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使气从上升,则可活矣。
陈远公曰∶从高坠下,昏死不苏,人以为恶血奔心,谁知乃气为血壅乎!夫跌 仆之伤,多是瘀血攻心,然跌仆出其不意,未必心动也。惟从高下坠,失足时心必惊 悸,自知必死,是先挟一必死之心,不比一蹶而伤也,心不及动也,故气血错乱,每 每昏绝不救。治法逐其瘀血,佐以苏气之品,则血易散而气易开,倘徒攻瘀血,则 气闭不宣,究何益乎!苏气汤∶乳香末、没药末、大黄末各一钱,山羊血末五分,苏 叶、荆芥、丹皮各三钱,当归、白芍、羊踯躅各五钱,桃仁十四粒,水煎调服,一 剂气苏,三剂血活全愈。(此方醒气活血兼用之,故奏效神速,妙在用羊踯躅与苏叶、荆芥,因其气乱而 乱之,则血易活,气易醒矣。)
陈实功曰∶从高坠下,未经损破皮肉者,必有瘀血流注脏腑,人必昏沉不醒,二 便必难,大成汤通利二便,其人必醒;不醒者独参汤救之。寻常坠堕轻者,红花活血汤调之。(《正宗》)
钱青抡曰∶从高坠下及落马血冲欲死,切忌饮冷水,急用韭菜汁或热小便灌之。(《丹方摘要》)
从高坠下,用生半夏末吹入鼻中,醒以生姜汁、真麻油搅匀灌之,再以干荷叶 烧灰,热小便调下三钱,日进三服自愈。(附刊感应篇注证)
<目录>卷三十六\跌打部<篇名>救从高坠下门主方属性:\x鸡鸣散\x(《三因》)。金刃伤、打扑伤、血瘀凝积、烦闷欲死。
大黄(酒蒸,五钱) 当归尾(三钱) 桃仁(十四粒,研)
上作一贴,酒煎,鸡鸣时服,次日下瘀血即愈。治折伤亦妙。
<目录>卷三十六\跌打部<篇名>破伤风门主论属性:朱丹溪曰∶破伤风证多死,最急证也。始因出血过多,或风从疮口而入,或疮早 闭合,瘀血停滞于内,血受病而属阴,始虽在表,随易传脏,故此风所伤,必多难 治。其证身热自汗,口噤搐搦,势急非常药可治,非全蝎不开,兼以防风风药。
冯鲁瞻曰∶凡破伤风邪,初受在表者,宜用发散,同伤寒表证治法。
又曰∶破伤风四恶证不治∶一面目青黑,二额上汗珠不流,三眼小目瞪,四身汗如油。(《锦囊》)
陈实功曰∶破伤风因皮肉损伤,复被外风袭入经络,渐传入里,其患寒热交作,
口噤切牙,角弓反张,口吐涎沫,入阴则身凉自汗,伤处反为平陷如故,其毒内收 矣。当用万灵丹发汗,令风邪反出,再以玉真散患上贴之,得脓则吉;如汗出前证 不退者死。(《正宗》)
凡小儿或男妇头颅、额鬓生疖,破后因其轻而忽之,不肯贴膏药,每致外风水 露侵入,头面发肿,如破伤风候。当用荆、防、白芷、僵蚕、蝉蜕内服取汗,外用红升丹提之,膏盖自安。
《回春》云∶凡斗殴被打成破伤风,头面肿大发热,以九味羌活汤热服取汗,外 用杏仁捣烂入白面少许,新汲水调敷疮上,肿即消。
陈实功曰∶破伤风证,如汗出后口噤 不开,语声不出,诸证不退,伤处不高,渐醒渐昏,时发时止死。(《正宗》)
<目录>卷三十六\跌打部<篇名>破伤风门主方属性:\x豆淋酒\x 黑豆六七合炒香,乘热用麸曲酒一碗倾入,即去豆取酒,加羌活五 钱,煎一半,热服取汗,避风。如产后惊风,去羌活加苏叶五钱。
又方 黑豆一撮,锅内炒热,冲无灰酒三四杯,滚三五沸,调辰砂末少许服。
灸法 人耳中垢,纸上焙干为末,和蕲艾作圆灸伤处。
又方 核桃壳半个,内填极干人粪,患上以槐白皮衬住,加艾圆灸之,候遍身 汗透为度。汗后其人必困,一觉即愈。治疯犬咬并效。
破伤风诸药不效,事在危急,兼治猪癫、羊痫等风,发之昏倒不知人事者。
鳔胶(切断,微炒) 杭粉(焙黄) 皂矾(炒红色,各一两) 朱砂(另研水飞,三钱)
上三味研和,入朱砂再研,每用二钱,无灰酒调服取汗。外面仍灸七壮,知痛为 吉,猪羊等疯,须每服三钱,连进二服。
破伤风口噤直强,鱼胶烧存性,研,加麝香少许,每服二钱,酒调下。不饮酒 者,苏木煎汤调服。外用鱼胶一钱煮化,封疮口,或用胶如疮大一片,浸湿火熔化开贴之。
又方 桑枝尺许长,十数根,火上灸取汁和酒服。
又方 草屋上大蛴螬虫,此虫粪堆内亦有,倒捉。俟涎流出,滴入伤处,滴 后遍身麻木,汗出即活,神方。
\x天麻散\x 荆芥穗(三两) 天麻 生南星(炮,去皮、脐) 防风(各一两)
共为细末。每服五钱,连须葱白煎汤调下。
破伤风及产后惊风,小儿急、慢惊 风至危笃者。蛤蟆皮风干,阴阳瓦焙微黄色,研细,加当门子少许,白酒调服,被盖取汗。
治破伤风、血凝心、针入肉三证如神。(《锦囊》)乌鸦翎烧灰存性细研,酒服一钱,或白滚汤下。
破伤风出血不止 当归末敷之。
破伤风浮肿 蝉蜕为末,葱涎调敷患上,实时拔出恶水。
破伤风寒热垂危(《丹方》)。蝉蜕四两烧末,调服。
\x夺命散\x(《三因方》)治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