右手太阴沉细女。诸阳为男诸阴女。指下分明常记取。三部沉正等无 疑。尺内不止真胎妇。夫乘妻兮纵气雾。妻乘夫兮横气助。子乘母兮逆气参。母乘子兮顺气护。小儿日足胎成聚。身热 脉乱无所苦。汗出不食吐逆时。精神结备其中住。滑疾不散三月胎。但疾不散五月母。弦紧牢强滑利安。沉细而微归泉 路。
\x恶阻\x 窦汉卿曰。恶阻心下愦闷。吐逆不食。恶闻食气。头眩。四肢百节烦疼。多卧少起。旋复半夏汤。病醋 心。胸中冷。腹痛吐逆。不喜饮。人参半夏汤。胃虚气逆。呕吐不食。缩砂散。戴思恭曰。恶阻俗谓之病儿。盖其人宿 有痰饮。血壅遏而不行。故饮随气上。停滞肝经。肝之味酸。则必喜酸物。金能克木。以辛胜之。小半夏茯苓汤。甚者 二陈汤。有服热药攻膈。闷热成疾。宜荷叶散。李 曰。或大吐。或时吐清水。恶闻食臭。由子宫经络络于胃口。故逢 食气。引动精气冲上。必食吐尽而后精气乃安。亦有误交合而子宫秽甚者。过百日则愈。
\x胎动不安\x 陈自明曰。妊娠将养如法。则气血调和。胎得其所。而产亦易。否则胎动气逆。临产亦难。至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