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能俯 者。知为太阳主外。不能仰者。知为少阴主内。其辨精矣。仲景之以头强脊强不能俯者。指 为太阳之痉。原以该三阳也。而其以身蜷足蜷不能仰者。指为少阴之痉以该三阴也。痉证之 属三阴者。及阳症阴脉者。皆不可救。其证目正圆。及戴眼者。不治。所以仲景但论三阳治 法。而不及三阴也。
小儿之体脆神怯。不耐外感壮热。多成痉病。后世妄以惊风立名。实则指痉病之头摇手 劲者 。为惊风之抽掣。指痉病之卒口噤脚挛急者。为惊风之搐搦。指痉病之背反张者。为惊风之 角弓反张。妄投镇惊之药勾引外邪深入脏腑。千中千死。又如新产妇人血舍空虚。外风袭入 而成痉病。仲景谓新产亡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为病痉。宜从血舍驱风。若称产后惊风。
妄投汤药亦千中千死也。
<目录>卷六\论治补遗<篇名>痫病属性:(即风癫) 风癫者。由气血虚。邪入于阴经故也。又人在胎。其母卒大惊。精气并居。令子发痫。
其发则仆地吐涎沫。无所觉是也。
<目录>卷六\论治补遗<篇名>癫狂痴呆属性:凡狂病多因于火。此或以谋为失志。或以思虑郁结。屈无所伸。怒无所泄以致肝胆气逆 。木 火合邪。是诚东方实症也。此其邪乘于心。则为神魂不守。邪乘于胃。则为暴横刚强。故当 以治火为先。而或痰或气。察其甚而兼治之。
癫病多由痰气。凡气有所逆。痰有所滞。皆能壅闭经络。格塞心窍。故发则旋晕僵仆口 眼相 引。目睛上视。手足搐搦。腰脊强直。食顷乃苏。此其条病条已者。正由气之条逆条顺也。
故当察痰察气因其甚者而先治之。
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不遂。思疑惊恐。而渐致痴呆。言辞颠倒。举动不经。或多汗 。或 善愁其症则千奇万状无所不至。脉必或弦或数或大或小。变易不常。此其逆气在心。有可愈 者。有不可愈者。在乎胃气元气之强弱。待时而复非可急也。
小儿无狂症。惟病癫者常有之。凡小儿之病。有从胎气而得者。有从生后受惊而得者。
盖小 儿神气尚弱。惊则肝胆夺气。而神不守舍。舍空则正气不能主。而痰邪足以乱之。故凡治小 儿之惊痫。必须先审正气然后察其病邪。酌宜治之。
邪热攻心则自笑。用\x止笑散\x。
黄连 生地 麦冬 犀角 丹砂 甘草 水煎。和童便服。
笑不休。心火盛也。用\x金花汤\x。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炒) 制半夏 水煎。和竹沥姜汁服。
<目录>卷六\论治补遗<篇名>厥症辨属性:李惺庵曰暴死者卒然而倒其因甚多详于诸症今复类举者欲仓卒之际辨症显然耳如暴仆口 噤吐 涎身温体暖脉虚者中风也二陈汤加天麻钩藤如腹痛额黑手足收引脉来沉迟无气以息中寒也急 灸关元服理中四逆汤有本于阴虚复遇暑途饥困劳役暴仆昏绝者此暑邪乘虚而犯神明之府生脉 散加香薷如有痰声者名曰痰厥此虚阳载痰上升也四君子加竹沥姜汁不可用二陈燥痰之剂如行 立之间暴眩仆绝喉无痰声身无邪热者此阴虚而阳暴绝也独参汤如暴怒卒倒身冷无涎污者名曰 气厥四磨汤重者姜汤调苏合香丸如食后着寒着气而暴死者名曰食厥二陈汤探吐之小儿多有此 症有大怒载血瘀于心胸而暴死者名曰血升宜逐瘀行血妇人产后经行偶着恚怒多有之如感臭秽 瘴毒暴死者名曰中恶视膝腕内有红筋刺出紫血或刺十指头出血候醒以藿香正气散调之或探丧 入庙或入无人之室或造天地坛场归来暴绝面赤不语者名口尸厥进药即死宜移病患东首焚香北 面礼拜更宜醋炭熏鼻有伤寒新瘥与妇人交忽患少腹急痛外肾搐缩而黑喘急冷汗自出名曰脱元 有因大吐大泻后卒然四肢厥冷不省人事名曰脱阳俱宜急以葱白紧缚放脐上以艾火灸之使热气 入腹后以参附姜汤救之汗止喘息为可治迟则无及矣有男女交接而死者男子名走阳女子名脱阴 男虽死阳事犹然不倒女虽死阴户犹然不闭有梦中脱泄死者其阳必举阴必泄尸容尚带喜笑为可 证也皆在不救。
<目录>卷六\论治补遗<篇名>伤寒论属性: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再作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 传则 愈。(七日。太阳一经行尽之期而日再作经者。太阳过经不解。复病阳明而为并病也。当刺 足阳明之厉兑陷谷冲阳等穴。如太阳病脉浮头痛。刺宛骨京骨。头疼恶寒发热。刺合谷。以 解太阳之余邪也。)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风邪不仅在卫 。而在太阳之经。故刺之以解其结。) 阳明病。(脉长。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 。刺 期门。(阳明热盛。侵及血室。血室不藏。溢出前阴故下血。刺期门。则中焦营气之结滞易 散。)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 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热入血室属阳明经男女皆有之。) 太阳少阳并病脉弦。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当刺大椎肺俞肝俞。( 肺主气。肝主血。此调其气血也。)慎不可发汗。发汗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