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18-外科全生集-第6页

瘰属性:患生项间,初起一小块,不觉疼痒,在皮里膜外,渐大如桃核,旁增不一,皮色不异。
以子 龙丸每服三分,淡姜汤送服,每日三次,至消乃止。倘小孩不善服丸,每取小金丹一丸,陈 酒冲服,盖暖取汗,服至消而止。数年内忌食香橙,食则复患。
凡瘰 ,有溃烂,间有成脓未溃者,亦有未成脓者,须服犀黄丸,止其已溃之痛,松其 成脓 未溃之胀,消其未成脓之核。已成脓者,用咬头膏穿之。日服温补祛痰,通腠活血壮气之剂 ,外贴阳和解凝膏而愈。
凡瘰 ,烂延肩胸胁下,极不堪者,用荆芥根煎汤洗患处,以雄脑散麻油调搽,内服洞 天救 苦丹三服,犀黄丸六服。服完九日后,皮色变白,孔内红活,接服大枣丸。肌肉渐长,用生 肌散日敷收功。
凡瘰 ,烂至咽喉,如饮热汤,外觉热痛者,乃危险至极,迟则烂穿咽喉不救。急取柴 心一 根,量本人中指,量其三节,共若干长短,男左女右,再就其手下腕骨正中骨顶之处,即以 所量中指之柴心定准,一直量上尽头,乃肘 穴也。以墨记定,取艾团连灸三壮,膏掩,可 保咽喉不穿,凡瘰 ,大忌开刀。
收功之法,前已列明,敷药有诀陈下。未成脓者,灸则可消,烂溃者可敛,赤贫人用之 有诀 ∶瘰 烂溃不堪言,烂至胸腰连耳肩,荆芥根煎温复洗,疮中紫块莫针穿,犀黄大枣丸神效 ,日服日洗日敷痊,樟脑腰黄等细粉,麻油调扫肉新鲜。
马曰∶瘰 皆不足之症,有阴虚肝火凝结者,有脾虚痰气凝结者,有风痰风湿相结者,
子龙 <目录>卷一\阴症门<篇名>小肠疽属性:患在小腹之内,按之如掌,坚硬而热,微痛,小便频数,汗出憎寒,腹色如故,或现微 肿,以犀黄丸愈之。
马曰∶此症以散瘀利湿为主,当服煎剂,不得已以犀黄丸括之。
\r小肠疽图\p04-a33a1.bmp\r <目录>卷一\阴症门<篇名>鹤膝风属性:初起膝盖骨内作痛,如风气一样,久则日肿日粗,而大腿日细者是也。因形似鹤,故名 。专 治之法,取新鲜白芷,用酒煎至成膏,收贮瓷瓶,每日取膏二钱,陈酒送服。再取二三钱涂 患,至消乃止。否则,用阳和汤日服,外以白芥子为粉,白酒酿调涂亦消。
马曰∶鹤膝乃三阴不足,有外受风寒、脾湿下注而成者,有肝肾阴亏,湿热下注而成者 ,阳和汤不宜,即白芷、白芥子等品,有热者亦不可用。
<目录>卷一\阴症门<篇名>横属性:生于小腹两旁,大腿界中,形如腰子,皮色不异,硬如结核,按之微痛者是也。日取角 刺粥 时饮,三四日全消。或以子龙丸,每服三分,淡姜汤日送三次,痊愈乃止。大忌开刀,开则 刀口无脓,惟出白腻浆,三百日内必死。自溃者亦然。
马曰∶横 之症,乃败精湿痰凝结而成,角刺及子龙丸似非宜用。
<目录>卷一\阴症门<篇名>乳岩属性:初起乳中生一小块,不痛不痒,症与瘰 恶核相若,是阴寒结痰,此因哀哭忧愁,患难 惊恐 所致。其初起以犀黄丸,每服三钱,酒送,十服痊愈。或以阳和汤加土贝五钱煎服,数日可 消。倘误以膏贴药敷,定主日渐肿大,内作一抽之痛,已觉迟治,若皮色变异,难以挽回。
勉以阳和汤日服,或以犀黄丸日服,或二药每日早晚轮服,服至自溃,用大蟾六只,每日早 晚取蟾破腹连杂,以蟾身刺孔,贴于患口,连贴三日,内服千金托里散,三日后接服犀黄丸 。十人之中,可救三四。溃后不痛而痒极者,断难挽回。大忌开刀,开则翻花最惨,万无一 活。男女皆有此症。
马曰∶乳岩乃心肝二经,气火郁结,七情内伤之病,非阴寒结痰,阳和汤断不可服,服 之是 速其溃也,溃则百无一生。惟逍遥散最为稳妥,且犀黄丸内有乳香、没药、麝香,辛苦温燥 ,更当忌投。
<目录>卷一\阴症门<篇名>贴骨疽属性:患在环跳穴,又名缩脚疽。皮色不异,肿硬作痛者是。外用白芥子捣粉,白酒酿调涂,
或以 大戟、甘遂二末,白蜜调敷,内服阳和汤,每日一剂,四五服可消。消后接服子龙丸,或小 金丹,以杜患根。大忌开刀,开则定成缩脚损疾。
马曰∶贴骨疽用阳和汤是正理,可法也。
<目录>卷一\阴症门<篇名>骨槽风属性:患在腮内牙根之间,不肿不红,痛连脸骨,形同贴骨疽者是。倘以痈治,则害之矣。初 起最 易误认牙疼,多服生地、石膏,以致成患,烂至牙根,延及咽喉不救。当用二陈汤加阳和丸 煎服,或阳和汤消之。倘遇溃者,以阳和汤、犀黄丸每日早晚轮服。如有多骨,以推车散吹 入,隔一夜其骨不痛,自行退出。吹至次日,无骨退出,以生肌散吹入,内服保元汤加肉桂 、归、芎。 、草宜生,收功而止。
马曰∶骨槽风生于牙关开合处,名颊车穴。如坚硬贴骨,按之不热,可服阳和汤。
<目录>卷一\阴症门<篇名>恶核痰核属性:大者恶核,小者痰核,与石疽初起相同。然其寒凝甚结,毒根最深,极难软熟。未溃之 前,
忌贴凉膏,忌投凉药,惟内服阳和汤、犀黄丸可消。亦有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