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清脾除湿饮\x 赤茯苓 白术(土炒) 苍术(米泔浸,炒) 黄芩 生地黄 麦冬(去心) 栀子(生,研)
泽泻 甘草(生) 连翘(去心) 茵陈蒿 枳壳(麸炒) 元明粉(各一钱)
水二盅,竹叶二十片,灯心二十根,煎八分,食前服。
【方歌】清脾除湿天 疾,赤苓二术芩生地,麦冬栀泻草连翘,茵陈元明同作剂。
\x石珍散\x 轻粉 石膏( ,各一两) 黄柏末 青黛(各三钱)
共研匀,先以甘草汤洗净疮处,再用此药撒之。
【方歌】石珍散去火邪害,天 破撒自康泰,一两轻粉 石膏,三钱黄柏加青黛。
\x蝌蚪拔毒散\x(见肿疡门)
<目录>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篇名>猫眼疮属性:猫眼疮名取象形,痛痒不常无血脓,光芒闪烁如猫眼,脾经湿热外寒凝。
【注】此证一名寒疮,每生于面及遍身,由脾经久郁湿热,复被外寒凝结而成。初起 形如猫眼,光彩闪烁,无脓无血,但痛痒不常,久则近胫。宜服清肌渗湿汤,外敷真君 妙贴散,兼多食鸡、鱼、蒜、韭,忌食 鱼,蟹、虾而愈。
\r猫眼疮图\p04-34a258.bmp\r \x清肌渗湿汤\x 苍术(米泔水浸,炒) 浓朴(姜汁炒) 陈皮 甘草(生) 柴胡 木通 泽泻 白芷 升麻 白术(土炒) 栀子(生) 黄连(各一钱)
水二盅,生姜三片,灯心二十根,煎至八分,温服。
【方歌】清肌渗湿疮猫眼,脾湿热郁外寒缠,平胃柴胡通泻芷,升麻白术栀黄连。
\x真君妙贴散\x(见肿疡门)
<目录>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篇名>鱼脊疮属性:鱼脊疮由虚人成,感受湿热皮间凝,虚寒发缓 津水,灸变稠脓阳气生。
【注】此证形如鱼脊,由阳气虚寒之人,复感湿热结滞而成。多生筋骨之间,以阳气 虚寒,故发长缓慢,只在皮肤坚凝 痛。初起白 ,渐长状如鱼脊,破津黄水,正脓生 迟。初治无论已破未破,宜蒜片艾灸,以通阳气;外用真君妙贴散,香油调敷,宜服内 补十宣散,得稠脓色鲜者为顺,若灸之不应,色暗腐烂,出臭水者逆。其次内、外治法,
俱按痈疽溃疡门。
\r鱼脊疮图\p04-34a259.bmp\r \x真君妙贴散\x(见肿疡门)
\x内补十宣散\x(见胸博 痈)
<目录>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篇名>骨痿疮属性:骨痿疮开粟豆红,渐如梅李火毒成,脓血不出痛不止,治同疔法即成功。
【注】此证初生,形如粟豆,色红渐大,如梅如李,由火毒而成。血不出,脓不生,
痛亦不止,久则延及遍身。内、外治法与疔门参考。
\r骨痿疮图\p04-34a260.bmp\r <目录>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篇名>风疳属性:风疳证如风癣形,破流黄水痒微疼,由于风湿客谷道,如圣膏搽功即成。
【注】此证由风湿客于谷道而成,形如风癣作痒,破流黄水,浸淫遍体,微疼,宜 用如圣膏搽之即愈。
\x如圣膏\x 当归(五钱) 巴豆(去壳三钱)
香油八两,将二药炸枯,去渣;入黄蜡三两,化尽离火,绢滤净,将凝,入轻粉二 钱,搅匀搽之。
【方歌】如圣膏用归巴豆,二味一同入香油,炸枯加蜡添轻粉,凝搽风疳功即收。
<目录>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篇名>血疳属性:血疳形如紫疥疮,痛痒时作血多伤,证因风热闭腠理,消风散服功最强。
【注】此证由风热闭塞腠理而成,形如紫疥,痛痒时作,血燥多热,宜服消风散。
\r血疳图\p04-34a261.bmp\r \x消风散\x(见项部钮扣风)
<目录>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篇名>白属性:白 之形如疹疥,色白而痒多不快,固 由风邪客皮肤,亦由血燥难荣外。
【注】此证俗名蛇虱。生于皮肤,形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白皮,由风邪客于皮 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初服防风通圣散,次服搜风顺气丸,以猪脂、苦杏仁等分共捣,
绢包擦之俱效。
\r白 疮图\p04-34a262.bmp\r \x搜风顺气丸\x 大黄(酒浸,蒸晒九次,五两) 车前子(酒炒) 山萸肉 山药(炒) 牛膝(酒浸)
菟丝子(酒煮) 独活 火麻仁(微火焙,去壳) 槟榔 枳壳(麸炒) 郁李仁(滚水 浸,去皮,各二两) 羌活(一两)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每服三十丸,茶、酒任下,早晚各一服。
【方歌】搜风顺气车前子,萸药大黄膝菟丝,羌独火麻榔枳郁,服去风邪血燥滋。
\x防风通圣散\x(见头部秃疮)
<目录>卷十四\发无定处(下)
<篇名>漆疮属性:漆疮感受漆毒生,腠理不密肿 红,初发觉痒后发疹,皮破流水更兼疼。
【注】此证由人之腠理不密,感漆辛热之毒而生。初发面痒而肿,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