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小柴胡汤\x(十四) 治邪在胆肝,半表半里,寒热往来,喜呕,或日晡发热,胁痛 耳聋,郁怒等证。
人参 柴胡 黄芩 炙甘草 半夏 生姜 大枣 上水煎,绞去渣,再入火滚数沸温服。
\x逍遥散\x(十五) 治肝脾血虚,郁怒伤肝,胁痛等证。
柴胡 归身(酒洗) 白芍(酒炒) 白术(土炒,各一钱) 甘草(五分,炙) 薄荷叶(五 片)
上水煎 \x加味逍遥散\x(十六) 治肝脾血虚发热等证。
即前方加丹皮、栀子仁各一钱。
\x二陈汤\x(十七) 治痰饮呕恶,风寒咳嗽,中脘不快,脾胃不和等证。
陈橘皮 陈半夏(各二钱) 茯苓(一钱五分) 甘草(八分)
上水煎 \x加味二陈汤\x(十八) 治流注 核,皮里膜外之凝痰,宜兼阳和丸用。
即前方橘皮易薄橘红五钱,加白芥子二钱。
\x独参汤\x(十九) 治气虚、气脱及反胃呕吐,喘促,粥汤入胃即吐,凡诸虚垂危者 人参(二两,如无人参,则以真阿胶、党参蜜炙代之。)
上水一升,煮取四合,乘热顿服,日再进之。兼以参煮粥食之更妙。一方加大枣十枚。
\x四君子汤\x(二十) 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或大便不实,面黄体瘦等证。
人参(二钱) 白术(二钱) 炙草(一钱) 茯苓(三钱)
上加姜、枣水煎,或加粳米百粒。
\x六君子汤\x(二十一) 治脾胃虚弱,饮食难化,胸膈痞闷,呕吐吞酸等证。
即前方加陈皮、半夏(各一钱五分。)
\x香砂六君子汤\x(二十二) 治过服凉药,以致食少作呕,或中气虚滞,恶心胀满等 证。
即六君子汤加藿香、砂仁各八分。
\x四物汤\x(二十三) 治血虚营弱,一切血病,当以此为主。
归身(三钱,酒洗) 白芍(二钱,酒炒) 川芎(一钱) 地黄(三钱,凉血用生地,补血 用熟地)
上水煎 \x加减四物汤\x(二十四) 治血虚伏热。
即前方加山栀、柴胡、丹皮。
\x八珍汤\x(二十五) 治气血两虚,调和阴阳。
即前四君、四物合剂。
\x十全大补汤\x(二十六) 治气血俱虚,肢体倦困,遗精惊悸,晡热作渴,真元损败 即八珍汤加肉桂一钱,黄 酒炒二钱。
\x四物养荣汤\x(二十七)
即四物汤加人参二钱,肉桂五分,甘草炒,白芷各一钱。
\x保元汤\x(二十八)
人参 黄 甘草 上水煎(按本方补气黄 炙用,托毒黄 生用。)
\x加味保元汤\x(二十九)
即前方生用,加肉桂。
\x补中益气汤\x(三十) 治劳倦伤脾,中气不足,清阳不升、体倦食少,气虚不能摄 血等证。
人参(一钱) 黄 (三钱,蜜炙) 白术(炒) 归身、橘皮(各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炙) 升麻 柴胡(各八分)
上加姜一片、枣三枚水煎去渣温服。(如病外证未痊, 、术宜生用。)
\x归脾汤\x(三十一) 治思虑伤脾不能摄血,致血妄行,或怔忡、惊悸、盗汗、嗜卧 、少食、忧郁不舒等证。
人参 白术(土炒) 归身 黄 (蜜炙) 枣仁(各二钱,炒) 木香 甘草(各五分,炙)
远志(一钱,多汗燥热酌用) 龙眼肉(七枚)
上水煎食远服。
\x加味归脾汤\x(三十二) 治脾经血虚发热等证。
即前方加柴胡、山栀各一钱。
\x当归补血汤\x(三十三) 治气血损伤,肌热口渴,目赤面红,脉大而虚,重按无脉 者宜用。
黄 (一两,炙) 归身(三钱)
上水一蛊,煎八分食远服。
\x当归黄 汤\x(三十四) 治营卫损伤,自汗发痉及大疽溃后脓血过多等证。
即前方当归、黄 各一两,加糯米一合煎。
\x大防风汤\x(三十五) 治足三阴亏损,寒邪内侵,鹤膝,附骨,下部等疽,不论已 溃未溃俱宜。又治痢后脚膝软痛。
人参 白术 防风 羌活(各二钱) 当归(三钱) 熟地(三钱) 黄 (三钱) 杜仲(三 钱) 川芎(一钱五分) 肉桂 甘草(各五分) 淮牛膝 附子(各一钱) 白芍(一钱)
上酒水各半煎。
\x和表八珍汤\x(三十六) 治表虚自汗,营卫不和,饮食无味等证。亦能托毒生肌。
当归身 黄 (生) 续断(各三钱) 白术 白芍(各二钱) 甘草 白芷(各一钱) 川芎 (五分)
上姜一片、枣二枚,水煎温服。
\x归芍地黄汤\x(三十七) 治肝肾真阴不足,不能滋养荣卫,眼花耳鸣,口燥舌干,
津液枯竭。
熟地(三、五钱或加至一、二两) 怀山药(三钱) 山萸肉(二钱) 牡丹皮(一钱五分)
泽泻 茯苓(各一钱) 归身(二、三钱) 白芍(二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