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钱)
大黄(二两) 木鳖(二两) 轻粉(研不见星,四钱) 生地(二两) 阿魏(三钱) 黄丹(水飞,
四十两) 乳香(五钱) 血余(一两)
上将白芷、当归、赤芍、元参、肉桂、大黄、木鳖、生地八味,并槐、柳枝,用真麻 油足称五斤,将药浸入油内,春五夏三,秋七冬十,入大锅内,慢火熬至药枯,浮起为 度;住火片时,用布袋滤净药渣,将油称准,用细旧绢将油又滤入锅内,要清净为佳,将 血余投上,慢火熬至血余浮起,以柳枝挑看,似膏溶化之象,方算熬熟,净油一斤,将飞 过黄丹六两五钱,徐徐投入,火加大些。夏秋亢热。每油一斤,加丹五钱,不住手搅,候 锅内先发青烟,后至白烟叠叠旋起,气味香馥者,其膏已成,即便住火。将膏滴入水中,
试软硬得中,如老加热油,如稀加炒丹,每各少许,渐渐加火,务要冬夏老嫩得所为佳。
候烟尽掇下锅来,方下阿魏,切成薄片,散于膏上化尽;次下乳、没、轻粉搅匀,倾入 水中,以柳棍搂成一块,再换冷水浸片时,乘温每膏半斤,扯拔百转成块,又换冷水浸。随 用时每取一块,铜杓内复化,随便摊贴,至妙。
【方歌】太乙膏治诸般毒,一切疮伤俱贴之。白芷当归赤芍药,元参桂没柳槐枝,大 黄木鳖轻生地,阿魏黄丹乳血余。
\x白膏药\x 此膏专贴诸疮肿毒,溃破流脓,甚效。
净巴豆肉(十二两) 蓖麻子(去壳,十二两) 香油(三斤) 蛤蟆(各衔人发一团,
五个) 活鲫鱼(十尾)
先将巴豆肉、蓖麻子入油内浸三日,再将蛤蟆浸一宿。临熬时入活鲫鱼,共炸焦,去 渣净,慢火熬油滴水成珠,离火倾于净锅内;再加官粉二斤半,乳香末五钱,不时搅之,冷 定为度。用时重汤炖化,薄纸摊贴。
【方歌】白膏专贴诸疮毒,巴豆蓖麻浸入油,活鲫蛤蟆同炸后,再将官粉乳香投。
\x化腐紫霞膏\x 此膏善能穿透诸毒。凡发背已成,瘀肉不腐及不作脓者,用此膏以腐 烂瘀肉,穿溃脓毒,其功甚效。
金顶砒(五分) 潮脑(一钱) 螺蛳肉(用肉,晒干为末,二两) 轻粉(三钱) 血竭(二钱)
巴豆仁(研,用白仁,五钱)
上各为末,共碾一处,瓷罐收贮。临用时用麻油调搽顽硬肉上,以棉纸盖上,或膏 贴俱可。
【方歌】化腐紫霞膏穿毒,透脓化腐效如神,金砒潮脑螺蛳肉,粉竭麻仁巴豆仁。
\x贝叶膏\x 此膏贴痈疽发背,一切溃烂诸疮。
麻油(一斤) 血余(鸡子大一个) 白蜡(二两)
上将血余,以文火炸化去渣,下火入白蜡溶化,候温用棉纸剪块三张,张张于油蜡 内蘸之,贴于瓷器帮上。用时揭单张贴患处,日换八九次,力能定痛去腐生肌,其功甚速,
切勿忽之。
【方歌】贝叶膏治溃烂疮,去腐生肌功效强,血余麻油煎渣去,下火入蜡化贴良。
\x碧螺膏\x 此膏治下部湿疮疥癣,并结毒、痰串、 疮。
松香(取嫩白者佳。为末筛过,用铜盆以猪油遍搽之,入水至滚,入香不住手搅之,以香沉底为度,
即倾冷水中,拔扯百十次,以不断为度)
上将麻油煎滴水成珠,入松香一斤,文火溶化,看老嫩,取起离火住滚,徐徐入糠 青、胆矾各净末五钱,以柳枝左搅匀为度。如老加熟猪油二、三钱,用绿纸薄摊贴之。
【方歌】碧螺膏治疥湿疮,猪脂麻油嫩松香,再入糠青胆矾末,绿纸摊贴效非常。
<目录>卷二<篇名>麻药类方属性:\x琼酥散\x 此散治一切肿毒等疮,服之开针不痛。
蟾酥(一钱) 半夏(六分) 闹羊花(六分) 胡椒(一钱八分) 川椒(一钱八分)
荜茇(一钱) 川乌(一钱八分)
上七味,共为细末,每服半分,黄酒调 服。如欲大开,加白酒药一丸。
【方歌】琼酥散是麻人药,开针不痛用蟾酥,荜茇闹羊生半夏,胡椒川椒与川乌。
\x整骨麻药\x 此药开取箭头,服之不痛。
麻黄 胡茄子 姜黄 川乌 草乌(各等分) 闹羊花(倍用)
上六味共为末,每服五分,茶、酒任下。欲解,用甘草煎汤,服之即苏。
【方歌】整骨麻药取箭头,不伤筋骨可无忧,麻黄姜黄胡茄子,川草乌与闹羊投。
\x外敷麻药\x 此药敷于毒上,麻木任割不痛。
川乌尖(五钱) 草乌尖(五钱) 蟾酥(四钱) 胡椒(一两) 生南星(五钱) 生半夏(五钱)
一方加荜茇五钱,一方加细辛一两。
上为末,用烧酒调敷。
【方歌】外敷麻药调烧酒,刀割不痛效最神,川草乌蟾椒星夏,一加荜茇一加辛。
<目录>卷二<篇名>去腐类方属性:腐者,坏肉也。诸书云∶腐不去则新肉不生。盖以腐能浸淫好肉也,当速去之。如 遇气实之人,则用刀割之取效;若遇气虚之人,则惟恃药力以化之。盖去腐之药,乃疡 科之要药也。
\x白降丹\x 此丹治痈疽发背,一切疔毒,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