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初起 ,服消乃止。如成脓将溃,溃久者当以十丸作五日早晚服,杜其流走,庶不增出。但方内五 灵脂与人参相反,不可与有参之药同日服。孕妇忌此。
\x洞天救苦丹\x(五十三) 治痈疽溃烂不堪,毒瓦斯深固。
蜂房(取露天有子者) 雄鼠矢(尖者) 青皮 楝树子(取立冬后者)
上用瓦炙存性,各为细末,等分发准研和。每服三钱,陈酒送服,隔两日一服。
\x保安万灵丹\x(五十四) 治风寒湿痹,湿痰流注,附骨阴疽及左瘫右痪、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血气凝滞,偏身走痛,破伤风,牙关紧急;截,解风寒,无不应效。
茅山苍术(八两) 雄精(五钱) 麻黄 羌活 荆芥穗 防风 细辛 川乌(汤泡去皮)
草乌(泡去皮) 川芎 石斛 全蝎 当归 何首乌 甘草 天麻(各一两)
上共为细末,炼蜜丸重三钱,朱砂为衣,瓷器收贮。视年老壮,病势缓急斟酌用之。如 风寒 发热 而出,令其自收不可露风。若病无表邪,不必发汗,但用热酒化服,多饮无妨。服后避风,
忌冷物,戒房事。孕妇忌服。
\x大枣丸\x(五十五) 凡溃烂不堪之证将见内膜者,先用洞天救苦丹等药托尽毒瓦斯,
以此丸补益收功。
山羊矢(不拘多少,取晒干入锅炒存性,磨粉) 大枣(去皮、核)
上药先将枣捣烂如泥,然后入羊矢末,捶至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钱,仍用黑枣煨 汤送服,日二次。
\x子龙丸\x(五十六)
甘遂 大戟(各按法精制为末) 白芥子(炒为末)
〔批〕(甘遂∶每斤用甘草四两煎汤浸三日,清水再淘浸数日,去心沥干,面裹煨熟,
取晒炒研用。大戟∶去旁枝,水煮透,去骨切晒。)
上末各等分,炼蜜丸绿豆大。每服三分,淡姜汤送下,日三次,忌与甘草之药同日服。
以下外治方 \x抑阳散\x(五十七) 一名红宝丹,治痈毒红肿 热疼痛。
天花粉(三两) 姜黄 香白芷 赤芍(各一两)
上生研细末,鸡子清调敷或醋调搽。
\x附集验方\x 治一切阳痈 赤小豆 天花粉(等分)
上为末,米醋调敷。
\x抑阴散\x(五十八) 治阴疽漫肿不红,坚硬木痛或不痛,及筋挛骨痛,一切阴寒凝 滞冷证。
草乌(二两) 南星 独活(去节) 香白芷 野狼毒(各一两)
上为细末,葱汁调涂。
\x冲和散\x(五十九) 一名阴阳散,治阳中有阴之证,初起不甚大肿,微红微疼,发 热,积日不消。
紫荆皮(五两,炒) 独活(去节) 香白芷 石菖蒲 赤芍(各二两)
上为细末,葱汁调敷。
\x乌龙膏\x(六十) 治一切痈疽瘰 ,无名肿毒,初发 热未溃者神效。
陈小粉(不拘多少以锅炒之,初炒如饧,炒久则成黄黑色,冷定放地上出火毒研末。)
上用陈米醋调成糊,熬如黑漆,以瓷罐收贮。用时量毒大小摊纸上,剪孔贴之,即如冰 冷,其痛即止。少顷再痒不可揭动,久则肿自消,药亦脱落。此方果验,易而有功。
(按小粉能和血络,米醋能消瘀滞,瘀破血和,故痈疽初起,可消而愈。然溯痈疽所由 发,
,以此膏调抑阳散敷用,遇阴疽等证,以此膏调抑阴散敷之,则源流俱清,其效更速,特表 于此。)
\x咬头膏\x(六十一)治痈疖脓熟不溃。
制乳香 制没药 杏仁 木鳖粉(生) 蓖麻仁 铜绿(等分)
上为细末,另以巴豆不去油加倍,同药末捣成膏,再加白砒一分捣匀。临用取绿豆大一 粒放患顶上,用膏药掩之。溃即揭下洗净,用膏贴。胎前产后忌之。
\x附《肘后方》\x(亦名咬头。)
雄麻雀矢(名白丁香,头尖挺直者是)
上研细以米醋调。每用小豆大一粒,乘湿安患顶上即溃。一方加胆矾。
\x海浮散\x(六十二)凡阳毒溃后,宜以此敷掺,极能止痛。有毒提脓,毒尽生肌,
妙品也。
乳香 没药(等分)
上研极细,干掺患上,以膏药盖之。
\x平安饼\x(六十三) 专治恶肉毒根。
乌梅肉(一钱) 轻粉(五分)
上研和不见粉亮为度。如硬用津少许,不可用水。研至成膏,照患口大小作薄饼几个,
贴毒根上,用膏药盖之,日易一次。俟毒根不痛,落下方止。
\x消管锭\x(六十四) 治疮口久不合,内有脓管,用此化之。
皂刺尖(炙末) 柘树膜(炙净,各五钱末) 真蟾酥(一钱,净末) 榆面(一钱) 红腹金 钱鳖(炙净末,二钱)
上研极细固藏,每遇漏管先以猪鬃探其浅深,后以绵纸卷药为条塞入。日易日塞,至愈 乃至。
\x针头散\x(六十五) 治一切顽疮,内有脓管、瘀肉以此化之。
赤石脂(五钱) 轻粉 麝香(各五分) 乳香(三钱) 白丁香(三钱) 生砒 黄丹(各一 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