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26-外科枢要-第17页

数 。余 用豆豉饼,诸症渐愈。又以十全大补之类,喜其慎疾而愈。
一儒者患附骨疽,失于调补,疮口不敛,日出清脓少许,已而常出三腐骨。其脉但数而 无邪,此气血虚,疮结脓管,而不能愈。 以乌金膏,日服十全大补汤而愈。
上舍王廷璋,患前症,三年未愈。肢体消瘦,饮食难化,手足并冷,大便不通,手足阴 冷。余谓∶此阳气虚寒。用补中益气、八味丸,及灸其患处,而痊。
一男子上 肿硬,年余方溃,内热作渴,肢体消瘦,六脉洪大,左手尤甚。用补中益气 汤、六味丸,出腐骨一块。仍服前药,诸症悉去,疮口亦敛。
一男子十六岁,间足肿黯,溃而露骨,体瘦盗汗,发热口干。用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 丸,各五十余剂而愈。不然,多变瘵症,或沥尽气血而亡。
一妇人年三十余素弱,左手背渐肿,一年后溃出清脓,肿黯连臂,内热晡热,自汗盗汗 ,经水 愈,疮出腐骨。仍服前药,前后共三百余剂得痊。
<目录>卷二<篇名>论翻花疮(二十一)
属性:翻花疮者,由疮疡溃后,肝火血燥生风所致。或疮口 肉突出如菌,大小不同,或出如 蛇头 效,不然,虽入而复溃。若误用刀针、蚀药灸去,其势益甚,或出血不止,必致寒热呕吐等 症。须大补脾胃为善。
\x治验\x 判官张承恩,内股患痈将愈,翻出一肉如菌。余曰∶此属肝经风热血燥,当清肝热,养 肝血。彼 遂内用栀子清肝散,外用藜芦膏而痊。
一上舍,素膏粱善怒。耳下结一核,从溃,而疮口翻张如菌, 连头痛,或胸胁作胀,
或内热寒热。或用清热消毒之药,年余未瘥。余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而寻愈。
一男子背疮,敛如豆许,翻出肉寸余。用消蚀割击法,屡去屡大,此肝经血虚风热。余 用加味逍遥散三十余剂,涂藜芦膏而消;又用八珍散倍用参、 、归、术而敛。
一妇人素善怒,臂患痈,疮口出肉,长二寸许,此肝脾郁怒,气血虚而风内动。用加味 逍遥 前散并八珍汤而愈。
一男子项患肿,痰涎涌甚,用散坚行气等剂,肿硬愈甚,喘气发热,自汗盗汗,体倦食 少。余曰∶此属足三阴亏损,当滋化源。不信,反追蚀,患处开翻六寸许,HT 岩色赤,日出鲜血 ,三月余矣,肝脉弦洪紧实。余用大补汤加麦门、五味,五十余剂,诸症渐愈,血止三四。
复因怒,饮食顿少,其血涌出,此肝伤不能藏,肺伤不能摄也。用补中益气汤为主,加五味 、麦门,其血顿止;再以六味丸加五味子常服,疮口敛至寸许。遂不用药,且不守禁而殁。
<目录>卷三<篇名>论臀痈(一)
属性:(男妇同用)
臀,膀胱经部分也。居小腹之后,此阴中之阴。其道远,其位僻,虽太阳多血,气运难 及,血亦罕到,中年后,尤虑此患。治者毋伤脾胃,毋损气血,但当固根本为主。若肿硬作痛者 ,形气虚而邪气实也,用托里消毒散主之。微肿微痛者,形气病气俱虚也,用托里散补之。
欲作脓,用托里羌活汤。若痛甚,用仙方活命饮。大势既退,亦用托里消毒散。若脾虚不能 消散,或不溃不敛者,六君子加芎、归、黄 。若阴虚不能消散,或作渴便淋者,六味丸加 五味子。若阳虚不能溃,或脓清不能敛者,用补中益气汤。气血俱虚者,十全大补汤。若肿 硬未成脓者,用隔蒜灸、活命饮。溃后豆豉饼,补中益气、十全大补二汤。若灸后大势已退 ,余毒未消,频用葱熨,以补其气,以消余毒。为善!
\x治验\x 巡抚陈和峰,脾胃不健,常服消导之剂,左腿股及臀患肿。余曰∶此脾气虚而下注,非 疮毒 甚,体益倦。余用白术一味,煎饮而消。
儒者杨启元,左臀患此,敷贴凉药,肿彻内股,服连翘消毒散,左体皆痛。余以为足三 阴亏损 而疮口敛。
一儒者肿 痛甚,此邪毒壅滞,用活命饮、隔蒜灸而消。后因饮食劳倦,肿痛仍作,寒 热头疼,此元气虚而未能复也。与补中益气汤,频用葱熨法,两月而愈。
一男子漫肿,而色不变,脉滑数而无力,脓将成矣。余用托里而欲针,彼畏针而欲内消 。
昆庠吴辅之父患此,内溃肿胀,发热口干,饮食少思,此脾胃虚弱也。先用六君加芎、
归、 ,数剂而溃,又用十全大补汤倍加参、 ,五十余剂而愈。
南濠沈克章子,年三十。脉如屋漏雀啄,肿硬色赤,脓水清稀,误服败毒之药。余曰∶ 此足 气复而疮愈。
一男子硬痛发热,此膀胱气虚,而湿热壅滞。用内托羌活汤二剂,热痛悉退;后用托里 消毒散而溃;又用托里散四十余剂而敛。
平湖袁上舍患痔,外敷寒凉,内服消毒,攻溃于臀,脓水清稀,脉洪大而数,寒热作渴 。余辞不治,后果殁。此足三阴亏损之症,失滋化源,以致真气益虚,邪气愈甚矣。不死何俟!
<目录>卷三<篇名>论囊痈(二)
属性:(谓阴囊患痈)
囊痈属肝肾二经,阴虚湿热下注。若小便涩滞者,先分利以泄其毒,继补阴以令其自消 。若 后用针以泄之,脓去即解。若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