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8-疡医大全-第326页


<目录>卷二十四\阴器部<篇名>阴户开张门主论属性:陈实功曰∶阴户开而不闭者,乃忧思 过度。(《正宗》)
又曰∶治当逍遥散、归脾汤,加柴胡、山栀、白芍药、牡丹皮间服。
<目录>卷二十四\阴器部<篇名>女子新嫁阴户痛门主论属性:陈实功曰∶新嫁伤而肿痛者,宜舒郁和血。(《正宗》)
冯鲁瞻曰∶新嫁孔痛,宜四物汤加香附、红花主之。(《锦囊》)
蒋示吉曰∶新交房事伤而肿痛者,珍珠散、猪脊髓调搽。(《说约》)
<目录>卷二十四\阴器部<篇名>阴冷门主论属性:冯鲁瞻曰∶妇人阴冷,因劳伤子脏,风冷客之,若小便涩滞,小腹痞痛,宜龙胆 泻肝汤。若小便澄清,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治以八味地黄丸。八味丸治血弱不能 荣养脏腑,津液枯涩,寒客子脏阴冷者,甚效。(《锦囊》)
<目录>卷二十四\阴器部<篇名>实女无窍门主方属性:实女无窍 以铅作梃,逐日 之,久久自开。(盖铅能入肉故也。)
<目录>卷二十五<篇名>腿膝部属性:自胯至腿膝弯止,一切痈疽、疔毒,皆汇于此部中,以便检阅参治。
<目录>卷二十五\腿膝部<篇名>骨痿疮门主论属性:申斗垣曰∶骨痿疮,乃足少阳胆经多气少血,其疮生于两胯,骨上渐大,筋骨 俱痛,荫开流水,水尽则死。如胯间相对生疮者,十无一生,用大马屁勃垫睡,莫令磨着,内服补中益气汤。(《启玄》)
<目录>卷二十五\腿膝部<篇名>腿游风门主论属性:\r腿游风\p04-a41a185.bmp\r 王肯堂曰∶腿游风,腿股忽然赤肿,风热相搏,属足太阳经,宜砭去恶血。(《准绳》)
《心法》曰∶腿游风在两腿,忽里忽外,忽上忽下不定,红色形如堆云 痛,由荣 卫风热相搏结滞而成。凡遇此证,先施砭石,砭去恶血,外贴牛肉片以拔风甚效。
<目录>卷二十五\腿膝部<篇名>肚门痈门主论属性:《心法》曰∶肚门痈生于大腿肚,属足太阳膀胱经所主。
<目录>卷二十五\腿膝部<篇名>上水鱼门主论属性:《心法》曰∶上水鱼生委中折纹两梢,肿如高埂,长若鱼形,色紫作痛,由血热 遇外寒稽留,则血瘀凝结而成。外宜向肿埂上砭出恶血,用二黄散(即颠倒散)香油调敷,甚效。
<目录>卷二十五\腿膝部<篇名>黄鳅痈门主论属性:申斗垣曰∶黄鳅痈,生于大腿外侧连臀处,有一条如鳅形,深陷窄长,或不见 红肿,坚硬如石,约长七八寸,大者为头,小者为尾。鳅头向上者防毒内攻小腹,难 治;鳅头向下,毒虽凶不伤命,名为顺证。
凡医必寻其头,用三棱针先针住鳅肚,次针鳅尾,再用小针针住鳅头两边,当用艾 灸三十壮,左右转针,先起尾针,视鳅形不动,是鳅已死。如动再根据前法灸之。内 服内托流气饮,或真人活命饮,外以姜汁猪胆汁好醋同调,铁箍散敷之。(《启玄》)
《心法》曰∶黄鳅痈生小腿肚里侧硬肿,长有数寸,形如泥鳅,其色微红,由肝脾 二经湿热凝结而成。如期溃出稠脓者吉,如溃流污水败浆者凶,治同痈疽。(《金鉴》)
王肯堂曰∶腔阴疽,又名黄鳅痈。生足小肚内侧,微红微肿,坚硬如石,三四 寸许,痛楚难禁,足太阴与足厥阴二经湿热,又积愤所致。若过时溃出清水,虚火 上升,呕吐不食者,不治。(《准绳》)
<目录>卷二十五\腿膝部<篇名>大腿痈门主论属性:陈远公曰∶有腿上忽肿一块,其色如常不疼,人以为痈疽也,谁知气虚之故乎!
夫痈成于肿,未有肿而不变为痈者,予谓气虚非痈,人谁识之。嗟乎!气所以行血 者也,气行则血行,总有邪气,断难成肿,彼邪气之盛,每成于气血之衰,其肿为痈,
每每作痛,色必变红赤也。今即不疼,色又不变,是有肿之名,无肿之实,全是气 虚血无以养,非邪盛而气不能鼓也。治法补气以扶正,不必化毒以祛邪,用补中益 气汤∶人参五钱,白术一两,生黄 一两,当归五钱,柴胡一钱,升麻五分,陈皮一 钱,生甘草二钱,半夏二钱,茯苓三钱。水煎服。十剂肿消,此方益气圣药,非消毒 之剂,何以用之消肿耶?盖真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真气既虚,邪气益盛,不用补 气,气何以行,肿何以化耶!此方补气即所以消肿也,况益以化痰去湿之品,故更 易收功耳。(《冰鉴》)
冯鲁瞻曰∶腿痈者,发于内侧,属肝脾二经,发于外侧,属胆胃二经。平陷坚 硬者为气虚,当用内补黄 汤;势 肿痛 者,当用内托柴胡汤,外用蒜灸。(《锦囊》)
申斗垣曰∶阴包毒,在大腿内,是足厥阴肝经风热之毒,宜黄 柴胡汤,此汤 治腿内近股痈疽,大有神功。(《启玄》)
窦汉卿曰∶肫疽在腿内侧,肿高而硬,俗言此疽坚硬无脓,殊不知内脓已成,一 时不能透出皮肤,须用内托方溃,脓急宜针。
冯鲁瞻曰∶腿前廉为阳明,白芷、升麻为引;后廉太阳,羌活、防风为引;外 廉少阳,柴胡为引;内廉厥阴,青皮、吴萸为引;内前廉太阴,苍术、白芷为引。治无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