疽总论治法歌<篇名>牛胶蒸法歌属性:痈疽发背痔漏疮,牛胶蒸法最相当。熬稠摊纸贴患上,醋煮软布热蒸良。温易疮痒 脓出尽,洗法胶纸贯众汤。
【注】痈疽、发背、痔漏、恶疮、 疮、久顽不敛等疮,用牛皮胶一块,水熬稀稠得 所,摊浓纸上,每剪一块贴疮口。次用酽醋煮软布二块,乘热罨胶纸上蒸之,稍温再易,
蒸至疮痒脓出至尽。预用贯众二两,煎汤热洗,去胶纸,外用膏药贴之。次日照前蒸洗,
直至脓尽疮干为度。
<目录>卷一\痈疽总论治法歌<篇名>药筒拔法歌属性:痈疽阴证半月间,不发不溃硬而坚,重如负石毒脓郁,致生烦躁拔为先,铍针放孔 品字样,脓鲜为顺紫黑难。
【注】痈疽阴证,十五日前后,疮不起发,脓至深不能外溃,疮势坚硬,重如负石,毒 脓内溃好肉,致生烦躁。宜用药筒拔法为先,令毒脓得门路而出。预将竹筒药水煮热;次 用铍针置疮顶一寸之内,品字样放开三孔,深一寸或半寸,量疮之高下,取竹筒乘热合于 疮孔上,拔出脓血,红黄鲜明者,为顺证,易治;若脓血紫黑者,为败证,难治。
\x煮竹筒方\x 羌活 独活 紫苏 蕲艾 菖蒲 白芷 甘草(各五钱) 连须葱(二两)
水十碗,熬数滚听用。次用鲜嫩竹一段,长七寸,径口一寸半,一头留节,刮去青皮,
浓约分许,靠节钻一小孔,以杉木条塞之,放前药水内,煮数十滚,将药水锅置患人榻前,
取筒倾去药水,乘热急合疮顶针孔上,按紧自然吸住。待片时药筒已温,拔去杉木塞子,
其筒易落,外用膏药盖贴,勿令受风。脓血不尽,次日再煮,仍按旧孔再拔,治阴疮挤 脓不受疼之良法也,勿忽之。如阳疮,则不必用此法,恐伤气血,慎之。
【方歌】药水煮筒有奇能,令疮脓出不受疼,菖苏羌独艾芷草,整葱竹筒水煮浓。
<目录>卷二<篇名>肿疡主治类方属性:\x仙方活命饮\x 此方治一切痈疽,不论阴阳疮毒,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化脓生 肌,散瘀消肿,乃疮痈之圣药,诚外科之首方也,故名之曰“仙方活命饮”。
穿山甲(炒,三大片) 皂刺(五分) 归尾(一钱五分) 甘草节(一钱) 金银花(二钱)
赤芍药(五分) 乳香(五分) 没药(五分) 花粉(一钱) 防风(七分) 贝母(一钱)
白芷(一钱) 陈皮(一钱五分)
上十三味,好酒煎服,恣饮尽醉。
【方歌】仙方活命饮平剂,疮毒痈疽俱可医,未成即消疼肿去,已成脓化立生肌。穿 山皂刺当归尾,草节金银赤芍宜,乳没天花防贝芷,陈皮好酒共煎之。
\x神授卫生汤\x 此方治痈疽发背,疔疮对口,一切丹瘤恶毒诸证。服之宣热散风,行 瘀活血,消肿解毒,疏通脏腑,乃表里两实之剂,功效甚速。
皂角刺(一钱) 防风(六分) 羌活(八分) 白芷(六分) 穿山甲(炒,六分)
连翘(六分) 归尾(一钱) 乳香(五分) 沉香(六分) 金银花(一钱) 石决明(六 分) 天花粉(一钱) 甘草节(一钱) 红花(六分) 大黄(酒拌,炒,二钱)
上十五味,水二碗,煎八分。病在上部,先饮酒一杯后服药;病在下部,先服药,后饮酒一杯,
以行药力。
如气虚便利者,不用大黄。
【方歌】神授卫生表里剂,痈疽诸疮恶毒良,行瘀活血兼消肿,表里疏通实剂方。皂 刺防风羌芷甲,连翘归尾乳沉香,金银石决天花粉,甘草红花共大黄。
\x清热消风散\x 此方治痈疽疮肿,已成未成之际,无表无里,故外不恶寒,内不便秘,
惟红肿 痛,高肿有头者,宜服此药以和解之也。
皂角刺(一钱) 防风(五分) 陈皮(一钱) 连翘(去心,一钱) 花粉(五分)
柴胡(一钱) 黄芩(五分) 川芎(五分) 白芍(五分) 甘草(五分) 当归(五分) 黄 (一钱) 金银花(五分) 苍术(炒,一钱) 红花(一钱)
上十五味,水二盅,煎八分,食远服。
【方歌】清热消风无表里,痈疽诸毒和解方,皂刺防风陈翘粉,柴芩芎芍草 当,银 花苍术红花入,妇女还加香附良。
若妇人加香附子,用童便炒。
\x乳香黄 散\x 此方治痈疽发背诸毒,疔疮疼痛不可忍者,乃气虚不胜毒之故也。服 之未成即消,已成即溃,不用刀砭,恶肉自脱。并治打扑损伤,筋骨疼痛之证。
当归(一钱) 白芍(炒,一钱) 人参(一钱) 生黄 (一钱) 川芎(一钱) 熟地(一钱)
乳香(五分) 没药(五分) 陈皮(一钱) 粟壳(去筋膜,蜜炙,一钱) 甘草节(一钱)
上水二盅,煎八分,量病上下,食前后服之。
【方歌】乳香黄 治气弱,痈疽诸毒痛难当,未成即消已成溃,归芍参 芎地黄,乳 没粟陈甘草节,更医打扑筋骨伤。
\x内疏黄连汤\x 此方治痈疽阳毒在里,火热发狂发热,二便秘涩,烦躁呕哕,舌干口 渴饮冷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