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8-疡医大全-第373页

滂沛,生机勃勃,水满平畴,而蝗蝻之类自消于无形矣。)
<目录>卷二十九\癞癣部<篇名>沈紫亮十四种癞证歌诀属性:心经火癞蟋蟀连,肝经木癞风厉偏,脾经上狗癞并属,肺经金癞面白兼,肾经水 癞两乌共,胃经酒麻癞总言。
夫癞之为害,较之风证稍轻,然其致害之患一也。但癞愈而形可复,疯愈则元 气难复,癞死者少,疯死者多,然皆非善证耳。(《医学要则》)
<目录>卷二十九\癞癣部<篇名>辨六经癞形属性:心经 火癞如灼之疮,大小不一,或形如癣,裂断皮肤,愈而复发,乃心脏受 毒,病深七年方盛,其蟋蟀癞,亦乃心经毒也。
肝经 木癞初起似蚀癣状,大小不同,形色不一,或遍身高低不定,俗呼为棉花癣。
脾经 土癞或先发热呕吐,身发黄肿,即现 块,大如鸡卵,小如弹丸,或麻木 不仁,穿即成疮,脓气臭秽难闻。
肺经 金癞初发如杨梅疮,上无壳,内泛碎,肉凸起,紫赤溃烂,真如杨梅,毒 入肺经,眉睫毛落,二年鼻梁崩倒,眼塌唇翻,乃金癞之验,若蠹鱼生肺腑,致生 面白细虫,举体艾白斑驳,周身如癣,俨然泥壁风之状,外用熏洗则能取效。白癞 乃风寒暑湿之气,邪毒凑聚,弥满肺窍,久则虫蠹食肺管所致。
肾经 水癞必先得水病而停蓄,又为风湿触激,或生在阴茎,蚀于阴囊,两旁 发肿块横 ,寒热交作,肿痛难忍,渐大而溃变成烂疮,一年病剧,眉发坠落,水 癞之毒在肾,湿久生虫,流注遍身则生青黑赤紫斑驳,以致阴茎痿癞,皮穿肉烂,脓 血臭秽,乌癞乃邪毒入肾,虫食精髓,下虚不救,若在胸肋胁腿臂肋之间,生核如 桃李之状,穿烂臭恶,或似漏疮,或如 疹,手足顽痹,针刺不知,此种之证宜大补气血。
胃经 酒癞因醉卧汗出迎风,邪入于胃所致,似赤非赤,似白非白,大者如钱,
小者如豆,此证最为难治。麻癞由酒毒留滞胃腑,遍发疮毒,状如疥癣,痛痒难忍,
或手足发黑白顽痹,形如雁来鹅掌风之状,或发内痔,头硬而碎,形如 头,遍体皆 然,触之则大痛冷汗,一时即愈。
疯与癞大同小异,但癞轻而疯重,治癞之法,可于疯证门中诸方酌用。
<目录>卷二十九\癞癣部<篇名>门主论属性:王肯堂曰∶夫人阳气外虚则多汗,汗 出当风,风气搏于肌肉,与热气并则生 ,状如麻豆,甚者渐大,搔之则成疮也。(《准绳》)
《心法》曰∶ 俗名鬼饭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
初起皮肤作痒,次发扁疙瘩,形如豆瓣,堆累成片,日间痒甚者,宜秦艽牛蒡汤,夜 间痒甚者,宜当归饮子,外用烧酒浸百部,以蓝布蘸酒搓之,谨避风凉。
<目录>卷二十九\癞癣部<篇名>癣门主论属性:陈实功曰∶癣乃风热湿虫四者而成。风宜散,热宜清,湿宜渗,虫宜杀,总由血 燥风毒克于脾肺二经耳。(《正宗》)
又曰∶风癣如云朵,皮肤娇嫩,抓之则起白屑,不知痛痒。
又曰∶湿癣如虫形,搔之则有汁出。
又曰∶顽癣抓之全不知痛。
又曰∶牛皮癣顽硬且坚,抓之如朽木。
又曰∶马皮癣微痒,白点相连。
又曰∶狗皮癣白斑相簇,时作微痒。
周文采曰∶干癣搔之则出白屑,索然雕枯。(《集验》)
又曰∶刀癣则轮廓全无,纵横不定。
申斗垣曰∶白壳疮即癣也。(《启玄》)
王肯堂曰∶面上风癣,初起 或渐成细疮,时作痛痒,发于春月,名曰花癣,
女人多生之。此皆肺经蕴积风热,阳气上升,发于面部或生眉目之间,久而不愈,恐成风疾。(《准绳》)
蒋示吉曰∶上半身为顽癣,治之易,多属风热。(《说约》)
又曰∶阴癣生在下半身,治之最难,多属寒湿,总之血分受病,以致皮肤不和也。
<目录>卷二十九\癞癣部<篇名>癣门主方属性:\x浮萍散\x 治风癣疥癞。
当归 川芎 荆芥 赤芍药 甘草 浮萍(七月十五日采取阴干,各一钱五分) 麻黄(七分五厘,夏月只用三分)
加葱白二根,豆豉五六十粒,水煎热服取汁。手臂加桂枝,背加羌活,膝加牛膝、薄桂。
遍身风癣。
防风 金银花 片芩 山栀仁 生地黄 木通 川黄连 当归 苦参(各一钱)
飞滑石 升麻(各三分) 荆芥穗 香白芷(各七分) 桔梗 生甘草(各五分) 蝉蜕 皂针 牛蒡子(各八分) 生姜(一片) 穿山甲(四片)
水二盅,煎八分,食远服。未服药先一日,用茄子藤连根叶煎水熏洗,将癣擦透,次日服药,三剂除根。
湿热生癣。
干浮萍(一两) 苍耳子 苍术 苦参(各一两五钱) 黄芩(五钱) 香附米(二钱五分)
酒糊丸。上身多食后服,下体多食前服,白汤送下三钱。
癣。
土槿皮(一两) 斑蝥(二个) 鸡心槟榔(三个) 番木鳖(四个)
火酒半斤,浸一伏时,蘸搓癣上,忌大蒜、火酒。
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