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8-疡医大全-第503页

吞下,其磁锋即从大便而出。
<目录>卷三十九\救急部<篇名>解误服铅粉门主论属性:凡服铅粉者,非妇女角口,愤不欲生,冀其铅能坠肠而殒。更有妇女打胎服之,不 惟不效,每冀求生不得,欲死不能,且生子多痴呆,身体发疮毒。更有因服铅粉钻 筋入骨,老来遍身筋骨疼痛,无法可疗,此故自取之也,深可悯焉。特立此门救之。(新 增)其见证,面色呈青,腹中坠痛,欲死者是。
<目录>卷三十九\救急部<篇名>解误服铅粉门主方属性:验方 麻油、黄蜜、红砂糖,搅匀服之。
又方 多食生荸荠即解。
又方 香油灌之即解。
又方 急捣萝卜汁饮之。
<目录>卷三十九\救急部<篇名>解误服银朱藤黄门主方属性:验方 水温服即解 <目录>卷三十九\救急部<篇名>验中蛊毒门主论属性:令病患朝取井华水,唾水中,唾如柱直下沉者是蛊也,浮者非蛊也。(《三因》)
中蛊者,大便黑如漆,或坚或薄,或微赤者,是蛊也。(《千金》)
孙真人曰∶凡中蛊毒,噙白矾不涩而 味反甘,嚼生黑豆不腥者是。若含甘草而不吐者,非蛊也。(征今铎)
《遁齐闲览》云∶海南鱼有石首,盖鱼枕也。取其石为器,可盛饮食,如遇蛊毒,
器必裂,其效甚者,闽人制作最精,人但玩其色,而鲜有识其用者。
又曰∶唾津在净水中,沉即是,浮则非。
又曰∶口含大豆,中蛊者豆即胀而皮脱,无蛊者豆虽胀皮不脱。
又曰∶煮鸡蛋一枚去壳,以银簪一只插入蛋中,并含入口内,一饮之顷,取视簪卵俱黑,即为中蛊。
诀曰∶脉紧数如钗股弦直,而吐甚者,即中蛊也,急治之。
又曰∶脉洪大者生,微细者死。
陈远公曰∶有游两粤与女人交好,或与男子成仇,下蛊于饮食之中,食之则两 目渐黄,饮食倦怠,一年三载,无药解之,必致暴亡。世传造蛊土人,各将蛊毒与蛇 蝎等物共投缸内,彼此相食,食完止存一物不死者,取为蛊母,此讹传也。盖彼地 别有蛊药,乃天生之毒也,土人治此证,有方可解,大约用矾石化蛊,恐外人知之,故 秘不言。矾石化痰又善化坚,蛊积腹中,内必坚硬,而外以痰包之,所以一物二用,奏 功如神。惟人身柔弱者多,强健者少,而蛊积胸腹间,必正气大虚,倘用矾石,不 更虚其虚乎?必于补气血之中,加消痰化蛊之味,有益无损,始称万全也。宜破蛊全生汤。
<目录>卷三十九\救急部<篇名>解中蛊毒门主方属性:\x治中蛊毒\x 浓煎石榴皮汁饮之,使吐恶毒。
又方 热茶化胆矾半分,服之令吐。
又方 米饮调郁金末三钱,服之。
又方(征今铎)。先取炙甘草一寸,嚼之咽汁,若中毒随即吐出。仍以炙甘草三两,
生姜四两,水六升煮二升,日三服,若嚼甘草不吐,则非蛊也。
又方(《范石湖文集》)。昔李熹为雷州推官,得治蛊方。毒在上用升麻吐之,毒在 腹用郁金下之。或合二味服之,不吐则泻,活人甚多。
\x破蛊全生汤\x 人参 当归(各一两) 白矾 生甘草 半夏(各三钱) 白茯苓(五钱)
水煎服。
<目录>卷三十九\救急部<篇名>解中断肠草毒门主论属性:人有服断肠草者,初则胸中隐隐作痛,久则气不能通,及至腹痛,二便俱不能出 而死。此草即钩吻也。至阴之物,状似黄精,叶如毛钩子二个,此草喜闭气,尤使 血不行,气血闭故尔人死,非肠断也。闽广间多生此草,妇女小忿,往往短见,食 之觅死如饴,以其不大苦楚也。有用羊血灌之,得吐则生,然亦有不吐者,往往不 救。此草杀人甚缓,用解毒通利之味,无不生者,不似砒之酷也,宜通肠解毒汤(《冰鉴》)
<目录>卷三十九\救急部<篇名>解中断肠草毒门主方属性:误中断肠草,即珍珠兰之类,又曰水莽藤毒 生鸡蛋三四个,敲开灌之。
又方 黑豆(一杯研) 生甘草(五钱)
煎浓汁服之,登时即解。
又方 白矾化水解之。
又方 热羊血灌碗许,以吐尽恶物自苏。
又方 冬青树叶,冷水捣汁服下即解。
又方 鸡抱雏卵,劈开以清油调匀,灌之。
\x通肠解毒汤\x 金银花 生甘草(各一两) 大黄(一钱)
水煎服,一泻而愈。
<目录>卷三十九\救急部<篇名>解中药毒门主论属性:凡中草乌、川乌、天雄、附子毒,则心烦躁闷,甚则头岑岑然,遍身皆黑而死。(《入门》)
凡服药过多,生出毒病,头肿如斗,唇裂流血,或心口饱闷,或脐腹撮痛,皆中药毒也。
《脉诀》曰∶人中百药毒伤,其脉洪大者生,微细者死。
又曰∶洪大而迟者生,微细而数者死。凡解药毒汤剂,不可热服,宜凉饮之,盖 毒得热则势愈盛也。然此物以中热毒为言耳。若解木鳖、菌覃、黄连、石膏之类而 中阴毒者,岂仍避热而犹堪以寒饮乎!
<目录>卷三十九\救急部<篇名>解中药毒门主方属性:凡中相反药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