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27-外科正宗-第76页

癣,诸药熏擦搽洗不效者,用之即愈。
川槿皮(四两) 轻粉 雄黄(各四钱) 百药煎(四饼) 斑蝥(全用,一钱) 巴豆(去油,一钱五分)
大黄(二两) 海桐皮(二两)
上为极细末,用阴阳水调,抓损敷药,必待自落。
\x又∶顽癣方\x 顽癣方中川槿皮 斑蝥轻粉各相宜 再加七个枫子肉 新笔涂将患处医 川槿皮(二钱) 轻粉(五分) 斑蝥(七个) 大枫子(七个)
河、井水共一钟,煎一半,露一宿,笔蘸涂之。
顽癣浮萍丸 浮萍丸内苍耳草 苍术黄芩共苦参 姜蚕钩藤并 酒丸服下可回春 紫背浮萍 苍术 苍耳草(各二两) 苦参(四两) 黄芩 姜蚕(各一两) 钩藤(一两五钱)
草(二两,酒蒸)
共为末,酒糊丸,白滚汤每服二钱,随病上下服。
<目录>卷之四\杂疮毒门<篇名>脓窠疮第七十七属性:脓窠疮,乃肺经有热,脾经有湿,二气交感,其患先从小泡作痒,后变脓泡作疼,所成脓窠疮也。甚者清 热散风,凉血除湿治之,凉血清风散是也。外以蛇床子散或诸疮一扫光搽之亦效。兼戒口味自愈。
\x蛇床子散\x 蛇床子散用黄丹 轻粉枯矾枫肉良 大黄不少松香末 麻油调许治脓疮 治脓窠疮生于手足遍身,根硬作胀,痒痛非常。
蛇床子 大枫子(肉) 松香 枯矾(各一两) 黄丹 大黄(各五钱) 轻粉(三钱)
上为细末,麻油调搽,湿烂者干掺之。
脓窠又方 脓窠方中用石膏 黄柏黄丹轻粉饶 还有枯矾能燥湿 搽之痛痒实时逃 黄柏(一两,以公猪胆汁搽之,火上炙,三钱) 石膏( ,一两) 轻粉(二钱) 黄丹 枯矾(各三钱)
上为末,麻油调搽,湿者干掺。
<目录>卷之四\杂疮毒门<篇名>脓窠疮第七十七属性:凉血消风散 诸疮一扫光(俱见疥疮门)
<目录>卷之四\杂疮毒门<篇名>冻风第七十八属性:冻风者,肌肉寒极、气血不行,谓肌死患也。初起紫斑,久则变黑、腐烂作脓者,以碧玉膏主之,生肌敛口。
\x碧玉膏\x(见结毒门)
治冻风皮肉损烂,脓水淋漓,疼痛不止者用之。
\x独胜膏\x 独胜膏来最散寒 冻风冻耳一般安 六月每逢三六日 搽之冬冻不相干 治冻风冻跟、冻耳,每逢冬寒则发。
六月初六、十六、二十六日,用独蒜捣膏,日中晒热,在于遇冬所发之处擦之,忌下汤水,一日共擦三次 不发。又每常冻风用茄根同葱汤浸洗,再不重发。
<目录>卷之四\杂疮毒门<篇名>火丹第七十九属性:火丹者,心火妄动,三焦风热乘之,故发于肌肤之表,有干湿不同,红白之异。干者色红,形如云片,上 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心、肝二经之火,治以凉心泻肝,化斑解毒汤是也。湿者色多黄白,大小不等,流水 作烂,又且多疼,此属脾、肺二经湿热,宜清肺、泻脾、除湿,胃苓汤是也。腰胁生之,肝火妄动,名曰缠腰 丹,柴胡清肝汤。外以柏叶散、如意金黄散敷之。
\x化斑解毒汤\x 化斑解毒汤石膏 玄参知母共连翘 黄连升麻蒡子等 甘草人中黄更高 治三焦风热上攻,致生火丹,延及遍身痒痛者。
玄参 知母 石膏 人中黄 黄连 升麻 连翘 牛蒡子(各等分) 甘草(五分)
水二钟,淡竹叶二十片,煎八分,不拘时服。
\x除湿胃苓汤\x 除湿胃苓汤草朴 陈皮二术泽猪苓 防风滑石山栀等 木通薄桂赤苓名 治脾、肺二经湿热壅遏,致生火丹作烂疼痛者。
防风 苍术 白术 赤茯苓 陈皮 浓朴 猪苓 山栀 木通 泽泻 滑石(各一钱) 甘草 薄桂(各三分)
水二钟,灯心二十根,煎八分,食前服。
\x柏叶散\x 柏叶散中蚯蚓粪 赤豆大黄君莫混 加上黄柏轻粉霜 水调敷上何须问 治三焦火甚致生火丹,作痒或作痛,延及遍身。
侧柏叶(炒黄为末,五钱) 蚯蚓粪(韭菜田内者佳) 黄柏 大黄(各五钱) 赤豆 轻粉(各三钱)
上为细末,新汲水调搽。
缠腰火丹,方用宝钞一张,烧化存性,研为细末,用米醋调稀,鸡翎蘸涂患上,一日三次即愈。忌食发物。
\x如意金黄散\x(见肿疡门)
治火丹不论新久痒痛,用新汲水调敷,靛汁亦好。
<目录>卷之四\杂疮毒门<篇名>天泡第八十属性:天泡者,乃心火妄动,脾湿随之,有身体上下不同,寒热天时微异。上体者风热多于湿热,宜凉血散风;
下体者湿热多于风热,宜渗湿为先,外用胡粉散、石珍散搽之自愈。此不早治,变为顽风紫癜难痊。
\x解毒泻心汤\x 解毒泻心汤芩连 荆防牛子石膏全 山栀滑石玄参草 木通知母共相煎 治心经火旺酷暑时临致生天泡发及遍身者。
黄连 防风 荆芥 山栀 黄芩 牛蒡子 滑石 玄参 知母 石膏(各一钱) 甘草 木通(各五分)
水二钟,灯心二十根,煎八分,食远服。
清脾甘露饮 清脾甘露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