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阴一穴(在大便前、小便后,一名屏翳,两阴间是也。)
\x冲脉\x 冲者,通也。言上至头,下至足,通十二经之气血,其脉起于气冲,并阳明经 夹脐上行,至胃中而散,即脐之动气脉也。其见证也,气逆而里急。
\x带脉\x 带者,束也,总束诸经之脉也。其脉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其见证也,苦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按∶季 胁在肋下,接髋骨之间是也。又曰即胁下肋骨之尽处,短骨间是也。
\x阳跷脉\x 跷者,健也,是人动足之所由也。其脉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穴而止。其见证也,阴缓而阳急,
阳跷得之,太阳之列。
两足跷脉者,有阴有阳,犹圣人图设沟渠以备水潦,斯无泛滥之患。故人身之有经络,犹天地之有河道,
血脉之营运经络,犹源泉之传流河道,河道壅塞,则水势之泛滥无拘,源泉枯涸,则地道之脉气闭塞,人身血 气之于经络,亦然也。
\x阴跷脉\x 义与阳跷同。其脉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而止。其见证阳缓而阴急。阴跷本诸少阴之别。
\x阳维、阴维脉\x 维者,维持之义,为诸脉之纲维。阳维之脉,起于诸阳之会,阴维之脉,起于诸阴之交。二经之见证也,
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持,惊则痴愚,喜则恍惚。
<目录>卷五<篇名>论五运六气属性:太极肇分,而有天地阴阳,阴阳不测谓之神。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人 在气交之中,所以具五脏六腑,以应五运六气之数也。五运者,金、木、水、火、土也。六气者,风、寒、暑、
湿、燥、火也。天干取运,地支取气,天干有十,配合则为五运,地支十二,对冲则为六气;天气始于甲,地 气始于子,天地相合,则为甲子;天气终于癸,地气终于亥,天地相合,则为癸亥。阴阳相间,刚柔相须,是 以甲子之后,乙丑继之,壬戌之后,癸亥继之,三十年为一纪,六十年为一周。有主运焉,有客运焉,有主气 焉,有客气焉,主运主气,万古而不易,客运客气,每岁而迭迁。自天地、兄弟次序而言之,甲乙,东方木也;
丙丁,南方火也;戊己,中央土也;庚辛,西方金也;壬癸,北方水也。《诗》曰∶大寒,木运始行,初清明 前三火运,居芒种,后三土运,是立秋,后六金运,推立冬后九,水运伏周而复始,万年如此,主运也。自其 夫妇配合而言之,甲与己合而化土,乙与庚合而化金,丙与辛合而化水,丁与壬合而化火,此客运也。(甲己 之岁,正月建丙寅,丙火生土,故土运统之。乙庚之岁,正月建戊寅,戊土生金,故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正 月建庚寅,庚金生水,故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正月建壬寅,壬水生木,故木运统之。戊癸之岁,正月建甲寅,
甲木生火,故火运统之。)甲己之年,甲为土运,初之运,即土也;土生金,二之运,即金也;五行仿此相生,
每一运各主七十二日零五刻,此天干,在上 为阳,所以主乎运也。又以地支,循环次序而言之,寅卯,属春木也;巳午,属夏火也;辰戌丑未,属四季土 也;申酉,属秋金也;亥子,属冬水也。木化风,主于春,故风为初之气;火化热,主于夏初春末,故火为二 之气;相火化暑,主于炎夏,故暑为三之气;炎暑大行,金化清燥,土居中焉,主乎四季之末,故湿为四之气;
金为丙妇,带火之气,所以燥也,主乎秋,故燥为五之气;水化寒,严冽乃行,主于冬,故寒为六之气;此主 气也。自其对冲定位而言之,子午少阴君火天,阳明燥金应在泉,丑未太阴湿土上,太阳寒水雨连绵,寅午申 少阳相火旺,厥阴风木地相联,卯酉却与子午反,辰戌巳亥亦皆然。
\r子午二年客气定局热化之图\p04-a41a37.bmp\r 子午二年,乃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司天主上半年六个月,在泉主下 半年六个月,余仿此。
子午二年,初气太阳,二气厥阴,三气少阴,四气太阴,五气少阳,六气阳明,此客气定局也。
主气,每岁俱从厥阴风木起。
\r丑未二年客气定局湿化之图\p04-a41a38.bmp\r \r寅申二年客气定局火化之图\p04-a41a39.bmp\r 丑未二年,乃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初气厥阴,二气少阴,三气太阴,四气少阳,五气阳明,六 气太阳。
寅申二年,乃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初气少阴,二气太阴,三气少阳,四气阳明,五气太阳,六 气厥阴。
卯酉二年,乃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初气太阴,二气少阳,三气阳明,四气太阳,五气厥阴,六 气少阴。
辰戌二年,乃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初气少阳,二气阳明,三气太阳,四气厥阴,五气少阴,六 气太阴。
\r卯酉二年客气定局燥化之图\p04-a41a40.bmp\r 巳亥二年,乃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初气阳明,二气太阳,三气厥阴,四气少阴,五气太阴,六 气少阳。
前图乃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