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脑漏。久之令人头眩虚晕不已。经云。胆移热于脑。则辛 鼻渊。遇寒而甚者。火郁之为也。书云。胆与三焦同火治。故先宜清上。继以镇火补水。兼理肺肝。
清上多取乎辛凉。如荆芥、薄荷、甘菊、连翘、升麻、牛蒡子、天麻之类。镇火补水。如犀角、二冬、朱砂、人参、五 味子、茯苓、山药、丹皮、甘草之类。理肺如桑皮、桔梗、二冬、牛蒡子、天花粉、竹沥之类。清肝胆如柴胡、川芎、
竹茹、枣仁、羚羊角之类。余治脑漏。于对症药内加檀香片一大撮。无不奏效。
\x奇授藿香汤\x 治鼻渊致虚。 晕不已。
藿香连梗叶九钱。水一碗。煎七分。加公猪胆汁一枚和匀。食后服。重者不过三服即愈。或以藿香为 末。猪胆汁熬膏和丸。每服二钱。食远白汤送下。
久而虚者。兼服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以滋化源。
\x天萝散\x 治鼻渊而兼脑痛者。名控脑砂。有虫食脑。
丝瓜藤近根处三五尺。烧存性为末。每服二三钱。黄酒调服。
\x马兜铃散\x 治鼻渊。
马兜铃(五钱) 麻黄(三钱) 五味子(一钱) 甘草(一钱)
水二钟。煎一钟。加黑砂糖少许。卧时温服即愈。
\x白芨丸\x 白芨末。酒糊丸。每服三钱。黄酒下。半月愈。
<目录>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篇名>鼻部属性:鼻渊。鼻流浊涕也。鼻鼽。鼻流清涕也。如老人流涕不干者。捣独蒜敷足心。自不再发。
鼻渊服药罔效者。惟灸上星穴五壮。即愈。仍服八味地黄丸以滋化源。
<目录>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篇名>鼻部属性:鼻聋者。为不闻香臭也。宜神愈汤。以生姜为引。水煎服之。立验。歌云。细、芷、羌、防、半、芎、归、
陈、桔、苓。薄荷增三倍。煎服气调匀。
<目录>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篇名>鼻部属性:鼻衄者。鼻中出血也。由肺经血热妄行。治宜凉血。然凉血必先清气。气清血自归经矣。如枳壳、连翘清 之。薄荷、玄参散之。蒲黄、京墨、茅根止之。再如羚羊清肺散、生地麦冬饮、加味生脉散。皆对症药也。如夏 月脉虚身热。大汗口渴者。暑热所逼也。黄连香薷饮清之。外用青绵线扎两手中指根。再用毛边纸折 十余层。水湿透。贴百会穴。以熨斗熨之。或再用好暖酒十数碗盛盆内。踏两足浸之。或捣大蒜于两足 心涂之。再神塞丸塞之。再以倾银紫土新罐为末。烧酒调敷囟门。立止。
\x羚羊清肺散\x 治衄血。及吐血咳血。
羚羊角 银柴胡 黄连 玄参 石膏 地骨皮 栀子 归身 白芍 川芎 生地 蒲黄(各一钱)
芦荟 甘草(各五分) 藕节(三个)
用白茅根四两捣烂。入水一碗。和。绞去渣。取茅根汁一碗。入药煎七分。加童便一钟。食后服。
\x加味生脉散\x 治衄血。
麦冬(五钱) 人参(二钱) 五味子(一钱) 姜炭(三分)
用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亦可代茶。
\x伏龙散\x 治衄血。并血崩。
\x伏龙肝\x(即柴灶中心烧红土也)
为末。每用二钱。冷水调服。即止。
\x黄连香藿饮\x 香薷 浓朴(姜炒) 白扁豆(炒) 黄连(姜汁炒)
用水煎熟。冷服。
\x生地麦冬饮\x 神塞丸(俱见耳部)
<目录>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篇名>鼻部属性:鼻痔生于鼻内。形如榴子。渐大而下垂。令人气不通畅。由肺经湿热内蒸。如朽木而生芝兰也。宜辛夷 清肺饮。外兼消痔散等药点之。化水而消。仍节浓味。戒气怒。省房劳。庶不再发。
\x辛夷清肺饮\x 辛夷(六分) 黄芩 栀子 麦冬 百合 知母 石膏(各一钱) 升麻(三分) 甘草(五分)
枇杷叶(三片)
用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或加连翘、薄荷、羌活、防风。
\x消痔散\x 治鼻痔。
砂(一钱) 轻粉 雄黄(各三分) 冰片(五分)
上为细末。用草梗咬毛蘸药点痔上。日五七次。渐化为水。
一用白砒三钱。安新瓦上。上盖密陀僧末、白矾末各二钱。 烟尽为度。埋一宿。去火毒。配苦丁香末 等分。加麝香四分。和匀。或加 砂少许。每用少许吹之。即流黄水。肿消则气顺矣。
一只用冰片点之。称验。
<目录>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篇名>鼻部属性:鼻疔生鼻内。痛引脑门。鼻窍胀塞。甚则唇腮俱肿。宜蟾酥丸汗之。鼻孔内用蟾酥条研末吹之。如鼻外 发肿。用离宫锭子涂之。鼻肿如瓶者逆。
一灸腕骨七壮。壮如绿豆大。(见灸门)
<目录>卷三\分治部下(小疵)
<篇名>鼻部属性:鼻疮为鼻孔内干燥发痛而有疮也。宜洗肺散清之。外用油纸捻。粘辰砂定痛散。送入鼻孔内。日三五 次。立效。
\x洗肺散\x 治鼻内生疮。
黄芩 半夏(各二钱) 天冬 麦冬 五味子(各一钱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