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8-疡医大全-第492页

>又方 象牙末水调敷,即出。
又方 煮腊肉热皮粘贴,其针即出。
针误入肉无眼者不动,有眼者随气血游走。若走向心窝胸膛者险。急用乌鸦 翎数茎,炙焦黄色研细末,酒调服一二钱,俱可。
\x如圣膏\x 治针入肉。车脂辇油不拘多少,研如膏,调磁石细末摊纸上如钱许,贴之。每日换两次。
医家用针,将针折在病患肉内 鼠脑研如膏,涂之即出。
<目录>卷三十七\急救部<篇名>竹木刺门主方属性:竹木刺入肉 收晚蚕蛾入竹管内塞之。凡遇竹木刺戳入肉内,即取蚕蛾研细和津唾调涂,即出。
又方 刮指甲末同红枣肉捣烂涂之。
又方 象牙末磨浓汁滴之,良久自出。
又方 蝼蛄捣烂涂之自出。如刺已出,肉痛甚者亦效。
又方 白茅根捣敷立出。
又方 嚼牛膝根敷之,自出。
又方 乌羊粪捣烂,水调浓敷之,自出。
又方 头垢敷之,即出。
\x花蕊石散\x 治刺入内,日久血瘀肿胀。
花蕊石(八两) 硫黄(四两)
研极匀,瓦罐盛之,封口盐泥固济,晒干,安风炉内,上下着火,炼二柱香为度。
候冷打开,研细收贮,此乃散瘀血之神药也。
凡竹木刺咽喉中 旧象牙梳取屑,研细水调服。
芦苇刺入肉 生栗子细嚼烂敷之。
又方 鹿骨 存性,水调敷,虽日久不过两次,即出。
又方 羊粪燥者烧灰和脂涂之。刺若未出,再敷之。
又方 捣乌梅水和涂刺上,立出。
又方 苋菜捣烂敷患处,外以布裹定即化。
又方 牛膝根、茎合捣以敷之,即出。纵疮合口,其刺犹出。
又方 煮瞿麦汁饮之,日三立出。
又方 温小便渍之。
又方 酸枣核烧研,服之瘥。
又方 白茅根烧为末,以膏和涂之。亦主诸疮因风发肿。
<目录>卷三十七\急救部<篇名>狐刺疮门主论属性:申斗垣曰∶狐刺疮是竹木刺签伤皮肉或手足而成,痛不可忍,有雌雄两种,当 分治之。雄者只生一个,雌者生有五七个。疮内皆有乱丝,疮外必然有刺者是也。(《启玄》)
《大成》书名狐狸刺,盖螳螂,又名野狐鼻涕故名。
《外台》《总录》二书名狐尿刺。
《心法》曰∶狐尿刺由螳螂盛暑交媾,
精汁染于竹木诸物,于久有毒,人手足误触之,则成此患。初起红紫斑点,肌肤干 燥闷热, 痛不眠。十日后腐开,疮口自宽,宜服黄连解毒汤,外以蒲公英连根浓 煎,温洗之。若有鲜者,捣汁浓涂患处,更佳。
<目录>卷三十七\急救部<篇名>狐刺疮门主方属性:验方(《启玄》)。
桑柴灰 轻粉(等分)
研匀。干罨患上,以米醋浇之,频换立愈。
铁棘竹木诸刺,在肉内不出,并蛇骨刺人毒痛。死老鼠 研敷之。
<目录>卷三十七\急救部<篇名>伤水疮门主方属性:凡竹木刺破皮肤,或鱼刺诸骨伤损之后,误犯生水,疼痛溃烂,名伤水疮。五 倍子、蛤粉、黄丹各等分,同炒变色,研,干掺。
<目录>卷三十七\急救部<篇名>救自刎门主论属性:断食颡者可治,断气颡者难治。
全要知觉早,急急将头扶住,乘其气未绝,额未冷,用丝线缝合刀口,将活雄 鸡一二只,扯下热鸡皮,(冷则无用,)周遭缠护刀口,用软绵帛并棉花扎之,外将女人旧 裹脚,周遭再缠五六转,勿使泄气,其中自然合而为一,令刎者仰卧,以高枕枕住 脑后,使刀口不开,须要避风衣被盖暖。若气从口鼻通出,用白米一盒,入人参一钱,
生姜三片同煎,粥汤饮之,接补元气,再请明医诊视。
凡自刎喉管不断者,不可见水,急用麻线缝之,外以血竭细末罨之,随用天下 第一金疮药浓涂之,绵纸盖定。然后用狭裹脚布缠住,用棉扎之,间日加敷药,头 不可摇动,十日全愈。(程山龄)
自刎者,乃迅速之变,须救在早,迟则额冷气绝,必难救矣。初刎时,气未绝,
身未冷,急用丝线缝合刀口,掺上桃花散,多掺为要。急以棉纸四五层,盖刀口药上,
以女人旧布裹脚,将头抬起,周遭缠绕五六转扎之。患者仰卧,以高枕枕在脑后,使 项郁而不直,刀口不开。冬夏避风,衣被覆暖。待患者气从口鼻通出,以姜五片,人 参二钱,川米一合,煎汤或稀粥,每日随便食下,接补元气。三日后急手解去前药,
用桃花散掺刀口上,仍急缠扎。扎二日,急用浓葱汤软绢蘸洗伤处挹干,用抿脚挑玉 红膏放手心上,捺化搽于伤口处,再用旧棉花薄片盖之。外用长黑膏裹周遭,交扎 不脱,近喉刀口两旁,再用黑膏长四寸,阔二寸,竖在膏上,两头贴粘好肉,庶不脱 落。外再用绢条围裹三转,针线缝头。冬月三日,夏月二日,每用葱汤洗挹换药,自 然再不疼痛。其肉渐从两头长合,内服八珍汤调理月余。如大便结燥,用猪胆导法,
不可用利药利之。双颡俱断者百日,单颡断者四十日,必收功完口。此法曾治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