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
又方 生蟹取黄涂之。
又方 老柳树皮煎水洗,一日三次。
又方 干荷叶一斤,水煮浓汁洗。
又方 柳叶煎汤洗二三遍,内服香油一二碗,外搽生蟹黄。
又方 铁匠店磨铁槽中泥,涂之即愈。
又方 蟹沫涂之。
又方 磨刀泥涂。
又方 蟹壳、滑石研细,干者蜜和涂之,湿者干末掺之。
又方 石膏、轻粉、韭汁调搓。
煎方(《集验》)。
元参 知母 石膏 人中黄 黄连 升麻 连翘 牛蒡子(各一钱) 甘草(五分)
淡竹叶二十片煎,不拘时服。忌浴热水,兼戒口味,否则变为顽风癣,愈而又发者多矣。
又方 柳叶搓烂,煎汤洗。
又方 生鸡蛋黄涂,干则又涂,不过三五次。
又方 捣韭菜洗之。
又方 新鲜松木打碎,煎水洗。
又方 频以盐汤洗之。
凡素常遇漆味即患漆疮者 川椒三四十粒捣碎,涂口鼻上,即不能为害。
<目录>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篇名>恶疮门主论属性:王肯堂曰∶恶疮,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心主血,脾主 肉,血热而肉湿,湿热相合,溃败肌肤,浸淫不休,不可以定名命之,故谓之恶疮也。
然有辨焉,如疥癣瘾疹之属,拂郁气血,在皮肤腠理间者,可以表而散,《内经》有谓 汗之则疮已是矣。若郁气血在肌肉之分,外达皮肤,作寒热而生脓者,或七情所招,或 膏粱之变,皆宜解内热,不宜汗也,张仲景所谓疮家不可发汗,汗之则痉者是矣,一 疮而有宜汗不宜汗之戒,盖热有浅深表里故也。故疮在皮肤,则当因其轻而扬之,汗 之浴之,外以杀虫润燥,皆解凝结涎沫之药敷之;疮之在肌肉,则当因其重而减之,
泻经络之热,清凉气血,外以化脓生肌膏 之;疮在头巅则当射而取之,须酒制寒 凉剂,更以风药升而上之,外以杀虫解热药敷之。能明此三者,其于治疮思过半矣。(《准绳》)
<目录>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篇名>恶疮门主方属性:验方(《种福堂》)
杏仁(三十粒,去皮、尖) 雄黄(一钱五分) 轻粉(一钱)
研末。洗净以猪胆汁调上,二三日即愈。百发百中。
\x当归蒺藜煎\x(张景岳)。治痈疽疮疹,血气不足,邪毒不化,内无实热而痛淋漓 者,悉宜用之,此与芍药蒺藜相为奇正者。当酌其详。
当归 熟地 芍药(酒炒) 何首乌(各二钱) 荆芥穗 炙甘草 防风 川芎 白芷(各一 钱) 白蒺藜(炒,捣碎,五钱)
或酒或水煎服。然水不如酒以行药力。阳虚不能化毒者,加桂枝,再加干姜、附 子;气虚不能化毒者加人参、黄 ;毒陷不能外达者,加山甲、皂针。
\x芍药蒺藜煎\x 治通身湿热疮疹,及下部红肿热痛诸疮。
黄芩 龙胆草 木通 山栀 泽泻(各一钱五分) 生地 芍药(各二钱) 白蒺藜(连刺捶 碎,五钱,甚者一两)
白水煎服。如火不甚者,宜去龙胆草、山栀。
一切恶疮不愈,白蜜敷之,必效。
诸肿毒疮,疼痛不安,人所不识者。取独头蒜三四颗捣烂,入麻油和研,浓敷肿处,干再易之。
又方 初起即用赤小豆,井水调敷立消。
丹毒恶疮 马齿苋捣敷。
<目录>卷三十五\诸疮部(下)
<篇名>顽疮门主论属性:陈远公曰∶人久生恶疮,或手足、头面、胸背。经年累月不愈,臭腐不堪,百 药无效,人所谓顽疮者,言其冥顽,医功无所施力也,然亦治之不得法耳。人身气 血和,必不生疮,即间生疮,旬日速愈,是生疮者乃气血不和也。其不和者或因湿浸,
或因热盛,或湿热寒邪交至,以致气结不宣,血滞不散,结于皮而皮生疮,结于肉 而肉生疮。久则脓血不净,因而生虫,人又用杀虫之药伤其皮肉,则气血更虚,力 难兼到,弃皮肉于膜外而罔顾,则成疮矣。故治疮必以行气活血为主,而虫与毒不必 计也;然行气活血亦不易也,非补气血不可,盖气得补而气自行一身,血得补而血 自活于遍体也。救顽汤∶当归、白术、黄 、熟地、麦冬各一两,山萸、茯苓各五 钱,生甘草三钱,柴胡、防风、连翘各一钱,熟附子一片,半夏二钱。水煎服。二 剂疮口必肿,此乃药助气血与疮战也,乃 速愈之兆;又二剂不疼而痒矣;又二剂不再发。(《冰鉴》)此方单去行气活血,得补之 力也,气行血活,虫将安寄,故不必杀虫,顽疮自愈矣。
又曰∶有内股生疮,敛如豆许,翻出肉一块,宛如菌状,人以为虫蚀外翻也,谁 知肝经风热血燥之故乎!夫肝热则生风,风乃内风而非外风也;外风清凉,内风蕴热,
故外风宜散,内风宜清。然清其风而不补血,则热不能解而风不能疏也,必于养血 之中,益以清热之味,则燥者不燥,热退则风自静也。清风汤∶白芍一两,人参、当 归各五钱,白术、黑栀、丹皮、沙参、花粉各三钱,川芎二钱,柴胡、连翘、甘草 各一钱。水煎服。数剂疮口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