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8-疡医大全-第197页

r><目录>卷十三\正面耳颏部<篇名>独骨疮门主论属性:申斗垣曰∶大人小儿,颐颏生疮,津淫不止,名曰独骨疮。宜百合散治之。(《启玄》)
<目录>卷十三\正面耳颏部<篇名>独骨疮门主方属性:\x百合散\x(《启玄》)
百合 黄柏(各一两) 白芨(三分) 轻粉(五分) 萆麻仁(五十粒)
共为细末搽之。如干用朴硝水和作饼,贴之。
<目录>卷十三\正面耳颏部<篇名>颏痈门主论属性:王肯堂曰∶颏痈又名承浆痈,生地角下,属足阳明胃经积热所致。(《准绳》)
窦汉卿曰∶颏上痈,不为风。颏下痈,要成漏,不可轻视。(《全书》)
\r颏痈\p04-a41a84.bmp\r <目录>卷十三\正面耳颏部<篇名>颊车痈门主论属性:申斗垣曰∶颊车穴,在耳下三分,下 颏轴动之处便是。其生痈也,乃怒伤于心,停滞于肝,风热壅盛。聚于颊车而生。久 多成漏。(《启玄》)
又曰∶颏毒痈生于颊之下,乃心肾经络,怒气伤于心,流滞血分,风热壅盛结 聚而成。颏上属风热,颏下防成漏疮,不可轻忽。
窦汉卿曰∶颊疽皆出于附骨,亦名附骨疽。若不速治,渐锉其骨,久则成漏。难 愈。(《全书》)
<目录>卷十四<篇名>唇口部属性:凡一切唇口、上 、风疽疮毒,皆汇于此部中,以便检阅参治。
<目录>卷十四\唇口部<篇名>唇口望色辨证法属性:唇口焦红者,吉。
唇红者,主烦躁渴饮也。
唇燥裂者,是脾热。
唇口俱肿赤者,是热极。
唇口俱青黑者,是寒极。
唇白者,主吐涎呕逆,诸失血证也。
唇黄者,主脾受积热也。
唇青者,主血虚脾寒也。
唇红紫者,主虫啮积痛也。
唇口舌胎有断纹者,难治。
唇口焦黑者,凶。
唇青舌卷者,死。
唇吻色青者,死。
环口黧黑者,死。
口张气直出者,死。
黑色自人中入口者,死。
人中平满者为唇反,唇反者肉先死。
上唇生疮,虫食其脏;下唇生疮,虫食其肛。(此伤寒狐惑证)
<目录>卷十四\唇口部<篇名>辨口味察证法属性:口甜,是肝热脾湿,胃有痰滞。
口淡,是胃热。
口干口燥,是胃家热极。
口咸,是肾水上泛,肾热。
口酸,是肝热。
口干,是脾热。
口辛,是肺热。
口臭,是胃热。
口苦,是心热或胆热。更有因谋虑不决,肝移热于胆,而口苦者。(盖肝主谋虑,胆 主决断,倘事或胆不决则恚怒,胆汁上溢而口苦。
口酸,有脾胃气弱,木乘土位而酸者。
口糜,有膀胱移热于小肠,而口糜溃烂者。
<目录>卷十四\唇口部<篇名>唇病门主论属性:《折衷》云∶脾脏应肾,通口气,脾胃为合,足阳明胃之经,其脉挟口环唇,故 脾胃受邪,则唇为之病。风则动,寒则紧,燥则干,热则裂,气郁则生疮,血少则涩 而无血色。然六腑之华,亦在唇。经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 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且肝脉、督脉、冲脉、任脉皆络于唇,一有受邪,则唇为病。
又曰∶喘而唇缩者,死。
又曰∶小儿唇红如丹,即发渴候,红甚焦黑则危。
冯鲁瞻曰∶唇本脾之外候,然足阳明脉亦起鼻而环于唇,故凡停滞伤脾,必气 粗唇坚而发肿,名曰唇肿。至有伤寒,或发惊候,是以眉棱骨痛,厥热眩闷,气秽 颐浮,或舌苔,或齿击,或狂逆,则又色白肿甚,名曰茧唇。若至胃伤极而唇烂,壮 热秽甚见痘者,名曰胃烂唇枭,十救一二。如忧愁劳极,满唇破裂者,亦名曰口糜。如 风寒乍乘,唇青带白者,宜温胃驱风。如吐后而唇白者,治宜养胃调气。如怒气上 冲,唇青者,治宜顺气平肝和胃。更有唇 口蠕动者,脾虚不能收摄也。
<目录>卷十四\唇口部<篇名>唇紧门主论属性:冯鲁瞻曰∶唇口紧小不能开,饮食不得入者,名曰唇紧。(《锦囊》)
《折衷》云∶脾胃受邪,则唇为之病,得寒则紧也。
窦汉卿曰∶口紧,一名月阙疮、雁来风、虫蚀疮。此证急用马齿苋捣汁洗紧唇;
仍用黄荠汁灌去风痰,冰片散吹之。如毒瓦斯归心,胸前胀满,上气频促,下部洞泄 不止,必死难治。
胡景周曰∶唇紧湿烂,乍好乍发,经年累月,又名唇沈。(音渗,汁也。)乃脾家湿热也。
<目录>卷十四\唇口部<篇名>唇紧门主方属性:口唇燥裂 橄榄泡汤服,核中仁研烂敷患处。
又方 胭脂敷。
唇紧湿烂,经年累月,乍好乍发,葵根烧灰,猪脂和涂。
唇紧口小不能开 鳖甲、鳖头烧为末,敷之。
又方 马齿苋煎汁洗之。干者亦可。
唇紧难开灸法 承浆穴(在颐前唇下陷中,足阳明之会,一名天池。灸三壮。)合谷穴(在大指 歧骨间,一名虎口。男左女右,灸三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