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7-女科

42-胎产秘书-第13页

四分) 扁豆(二钱) 陈皮(三分) 炙草(五分) 姜(三片)
呕止,去豆仁。
\x温中和胃汤\x 人参 茯苓(各一钱) 当归 扁豆(各二钱) 陈皮 炙草 藿香 丁香(各三分) 姜(三片)
呕止,去丁香。受寒,加吴茱萸。
\x补中和胃汤\x 人参 白术 扁豆 当归(各二钱) 茯苓(一钱) 山药(一钱五分) 炙草 陈皮 炮姜(各四分)
水煎。
按∶呕逆至产后,症为甚急,当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制附、吴萸、柿蒂为引。如不效,加川连酒炒、肉桂。更不 效则用二气丹,水银三钱,硫磺三钱,结成砂,将硫与水银同研至无星为度,米糊为丸,每服二十粒,递加至四 十九粒,丁香、柿蒂汤送下。丸如梧子大可也。盖水银得硫自化,不用疑惧,呃逆、霍乱可用。
<目录>下卷<篇名>产后霍乱属性:产后劳伤气血,脏腑虚损,不能运化食物,及冷风相乘,以致阴阳升降不顺,清浊乱于肠胃,冷热不调,邪正 相搏,上吐下泻,名曰霍乱。若块痛未除,宜生化六和汤。块痛已止,宜藿香温胃散。
\x生化六和汤\x 川芎(二钱) 当归(四钱) 黑姜 炙草 陈皮(各四分) 砂仁(六分) 茯 苓(一钱) 姜(一片)
水煎。
\x藿香温胃散\x 当归 白术(各三钱) 姜炭 藿香 陈皮(各四分) 浓朴(八分) 人参(一钱) 炙草(三分)
姜(一片)
水煎。若手足冷逆,加附子三分。
<目录>下卷<篇名>产后膨胀属性:胎前素弱,产后又亏,胃难纳谷,脾不健运。或因伤食而停滞,或因血虚而便闭,误进消耗等药,胃气益损,
满闷益增,气不升降,滋热助积,郁积之久,遂成膨胀。治当审其误用何物,如误用耗气药,宜益气汤。误用消 导药,宜健脾汤。误用攻下药,宜养生化滞汤。
\x益气汤\x 人参 白术 当归(各三钱) 川芎 白芍(各八分) 茯苓(一钱五分) 陈皮 浓朴(各四分) 苏梗 炙草(各五分) 腹皮(六分) 木香(二分) 磨萝卜子(三分) 木通(五分)
\x健脾汤\x 人参 白术 当归 茯苓 白芍 神曲(各一钱) 川芎(七分) 陈皮(四分) 炙草 砂仁(各五分)
腹皮(五分)
伤食,加麦芽五分。伤冷物,腹大痛,加吴茱萸一钱。
\x养生化滞汤\x 川芎(二钱) 当归(四钱) 人参(一钱五分,胀甚者,减半) 白芍 茯苓(各一钱) 白术(二钱,
胀甚倍用) 桃仁(十粒) 腹皮(四分) 苁蓉(酒洗,一钱五分)
如块痛,即将本汤送三消丸一钱。方附后。病剧者,须服至数十帖。
按∶产后胀症最为难治。如服前方不效,非大剂金匮肾气汤不能去其病。若虑方内熟地之滞,则用姜汁、砂仁 拌炒,桂、附更当重用。再加川椒目、蒲种壳、冬瓜子,以利水化气。或加浮萍为引,以开鬼门,多服益善。俟 胀消后,则用六君子、八珍等汤调理,可以撤消去根。此经验已多,故附增之。
<目录>下卷<篇名>产后口渴兼小便不利属性:凡产后口燥咽干而渴兼小便不利,由血枯而多汗,且劳倦伤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则生化之气不运,渗泄之 令不行。是以上无津液流通,而有咽干燥渴之症。下则膀胱闭滞,而有水道不通之候。治当助脾益肺,升降气血,
则气血流行,阳升阴降,自然津生而便利矣。若认口渴为火盛,而用芩、连、知、柏以降之。便涩为水滞,而用五 苓等味以通之,非徒无益而反害之。
按∶小便由于气化。书曰∶气化则能出矣。故补气生津,实至言也。膀胱藏津液之所,真阳不足,元气不升,
则不出矣。是补气填精为上。
\x助脾益肺汤\x 黄 (一钱五分) 人参 麦冬(各二钱) 五味(十粒) 当归(二钱) 茯苓(一钱五分) 干葛(一钱)
升麻(四分) 炙草(四分)
汗多,加枣仁二钱,麻黄根一钱。渴甚,生脉散代茶。大便不通,加苁蓉二钱。如产母壮盛而热剧小便不利者,
暂加知母、滑石各一钱。
<目录>下卷<篇名>产后便数淋症属性:凡产后小便数者,由腹内宿有冷气,因虚而发。宜桑螵蛸散或以益智仁炒研为末,米饮送下二钱。若淋沥作 痛亦由产母虚弱,冷气客于腹中,以茅根汤治之。
\x桑螵蛸散\x 螵蛸(二十枚) 人参(三两) 黄 (三两) 鹿茸 牡蛎 赤石脂(各二两)
共为末,每服,米饮汤空心下。
\x白茅根汤\x 白茅根 瞿麦 茯苓 车前 人参 滑石 通草 麦冬 炙草(钱分酌用)
加灯心数根,煎服。
按∶内府秘方用陈米淘浓泔澄清,热服之,小便即通。
按∶治血淋,可加淮牛膝。
<目录>下卷<篇名>产后伤脬小便淋数不止属性:产后伤脬,此缘稳婆之故,以白芨散治之。
\x白芨散\x 白芨 凤凰衣 桑螵蛸(等分)
入猪脬内,煮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