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13-喉科集腋-第16页

寒所伤不与血和血中之气溢而浮于咽中得水湿之气凝结难移男子亦间有之锁喉疮 者乃心经毒瓦斯小肠邪风发于听会之端注于悬膺之侧初生如 瘰不能饮食闭塞难通渐次肿破化脓早治得生宜服当归连翘 之类用冰片散蜒蝤不拘多少加冰射捣搽 天白蚁疮乃咽喉内生疮鼻孔俱烂也此症方书不载多有不识常作喉风医最为误事此乃肺脾蕴毒而成宜用穿山甲散喉 癣即肺花疮之类 喉癣乃虚火上炎肺金太旺致攻牙关生如哥窑绞样又如秋叶背后红丝饮食阴碍咽痛虽不至殒命久则咽喉失音不救喉 癣用碧丹吹不时服膏子药再服煎剂加大贝母下气守戒一阴虚咳嗽久之喉中痛者必有疮名曰肺花疮用坎离汤加元参桔梗甘 草不可用冰片药吹恐辛散疮转溃也 凡痰火劳咳嗽伤咽痛者无法可治 喉生肺花疮即俗谓喉生鱼鳞刺也难救 喉刺多因先患劳病重症既多虚火上升荣血已枯其喉上 有红点密蜜如蚊蛋咬者死勿治 人有生喉癣于咽门之内以致喉痛其症必先作痒面红耳热而不可忍后则咽唾随觉干燥必再加咽唾而后快久则成形作 疼变为杨梅丝瘰或疼或痒而为癣矣夫癣必有虫在咽喉之地此因肾水之耗以致肾火上冲而肺金又燥兼治杀虫以治癣庶几 正固邪散虫可尽扫也化癣神丹主之继以润喉汤 \x喉疳方\x 百草霜(一钱) 儿茶(五分) 冰片(少许) 共研细末日吹四五次 \x喉疳口疳牙疳\x 降香(一钱) 珍珠(三分) 琥珀(三分) 白芷(三分) 乳香(去油) 没药(去油)
五倍子 血竭(各五分) 冰片(一分) 射香(五分) 牛黄(一分) 竹叶上吊挂茧蚕连虫收取阴干研末日吹三四 次 \x咽喉结毒成疳久不收口\x 剪去头尾蛇蜕(一条) 壁钱(七个) 冰片(三分) 将蛇壳瓦上 存性研细末吹 之壁钱要连 子炙用 \x喉烂秘方\x 槐花(三钱) 儿茶 黄连 怀牛膝(各一钱) 上为细末夏月西瓜水调服冬月生梨汁服或丸如绿 豆大每服三丸 \x喉烂奇效\x 珍珠(一钱) 朱砂(三分) 冰片(一分) 研匀极细吹之奇效异常又可作服药又可点眼亦可生 肌长肉 \x清瘤碧玉散\x 硼砂(三钱) 胆凡 冰片(各三分) 研细以筋蘸点之 \x梅核气噙化丸\x 胆凡 硼砂 明矾 牙皂 雄黄各等分上为末红刺肉蒸烂为丸如芡实大空心含化一丸温黄酒 一杯过口内服苏子降气汤 \x验方\x 枚瑰花去净蒂心浸火酒饮愈陈愈妙 \x噙化丸\x 痰气结核在咽喉中不能出入 栝蒌仁 杏仁 海石 桔梗 连翘(各一两) 朴硝(四钱) 研末姜汁和蜜水如樱桃大含咽之 \x半夏浓朴汤\x 半夏 川朴 茯苓 紫苏叶 生姜 专治妇人七情之气郁滞不散结成痰涎或如梅核在咽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或中脘痞满气不舒畅或痰饮中滞呕逆恶心并 可取效盖半夏降逆浓朴散结生姜茯苓宣至高之滞而下其湿苏叶味辛气香色紫性温能入阴和血则气与血和不复上浮也 \x苏子降气汤\x 苏子 半夏 前胡 川朴 当归 橘红 肉桂 加姜煎一方无桂有沉香沉香能升降诸气温而不 燥 \x穿山甲散\x 治天白蚁疮 白霜梅(一个烧存性) 枯凡(一钱) 炙山甲 雄黄(各五分) 共研细末吹喉立效 \x化癣神丹\x 喉癣 元参 麦冬(各一两) 白苏子 白薇 甘草 牛蒡 紫菀(各一钱) 百部(三钱) 白芥子(一钱) 水煎服 二剂疼少止又四剂癣虫尽死换润喉汤 \x润喉汤\x 喉癣 熟地 麦冬(各一两) 苡仁(五钱) 桑白皮 生地(各三钱) 山萸肉(四钱) 贝母 甘草(各一钱) 水 煎服十剂痒痛悉除方中再加肉桂饥服为善后之计万举万全也 \x秘方\x 黄牛粪以瓦盖屎周遭用炭火 尽存性研末日吹五六次 \x含化丸\x 牛黄 冰片(各一分) 硼砂 儿茶 雄黄(各八分) 山豆根(二钱) 胆凡(三分) 盐梅(三 个) 共研细末将陈白梅肉入药和匀丸如龙眼大临卧含口中咽津 有人生杨梅疮愈后结毒于咽喉之间渐成喉癣如虾蟆皮形破腐刺痛百药弗效有人传方用梅花点舌丹五六粒同牛黄二 分研细吹入喉中三四次一日而愈 <目录>卷下<篇名>喉风属性:缠喉风者热积于内肿绕于外且麻且痒肿而大也治疗之法微者可以咸软之大者可以辛散之或去风痰或解热毒如肿甚 药不能下者以药灌鼻中令吐之外以拔毒之药敷之热退肿消为吉 窦氏曰缠喉风属痰热咽喉里外皆肿者是也外面无肿者必身发热面赤此乃热毒之气极也外面有肿者身亦发热邪火发 出于外也或牙关不强外面不肿但喉中红者曰暴感邪热在心如左边病退传右边此余毒未尽故也咽喉有数症有积热有风热 有客热有病后余毒未除变化双乳蛾者且如病中喉间有肿红色数月其光似镜者此积热也且如喉中有肿其色微白其形若臂 者此风毒喉痹也此热毒因而感风相搏而发故也或咽中有肿其色带紫色者此乃客热谓其人暴感热毒之气壅于咽间或有传 变木舌者皆心热蕴积于胸中故口中痰臭须用 木通 元参 生地 黄芩 黄连 山栀等凉品为要吹以冰片散 缠喉风外症如蛇缠颈身发潮热头目大痛其症肿如紫糖色内症其肿红丝白色肿塞不见咽下急用鸡羽蘸灯窝内浊油搅去 痰涎三四碗方活如痰不能去不治 哑瘴风乃风痰犯于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