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风邪外袭,风湿相搏,发为疙瘩。或如粟米,搔痒无度,破津脂水,津淫成 片,
外敷雄黄解毒散,或绣球丸亦妙。忌椒、酒、鸡、鹅、动风等物。
\x十二味地黄饮\x 大生地(六钱) 当归 生黄 (各三钱) 何首乌(五钱,生) 地骨皮(三四钱) 丹皮 荆芥穗 白芷(各一钱五分) 白芍(酒炒) 白僵蚕 白蒺藜 麦冬(各二钱)
上水煎,早,晚服。
\x又血风疮方\x 用土内桑根白皮、桐油脚共捣敷之,三、四次,神效。
\x伤手疮方\x 用黑豆熬水,常常洗之即愈。
\x雄黄解毒散\x 雄黄 寒水石(各一两) 白矾(二两)
上共研细末,滚水调敷,湿烂者干撒。
\x绣球丸\x(见后疥疮。)
<目录>卷四\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篇名>癣属性:初起如钱,渐渐增长,或圆或歪,有匡廓,痒痛不一,其证有六∶一曰干癣,搔痒则起 白屑 ,搔之痹顽,不知痛痒;四曰牛皮癣,状如牛领之皮,浓而且坚;五曰松皮癣,状如苍松,
红白斑点相连;六曰刀癣,轮廓全无,纵横不定,总由风邪湿热浸袭皮肤,郁久而化虫,是 以搔痒无休矣,宜用杀虫渗湿逐风之药。轻者绣球丸搽之,重者槿皮酒搽之,年久阴顽恶癣 ,诸治不效者,鲜角膏、五倍膏随宜敷之。忌动风发物,自无不愈。
一、吹花癣,生面上如钱,搔痒抓之如白屑,发于春月,故俗名桃花癣,妇女多有之。
用绿 揭纸碗中有水,取涂,三、五次愈。
\x又方\x 生白果仁切片频频搽之,或用玉蓉散净面亦妙。
一、胎癣,俗名奶癣,生婴儿头面,或生眉端,搔痒流脂成片,久则延及遍身。宜用纹 蛤散搽之,或绣球丸亦效。乳母须忌一切动风湿发物。
\x槿皮酒\x 白槿皮 南星 槟榔各一两 生木鳖 樟脑各五钱 斑蝥三十个 蟾酥三钱 上各为粗末,共浸入滴花烧酒一斤听用。遇癣先用穿山甲刮破,以酒搽之,日一次,至 愈乃止。
\x鲜角膏\x 五月初旬,取新鲜皂刺数斤,捣烂入锅熬汁,汁浓沥出,易水再熬二、三度去渣,以汁 共归一处,加醋慢熬成膏。凡遇积年恶癣先刮破,以膏敷之,毒水流尽,再敷数次痊愈。
\x五倍膏\x 五倍子不拘多少,研碎,以陈米醋熬成膏。遇多年顽癣先抓破,以膏敷上,干则加敷,
以不痒为度,然后去药,则其患处之皮一同粘起,尽除根矣。
\x纹蛤散\x 纹蛤四两 川椒三两 轻粉五钱 上先将纹蛤打成碎块,锅内炒黄色,次下川椒同炒,黑色烟起为度,入罐内封口存性,
次日入轻粉研为细末,香油调搽。一方有白矾五钱。
\x绣球丸\x(见后疥疮。)
\x玉蓉散\x(见面部面尘。)
<目录>卷四\发无定处证(计四十证)
<篇名>疥疮属性:疥证有五,干、湿、沙、虫、脓也,皆由气虚血热,荣卫不清之故,每先从手丫生起,延 绕周身,搔痒无度。如∶燥盛则生干疥,搔之皮枯而起白屑;湿盛则生湿疥,暴肿作痛,破津 黄水 ,形如痘烂,顶含脓水,或稠或清,痛痒相兼;若蕴毒风湿化生则生虫疥,搔痒彻骨,挠不 知痛。夫疥虽似有余之证,而恒患于不足之人,故治不可专攻其有余,尤当先顾其不足。壮 盛 当归饮子主之;湿疥、脓疥以黄 饮子主之,俱洗以参椒汤、搽以绣球丸。其湿烂痛甚者,
搽以二黄丹皆获效。至于日久生虫,皆因湿热所化,清其湿热则虫不驱自灭,内服苦参丸,
外敷金银散自愈。即绣球丸搽亦效。
一、有经久不痊,体虚极而疮之甚者,内服神仙枣,外敷二黄丹可愈。
一、小儿疥疮,用 本煎汤洗浴,并浣衣,最妙。
一、疮愈后及年年发者,用独圣丸常服调理,最妙。
\x当归饮子\x 当归(三钱) 生地黄(四、五钱) 白蒺藜(去刺) 荆芥 赤芍 连翘(去心) 金银花 僵蚕(各二钱,生研)
上加竹叶五片水煎,食远服。干疥加丹皮二钱,沙疥加枯芩一钱五分。
\x黄 饮子\x 生黄 (四钱) 荆芥穗 云苓 归身(各二钱) 忍冬(三钱) 防风 白芷(香者) 连翘 (各一钱,去心) 甘草(八分)
上加大枣十枚,水煎温服。湿疥加制乳香一钱五分,脓窠疥加木通一钱五分。
\x神仙枣\x 归身(一两) 金银花(一两) 甘草(三钱) 白僵蚕 白芷 黄 (各五钱) 红枣(二斤)
上水六碗,共煎三碗,渣如前再煎,共汤六碗,去渣以汤、枣匀四、五日食,食完痊愈 。
\x独圣丸\x 荆芥(连穗)
上一味为末,用地黄自然汁熬膏为丸,桐子大。每服三钱,茶酒任下。服此须忌鱼蟹。
\x绣球丸\x 川椒红 轻粉 樟脑 雄黄 枯白矾 水银(各二钱) 大风子肉(一百粒另研)
上共研细末,同大风子肉再研匀,加地沥青一两五钱和药搅匀,作丸如圆眼大。先以鼻闻 ,次搽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