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前辨论诸症<篇名>增补胎前十症属性:伤寒 子满 子鸣 子喑 中暑 中湿 泄泻 痢疾 疮毒 无故哭泣 \x妊妇伤寒\x 宜清和为主,各随六经所见表里之症治之,切不可与常病伤寒同治,
以致损胎,误 母子性命。凡治伤寒,不拘日数,但见恶寒发热,为病在表。用\x四味紫苏和胎饮\x为主。各随 所见之症,加减治之。
紫苏(一钱五分) 白术(一钱五分) 条芩(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如恶寒头痛,项强腰脊痛,此病在太阳膀胱。加 羌活(一钱) 防风(一钱) 川芎(一钱) 本(一钱)
葱,连根须三根,姜引,盖被取汗。如恶寒不发热,只头痛鼻干,或项强,此病在阳明 胃,本 方加葛根、白芷、防风等分,葱白三根,淡豆豉一撮,煎服汗解。如寒热往来,头眩或呕,
或心下烦,或胸胁满,此病在少阴胆,加柴胡一钱,人参一钱。呕加半夏八分。胸胁满,加 枳壳一钱,桔梗一钱。头眩,加川芎一钱,姜引。如发热恶寒,咳嗽甚者,此病在手太阴脾 ,
加人参、干姜(炙)、白芍(酒炒)各一钱,姜枣引。如恶寒蜷卧,发热手足冷,此病在足少阴 肾,加独活一钱,熟地一钱,细辛一钱,姜枣引。如恶寒手足厥冷,唇口青,遍身痛,如被 杖头顶痛,此病在足厥阴肝,加炒当归一钱,炒吴茱萸一钱,羌活一钱,细辛一钱,葱连须 三根。姜枣引。
凡治伤寒不拘日数,但无恶寒头痛,只发热口燥,咽干而渴,此病邪在里。用\x黄龙汤\x为 主。(此汤出《活人书》,并治头痛,胁痛,呕逆。)
柴胡(一钱) 黄芩(一钱)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如发热口渴,小便不利,此病在手足太阳,小肠膀胱腑病也,加白术一钱五分,猪苓一 钱,
泽泻一钱,赤苓一钱,木通一钱。如发热大渴,此病在手足阳明胃、大肠也,加知母一钱,
石膏二钱,淡竹叶一把,粳米一撮。如大热大渴烦躁,大便不通,此病在足阳明胃府也,去 人参,加枳实一钱(炒),大黄一钱(煨),芒硝一钱,姜引,以利水为度。如发热口渴,
心烦不得眠,或干呕,此病在足少阳胆,加麦冬、花粉、栀子、枣仁各一钱,竹肉一大丸。
如发热而渴,腹中痛自利,此病在足太阴脾,加白术一钱,白芍一钱,阿胶一钱,白茯苓一 钱,姜枣引。如发热而渴,自利不止,手足冷,此病在少阴肾,去柴胡,加干姜一钱(炒) ,赤石脂一钱,白茯苓一钱,砂仁一钱,姜枣引。如发热而渴,痢浓血,手足冷,
此病在足厥阴肝,加当归一钱,白芍一钱(酒炒),白术一钱,茯 苓一钱,乌梅引。
凡伤寒瘥后,调理失宜,复发热者,此劳复也,用黄龙汤加知母一钱,麦冬一钱,石膏 二钱 ,淡竹叶、粳米引,取汁。如因饮食失节,复发热者,此食复也,用前四味柴苏和胎饮,加 炒枳实,炒黄连,陈皮、神曲(煨),姜枣引。若时行天气传染者,根据上法分六经表里治之 ;或于初病之时,用\x败毒散\x,加和胎药解之。
人参 羌活 柴胡 茯苓 前胡 甘草 川芎 桔梗 枳壳 黄芩 苏叶 葛根 生姜 葱白引,取汁。
凡伤寒热不解,遍身发斑,赤如锦纹,\x加味化斑汤\x治之。
人参(一钱) 知母(一钱) 石膏(二钱) 甘草(一钱) 黄芩(一钱) 栀子仁(一钱) 生 地(一钱) 淡竹叶(二十片) 豆豉(半合)
水煎服。
\x妊妇子满\x 孕妇至七八个月,其胎长大,腹大胀满,逼迫子户,坐卧不安,(名 曰子满。)\x束胎饮\x主之。
白术(一钱五分) 黄芩(一钱五分) 苏叶(一钱五分) 枳壳(一钱五分) 大腹皮(一钱 五分)
炙甘(三分) 带壳砂仁(炒,五分)
姜引。
\x妊妇子鸣\x 孕妇欠身,或向高处取物,子在腹中失脱口中所含 ,故啼,(曰 子鸣。)治法令母作男子拜;或豆散在地,令母拾之,子含着不啼。
\x妊妇子喑\x 妊至八九个月,忽然声喑不语,(名曰子喑。)由少阴之脉,下养乎胎 ,不能上荣于舌之故。俟十月生子后,自能复声,非病也。可服药,勿信庸医妄利。
\x妊妇中暑\x 其病发热而渴自汗,精神昏愦,四肢倦怠少气,用\x清暑和胎饮\x 。
炙黄 (一钱) 人参(一钱) 炙甘草(一钱) 白术(一钱) 黄芩(一钱) 黄连(一钱)
知母(一钱) 麦冬(一钱) 北五味(十粒)
\x妊孕中湿\x 或冒雨;或早行感雾露之气;或久居湿地;或大汗出;取冷水洗浴。
其症发热骨节痛,身体重,头痛鼻塞,用\x黄芩白术汤\x。
条芩(五钱) 白术(五钱) 苏叶(二钱五分) 姜(五片)
\x妊妇泄泻\x 凡妊妇泄泻,以补中安胎为主,用四君子汤加白术一钱。如发热而泻 为热,加黄 芩一钱;不渴为寒,加炮姜五分,乌梅一个;如久泻大渴,加葛根、木香(炒)、干姜、白 芍(酒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