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0-推拿抉微-第6页

液干而病渴,神乱而卧不宁,喜伏卧,舌破成疮,又为重舌木舌,舌出不收之病。凡病丹瘤斑疹虫疥 疮,皆心之症也。如心病久,汗出发润,或舌出不收,暴喑不语,或神昏溃乱,或斑疹变黑,皆心病为之也。
脾者,足太阴土也,为水谷之海。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伤脾则为肿为胀,为黄为吐泻下痢。脾 寒则腹胀,脾疳则肚大青筋。脾热则口臭唇疮,饮食不为肌肤,吐舌弄舌,口干饮水;寒则口角流涎,谓之滞颐。气 不利则口频撮,虚则肉消而瘦,不喜饮食,食则成积,积则成疳或癖。如脾久病,大肉消脱,肚大青筋,或遍身虚肿,
或吐泻不止,饮食不入,或多食而瘦,或虫出于口,或唇謇而缩,皆脾绝也。
涂蔚生曰∶脾实固易困睡,而脾虚亦易困卧,因其化生之气既少,而孤阴不能独事动作也。脾热固易饮水而热,
亦有虚实之分,实热者大渴引饮,饮多而舌苔黄;虚热者津液不能上升,饮水自救,饮少而舌苔不黄。腹胀亦宜分乎寒 热,寒湿凝滞,固可饮食停滞,发生胀满;而火热澎涨,其胀较寒尤甚。不过此种诊法,须看其面色及其舌苔耳。遍 身虚肿一层,当看其能食与否,能食则是气复而血未充,尚为吉兆,乌可断为脾绝。唇謇而缩,
须看兼有口开与否,方可断为是否脾绝。因上嘴唇之人中,属于督脉,下嘴唇之承浆,属于任脉,唇缩多是督任 二脉绝也。
肺者,手太阴金也,实则闷乱喘促,虚则哽气长出。经曰∶寒伤肺,由儿之衣过薄也。经曰∶热伤肺,由儿 之衣过浓也。寒热伤肺,则气逆而为喘为咳。肺受风,则喷嚏而流清涕;受寒则鼻塞,呼吸不利;受热则鼻干,或 为衄血;或疳则鼻赤烂;喘不止则面肿;咳不止则胸骨高,谓之龟胸。燥则渴不止,好饮水,谓之膈消。如肺久病,
咳嗽连绵,喘息不休,或肩息,或咳血不止,或鼻孔黑燥,或鼻孔开张而喘,或泻痢不休,孔大如筒,或面白虚浮,
上气喘逆,皆肺绝也。
涂蔚生曰∶喘促与哽气,各有虚实二证。未可止限于喘实哽虚。寒热伤肺,虽由于儿之衣过薄过浓,然究系间或 有之,未可作为寒热伤肺之定论也。喘不止则面肿,为阴虚而阳无所附,亦系阳虚之候,因阳明之气,行于面也。咳 不止则胸骨高,谓之龟胸,颇难解,不知他书亦有此种病名与解释否?然各书具有久咳之病者矣,从未见有此病名之 确论也。胃息亦费解,不知其是指胃之停止消化而言,抑是另有此种病名。泻利孔大如筒,名为脱阴,此责亦在少阴厥 阴,非专在太阴。面白虚浮,女子此症最甚,以其偏于阳弱,虚浮则为阳脱于上。然必须大病久病之后,又兼饮食不进,
方可断为阳脱也。
肾者,足少阴水也,虚则目畏明,白睛多黑睛少,颅解不合,颜色 白,骨髓不满,儿必畏寒。多为五软之症,
尻骨不成则坐迟,髁骨不坚则行迟,真阳不足则齿迟,血脉不荣则发稀,心气不足则语迟。热则出脓生疳。如肾病久,
身下窜,目无瞳子,如见鬼状,或骨 弱,卧不能起,或二便遗失,此肾败也。
涂蔚生曰∶肾阴虚则畏热,肾阳虚则畏寒。若仅混为虚则畏 寒,是其于肾之阴阳,未能判别清楚也。查肾病无如见鬼状者,其有如见鬼状之证,则为男女具是热入血室。盖 血室为肝经所主,而魂阳亦肝经所司也。鬼者,魄也,属于阴血,血死即为魄死,魄掩其魂,故如见鬼。少阴既非 肝经所司,又焉有见鬼之证发生。二便遗失,亦未可纯断为肾败。因大便属于大肠,为肺所主,而小便属于膀胱也,
膀胱既与肾为表里,膀胱之遗溺亦可诊肾经之虚败也。
<目录>第一集·认症法<篇名>简切辨症法属性:陈飞霞曰∶小儿热症有七∶面腮红,大便秘,小便黄,渴不止,上气急,足心热,眼红赤。此皆实热证,忌用 温补剂。
小儿寒症有七∶面 白,粪青白,肚虚胀,眼珠青,吐泻无热,足胫冷,睡露睛,此皆虚寒症,忌用寒凉剂。
涂蔚生曰∶飞霞此节,虽为寒热症之辨法,然必须有二者以上之兼症,方可断为或寒或热也。如仅有面腮红,而 不见有便黄便秘等症,则恐是伤寒发热之候,本寒而标热也。如仅有眼珠青而不见有粪青白睡露睛等症,则恐是肝 热将炽之候,本热而标寒也。此等精微,何可弗辨。
<目录>第一集·认症法<篇名>辨舌苔法属性:涂蔚生曰∶舌虽为心之苗,而脏腑寒热之气无不荟萃于一舌。故即一舌之或黄或白或黑或赤,而可断其为或寒 或热或虚或实也。舌本属肾,舌尖属心,两旁属肝胆,中央属脾胃。病在表,舌无苔,入里则苔结矣。苔黄者里有 热也,黄而干枯无津液者,热甚也,苔黑而舌燥裂无津液者,热至极也。若黑而油润有津液者,此又为寒极似热,忌 用寒凉。若舌尖红赤,而又有小粒子者,此是心热,可用清凉。若舌黄赤而舌尖灰白者,此为下热上寒,反之则为下 寒上热。若满色白腻,而有津液者,此为虚寒 阴凝,可用温补。然苔白而有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者,又系少阳热结,可用清解。医者苟于审症不明,可用此法,
以诊寒热。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