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29-家传女科经验摘奇-第8页

热服。查涩后帖,并前二帖,共煎,要在一二时辰内,
未进饮食之先,相继煎服,则下焦血块速化,而骤长新血,自无晕厥。且产妇服一帖,渐增精神,不厌 药之频也。若照常症,日服一帖,岂能挽回将绝之气血也,其胎前素弱,产后劳倦及热症 堕胎,要不抱帖数,服至病退乃止,若产妇劳甚,血崩形色脱,即加人参三四钱在内,频灌无虑。
\x加参生化汤\x 治产后危急诸症,俱可服此方。
川芎(二钱) 川归(四钱) 干姜(四分,炒黑) 甘草(五分,炙) 桃仁(十粒,去皮尖)
人参三钱或二钱,随症缓急,如甚危症,人参加至五六钱,枣三枚,水煎服,渣再煎。
加减法∶ 一娩儿下,汗多倦甚,宜服此方,加人参三四钱。
一娩儿下,无力送脱胞,倦怠,宜服此方。
一胎前素弱,产后见虚症,宜服此方。
一胎前患泻,产后倦怠,宜服此方,加参四五钱。
一汗多加麻黄根二钱、黄 一钱、防风五分。
一足厥冷,加人参四五钱,附子四分;兼汗亦加参、麦 冬一钱。
一气短促,加人参四钱。
一消渴加麦冬一钱,五味子十粒。
一大便实,加苁蓉一钱。
一烦躁,加竹茹一丸。
一寒嗽,加杏仁十粒,桔梗五分。
一喘气促,加半夏一钱,杏仁十粒,桔梗五分。
一有痰,加天花粉八分,竹沥半酒钟,姜汁少许。
凡产后血块痛,用生化汤为主,血块痛散加人参生化汤为主。
<目录><篇名>一论血块属性:妇人病倍于男子,因产后之症偏多也。夫产后血块,医家所归,宜当详究。若时俗治血块,有用生 地黄,红花以行之,苏木、牛膝以攻之;治气胀,有用乌药、香附以顺之,枳壳、浓朴以舒之。甚有用 青皮、枳实、苏子以下气定喘,芩、连、栀子、黄柏以退热除烦。至若血枯便实,反用承气下之而愈结;
汗多小便短涩,反用五苓通之而愈秘。因古《局方》,峻攻块痛,殆无异于刃之杀人也,事产者岂可视 为甚轻而妄用苏木、棱、蓬,以置人于死地也耶?宜服生化汤,一应破血药,虽山楂性缓,亦不可单用。
\x生化汤\x 川归 川芎 桃仁 干姜 甘草 水煎服,并渣。
鹿角灰就用生化汤送下七钱。
又方∶益母丸同服亦可。
外用烘热衣服暖和块痛处,虽暑月亦要和暖。大抵产妇劳伤,气血并虚,分娩子后,无力送胞送 块,涩滞腹间作痛,甚者气血不运而昏迷厥晕,切不可妄谓恶血抱心,遽用苏木等散血之方以杀人也。
只频服生化汤二三帖,实时块消痛止,神清气复而顿爽舒畅平安矣。行血如生地、牛膝,败血如三棱、
莪术。俗用山楂、砂糖消块,姜、艾酒定痛,皆致淋崩、昏晕等症。
<目录><篇名>二论血晕属性:凡分娩之后,眼见昏花,头眩昏晕,不知人事,谓之血晕。其故有三∶一因劳倦甚而气竭神昏,
二因血大脱而气欲绝,三因痰火乘虚从上而神不清。患此三者,皆魂不随神往来而机运几息也。当 急服预煎下生化汤,以行块定痛,化旧生新,实时血遂生而气转,神渐清而心有主矣。频服二三帖,
其昏乱气血即定,乃川芎、川归性有化生之功也。若偏执古方无传,认晕症为恶血抢上迷心,而轻 用散血之剂,认为痰火而用无补消降之方,误人甚也,外以醋韭冲鼻烧烟潦法度,炙不可缓,医者 切不可妄论血上抢心,而用苏木等以峻攻破血,偏执古方牡丹夺命等药以败血,慎之,慎之!再叮 咛临盆之际,必预煎生化汤,预烧称锤、硬石子,候儿下地,速服二三帖药,共二煎。又产妇枕边,
行醋韭,投锤醋瓶之法,决无晕症。又儿生下时,不可喜子慢母,母不可顾子忘倦;又不可产讫即 睡,或愤怒气逆,皆能致晕。谨记,谨记。附方∶ \x加味生化汤\x 治产后三等血晕。
川芎(三钱) 川归(六钱) 干姜(四分,炒黑) 桃仁(十粒) 甘草(五钱,炙) 荆芥(五分)
上枣三枚,水二钟。煎八分,温服,并渣。
加减法∶ 凡劳倦甚而晕,及血崩气脱而晕,并宜速灌二帖。如形色脱,或汗多而脱,皆用急服一帖,后即 加人参三四钱,肉桂四分,决不可疑,参为补而缓服也。如痰乘虚从上而晕,方内加橘红四分;若虚甚,
亦用加人参二三钱;如肥人多痰,又用竹沥七分,酒一钟,姜汁少许。以上三等晕症,并不可用破血 耗气等古方,其血块痛甚者,兼送益母丸。一法或送鹿角灰,一法或用玄胡散,一法或用独参散。一方见 效,不须易方。
从权急救加参生化汤∶治产后形色脱晕,或汗脱晕。
川芎(二钱) 川归(四钱) 干姜(四分,制) 桃仁(十粒,去皮尖) 荆芥(四分)
甘草(四分,炙) 人参(三钱)
上水二钟,煎八分服。血块痛甚加肉桂五分、七分;渴加麦冬一钱,五味子十粒;汗多加麻黄根一 钱;如块不痛,加黄 一钱以止汗;如伤面食、饭食,加神曲八分、麦芽五分;如伤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