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8-疡医大全-第387页

(周氏抄本) 黄连末,猪骨髓调搓。
秃疮 鸽子粪新瓦焙存性,研细,麻油或菜油调匀听用。如疮靥堆起,可用清 米泔水同葱川椒煎汤洗去,擦上三次无不愈者。
又方 沥青(二两) 铜绿(一钱五分) 黄蜡 麻油(各一两五钱)
火熬膏摊贴,神效。
瘌痢白秃 狗油煮马前子浮起,研细,先用宰猪汤洗净,搓之。毡帽包头过三日,一扫光。
小儿头上白色圈圈白秃 蒜瓣每清晨揩白秃上,自愈。
瘌疮 松香、明矾,猪板油捣搓,即愈。
小儿白秃 鲜鳝鱼一条,捣烂敷。
又方 生鹅油涂在头上,用旧鞋底洗净烘热擦之,擦尽白皮,一连数次,不可洗去。
又方 大红枣一枚去核,填砒霜入内令满,扎紧,炭火烧焦存性,研细,米泔水洗净后涂之。
又方 生黄豆炒黄研末,香油调搽。
\x肥油膏\x(吴半千。)番木鳖(六钱) 当归 藜芦(各五钱) 黄柏 苦参 杏仁 野狼毒 白附子(各三钱) 鲤鱼胆(三个)
用香油十两熬至黑黄色去渣,入黄腊一两二钱熔化,以布摅过收贮,每用少许,用蓝布裹手蘸擦。
\x踯躅花油\x 踯躅花根(四两捣烂)
用香油一碗熬枯去渣,入黄蜡少许,滤清候冷,青布蘸搓,日用三次,毡帽戴之,勿令见风。
又方 驴油频搓患上,疮愈发长。
\x连床散\x 治瘌疮及手足身上阴器肤囊,抓烂淋漓。
黄连(五钱) 蛇床子(二钱五分) 五倍子(一钱二分半) 轻粉(二十五贴)
为细末。先以荆芥葱白煎汤洗拭候干,清油调敷。
<目录>卷三十\幼科诸疮部<篇名>赤游丹门主论属性:\r赤游丹\p04-a41a206.bmp\r 《内经》运气丹 皆属火。
经曰∶少阳司天,客胜则丹疹外发,及为丹 是也。
《圣惠》云∶夫一切丹毒者,为人身体忽然变赤如丹之状,故谓之丹毒也。或发 手足,或发腹上如手大,皆风热恶毒所为,重者亦有疽之类也。若不急治,则痛不可 忍;久则坏烂,出脓血数升。若发于节间,便令人四肢毒肿,入于腹则杀人,小儿得之最为急也。
戴复庵曰∶发丹色状不一,痒痛亦异,大概因血热肌虚,气邪所搏而发。然色赤 者多,以赤故谓之丹,有发而色白,谓之冷瘼。此病多缘肌肉疏为风邪所袭而成。风 热则赤,风冷则白,今人但呼赤为丹,白为瘼,古方亦名为瘾疹,非特分寒热,亦 兼备四气。近世方论呼白为婆瘼,赤为血风。
朱丹溪曰∶内伤 者,胃气极虚,一身如火游外所致,宜补以降之。
刘涓子《鬼遗方》云∶丹者恶毒之疮,
五色无痛为丹毒,痒者为风丹。
陈实功曰,赤游丹又名火丹,乃心火妄动,三焦风热乘之,故发于肌肤之表。有 干湿之不同,红白之各异。干者色红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心肝二经 之火,治以凉心泻肝,化斑解毒汤主之。湿者色多黄白,大小不等,流水作烂多痛,此 属脾肺二经湿热,宜清肺泻脾,除湿胃苓汤主之。腰胁生之,肝火妄动,又名缠腰 丹,柴胡清肝汤主之。甚者急以细磁锋砭血,精猪肉片贴之。(《正宗》)
许学士曰∶飞灶丹从头顶红肿光起,(宜葱白自然汁调白芨末涂。)吉灶丹乃膀胱经风热,
从头上向脑后红肿,(宜赤小豆紫荆皮末,用鸡子清或酒调涂。)鬼火丹乃手足阳明经风热,从面上 起红肿,(宜蜜调制柏散或鸡子清调伏龙肝末涂之。)天火丹乃肾经中热毒,膀胱风热,从脊背起 赤肿,(宜一二年陈羊油熔化,调羌活末涂之。)天灶丹从两臂赤肿少黄色,或一臂,乃手阳明风 热,(宜柳枝烧灰,水调涂之,或冲和膏涂。)水激丹两 胁虚肿红热,乃足少阳胆经风热,(宜有孕母猪屎烧灰,蜡水涂之。)胡吹丹从脐上起黄肿者,是 任脉中热与湿,(宜醋调槟榔末涂,或酒调冲和膏涂。)野火丹从两腿上起赤肿如火烧,乃足阳明 经中风热,(宜羊油调乳香末涂,或捣火丹草和醋涂,或水调白芨末涂之。)烟火丹从两足背上起赤肿 痛,乃足三阳经风热,亦有足底心起,是足少阴肾经大热,(宜香油调猪石槽下土涂之,或蜜 调制柏散涂。)胡漏丹从阴上起,或黄肿赤肿,乃足厥阴肝经虚火发于外。(宜羊油调屋漏土涂之,或调制柏散醋涂。)
又曰∶此俱小儿受胎内之毒,如三日不治,攻入肠胃必死。
又曰∶凡小儿未满百日发丹,不拘是何丹,必死。
窦汉卿曰∶游丹发于头者何以治之,必须将患儿眠在床上,以脚跟一头加砖一二 块,以坠毒瓦斯于头,再用磁锋砭之,使毒瓦斯毒血皆从头顶而出,若乳母抱立在身砭 之,则毒瓦斯顺下,遂壅咽喉,必难生矣。近观同道之友,颠倒砭之,不行其手法以害诸儿,故不辞琐琐,又申明之。
又曰∶凡丹入于腹中,饱闷脐凸,体若燔炭者死。
又曰∶内丹从胁下至腰下肿,发赤色至腰则死。
申斗垣曰∶内丹言赤色如涂朱,映于肉里,故名内丹,似板而微肿。如发于渊 腋金门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