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31-外科证治全书-第35页

空心清米汤下,早晚服两次。至重者,不 过四 僵蚕一方作蚕茧。)
\x退管丹方\x(存验。)
用黄荆条所结之子,取炙燥为末,每服五钱,黑糖拌,空心陈酒服。专治漏痔之管,服 至管自退出方止。
\x生熟三黄汤\x 生地 熟地(各二钱) 黄连 黄柏 黄芩 人参 白术 苍术 浓朴 陈皮 归身 地榆 防风 泽泻 甘草(各一钱) 乌梅(一个)
上水煎温服。
\x青龟丸\x 龟(一个) 茯苓(五两) 羊蹄后爪(四副,土炒) 穿山甲(五钱,土炒) 人参(二两)
干青 (一两) 苡仁(六钱)
各为细末。将龟用石臼捣死,以药末拌之,饭内蒸熟,将龟肉与甲,火焙干为末,用蜜 为丸 独宿,戒酒色三月,倘服药时不断酒色,不能奏功。此方治漏去湿而不散气,败毒而不损血 ,医治多人,实有神效,非谬语也。
\x陈士铎先生治痔方\x 茯苓(一两) 白芍(一两) 地榆(三钱) 苡仁(一两) 穿山甲(一片,土炒为末)
水煎 服五钱,服一料即愈。此方利水去湿,不伤脾胃,服之立效。
\x八珍汤\x(通用二十五。)
\x十全大补汤\x(通用二十六。)
\x槐花蕊\x(通用四十二。)
\x补中益气汤\x(通用三十。)
<目录>卷三\后阴证治(计六证)
<篇名>痈疽就简属性:生臀股之间,形如黍豆,或如风癣,色红作痒,破流黄水,浸淫微痛,甚则 痛,延及 谷道 痛仍不止者,用朱砂、雄黄末各一钱,轻粉、枯矾、黄柏各五分,共为末,敷之愈。如湿肿 流水者,用五美散敷渗。
\x坐板疮方\x(先用川椒煎水洗后,再用敷药。)
朱砂 雄黄(各一钱) 轻粉 枯矾 黄柏(各五分)
共为末敷之即愈。
\x五美散\x(通用六十七。)
<目录>卷三\后阴证治(计六证)
<篇名>痈疽就简属性:肛门作痒或兼赤肿微痛者,虫蚀也。视其下唇内,必生小白疮,或耳之前后,结小核如 串珠者是。经云∶唇有疮,虫蚀其肛。芦荟丸主之,外用雄黄、铜绿等分,为末撤之。
\x芦荟丸\x 芦荟 子青皮 白雷丸 白芜荑 川连 胡连 鹤虱草(各五钱) 木香(一钱) 麝香 (五分)
上共研末,蒸饼糊丸麻子大,每服一钱,空心,米汤送下。
\x又方\x 杏仁捣作膏,敷之,或研烂,以棉蘸涂谷道中。
<目录>卷三\后阴证治(计六证)
<篇名>痈疽就简属性:脱肛属气虚,有虚寒而脱者,有热极而脱者,寒则洞泄不涩,热则涩。总以大补元气兼 升提为 ,五倍子末涂之。
\x又方\x 赤石脂 伏龙肝 白矾 为末敷之。
<目录>卷三\后阴证治(计六证)
<篇名>痈疽就简属性:大肠头出寸余,痛苦之极,干则自落,落则又出,肠尽则死。初觉截时,急用器盛芝 麻油坐浸之,饮大麻子汁数升可愈。
<目录>卷三\股部证治(计四证)
<篇名>筋脉属性:股,(臀下曰股,股之内侧曰阴股。足三阳筋脉循外股,足三阴筋脉循阴股。)详见足部 筋脉中。
<目录>卷三\股部证治(计四证)
<篇名>痈疽就简属性:附骨疽,生大腿外侧。咬骨疽,生大腿内侧。伏兔疽,生大腿正面,用力肉高处。肛门 痈,生大腿肚。箕门痈,生大腿肚旁,偏于里侧。俱按阳痈阴痈则例治法。
<目录>卷三\股部证治(计四证)
<篇名>痈疽就简属性:(一名环跳疽、一名缩脚疽。)
生跨骨白环穴,皮色不异,肿硬作痛,甚者腰难屈伸,宜用白芥子捣粉,白酒酿调涂。
或以 金丹以杜患根,大忌开刀,开刀则定成缩脚疽。
\x阳和汤\x(通用五。)
\x子龙丸\x(通用五十六。)
\x小金丹\x(通用五十二。)
<目录>卷三\股部证治(计四证)
<篇名>痈疽就简属性:两腿里外忽生赤肿,形如堆云, 热疼痛。治宜先施砭法,放去恶血,随服双解通圣散 一剂,次用加味逍遥散加荆芥。外贴牛肉片以拔风毒。
\x双解通圣散\x 防风 荆芥 连翘(去心) 当归 赤芍 白术(炒) 栀子(各一钱,生) 黄芩 桔梗(
各二钱) 滑石(三钱) 生甘草(一钱) 石膏(三钱)
上水煎温服。
\x加味逍遥散\x(通用十六。)
<目录>卷三\股部证治(计四证)
<篇名>痈疽就简属性:此证方书罕载其名,仅传雍正年间,北路随营医官陶起麟颇得其详,略云∶军中凡病腿 肿色 火炎炙,下为阴寒闭郁,以致阴阳上下不交,为寒为热自相凝结,相近内地间亦有之,边外 人虽有不甚多,惟内地人初居边外,得此证者十居八九。盖中国之人本不耐边外严寒,更不 免坐卧湿地,寒湿凝结于下,致腿青肿。其证形如云片,色似紫如黑,肉体顽硬。又缘边外 缺少五谷,多食牛羊等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