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8-外科

50-疡科纲要-第21页

性:如意金黄散宜于阳热而不利于阴寒。凡病在筋骨,先酸痛而后坚硬漫肿者,金黄散必不 可用。黄墙朱氏数世研究,深知其弊。业师阆仙先生因订此方,以治附骨、环跳等证初起 隐隐痛楚,渐至成块木肿者,其效最捷。并治跌仆损伤,筋骨掣痛,皆效。
炒香附(四两) 西羌活 川独活 上安桂(去枯皮) 生南星 北细辛(各三两) 粉甘草 (四两) 川乌 草乌 高良姜(各二两) 公丁香(一两) 急性子(五两)
各取极细净末和匀,临用时以无灰酒加连根葱三五茎煎沸调药,热敷患处,绢包裹,一 日再易。寒甚者,合四温丹等分用。
<目录>卷下\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篇名>第四节·退毒敷药属性:此则如意金黄散之变法。金黄散性偏寒凉,惟赤肿大热者为宜。若初起肌肉肿痛,犹未 发赤,虽曰亦是阳证,但气滞血凝,药宜疏通,乃可消散。遽以大凉之药遏郁之,则气血坚 凝,反不可散,是逼其团结,蕴酿成脓,适以助之成溃,伊芳谁之咎。治此者纵不可用温药助 虐,亦必以通络泄散为唯一秘诀。阆仙朱先生手订是方,清凉而不偏于阴寒,散肿软坚,疏 泄郁热,以治阳发红肿 热,或尚未高肿色赤,乳痈疔毒,漫肿坚硬者,无不应手捷效 。其功实在金黄散之上。
羌活 当归 甘草(各三两) 陈皮 黄柏 大黄 急性子(各二两) 南星 白芷 赤 芍(各一两五钱) 马牙硝 银朱(各一两) 绿豆粉(四两)
以上取细末和匀密收。红肿 热者,以忍冬藤杵自然汁调敷。大青叶、芙蓉叶、马 头、马齿苋等自然汁皆可用。时毒、发颐用防风三钱,薄荷叶二钱煎汤调敷,或加薄荷油十 许 甘草煎汤乘热调敷。
<目录>卷下\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篇名>第五节·围毒移毒属性:凡痈疽大毒,漫肿无垠,根脚四散,其毒不聚,最是恶候。难消难发,迟延日久,必多 变幻。故收束疮根一法,至不可少。又有疮发于骨节转侧之间,酿脓化腐,恐碍关节,亦宜 外敷移毒末子,使其移至一偏,让开要害,则纵使成脓,可免损及运动。古法此类方药,亦 颇不鲜,而效者寥寥。此是朱氏恒用之药,较古书成文为效迅速,是收束疮根必要之品。外 科书中别有此名,用芙蓉叶、苍耳草二物捣涂,只用以治热疖轻证,非此方可比。
大五倍子(去蛀屑微炒成团,候冷研细,三两) 杜蟾酥(干研细,五钱) 藤黄(三两,
先以好 白芨 山慈菇(各三两) 制南星(一两)
以上先以后五物用陈米好醋二大碗文火熬浓,绞去滓,乃和入醋煮之藤黄同熬成膏,俟 极浓乃和入五倍子、蟾酥、二矾细末。调匀离火,再入上麝香细末三钱,杵匀制成锭子,阴 干收藏。临用时以醋磨浓,涂疮根四围,干则润之以醋,一日洗去再涂,极效。欲移毒使偏 ,则如上法涂其一偏,而涂药处自能退肿,其毒聚于未涂药之一偏矣。可保骨节不致损害,
是即避重就轻之法。
<目录>卷下\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篇名>第六节·化腐搜毒收湿止痒诸方属性:此即升丹,一切溃疡皆可通用,拔毒提脓最为应验。凡寻常之证,得此已足。但湿疮有 水无脓及顽证恶腐不脱,或起缸口,或黑腐粘韧,久溃败疡,则别有应用药末,非此可愈。
凡溃疡近口近目处弗用,乳头、脐中、阴 、下疳弗用。
水银 火硝 枯矾(各一两)
先将硝、矾研细入锅底按平(用小铁锅),中作凹形,坐入水银,拣一平口浑圆瓷海碗覆 之 ,听碗中微有声息,知硝矾自溶,看碗口无黄紫气飞出,方不走炉(一见碗口出烟,汞已外 泄 一 炉 (最好要隔一宿,)开看,碗中满粘鲜红一片,而锅底只有白色药底,最为佳候。
碗中之药,面上一层,轻浮如粉,先用鸡翎扫下别贮。此药性薄,只有轻证可用。扫尽 浮药,则碗上更有粘住一层。以粘住一层,以刀刮取,浓者成片。此药力量较足,可治大毒 重证。入油钵细细研之,极细乃可用。药色以鲜红如朱,明艳如赤霞者,最为火候得中。若 不及则色黄,且有淡黄色,即市肆中之所谓黄升药,力量最薄不可用,且火候未到,汞性未 化,多见空气,则星星可辨,仍是水银。以之掺入溃烂之处,为祸甚矣。若火候太过,则其 色焦紫或如酱色,亦不可用。间有满碗如晕,一圈鲜红,一圈深黄,一圈青紫,圈圈异色者 ,则炉火之作用,古人所谓药炉中自有神妙不测之理,确是不可多见者,实在功效亦同。如 偶遇之,可各色扫开,分别贮之,以资博物。总之颜色以鲜红明艳为第一,亦偶有晦滞者,
是为坏药。若上火时有烟腾出,则其汞已走,碗中可以一毫不存,不可不慎。炭要预先拣取 有声如铜者,方可合用,劣炭不可用。火候不佳药力不及,功用必有不逮。市肆中有炼成者 ,尝试用之,病者皆嫌作痛,而自制者则不痛,此必有故。俗谓陈久不痛,新炼者则痛,殊 不尽然。颐尝以新炼之丹试用,亦未作痛。但研必极细,用此只用新棉花蘸此药末,轻轻弹 上薄贴,只见薄薄深黄色已足,如多用之则大痛矣。门外人见之,必谓吝惜药末不肯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