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为佐,煎以猪羊胞汤服之,一月而愈。又有茅根汤,
并加味茅根汤、《济阴》加味四物汤,俱治淋方也。附录以备择用。
知柏导赤散
生地 赤芍 木通 麦冬(去心) 黄柏 知母(炒) 桂心 甘草(生。各一钱)
灯心四十九寸,水煎,调益元散二钱服。
益元散
(一名天水散,一名六一散。) 治暑月小水不利。
滑石(六两,水飞) 甘草(炙六钱,生四钱)
为散,清水调服。老人虚人及病后伤津,小便不利禁用。加水飞辰砂一钱,名 辰砂六一散,治暑月惊悸多汗,小便涩痛。
参术汤
治妇人生产,稳婆误用手指掐胞损破,以致小便不禁。
人参(二钱五分) 白术(二钱,土炒) 黄 (一钱五分,蜜炙) 陈皮(去白) 桃仁(去 皮尖) 茯苓(各一钱) 炙草(五分)
先用猪胞或羊胞一个,洗净,水二盏,煮至一盏,去胞。入药,煎七分,食前服,多剂乃佳。
茅根汤
治赤、白、砂、石诸淋。
茅根(一两) 滑石(一钱, ) 甘草(五分) 紫贝(一个, ) 石首鱼脑砂(一个,焙 干,研为末。一方用二个, 。) 阙字姜(一块)
灯心三十寸,煎入鱼头末,空心温服。
加减茅根汤
治产后淋,小便痛及血淋等证。
白茅根(一两) 瞿麦 车前 冬葵子 通草(各一钱) 鲤鱼齿(一百个,为末)
水煎,入鱼齿末,空心温服。
济阴加味四物汤
诸淋皆属于热,用此累效。
当归 川芎 赤芍 生地 杜牛膝 木通 甘草梢(各一钱) 桃仁(五个,去皮尖) 滑石 (一钱五分) 木香(二分)
水煎服。
六味地黄丸
(见上卷诸痛门,附六味地黄汤下。)
补中益气汤
(见上卷诸痛门。)
逍遥散
(见上卷胎逆上逼门。)
生脉散
(见本卷晕厥门。)
参术膏
(见本卷类疟 及寒热往来门。)
【目录】卷之下【篇名】小便数及遗尿不禁论属性:凡人下焦如渎,所以主潴泄也。产后气血虚脱,沟渎决裂,潴蓄不固,水泉不止,故数而遗而不 禁耳。治法∶下者举之,脱者涩之,宜用升阳调元汤,合桑螵蛸散主之。《医通》云∶产后小便数,
乃气虚不能制水,补中益气加车前、茯苓。遗尿不知,补中益气汤。然有肾气不固者,宜六味丸加益智。
若因膀胱气虚,小便频数,
当补脾肺,补中益气加山萸、山药为主,佐以人参螵蛸散。如系虚寒以致数遗,益心汤最妙。冯氏云∶ 小便不禁,若脾肾虚弱,补中汤送还少丹。若脾肾虚寒,用八味丸、四神丸佐之。然世有新产之妇,
廷孔未敛,故溺出不知。此恒有之,至六七朝自止,不必治也。又有临产损破尿胞遗尿者,已于前淋 证门中论治矣。
升阳调元汤
治产后小便数,及遗尿不禁。
人参 益智仁 黄 (蜜炙。各一钱五分) 升麻 炙草(各一钱)
姜枣煎,调桑螵蛸散服。原方药通用一钱五分,予谓升麻、炙草宜减,故各录用一钱。
桑螵蛸散
真桑螵蛸(炒) 白龙骨( ) 牡蛎(各等分。取左顾者, )
为细末,每服调服三钱。
人参螵蛸散
治产后阳气虚弱,小便频数及遗尿。
桑螵蛸(二三十个,炒) 人参(二两) 黄 (三两,蜜炙) 鹿茸(酥炙) 牡蛎( ) 赤石 脂( ) 浓朴(姜汁制。各二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粥饮调下。《外台方》无浓朴、石脂,有甘草、生姜。
益心汤
治产后小便数及遗尿。
益智仁(二十七粒)
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服。
还少丹
治脾肾虚寒,血气羸乏,不思饮食,发热盗汗等证。
熟地(二两) 山药 牛膝(酒浸。各一两五钱) 山萸肉 茯苓(乳拌) 杜仲(姜汁炒断 丝) 远志(制,去心,取净肉) 五味子(炒) 楮实子(酒蒸) 小茴香(炒) 巴戟天(酒浸,去骨 )肉苁蓉(酒浸,洗去泥甲。各一两) 石菖蒲(五钱)
枣肉加蜜为丸,每服三四钱。白汤、淡盐汤俱可送下。
补中益气汤
(见上卷诸痛门。)
六味丸 八味丸
(俱见上卷诸痛门,附六味地黄汤下。)
四神丸
(见本卷腹痛门。)
【目录】卷之下【篇名】蓐劳骨蒸论属性:产后去血劳伤,再加之调养失宜,所生者少。脾肺气弱,不能运其精微,致令骨蒸劳热。若富贵 之家,虽有美食及药力以调养,必有他事不如意,而怒动肝火,
耗伤其方生之血,亦能致饮食减少,虚羸体倦。况新产之妇,原属血虚,所生之血无几,一经伤耗,则 阴血更虚,焉得不成内热骨蒸也。即藜藿之人,不特无美食药力滋生气血,更兼自乳其子,则方生之血岂 能骤足?倘本质瘦弱,又焉得而不阴虚内热以成骨蒸也。即或本体壮盛,常见生育数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