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8-疡医大全-第189页

篇名>鼻衄门主方属性:神方(岐天师)
生地 当归 川芎 玄参 黄芩 三七根 荆芥穗(炒) 甘草 水煎服。
\x茜根散\x(《锦囊》) 治衄血不止。
阿胶(蛤粉炒) 茜草根 黄芩 侧柏叶 生地(各一两) 炙甘草(五钱) 水煎服。
\x二神汤\x(《保命集》) 耳鼻出血。
生地 麦门冬(各一两) 水煎服。
鼻衄不止。
生地 当归(酒洗,各三钱) 白芍(酒炒,二钱) 辛夷(五分) 木通(六分) 茅花 荆芥穗(酒炒黑,炒存性,各一钱)
水煎服,服后即卧,立止。
\x水灰散\x 山栀仁、香白芷各等分,研细,吹少许于鼻中,立止。
又方 大蒜捣泥随左右贴足心。
又方 左鼻衄以线扎左手中指。右如之。两鼻衄者双手俱扎。
又方 千瓣红石榴花,晒干,研极细,用少许吹鼻中,即止。
又方 血竭 蒲黄(各等分)
研极细,用竹管吹鼻内,即止。
又方 人乳 童便 好酒(各等分)
碗盛重汤煮,热饮。
又方 小儿胎发烧灰吹鼻内。
又方 胎发烧灰存性为末,用水调涂眉心,其血立止。急忙去药,略迟则鼻塞矣。
又方 人中白 发灰(各一钱) 麝香(一分)
共为末,吹鼻中少许。
又方 乱溺器内人中白,新瓦上焙干,以温汤调服钱许。
又方 将患人顶发分开,于百会穴上以新汲水滴之,立止。
又方 驴粪(焙干) 发灰(各等分)
研匀吹鼻。
又方 五倍子为末吹鼻。
又方 屏风上旧纸烧灰,酒调一钱服。
又方 茅花塞鼻中,仍以茅花煎浓汁饮。大能止血。
又方 青苔放囟门上顶之立止。永不再发。
又方 马蔺头(即本草马蔺草,走肺经)揉熟,塞鼻孔即止。
<目录>卷十二\颧脸部<篇名>鼻冷门主论属性:马鲁瞻曰∶凡鼻冷与夫面黄面白,乃阳气大弱。宜大剂参 加附子主之。
<目录>卷十二\颧脸部<篇名>鼻祟证门主论属性:岐天师曰∶倘人鼻中生红线一条,长尺许,少动之则痛欲死,人以为饮酒之病 也,而余以为不然,亦祟死。方用硼砂、冰片各一分,研为末,以人乳调匀,轻轻点 在红线中间,忽然觉有人如将病患打一拳一般,顷刻即消,奇绝之治也。盖硼砂亦 是杀祟之物也。(《秘录》)
书云∶凡人喜食猪、羊、鹿血,血分积热壅盛,鼻毛如绳,痛不可忍,气塞不 能呼吸,用乳香、 砂各等分,饭丸桐子大。每早晚冷水送下十五丸,自然消落而愈。
<目录>卷十三<篇名>正面耳颏部属性:自耳起至下颏髭须止,凡一切痈疽疔毒,皆汇于此部中。以便检阅参治 <目录>卷十三\正面耳颏部<篇名>耳痈门主论属性:王肯堂曰∶耳痈,寒热间作,内外红肿,疼痛日增。(《准绳》)
\r耳痈\p04-a41a71.bmp\r 冯鲁瞻曰∶火壅上焦,或作大痛,或脓流于外,或脓塞胀痛,有因纵怒纵酒,湿 热相乘,耳肿作痛者,所主宜平肝除热疏风。(《锦囊》)
澄曰∶耳痈之证,痈者壅也,与脓耳初起有间。非醇酒炙 ,即怒火遏郁,更 有色欲过甚,真阴耗竭,相火亢盛,或肝胆火逆,是以耳窍壅肿,耳根 热胀痛。初 起俱宜栀子清肝汤、加味逍遥散;如内脓已成,用四妙汤去黄 加白芷、丹皮;已 溃出脓者,用八珍汤去川芎加银花,脓尽换用地黄汤加麦冬、牛膝自愈。外治内已 有脓,用红升丹少少提之。耳门不可贴膏药遮挡闭窍。耳畔红肿,用黄敷药敷之自消。
<目录>卷十三\正面耳颏部<篇名>耳发疽门主论属性:王肯堂曰∶耳发疽生耳叶,属手少阳三焦经,风热所致。六七日渐肿如桃,或 如蜂房之状,或赤或紫,热如火痛彻心是也。十日刺出黄白脓者生;刺之无脓,时 出鲜血,饮食不下,神昏狂躁者死。(《准绳》)
申斗垣曰∶耳发疽,乃足少阳胆经,其经多气少血,其疽发于鬓下耳旁近脸,悬 厘、主客二穴上,不五六日渐长蜂窝,皮紫焰热如火灼痛。十日内剌之,有脓者生,
无脓出血,精神恍惚,二十四朝必死,不可救也。(《启玄》)
《心法》曰∶耳发疽,生耳折间,连耳叶通肿,甚则脓窜耳窍。
<目录>卷十三\正面耳颏部<篇名>耳后疽门主论属性:《心法》曰∶耳后疽,生耳上稍之后,(角孙穴)开口有空陷下之处者是。
<目录>卷十三\正面耳颏部<篇名>耳疔门主论属性:王肯堂曰∶耳疔,寒热大作,痛楚难 禁者是也。(《准绳》)
窦汉卿曰∶耳疔,以烧酒滴疔根上,方得脱。随用苦茶洗,解去酒毒。
陈实功曰∶黑疔生于耳窍之内,黑硬腐烂,破流血水,疼连腮颧,宜针刺之。照 疔疮门治法(《正宗》)
\r耳疔\p04-a41a72.bmp\r <目录>卷十三\正面耳颏部<篇名>耳疳门主论属性:\r耳疳\p04-a41a73.bmp\r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