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五钱) 黄柏(八分,久患泻人不 可用) 天冬(一两) 怀生地(二两)
脾胃弱常泻人,减地黄,用白术一两,各为末,炼蜜丸,先将地黄、麦冬,蒸捣如泥,
次下诸药末,又捣千余下,丸如绿豆大,空心清汤下百丸,忌萝卜,不可食。
<目录>卷一\胎前辨论诸症<篇名>香附等耗气种子方不可服辨属性:时人妄立种子方,多用香附为主,大损气血,服久则少力腰疼,及成痼疾绝胎。间有服 交加 散而偶得子者,因少壮妇多恚怒,服之抑气诸荣,幸中耳,岂可视为良方,珍服图嗣乎。且 无子多由少血不能摄充,或屡堕胎损血,及经行作痛,或子宫空虚之故。欲求嗣者,须修补 阴大造丸三、四料,以助阴血头胎,功效甚奇。经行久痛人,丸内用牛膝一两,元胡索五钱 以调之。得孕屡堕者,成胎后,每月必服丹溪安胎饮十数帖,则可保矣。
\x补阴大造丸\x 治血虚气弱人,不能摄充精元成胎、或屡堕胎,及生子不寿者。若 孕后虚热盗汗,食少带多,并宜服。
紫河车(一具) 人参(二两) 当归(二两) 天冬(一两三钱) 北五味(五钱) 杜仲(七 钱,姜炒) 山药(八钱) 牛膝(酒炒,一两) 黄柏(盐炒,七钱) 怀生地(自蒸,二两)
合法丸服,俱同先天大造丸。
<目录>卷一\胎前辨论诸症<篇名>《事林广记》瘦胎三方不可服辨属性:时医用枳壳、香附等耗气药,立敛胎易产方,名非无见也。仿古方士进湖阳公主,枳壳 瘦胎 方义,遂增几味耗气药品,巧立方名,使人信而服之,惑世害人久矣。盖方士因湖阳公主,
居养而形浓,食膏粱而胎肥,过期难产,特进此方,亦幸中耳。其胎之损元不寿,不责咎也 ,常人岂可概服乎。夫孕至九个月,胎形全具,一母之气血荫胎两用,正宜服药补之。母弱 者药培于他月,若复耗之,则母救己不赡,奚有余血分荫其胎?是以饿损胎元,日渐伶仃瘦 弱,无敛胎易产之效,有亏元损寿之害,其孕母血气亦亏损,多至临盆艰涩,娩后血晕发厥 ,危疾皆由所致,人不知也。《妇人良方》所载无忧散、保气散、神寝散,俱不可服。
\x滋荣易产汤\x(凡孕妇至九个月服之有益)
人参(一钱) 川芎(一钱) 当归(三钱) 茯苓(八分) 甘草(四分) 陈皮(五分) 大腹 皮(八分) 白术(八分) 黄芩(八分) 益母草(二钱) 怀生地(二钱)
水煎服。
\x达生散\x 孕妇临月服之,活血去滞,虚者加参。又,一方有芍药、人参,尤佳。
(此方秘本无增入。)
大腹皮(姜制,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五分) 葱叶(三根) 黄杨脑(七个)
春加川芎、防风;夏加黄芩、五味;秋加泽泻;冬加砂仁或木通。胎动加阿胶;上气加 紫苏、地黄;性急加柴胡;口渴加麦冬、黄芩。
<目录>卷一\胎前辨论诸症<篇名>衰翁弱女求嗣辨属性:凡男子八八六十四而天真竭,过数而能生子者,禀原异于常也。女子七七四十九而天癸 断,
过期而能有孕者,冲脉旺而血气充也。然衰年欲昌嗣续,各有道焉。衰翁必须异床息火,
绝无 暗满流泄,药味助神真固,以候经期种子,斯干元资始之本浓也。弱妇成孕,必须月服固胎 饮二十余剂,以培衰弱天真,斯坤元资生之源充也。补弱夫弱妇不足,前先天二方及补汤丸 ,经验极多。
\x补阳宿凤丸\x(大补年老人)
北五味 白术 黄 茯苓 炙川芎 甘草 白芍 巴戟 破故纸 山萸肉 天冬 苁 蓉 川牛膝 广皮 怀山药 黄柏 知母 杜仲 虎骨(以上十九味,各一两) 怀生地(四两)
熟地(四两) 麦冬(四两) 人参(四两) 当归(三两) 甘枸杞(三两)
用十年陈线鸡一只,蒸熟去皮油,取肉骨焙燥,合诸药炼蜜丸。(气血虚服之甚有益)
<目录>卷一\胎前辨论诸症<篇名>妇人受胎月令属性:妇人受胎一月,形如露珠,乃太极动而生阳,天一生水,谓之胫足厥阴,肝脉主之 。经水即 闭,饮食稍异。二月如桃花瓣,乃太极静而生阳,地二生火,谓之 足厥阴,胆脉主之。若 吐逆减食,名曰恶阻,有孕明矣。或偏嗜一物,乃一脏之虚,如爱酸物乃肝经,只能养胎而 虚也。三月如清鼻涕,先成鼻与雌雄二器,乃分男女,手少阴相火所主,胎最易动。四月始 受水精,以成血脉,形象具,手足顺成,手少阳脉所至。五月始受火精,筋骨四肢已成,毛 发始生,足太阴脉所主。六月始受金精,以成筋,口耳皆成,足阳明脉所主。七月始受木精 以成骨,游其魂,能动左手,手太阴脉所主。八月始受土精以成,皮肤九窍皆成,游其魄,
能动右手,手阳明脉所主。九月始受石精,百节毕备,三转其身,足少阴脉所主。十月神气 备足乃生,足太阳脉所主。惟手少阴太阳所主者,其主之官无为而已。堕胎须防三、五、七 月,宜服清热凉血安胎之药。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上应太阴,下应海潮,一月一行,故 谓之月水、月信、月经。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