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一钱。为散七钱五分) 生地(一钱。为散,
易炙甘草三钱) 细辛(二分。为散二钱五分) 薄荷(一分。为散,无此味) 防风(五分。
一方四分) 辰砂(五分,研细,水飞。为散三钱)
《尊生》合生化汤服。一方为散,薄荷汤调服三钱。
舒筋汤
治产后日久拘挛,不宜用补剂者。
羌活 姜黄 炙草(各二钱) 海桐皮 当归 赤芍(各一钱) 白术(一钱,土炒) 沉香(少许)
姜煎。参证治。
参附汤
人参 当归(酒浸。各二三钱) 肉桂(八分,或一钱) 黄 (蜜炙) 白术(土炒。各一钱 五分) 熟地(二钱)
制附子(四分,或六分) 炙草(四分)
生化汤
(见本卷生化汤论后。)
加参生化汤
(见本卷晕厥门。)
十全大补汤
(见上 卷胎不长养门。)
理阴煎
(见上卷恶阻门。)
大补元煎
(见本卷恶露不止门。)
八 珍汤
(见上卷诸痛门。)
四君子汤
(见上卷胎逆上逼门。)
【目录】卷之下【篇名】怔忡惊悸并虚烦烦躁论属性:产妇忧惊劳倦,去血过多,则心中躁动不宁,谓之怔忡。若惕然而惊,心中怯怯,如人将捕之状,
谓之惊悸。治此二证,惟调和脾胃,补养心血,俾志宁神定,气舒心安而病愈矣。如分娩后血块未消,
宜服生化汤以补血行块,连服数剂,则血旺而怔忡惊悸自平,不必加定志安神之品。如块痛已止,服加减归 脾汤。如心中惊悸,目睛不转而不能动,诊其脉动而弱者,宜养血佐以安神药,养心汤主之。素壮 火盛者,兼服安神丸。如虚烦不眠,亦心虚所致,加减归脾汤并治之。孙真人用人参丸治惊悸不眠亦效。至 于烦躁不宁,亦宜分块痛有无。如块痛未除,有瘀血也,生化汤调失笑散。如块痛已止是虚,或有热,
人参当归汤治之。
加减归脾汤
治产后血块痛止,怔忡惊悸。
人参 茯苓 枣仁(炒) 麦冬(去心) 黄 (蜜炙) 白术(土炒。各一钱) 当归(二钱,酒 浸) 川芎(八分) 远志肉(六分,制) 陈皮 炙草(各四分) 龙眼肉(八枚)
姜一片,水煎服。虚烦,加竹茹一团。有痰,加竹沥、姜汁。或更加柏子仁。
一方茯苓易茯神,无川芎、陈皮,有木香二分。
养心汤
治产后心血不宁,惊悸不安。
人参(一钱五分) 当归身(二钱,酒浸) 黄 (蜜炙) 麦冬(去心) 枣仁(炒) 柏子 仁(各一钱) 茯神 川芎 远志肉(制。各八分) 五味子(十粒) 炙草(四分)
水煎服。
安神丸
治产后怔忡惊悸,素壮火盛者。
归身(酒浸) 生地(各三钱) 黄连(二钱,炒) 甘草(五分,炙用、生用俱可)
以上四味,共为末,蒸饼丸如绿豆大,以朱砂为衣,每服四十丸。
人参丸
治产后大虚心悸,志意不安,恍惚恐畏,虚烦不眠少气。
人参 茯苓 麦冬(去心) 薯蓣(各二两) 泽泻 菖蒲 干姜 桂心 甘草(各一两)
共为末,白蜜和枣膏丸如梧子大。空心酒服二三十丸,早晚服。
人参当归汤
治产后块痛已止,或虚,或虚而有热,烦躁不宁。
人参 当归(酒浸) 熟地 麦冬(去心。各二钱) 肉桂(四分) 白芍(一钱,酒炒) 生地 (八分) 竹叶(十片)
水煎服。
生化汤
(见本卷生化汤论后。)
失笑散
(见中卷胞衣不下门。)
【目录】卷之下【篇名】麻瞀论属性:产后麻瞀,皆因气虚血少不能充溢乎周身也,即如人曲肱而枕,稍久即麻木不为我用,其非气血 不周遍之明征欤?目得血而能视,得清气之升而能用。血虚气弱不能升清,故浊不降而瞀。宜生血 补气,十全大补汤主之。至于去血过多,手足发麻,小腹大痛,则遍体麻晕欲死。此非恶露凝滞,乃虚中挟痰,
六君子加炮姜、香附、当归。曾治一妇,产后右半身麻瞀,而昏晕不省人事,发即胸膈痞闷,下体重着,
或时心神荡摇若无心肺之状,顷则周身冷汗如漉,大吐痰涎而苏。此产后经脉空虚,痰饮乘虚袭入之故。
因与六君子加归、 、肉桂,随手而效。复有一妇,产后 左半身麻瞀,昏晕不省人事,发则周身大痛,筋脉螈 ,肌肉 动,或时头面赤热,或时腿上振振动摇,
顷则蒸蒸汗出而苏。此产后营血大亏,虚风袭入之故。用十全大补汤治之,诸证悉平,但麻瞀不止,后 与地黄饮子而安。
地黄饮子
治肾气上交于心,舌喑足痱。
熟地(三两) 巴戟天(酒浸,去骨) 附子(炮) 山茱萸(去核) 肉苁蓉(酒浸去腐,切 焙) 石斛 白茯苓 石菖蒲 远志(甘草汤泡,去骨,取肉) 甜肉桂 麦冬(去心。各一两)
五味子(五钱)
共为粗末,每服五钱。生姜五片,大枣一枚,薄荷七叶,水煎,日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