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48-疡医大全-第511页

而设。汗之言邪在皮毛,
吐之言邪在胃之上脘,下之言邪在胃腑凝结。今人用吐法,用在半表半里,所害非 浅。盖少阳胆经汗、吐、下三法皆禁,误吐之遂变为坏证,则吐不施于半表半里明 矣。若胃上脘痰涎胸痞者,方敢议吐。(实邪用瓜蒂赤小豆吐之,虚烦用栀子淡豆豉吐之,虚痰以人 参芦吐之,风痰以皂角、白矾吐之,干霍乱以烧盐、热童便吐之。)
<目录>卷四十\附刊寒门秘法<篇名>阳经分经腑属性:三阳在经者可汗。凡言经者,皆邪舍于皮毛,经行皮毛之里,肉之外,邪客于 经,有太阳、阳明、少阳之分,可发、可解、可和,皆邪之在经者。故仲景云∶三 阳主病在经,则不可下,下之为痞气,为结胸也。三阳已入腑者,可下而已。凡言 腑者,皆邪居肠胃。腑主泄水谷,传从糟粕。邪之入腑,有自太阳入腑,有自阳明 入腑,有自少阳入腑,可下、可清、可攻,皆邪之入腑者。仲景云∶三阳之病在腑,则 不可汗,汗之则谵语,为厥竭。经腑既明,攻发自然不混乱矣。
<目录>卷四十\附刊寒门秘法<篇名>阴经分传中属性:邪自阳经次第而入,谓之传经可攻。盖传经乃邪自外而入内,为实为热,不可用 直中温药,若误投名曰动阴血,是实其实也。邪不由阳经而入,谓之直中可温。言 直中者,乃邪不由外入,为虚为寒,忌用传经寒药,若误投,则使寒愈盛,令重虚 其虚矣。能明传中,则承气理中,无有不当耳。
<目录>卷四十\附刊寒门秘法<篇名>皮毛肌肉筋骨脏腑论属性:凡寒之侵人也,必先入皮毛,而邪在皮毛,作何景象?发热如火燎,恶寒毛竖,
鼻塞不汗,皮痛不可近席,此邪在皮毛也。正属太阳表证,故曰发表。《内经》云∶邪 在皮毛者,汗而发之,此之谓也。由皮毛传于肌肉,则邪稍进一步,恶寒已去,必 唇焦热盛,口唇者肌肉之本也。今见唇焦,则知肌肉受邪,故不言发表,而曰解肌。由 肌肉传于筋骨,则邪又进一步,必齿燥自汗。盖齿乃骨之余,热入筋骨,故齿干燥;
肌肉者身之墙垣,热熏于肉,致腠理开则自汗。皆热在筋骨也,故用白虎汤。(石膏、知 母、甘草、粳米。亦有加人参者,名人参白虎汤。)以泻骨中之热耳。由筋骨传于脏腑,邪已深入,
外证悉具,必恶热便闭,下利黄赤,或腹痛时作,极则发狂,此乃邪热深入脏腑,不 曰泄里,而曰攻里。有不从阳经传来者,谓之直中三阴。内纯寒而外无阳经之形证,必 是厥逆清谷、囊缩甲青等证,此直中之寒者也。此不曰攻里,而曰救里。(由三阳传腑之 热证,亦复有厥逆过肘膝者。经云∶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此种万不可误认为直中三阴之厥逆,妄投四逆。)
<目录>卷四十\附刊寒门秘法<篇名>表证曰发表属性:一、脉浮,表也。一、身痛,表也。一、发热,表也。一、头痛,表也。一、恶 寒,表也。一、目、舌和,表也。一、脊项强,太阳正表也。一、喘与咳嗽,表也。
一、四肢拘急,表也。一、口不渴,大小便如常,表也。一、脉不出,表也。一、面 惨洒淅,表也。上证一见,知邪在表,必待发表,方可攻里;若误下必为痞、为结胸、为懊 矣。
<目录>卷四十\附刊寒门秘法<篇名>邪传肌肉曰解肌属性:一、脉尺寸俱长,邪在阳明肌肉也。一、身热不恶寒,目痛鼻干,邪在肌肉也。一、
漱水不欲咽,邪在肌肉也。一、唇焦,邪在阳明肌肉也。上证一见,知邪在阳明经,
不在阳明腑也,慎勿混治。
<目录>卷四十\附刊寒门秘法<篇名>邪在半表半里曰和解属性:一、脉不浮不沉,半表半里也。一、呕吐,半表半里也。一、胸中胀满,未经下 过,半表半里也。一、耳聋、胁痛,半表半里也。一、舌滑,半表半里也。一、往 来寒热,半表半里也。一、头汗盗汗,半表半里也。一、口苦目眩,半表半里也。一、
默默不欲饮食,半表半里也。上证一见,知邪在半表半里。此经有三禁,惟小柴胡汤 加减和解。误用他药,则变坏证矣。
<目录>卷四十\附刊寒门秘法<篇名>传经里证曰攻里属性:一、脉沉滑有力,里也。一、下利清黄水,里也。一、小腹满而胀痛或硬,里 也。一、谵语或发狂,里也。一、发斑,里 也。一、转矢气,里也。一、头痛发热俱止,里也。一、自汗,里也。一、小便多,
里也。一、潮热,里也。一、下利肠垢,里也。一、恶热,里也。一、目不得明,里 也。一、腹痛,里也。一、不得眠,里也。一、手足心并腋下有汗,里也。一、嗌干 齿燥,里也。一、舌苔黄黑及津液枯涸,里也。一、大便闭,里也。上证一见,不拘 日数,迟早即知传经里证,下之无疑;若误汗为斑烂矣。
<目录>卷四十\附刊寒门秘法<篇名>直中寒证曰救里属性:一、脉沉细无力,直中寒也。一、背恶寒,直中寒也。一、呕吐清涎,直中寒 也。一、四肢厥逆过肘膝,直中寒也。一、多眠,直中寒也。一、干呕不渴,直中寒 也。一、腹痛绵绵,下利清谷,直中寒也。一、吐蛔,直中寒也。一、蜷卧,直中寒 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