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0-推拿抉微-第35页

寒之引。此时平肝以止风,则非根本之治,理脾以祛痰,则系速亡之疗。惟滋阴以治其本,清热 以治其标,庶克有济。至佐以去痰除风之药,则系标中之本耳。
<目录>第三集·治疗法<篇名>我之惊症谈属性:涂蔚生曰∶惊者何,人之内部魂魄神三者,卒然受一惊恐可怕之事,而失其常度也。何以言之,魂为阳气附 丽于肝血之上,魄乃一块血质,根据寄于肺气之中,乃一点湛然朗润之阴血,出藏于心脏之间,是为以阳附阴,以 阴附阳也。如猝遇惊恐,则魂魄为之飞扬,心神为之丧失,即为受惊后所得一种之气血散失也。古时诸医,均将 惊风合为一症,是以风之发热烦躁,心神不安,类似乎惊,误之也。而后之受其误者,深知痛恨悔改,又谓无惊 之可病。惊为纯属一种虚妄,是其尚未澈底考查,仍为误也。实则风自风,惊自惊。风之不可为惊,犹惊之不可 为风。固有先风而后惊者,如既感寒风,复受惊恐者是也。亦有先惊而后风者,如既受惊恐,复感寒风者是也。
然此则不过百分中之一二耳,安得将天下患风之儿,尽括之为惊乎?又安得将天下患惊之儿,尽括之为风乎?更 又安得将天下之儿一切病症,尽括之为无惊乎?近代西医盛行,皆谓人无惊症之可能病。然试问其吾人梦寐之 时,恍惚若有所见,并恍惚若有所记。俄而登山涉水,俄而越墙走壁,俄而喜笑怒骂,俄而忧愁思虑,俄而散步 闲游,俄而饿渴饮食,是果孰使之然哉?则西医多不能答。间有能答者,亦不过以神经错乱为解,并未知有魂 魄神三者之作用也。小儿五内既无健全,肢体即见充足,故其受惊之处较大人为独多。余曾亲见大人因受惊恐而 卒死不救者,余又曾见小儿因受惊恐不思饮食,日见消瘦,多药不效,而用乡俗喊魂之法,得以安全获愈者,是 又果孰使之然哉?岂非魂魄神三者之作用耶。此等症治,余拟以潞参当归白芍琥珀朱砂茯神甘草等味以治之。盖 以潞参可招失散之 气,归芍可补飞荡之血。犹恐猝忽血越神荡,不能无瘀滞之血。而以琥珀之可以消瘀安魂定魄者疗之,更以朱砂 以安之,茯神以宁之,务使其气血撤消,神与魂魄各安其宅,行其固有之职权而后已。但未知此等见解,有合 实用与否。
<目录>第三集·治疗法<篇名>治慢风心得神方属性:(节录庄一夔《福幼篇》)
庄一夔曰∶慢风之症,缘小儿吐泻得之最多,或久疟久痢,或痘后疹后,或因风寒饮食积滞,过用攻伐肠脾,
或秉赋本虚,或误用凉药,或因急惊而用药攻降太甚,或失于调理,皆可致此症也。其症神昏气喘,或大热不 退,眼翻惊搐,或乍寒乍热,或三阳晦暗,或面色淡白青黄,或大小便清白,或口唇虽开裂出血,而口中气冷,
或痢泻冷汗,或食谷不化,或四肢冰冷,并至腹中气响,喉内痰鸣,角弓反张,目光昏暗。此虚症也,亦危症也。
俗名谓之天吊风,虚风,慢脾风,皆此症也。若再用寒冷,再用消导,或用胆星抱龙以除痰,或用天麻全蝎以 驱风,或用知柏芩连以清火,或用巴豆大黄以去积,杀人如反掌,实可畏也。若治风而风无可治,治惊而惊无 可治也。此实因脾胃虚寒,孤阳外越,元气无根,阴寒至极,风之所由动也。治宜先用辛热,再加温补。盖补 土即所以敌木,治木即所以治标。凡小儿一经吐泻多作,即是危险之症。若其屡作不止,无论痘后疹后病后,不 拘何因,皆当急用参术以救胃气,姜桂枸熟等药以救肾气。不惟伤食当急救之,即伤寒伤暑,亦当急救之。盖 其先虽有寒暑实邪,一经吐泻,业已全除,脾胃空虚,仓廪空乏。若不急救,恐虚痰上涌,命在倾刻矣。庸医 不明,皆误指为食为热,投以清火去积凉血,立时告变,为之奈何。与其失之寒凉,断难生活;不若试之温补,
犹可救疗。此语发明吐泻慢风之理,最为 明透。后之君子,愿勿忽诸。今将慢风辨症,胪列于后。
慢风吐泻,脾胃虚寒也。
慢风身冷,阳气抑遏不出也。(服凉药后,往往至此。)
慢风鼻孔煽动,真阴失守,虚火烁肺也。
慢风面色青黄及白,气血两虚也。
慢风口鼻中冷气,中寒也。
慢风大小便清白,肾与大肠全无火也。
慢风昏睡露睛,神气不足也。
慢风手足抽掣,血不行于四肢也。
慢风角弓反张,血虚筋急也。
慢风乍热乍寒,阴血虚少,阴阳错乱也。
慢风汗出如洗,阳虚而表不固也。
慢风手足螈 ,血不足以养筋也。
慢风身虽发热,口唇焦裂出血,却不喜饮冷茶水,进以寒凉,愈增危笃,以及所吐之乳,所泻之物,皆不 甚消化,脾胃无火可知,唇之焦黑、乃真阴之不足明矣。
慢风囟门下陷,虚之极也。
庄一夔曰∶大凡因热不退,及吐泻而成者,总是由阴虚阳越,必成慢风。并非感冒风寒发热可比,故不宜 发散。治宜培元救本,加姜桂以引火归元。必先用辛热冲开寒痰,再进温补方为得法。
涂蔚生曰∶庄一夔之所谓慢风,即余之所谓寒风,与热风相反者。其实寒风热风俱各有急起慢起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