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本草图经书名:本草图经作者:苏颂 朝代:宋 年份:公元960-1279年 <目录><篇名>本草图经序内容:昔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以救万民之疾苦,后世师祖,由是本草之学兴焉。汉魏以来,名 医相继,传其书者,则有吴普、李当之《药录》,陶隐居、苏恭等注解。国初两诏近臣,总 领上医兼集诸家之说,则有《开宝重定本草》,其言药之良毒,性之寒温,味之甘苦,可谓 备且详矣。然而五方物产,风气异宜,名类既多,赝伪难别,以蛇床当蘼芜,以荠 乱人参,

古人犹且患之,况今医师所用,皆出于市贾,市贾所得,盖自山野之人,随时采获,无复究 其所从来,以此为疗,欲其中病,不亦远乎?昔唐永徽中,删定本草之外,复有图经相辅而 行,图以载其形色,经以释其同异,而明皇御制,又有《天宝单方药图》,皆所以叙物真滥 ,使人易知,原诊处方,有所依据。二书失传且久,散落殆尽,虽鸿都秘府,亦无其本。天 宝方书,但存一卷,类例粗见,本末可寻。宜乎圣君哲辅,留意于搜辑也。先是诏命儒臣,

重校神农本草等凡八书。光禄卿直秘阁臣禹锡、尚书祠部郎中秘阁校理臣亿、太常博士集贤 校理臣颂、殿中丞臣检、光禄寺丞臣保衡,相次被选,仍领医官秦宗古、朱有章等,编绎累 年,既而《补注本草》成书,奏御。又诏天下郡县图上所产药本,用永徽故事,重命编述。

臣禹锡以谓考正群书,资众见,则其功易就,论著文本,出异手,则其体不一,今天下所 绘事千名,其解说物类,皆据世医之所闻见,事有详略,言多鄙俚,向非专一,整比缘饰以 文,则前后不伦,披寻难晓;乃以臣颂向尝刻意此书,于是建言奏请,俾专撰述。臣颂既被 旨,则裒集众说,类聚诠次,粗有条目。其间玉石金土之名,草木虫鱼之别,有一物而杂出 诸郡者,有同名而形类全别者,则参用古今之说,互相发明,其 梗之细大,华实之荣落,

虽与旧说相戾,并兼存之。崖略不备,则稍援旧注,以足成文意,注又不足,乃更旁引经 、史及方书、小说,以条悉其本原。若陆英为蒴 花,则据《尔雅》之训以言之;诸香同本 ,则用《岭表录异》以证之之类是也。生出郡县,则以《本经》为先,今时所宜次之。若菟 丝生于朝鲜,今则出于冤句,奚毒生于少室,今乃来自三蜀之类是也。收采时月有不同者,

亦两存其说。若赤箭,《本经》但着采根,今乃并取茎、苗之类是也。生于外夷者,则据今 传闻,或用书传所载。若玉屑、玉泉,今人但云玉出于于阗,不究所得之因,乃用平居诲《

行程记》为质之类是也。药有上、中、下品,皆用《本经》为次第。其性类相近,而人未的 识,或出于远方,莫能形似者,但于前条附之。若溲疏附于枸杞,琥珀附于茯苓之类是也。

又古方书所载,简而要者,昔人已述其明验,今世亦常用之,及今诸郡医工所陈经效之药,

皆并载其方用,天宝之例也。自余书传所无,今医又不能解,则不敢以臆说浅见附会其文,

故但阙而不录。又有今医所用,而旧经不载者,并以类次系于末卷,曰本经外类。其间功用 尤着,与旧名附近者,则次于逐条载之。若通脱次于木通,石蛇次于石蟹之类是也。总二十 卷,目录一卷。撰次甫就,将备亲览。恭惟主上以至仁浓德,函养生类,一物失所,则为之 恻然。且谓札瘥荐臻,四时代有救恤之惠,无先医术,蚤岁屡敕近臣,雠校歧黄《内经》,

重定针艾俞穴,或范金揭石,或镂板联编。悯南方蛊惑之妖,于是作《庆历善救方》以赐之 ;思下民资用之阙,于是作《简要济众方》以示之。今复广药谱之未备,图地产之所宜,物 色万殊,指掌斯见,将使合和者得十全之效,饮饵者无未达之疑,纳斯民于寿康,召和气于 穷壤,太平之致,兹有助焉。臣学不该通,职预编述,仰奉宸旨,深愧寡闻。

\x嘉 六年九月 \x日,朝奉郎太常博士、充集贤校理、新差知 州军州、兼管内劝农及管句开治沟洫河道\x \x事、骑都尉借紫臣苏颂谨上。\x <目录><篇名>本草图经奏敕内容:嘉 三年十月,校正医书所奏∶窃见唐显庆中,诏修本草,当时修定注释《本经》外,

又取诸药品,绘画成图,别撰图经,辨别诸药,最为详备,后来失传,罕有完本。欲望下应 系产药去处,令识别人,仔细详认根、茎、苗、叶、花、实,形色大小,并虫、鱼、鸟、兽、

玉石等,堪入药用者,逐件画图,并一一开说,着花结实,采收时月,及所用功效;其番夷 所产,即令询问榷场市舶商客,亦依此供析,并取逐味一、二两,或一、二枚封角,因入京 人差 送,当所投纳,以凭照证画成本草图,并别撰图经,与今本草经并行,使后人用药,

有所依据。奉 诏旨∶宜令诸路转运司,指挥辖下州府军监差,逐处通判职官专切管句,依应 供申校正医书所。至六年五月又奏∶《本草图经》,系太常博士集贤校理苏颂分定编撰,将欲 了当,奉 敕差知 州,所有图经文本,欲令本官一面编撰了当,诏可。其年十月编撰成书,

送本局修 敕 镂板施行。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玉屑内容:\r玉屑\ph1.bmp\r,按《本经》,玉泉生蓝田山谷,玉屑生蓝田。陶隐居注云∶好玉出 蓝田及南阳徐善亭部界中,日南、卢容水中,外国于阗、疏勒诸处皆善。今蓝田、南阳、日 南、不闻有玉,礼器及乘舆服御多是于阗国玉。晋金州防御判官平居诲,天福中为鸿胪卿张 邺使于阗,判官回作《行程记》,载其国采玉之地云∶玉河在于阗城外,其源出昆山,西流 一千三百里,至于阗界牛头山,乃疏为三河∶一曰白玉河,在城东三十里;二曰绿玉河,在 城西二十里∶三曰乌玉河,在绿玉河西七里。其源虽一,而其玉随地而变,故其色不同。每 岁五、六月大水暴涨,则玉随流而至。玉之多寡,由水之大小。七、八月水退,乃可取,彼 人谓之捞玉。其国之法,官未采玉,禁人辄至河滨者,故其国中器用服饰,往往用玉。今中 国所有,多自彼来耳。陶隐居云∶玉泉是玉之精华,白者质色明澈,可消之为水,故名玉泉。

世人无复的识者,惟通呼为玉尔。玉屑是以玉为屑,非应别是一物。《仙经》服 玉,有捣 如米粒,乃以苦酒辈,消令如泥,亦有合为浆者。苏恭云∶玉泉者,玉之泉液也,以仙室池 中者为上。其以法化为玉浆者,功劣于自然泉液也。饵玉当以消作水者为佳。又屑如麻豆服 之,取其精润脏腑,滓秽当完出。若为粉服之,即使人淋壅。《周礼》玉府王齐,则供食玉。

郑康成注云∶玉是阳精之纯者,食之以御水气,王齐当食玉屑。《正义》云∶玉屑研之乃可 食,然则玉泉今固无有,玉屑医方亦稀用。祥符中,先帝尝令工人碎玉如米豆粒,制作皆如 陶、苏之说,然亦不闻以供膳饵。其云研之乃食,如此恐非益人,诚不可轻服也,方书中面 膏,有用玉屑者,此恐是研粉之乃可用,既非服饵用之,亦不害也。书传载玉之色曰∶赤如 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肪,黑如纯漆,谓之玉符。而青玉独无说焉。又其质温润而泽,其 声清越以长,所以为贵也。今五色玉,清白者常有,黑者时有,黄、赤者绝无,虽礼之六器,

亦不能得其真。今仪州出一种石,如蒸栗色,彼人谓之栗玉,或云亦黄玉之类,但少润泽,

又声不清越,为不及耳。然服玉食玉,惟贵纯白,它色亦不取焉。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玉泉内容:\r玉泉\ph2.bmp\r,文具玉屑条下。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丹砂内容:\r丹砂\ph3.bmp\r,生符陵山谷,今出辰州、宜州、阶州,而辰州者最胜,谓之辰砂。

生深山石崖间,土人采之,穴地数十尺,始见其苗乃白石耳,谓之朱砂床。砂生石上,其块 大者如鸡子,小者如石榴子,状若芙蓉头、箭镞,连床者紫黯若铁色,而光明莹澈,碎之崭 岩作墙壁,又似云母片可析者,真辰砂也,无石者弥佳。过此皆淘土石中得之,非生于石床 者。陶隐居注∶谓出武陵西川诸蛮中。今辰州乃武陵故地,虽号辰砂,而本州境所出殊少,

往往在蛮界中溪溆、锦州得之,此地盖陶所谓武陵西川者是也。而后注谓出西川为非,是不 晓武陵之西川耳。宜砂绝有大块者,碎之亦作墙壁,但罕有类物状,而色亦深赤,为不及辰 砂,盖出土石间,非白石床所生也。然宜州近地春州、融州皆有砂,故其水尽赤,每烟雾郁 蒸之气,亦赤黄色,土人谓之朱砂气,尤能作瘴疠,深为人患也。阶砂又次,都不堪入药,

惟可画色耳。凡砂之绝好者,为光明砂。其次谓之颗块,其次谓之鹿蔌,其下谓之末砂,而 医方家惟用光明砂,余并不用,采无时。谨按郑康成注《周礼》,以丹砂、石胆、雄黄、

石、磁石为五毒,古人惟以攻创疡。而《本经》以丹砂为无毒,故人多炼治服食,鲜有不为 药患者。岂五毒之说胜乎?服饵者当以为戒。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空青内容:\r空青\ph4.bmp\r,生益州山谷及越 山有铜处,铜精熏则生空青。今信州亦时有之,

状若杨梅,故别名杨梅青。其腹中空,破之有浆者绝难得。亦有大者如鸡子,小者如豆子,

三月中旬采,亦无时。古方虽稀用,而今治眼翳障为最要之物。又曾青所出与此同山,疗体 颇相似,而色理亦无异,但其形累累如连珠相缀,今极难得。又有白青,出豫章山谷,亦似 空青,圆如铁珠,色白而腹不空,亦谓之碧青,以其研之色碧也。亦谓之鱼目青,以其形似 鱼目也。无空青时,亦可用,今不复见之。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曾青内容:\r曾青\ph5.bmp\r,文附空青条下。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绿青内容:\r绿青\ph6.bmp\r,今谓之石绿,旧不着所出州土。但云生山之阴穴中。《本经》次空 青条上云∶生益州山谷及越 山有铜处,此物当是生其山之阴耳。今出韶州、信州。其色青 白,即画工用画绿色者,极有大块,其中青白花文可爱。信州人用琢为腰带环及妇人服饰。

其入药者,当用颗块如乳香不挟石者佳。今医家多用吐风痰。其法拣取上色精好者,先捣下 筛,更用水飞过至细,乃再研治之。如风痰眩闷,取二、三钱匕,同生龙脑三、四豆许研匀,

以生薄荷汁合酒温调服,使偃卧,须臾,涎自口角流出乃愈。不呕吐,其功速于它药,今人 用之,比比皆效,故以其法附之云。又下条云∶扁青生朱崖山谷及武都朱提。苏恭云∶即绿 青是也。海南来者,形块大如拳,其色又青,腹中亦时有空者,今未见此色。武昌、简州、

梓州亦有,今亦不用。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扁青内容:扁青,文具绿青条下。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石胆内容:\r石胆\ph7.bmp\r,生羌道山谷羌里句青山,今惟信州铅山县有之。生于铜坑中,采 得煎炼而成。又有自然生者,尤为珍贵。并深碧色。入吐风痰药用最快。二月庚子辛丑日采。

苏恭云∶真者,出蒲州虞乡县东亭谷窟及薛集窟中,有块如鸡卵者为真。今南方医人多使之。

又着其说云∶石 风久则绿,击破,其中亦青也。其次出上饶、曲江铜坑间者,粒细有廉棱,如钗股米粒。本 草注言∶伪者以醋揉青矾为之。今不然,但取粗恶石胆合硝石销溜而成。今块大色浅,浑浑 无脉理,击之则碎无廉棱者,是也。亦有挟石者,乃削取石胆床,溜造时投消汁中,及凝则 相着也。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云母内容:\r云母\ph8.bmp\r,生泰山山谷、齐卢山及琅琊北定山石间。今兖州云梦山及江州、

濠州、杭越间亦有之 堪入药。二月采,其片绝有大而莹洁者,今人或以饰灯笼,亦古屏扇之遗事也。谨按∶方书 用云母,皆以白泽者为贵,惟中山卫叔卿单服法,云母五色具者。盖《本经》所谓一名云华 者,是一物中而种类有 以向日看其色,详占视之,乃可知正尔,于阴地视之,不见其杂色也。五色并具而多青者,

名云英,宜以春服之;五色并具而多赤者,名云珠,宜以夏服之;五色并具而多白者,名云 液,宜以秋服之;五色并具而多黑者,名云母,宜以冬服之;但有青、黄二色者,名云砂,

宜以季夏服之; 纯白者,名磷石,四时可服也。然则医方所用正白者,乃磷石一种耳。

古之服五云之法甚多,陶隐居所撰《太清诸石药变化方》言之备矣。今道书中有之,然修炼 节度,恐非文本可详,诚不可轻饵也。又西南天竺等国出一种石,谓之火齐,亦云母之类也,

色如紫金,离析之。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石钟乳内容:\r石钟乳\ph9.bmp\r,生少室山谷及泰山,今道州江华县及连、英、韶、阶、峡州山 中皆有之。生岩穴阴 中无雁齿,光明者善。色白微红,采无时。旧说乳有三种∶有石钟乳者,其山纯石,以石津 相滋,状如蝉翼为石乳,石乳性温;有竹乳者,其山多生篁竹,以竹津相滋,乳如竹状,谓 之竹乳,竹乳性平;有茅山之乳者,其山土石相杂,遍生茅草,以茅津相滋,乳色稍黑而滑 润,谓之茅山之乳,茅山之乳,性微寒。凡此三种,尤难识别。而唐·李补阙炼钟乳法云∶ 取韶州钟乳,无问浓薄,但令颜色明净光泽者,即堪入炼,惟黄、赤二色不任用。柳宗元与 崔连州论钟乳书亦云∶取其色之美而已,不必惟土之信。是此药所重,惟明白者,不必尽如 上所说数种也。今医家但从鹅管中空者为最。又《本经》中品载殷孽云∶钟乳根也,生赵国 山谷,又生梁山及南海。又云∶孔公孽,殷孽根也,生梁山山谷。又云∶石花、石床并与殷 孽同。陶隐居云∶凡钟乳之类,有三种同一体。从石室上汁溜积久盘结者,为钟乳床,即此 孔公孽也;其以次小 者,为殷孽,今人呼为孔公孽。殷孽复溜轻好者为钟乳,虽同一类,

而疗体为异。苏恭云∶二孽在上,床花在下,陶谓孔公孽为乳床,非也。又有石脑云∶亦钟 乳之类也。凡此五种,今医家稀复用之,但用钟乳耳。又观二孽所出州郡不同,陶云三种同 根,而所出各处,当是随其土地为胜。既云是钟乳同生,则有孽处,皆当有乳,今并不闻有 之,岂用之既寡,则采者亦稀乎?抑时人不知孽中有乳,故不尽采乎?不能尽究也。下品又 有土阴孽,《经》云∶生高山崖上之阴,色白如脂。陶隐居以为钟乳、孔公孽之类。苏恭云∶ 即土乳也,出渭州,生平地土窟中。土人云∶服之亦同钟乳,而不发热。又云∶是土之脂液,

状如殷孽,故名之,今亦不见用者。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殷孽内容:殷孽,文具石钟乳条下。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孔公孽内容:孔公孽,文具石钟乳条下。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石花内容:石花,文具石钟乳条下。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石床内容:石床,文具石钟乳条下。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石脑内容:石脑,文具石钟乳条下。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石脑油内容:石脑油,文具钟乳石条下。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朴硝内容:\r朴硝\ph10.bmp\r,生益州山谷有咸水之阳。硝石,生益州山谷及武都、陇西、西羌。

芒硝生于朴硝,今 南北皆有之,而以西川者为佳。旧说三物同种,初采得其苗,以水淋取汁,煎炼而成,乃朴 硝也。一名硝石朴,以硝石出于其中。又炼朴硝或地霜而成,坚白如石者,乃硝石也,一名 芒硝。又取朴硝,以暖水淋汁,炼之减半,投于盆中,经宿而有细芒生,乃芒硝也。虽一体 异名,而修 炼之法既殊,则主治之功别矣。然《本经》各载所出,疑是二种。而今医、方家所用,亦不 复能究其所来,但以未炼成块,微青色者,为朴硝。炼成盆中上有芒者,为芒硝,亦谓之盆 硝。其芒硝底澄凝者,为硝石。朴硝力紧,芒硝次之,硝石更缓,未知孰为真者。又按苏恭 谓晋宋古方,多用硝石,少用芒硝。近代诸医,但用芒硝,鲜言硝石,是不然也。张仲景伤 寒方∶承气汤、陷胸丸之类,皆用芒硝。葛洪《肘后方》伤寒、时气、温病,亦多用芒硝,

惟治食 胸膈中不化方,用朴硝。云无朴硝者,以芒硝代皆可用也。是晋宋以前,通用朴硝 、芒硝矣。又胡洽方十枣汤用芒硝,大五饮丸用硝石。亦云无硝石用芒硝。是梁、隋间,通 用芒硝、硝石矣。以此言之,朴硝、硝石为精,芒硝为粗。故陶隐居引皇甫士安炼硝石法云 ∶乃是取芒硝与石脾合煮成为真硝石,然石脾无复识者。又注矾石云∶生者名马齿矾,青白 色,已炼成绝白,蜀人以当硝石,是硝石当时已为难得其真矣。故方书罕用,通以相代,若 然今所用者,虽非真识,而其功效既相代,若然今所用者,虽非真识,而其功效既相近,亦 可通用无疑矣。其《本经》所以各载所出州土者,乃方俗冶炼之法有精粗,故须分别耳。至 如芎 之与蘼芜,大戟之与泽漆,俱是一物,《本经》亦各着州土者,盖根与苗,土地各有 所宜,非别是一物。则朴硝、硝石,别着所出,亦其义也,他同此比。又有英硝者,亦出于 朴硝,其状若白石英,作四、五棱,白色,莹澈可爱,功用与芒硝颇同,但不能下利,力差 小耳,亦谓之马牙硝,盖以类得名,近世用之最多。又金石凌法,用马牙硝、芒硝、朴硝、

硝石四种相参,次第下之。详此法出于唐世,不知当时如何分别也。又下有生硝条云∶生茂 州西山岩石间,其形块大小不常,色青白,鲜见用者。而今医家又用一种甜硝,弥更精好,

或疑是此,乃云出于英硝,炼治之法未闻。又南方医人论硝或小异。有着其说云∶本草有朴 硝、硝石、芒硝,而无马牙硝,诸家所注本草三种,竟无坚决。或言芒硝、硝石本是一物,

不合重出。又言煎炼朴硝,投于盆中,经宿乃有细芒,既如是,自当为马牙硝。又云马牙硝 亦名英硝,自是一物,既以芒硝为朴硝,所出不应更有英硝。今诸硝之体各异,理亦易明,

而至若此之惑也。朴硝味苦而微咸,《本经》言苦,《名医别录》以为辛,盖误谓硝石也。

出蜀部者莹白如冰雪,内地者小黑,皆苏脆易碎,风吹之则结霜泯泯如粉,熬之烊沸,亦可 熔铸。以水合甘草、猪胆煮之减半,投大盆中,又下凝水石屑,同渍一宿,则凝结如白石英 者,芒硝也。扫地霜煎炼而成,如解盐而味辛苦,烧之成焰都尽,则硝石也。能化金石,又 性畏火而能制诸石使拒火,亦天地之神物也。牙硝则芒硝是也。又有生硝,不因煮炼而成,

亦出蜀道,类朴硝而小坚也。其论虽辩,然与古人所说殊别,亦未可全信也。张仲景《伤寒 论》疗膀胱急,小腹满,身尽黄,额上黑及足下热,因作黑瘅,大便必黑,腹胪胀满如水 状,大便溏者,女劳得之,非水也。腹满者难疗,硝石矾石散主之。硝石熬黄,矾石烧令汁 尽,二物等之,合夹绢筛,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重衣复取微汗,病随大小便去,小 便正黄,大便正黑也。大麦用无皮者。《千金方》硝石用二分,矾石用一分。刘禹锡《传信 方》,着石 山人甘露饮疗热壅凉膈,上欧积滞。蜀朴硝成末,每一大斤,用蜜,冬用十三 两,春、夏、秋用十二两,先捣筛朴硝成末后,以白蜜和令匀,便入新青竹筒,随小大者一 节,着药得半筒以上即止,不得令满,却入炊甑中,令有药处在饭内,其虚处出其上,不妨 甑箪即得,候饭熟取出,承热绵滤入一瓷钵中,以竹篦搅,勿停手,令至凝即药成,收入合 中。如热月即于冷水中浸钵,然后搅。每食后或欲卧时含一匙半匙,渐渐咽之。如要通转亦 得。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芒硝内容:\r芒硝\ph11.bmp\r,文具朴硝条下。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硝石内容:\r硝石\ph12.bmp\r,文具朴硝条下。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生硝内容:生硝,文具朴硝条下。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马牙硝内容:马牙消,文已具朴消条中。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矾石内容:\r矾石\ph13.bmp\r,生河西山谷及陇西、武都、石门。今白矾则晋州、慈州、无为军,

绿矾则隰州温泉县 、池州铜陵县,并煎矾处出焉。初生皆石也,采得碎之,煎炼乃成矾。凡有五种∶其色各异 ,谓白矾、绿矾、黄矾、黑矾、绛矾也。白矾则入药,及染人所用者;绿矾亦入咽喉口齿药 及染色;黄矾丹灶家所须,时亦入药;黑矾惟出西戎,亦谓之皂矾,染须鬓药或用之;绛矾 本来绿色,亦谓之石胆,烧之赤色,故有绛名,今亦稀见。又有矾精、矾蝴蝶,皆炼白矾时 ,

候其极沸,盘心有溅溢者,如物飞出,以铁匕接之,作虫形者,矾蝴蝶也,但成块光莹如水 晶者,矾精也。此二种入药,力紧于常矾也。又有一种柳絮矾,亦出矾处有之,煎炼而成轻 虚如棉絮,故以名之。今医家用治痰壅,及心肺烦热甚佳。刘禹锡《传信方》治气痢巴石丸 ,取白矾一大斤,以炭火净地烧令汁尽,则其色如雪,谓之巴石。取一大两细研,治以熟猪 肝作丸,空腹饮下丸数随气力加减,水牛肝更佳。如素食人,蒸饼丸之亦通,或云白矾中青 黑者,名巴石。又治蛇咬蝎螫,烧刀子头令赤,以白矾置刀上,看成汁,便热滴咬处,立瘥 ,此极神验。得力者数十人。正元十三年,有两僧流向南到邓州,俱有蛇啮,令用此法救之 ,敷药了便瘥,更无他苦。又崔氏方治甲疽,或因割甲伤肌,或因甲长侵肉,遂成疮肿痛,

复缘窄靴,研损四边肿 ,黄水出浸淫相染,五指俱烂,渐渐引上脚趺,泡浆四边起,如火 烧疮,日夜倍增,医方所不能疗者,绿矾石五两,形色似朴硝而绿色,取此一物,置于铁板 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看沸定汁尽,去火 待冷,取出 为末,色似黄丹,收之。先以盐汤洗疮,拭干,用散敷疮上,惟多为佳。着药 讫,以软帛缓裹,当日即汁断,疮干。若患痛急,即涂少酥,令润,每日一遍,盐汤洗濯,

有脓处,常洗使净,其痂干处不须近。每洗讫,敷药如初。但急痛即涂酥,五日即觉上痂,

渐剥起,亦依前洗敷药,十日即疮渐渐剥尽痂落,软处或更生白脓泡,即捺破敷药,自然总 瘥。刑部张侍郎亲婴此病,卧经六十日,困顿不复可言,京众医并经造问,皆随意处方,无 效验,惟此法得效如神,故录之,以贻好事者。又有皂荚矾,亦入药,或云即绿矾也。《传 信方》治喉痹用之,取皂荚矾入好米醋,或常用酽醋亦通,二物 同研,咽之立瘥。如苦喉中偏一傍痛,即侧卧,就痛处含之,勿咽。云此法出于李谟,甚奇 。黄矾入药,见崔元亮《海上方》灭瘢膏,以黄矾石烧令汁出,胡粉炒令黄,各八分,惟须 细研,以腊月猪脂和,更研如泥,先取生布揩令痛,即用药涂五度,又取鹰粪、白燕窠中草 ,烧作灰,等分,和人乳涂之,其瘢自灭,肉平如故。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绿矾内容:绿矾,文具矾石条下。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柳絮矾内容:柳絮矾,文具矾石条下。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滑石内容:\r滑石\ph14.bmp\r,生赭阳山谷及泰山之阴,或掖北白山,或卷山,今道、永、莱、

濠州皆有之。此有二 种,道、永州出者,白滑如凝脂。《南越志》云∶ 城县出 石, 石即滑石也。土人以 为烧器,用以烹鱼是也。莱、濠州出者,理粗质青,有白黑点,亦谓之斑石。二种皆可作器 用,甚精好。初出软烂如泥,久渐坚强,彼人皆就穴中乘其软时制作,用力殊少,不然坚强 费功。《本经》所载土地,皆是北方,而今医家所用,多是色白者,乃自南方来。又按雷 《炮炙方》滑石有五色,当用白色如方解石者。其绿色者,性寒有毒,不入药。又云∶凡滑 石似冰白青色,画石上有白腻文者,为真。如此说∶则与今南中来者,又皆相类,用之无疑 矣 。然雷 虽名隋人,观其书乃有言唐以后药名者,或者后人增损之欤。或云沂州出一种白滑 石,甚佳,与《本经》所云泰山之阴相合。然彼土不取为药,故医人亦鲜知用之。今濠州医 人所供青滑石,云性微寒无毒,主心气涩滞。与《本经》大同小异。又吴录《地理志》及《

大康地记》云∶郁林州布山县,多虺,其毒杀人,有冷石可以解之,石色赤黑,味苦,屑之 着疮中,并以切齿立苏,一名切齿石。今人多用冷石作粉,治痱疮,或云即滑石也,但味之 甘苦不同耳。谨按古方利小便,治淋涩,多单使滑石。又与石苇同捣末,饮服刀圭更快。又 主石淋发烦闷,取滑石十二分,研粉,分两服,以水和搅令散,顿服之。烦热定,即停后服 ,未已,尽服之必瘥。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紫石英内容:\r紫石英\ph15.bmp\r,生泰山山谷,今岭南及会稽山中亦有之。谨按《吴普本草》云∶ 紫石英,生泰山及 会稽,欲令如削,紫色达头如 蒲者。陶隐居云∶泰山石,色重澈下有根,最佳。会稽石,

形色如石榴子,最下。先时并杂用,今惟用泰山石,余处者可作丸酒饵。又按《岭表录异》

云 暖而无毒,比北中白石英,其力倍矣。然则泰山、会稽、岭南紫石英用之亦久。《乳石论》

无单服紫石者,惟五石散则通用之。张文仲有镇心单服紫石煮水法。胡洽及《千金方》则多 杂诸药同用。今方家用者,惟治疗妇人及治心病药时有使者。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白石英内容:\r白石英\ph16.bmp\r,生华阴山谷及泰山。陶隐居以新安出者佳,苏恭以泽州者为胜,

今亦泽州出焉。大 抵长而白泽,明澈有光,六面如削者可用,长五、六寸者弥佳。其黄色如金在端者,名黄石 英;赤端白后者,名赤石英;青端赤后者,名青石英;黑泽而有光者,名黑石英。二月采,

亦云无时。古人服食,惟白石英为重,紫石英但入五石散。其黄、赤、青、黑四种,《本经 》虽有名,而方家都不见用者。故《乳石论》以钟乳为乳,以白石英为石,是六英之贵者,

惟白石也。又曰乳者阳中之阴,石者阴中之阳,故阳生十一月后甲子服乳,阴生五月后甲子 服石。然而相反畏恶,动则为害不浅。故乳石之发,方治虽多,而罕有能济者,诚不可轻饵 也。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赤石脂内容:\r赤石脂\ph17.bmp\r,生济南、射阳及泰山之阴。苏恭云∶济南泰山不闻出者,惟虢 州卢氏县、泽州陵川 县、慈州吕乡县并有,及宜州诸山亦出,今出潞州。以色理鲜腻者为胜,采无时。古人亦有 单服食者。《乳石论》载服赤石脂,发则心痛,饮热酒不解,治之用葱豉绵裹,水煮饮之。

《千金翼》论曰治痰饮吐水无时节者,其源以冷冻饮料过度,遂令脾胃气羸,不能消于饮食,饮 食入胃,则皆变成冷水,反吐不停,皆赤石脂散主之。赤石脂一斤,捣筛,服方寸匕,酒饮 自任,稍稍加至三匕。服尽一斤,则终身不吐淡水,又不下痢,补五脏,令人肥健。有人淡 饮,服诸药不效,用此方遂愈。其杂诸药用者,则张仲景治伤寒下痢不止,便脓血者,桃花 汤主之。其方用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末用,干姜一两,粳米半升,以水七升煮之,

米熟为准,去滓,每饮七合,内赤石脂末一方寸匕服,日三愈。止后服,不尔尽之。又有乌 头赤石脂丸,主心痛彻背者。乌头一分,附子二分,并炮,赤石脂、干姜、蜀椒各四分。五 物同杵末,以蜜和丸,大如梧子,先食服一丸,不知,稍增之。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白石脂内容:\r白石脂\ph18.bmp\r,生泰山之阴。苏恭云∶出慈州诸山,泰山左侧不闻有之。今惟 潞州有焉,潞与慈相 近,此亦应可用。古断下方多用,而今医家亦稀使。采无时。五色石脂旧经同一条,并生南 山之阳山谷中,主治并同,后人各分之,所出既殊,功用亦别,用之当依后条。然今惟用赤 、白二种,余不复识者。唐·韦宙《独行方》治小儿脐中汁出不止,兼赤、肿,以白石脂细 末,熬温,扑脐中,日三良。又《斗门方》治泻痢,用白石脂、干姜二物,停捣,治以百沸 汤和面为稀糊,搜匀,并手丸如梧子,曝干,饮下三十丸。久痢不定,更加三十丸。霍乱煎 浆水为使。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禹余粮内容:\r禹余粮\ph19.bmp\r,生东海池泽及山岛中,或池泽中,今惟泽、潞州有之。旧说形 如鹅鸭卵,外有壳重 叠,中有黄,细末如蒲黄。今图上者,全是山石之形,都不作卵状,与旧说小异。采无时。

《本经》又有太一余粮。谨按陶隐居《登真隐诀》载长生四镇丸云∶太一禹余粮,定六腑,

镇五脏。注云∶按本草有太一余粮、禹余粮两种,治体犹同。而今世惟有禹余粮,不复识太 一。此方所用,遂合其二名,莫辨何者的是。而后小镇直云∶禹余粮,盒饭用之耳。余粮多 出东阳山岸间,茅山甚有,好者状如牛黄,重重甲错,其佳处乃紫色,泯泯如面,啮之无复 碜,虽然用之,宜细研,以水洮取汁澄之,勿令有沙土也。而苏恭亦云∶太一余粮与禹余粮 ,本一物,而以精粗为别,故一名太一禹余粮,其壳若瓷,初在壳中,未凝结者,犹是黄水 ,久凝乃有数色,或青或白,或赤或黄,年多渐变紫色,自赤及紫,俱名太一,其诸色通谓 之余粮也。今医家但用余粮,亦不能如此细分别耳,张仲景治伤寒下痢不止,心下痞硬,利 在下焦者,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赤石脂、禹余粮各一斤,并碎之,以水六升,煮取二升,

去滓,分再服。又按张华《博物志》曰∶扶海洲上,有草焉,名曰 草,其实食之,如大麦 ,从七月稔熟,民敛至冬乃迄,名自然谷,亦曰禹余粮。今药中有禹余粮者,世传昔禹治水 ,弃其所余食于江中,而为药也。然则 草与此异物而同名也。其云弃之江中而为药,乃与 生海池泽者同种乎?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太乙禹余粮内容:太乙禹余粮,文已具禹余粮条下。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无名异内容:\r无名异\ph20.bmp\r,出大食国,生于石上,今广州山石中及宜州南八里龙济山中亦 有之。黑褐色,大者 如弹丸,小者如墨石子,采无时。《本经》云∶味甘,平。主金疮折伤内损,生肌肉。今云 味咸,寒。消肿毒痈疣,与《本经》所说不同,疑别是一种。又岭南人云∶有石无名异,绝 难得。有草无名异,彼人不甚贵重。岂《本经》说者为石,而今所有者为草乎?用时以醋磨 涂敷所苦处。又有婆娑石,生南海,解一切毒。其石绿色,无斑点,有金星,磨之成乳汁者 为上。胡人尤珍贵之,以金装饰作指驱带之。每欲食及食罢,辄含吮数四,以防毒。今人有 得指面许块,则价值百金。人莫能辨,但水磨涓滴,点鸡冠热血,当化成水,乃真也。俗谓 之摩娑石。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婆娑石内容:\r婆娑石\ph21.bmp\r,文具无名异条下。

<目录>玉石上品卷第一<篇名>石中黄子内容:\r石中黄子\ph22.bmp\r,《本经》不载所生州土,云出禹余粮处有之。今惟出河中府 中条山谷内。旧说是 余粮壳中未成余粮黄浊水。今云其石形如面剂,紫黑色,石皮内黄色者,谓之中黄。两说小 异,谨按葛洪《抱朴子》云∶石中黄子所在有之,近水之山尤多,在大石中,其石常润湿不 燥,打石,石中有数十重,见之赤黄,溶溶如鸡子之在壳,得者即当饮之,不尔便坚凝成石 ,不中服也。破一石中,多者有一升,少者数合,法当正及未坚时饮之,即坚凝,亦可末 服也。若然旧说,是初破取者。今所用,是久而坚凝者耳。采无时。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金屑内容:\r金屑\ph23.bmp\r,生益州。银屑,生永昌。陶隐居注云∶金之所生,处处皆有,梁、

益、宁三州多有,

出水沙中,作屑谓之生金。而银所出处,亦与金同,但皆生石中耳。苏恭以为银之与金,生 不同处。金又出水中。陈藏器云∶生金是毒蛇屎,常见人取金,掘地深丈余,至纷子石,石 皆一头黑焦,石下有金,大者如指,小犹若麻豆,色如桑黄,咬时极软,即是真金。麸金出 水沙中,毡上淘取,或鹅鸭腹中得之。注以陈说为非是。然今饶、信、南剑、登州出金处,

采得金亦多端,或有若山石状者,或有若米豆粒者,若此类未经火,皆可为生金。其银在矿 中,则与铜相杂,土人采得之,必以铅再三煎炼方成,故不得为生银也。故下别有生银条云 ∶出饶州、乐平诸坑生银矿中,状如硬锡,纹理粗错自然者真。今坑中所得,乃在土石中,

渗溜成条,若丝发状,土人谓之老翁须,似此者极难得。方书用生银,必得此乃真耳,金屑 古方不见用者,银屑惟葛洪治痈肿五石汤用之。今人弥不用,惟作金银薄入药甚便,又金石 凌、红雪、紫雪辈,皆取金银取汁,此亦通用经炼者耳。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银屑内容:\r银屑\ph24.bmp\r,文具金屑条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生银内容:\r生银\ph25.bmp\r,文具金屑条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水银内容:\r水银\ph26.bmp\r,生符陵平土,今出秦州、商州、道州、邵武军,而秦州乃来自西 羌界。《经》云∶出 于丹砂者,乃是山石中采粗次朱砂,作炉置砂于中,下承以水,上覆以盎,器外加火 养,

则烟飞于上,水银溜于下,其色小白浊。陶隐居云∶符陵平土者,是出朱砂腹中,亦别出沙 地,皆青白色。今不闻有此。至于西羌来者,彼人亦云如此烧 。但其山中所生极多,至于 一山自折裂,人采得砂石,皆大块如升斗,碎之乃可烧 ,故西来水银,极多于南方者。谨 按《广雅》水银谓之 ,丹灶家乃名汞,盖字亦通用耳。其炉盖上灰,亦名 粉是也。又飞 炼水银为轻粉,医家下膈,最为要药。服者忌血,以其本出于丹砂故也。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水银粉内容:水银粉,文具水银条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雄黄内容:\r雄黄\ph27.bmp\r,生武都山谷敦煌山之阳,今阶州山中有之。形块如丹砂,明澈不 夹石,其色如鸡冠者 为真。有青黑色而坚者名熏(音训)黄,有形色似真而气臭者名臭黄,并不入服食药,只可 疗 疮疥耳。其臭以醋洗之便可断气,足以乱真,用之尤宜细辨。又阶州接西戎界,出一种水窟 雄黄,生于山岩中有水泉流处。其石名青烟石、白鲜石。雄黄出其中,其块大者如胡桃,小 者如粟豆,上有孔窍,其色深红而微紫,体极轻虚,而功用胜于常雄黄,丹灶家尤所贵重。

或 云雄黄金之苗也,故南方近金坑冶处时或有之,但不及西来者真好耳。谨案雄黄治疮疡尚矣 。《周礼》疡医∶凡疗疡以五毒攻之。郑康成注云∶今医方有五毒之药,作之合黄 (音武)

,置石胆、丹砂、雄黄、 石、磁石其中,烧之三日三夜,其烟上着,以鸡羽扫取之,以注 创,恶肉破骨则尽出。故翰林学士杨亿常笔记直史馆杨 年少时,有疡生于颊,连齿辅车外 肿,若覆瓯,内溃出脓血不辍,吐之痛楚难忍,疗之百方,弥年不瘥。人语之,依郑法合烧 药成,注之创中,少顷朽骨连两牙溃出遂愈,后便安宁,信古方攻病之速也。黄 若今市中 所货有盖瓦合也。近世合丹药,犹用黄瓦鬲,亦名黄 ,事出于古也。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雌黄内容:\r雌黄\ph28.bmp\r,生武都山谷,与雄黄同山。其阴山有金,金精熏则生雌黄。今出 阶州,以其色如金,

又似云母,甲错可析者为佳。其夹石及黑如铁色者,不可用。或云∶一块重四两者,析之可 得千重,此尤奇好也。采无时。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石硫黄内容:\r石硫黄\ph29.bmp\r,生东海牧羊山谷中及泰山、河西山,矾石液也。今惟出南海诸 蕃。岭外州郡或有,

而不甚佳。以色如鹅子初出壳者为真,谓之昆仑黄。其赤色者名石亭脂,青色者号冬结石,

半白半黑名神惊石,并不堪入药。又有一种土硫黄,出广南及荣州溪涧水中流出。其味辛性 热腥臭,主治疥疮,杀虫毒。又可煎炼成汁,以模 作器,亦如鹅子黄色。谨按古方书未有 服饵硫黄者。《本经》所说功用,止于治疮蚀,攻积聚冷气,脚弱等。而近世燧火炼治,为 常服丸散,观其制炼服食之法,殊无本源,非若乳石之有论议节度。故服之,其效虽紧,而 其患更速,可不戒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阳起石内容:\r阳起石\ph30.bmp\r,生齐山山谷及琅琊,或云山阳起山。今惟出齐州,他处不复有,

或云邢州鹊山亦有 之,然不甚好。今齐州城西唯一土山,石出其中,彼人谓之阳起山。其山常有温暖气,虽盛 冬大雪遍境,独此山无积雪,盖石气熏蒸使然也。山唯一穴,官中常禁闭。至初冬,则州发 丁夫,遣人监视取之。岁月积久,其穴益深, 凿他石,得之甚艰。以色白肌理莹明若野狼牙 者为上,亦有夹他石作块者不堪。每岁采择上供之余,州中货之,不尔市贾无由得也。货者 虽多,而精好者亦难得。旧说是云母根,其中犹夹带云母,今不复见此色。古服食方不见用 者,今补下药多使之。采无时。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凝水石内容:\r凝水石\ph31.bmp\r,即寒水石也,生常山山谷,又出中水县及邯郸。今河东汾、隰 州及德顺军亦有之。

此有两种,有纵理者,有横理者,色清明如云母可析,投置水中,与水同色,其水凝动者为 佳。或曰纵理者为寒水石,横理者为凝水石。三月采。又有一种冷油石,全与此相类,但投 沸油铛中,油即冷者,是也。此石有毒,若误用之,令腰以下不能举。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石膏内容:\r石膏\ph32.bmp\r,生齐山山谷及齐卢山、鲁蒙山,今汾、孟、虢、耀州、兴元府亦 有之。生于山石上,

色至莹白,其黄者不堪。此石与方解石绝相类,今难得真者。用时,惟取未破者以别之。其 方 解石,不附石而生,端然独处,外皮有土及水苔色,破之皆作方棱。石膏自然明莹如玉石,

此为异也。采无时。方解石,旧出下品。《本经》云∶生方山。陶隐居以为长石,一名方石 ,疗体相似,疑是一物。苏恭云∶疗热不减石膏,若然似可通用,但主头风不及石膏也。又 今南方医家着一说云∶按本草石膏、方解石,大体相似。但方解石不因石端然独处。又云∶ 今市人皆以方解石代石膏,未见有真石膏也。又陶隐居谓石膏皆在地中,雨后时时自出,取 之皆如棋子,此又不附石生也。二说相反,未知孰是。今详石膏,既与方解石肌理、形段、

刚柔皆同,但以附石、不附石,岂得功力相异也。但意今之所用石膏、方解者,自是方解石 ,石膏乃别是一物尔。今石膏中时时有莹澈可爱,有纵理而不方解者,好事者或以为石膏。

然据本草,又似长石。又有议者,以谓青石间往往有白脉贯澈类肉之有膏肪者,为石膏。此 又本草所谓理石也。然不知石膏定是何物。今且依市人用方解石。然博物者,亦宜坚考其实 也。今密州九仙山东南隅地中,出一种石,青白而脆,击之内有火,谓之玉火石,彼土医人 常用之。云味甘、微辛,温。疗伤寒发汗,止头目昏眩痛,功与石膏等。彼土人或以当石膏 ,故以附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方解石内容:方解石,文具石膏条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磁石内容:\r磁石\ph33.bmp\r,生泰山山谷及慈山山阴有铁处,则生其阳。今磁州、徐州及南海 傍山中皆有之。慈州 者岁贡最佳,能吸铁虚连十数针,或一、二斤刀器,回转不落者尤真。采无时。其石中有孔 ,孔中黄赤色,其上有细毛,性温,功用更胜。谨按《南州异物志》云∶涨海崎头水浅而多 磁石,徼外大舟以铁叶锢之者,至此多不得过。以此言之,海南所出尤多也。按磁石一名玄 石,

而此下自有玄石条,云生泰山之阳,山阴有铜,铜者雌,铁者雄。主疗颇亦相近,而寒温铜 铁畏恶乃别。苏恭以为铁液也。是磁石,中无孔,光泽纯黑者,其功劣于磁石。又不能悬针 。今北蕃以磁石作礼物,其块多光泽,又吸针无力,疑是此石,医方罕用。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玄石内容:\r玄石\ph34.bmp\r,文具磁石条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长石内容:\r长石\ph35.bmp\r,生长子山谷及泰山、临淄,今惟路州有之。纹如马齿,方而润泽 玉色。此石颇似石膏 ,但浓大,纵理而长为别耳。采无时。谨按《本经》理石、长石二物二条,其味与功效亦别 。又云∶理石如石膏顺理而细。陶隐居云∶理石亦呼为长理石。苏恭云∶理石皮黄赤,肉白 ,作斜理,不似石膏,市人刮去皮以代寒水石,并当 石。今灵宝丹用长、理石为一物。医 家相承用者,乃似石膏,与今潞州所出长石无异,而诸郡无复出理石,医方亦不见单用,往 往呼长石为长理石。又市中所货寒水石,亦有带黄赤皮者,不知果是理石否?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理石内容:理石,文具长石条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铁内容:\r铁\ph36.bmp\r,《本经》云∶铁落出牧羊平泽及 (音 )城,或析城。诸铁不着 所出州郡,亦当同处 耳。今江南、西蜀有炉冶处皆有之。铁落者,锻家烧铁赤沸,砧上打落细皮屑,俗呼为铁花 是也。初炼去矿,用以铸 器物者,为生铁。再三销拍,可以作 者,为 铁,亦谓之熟铁。

以生柔相杂和,用以作刀剑锋刃者,为钢铁。锻灶中飞出如尘,紫色而轻虚,可以莹磨铜器 者,为铁精。作针家磨 细末,谓之针砂。取诸铁于器中水浸之,经久色青,沫出,可以染 皂者,为铁浆。以铁拍作片段,置醋糟中积久衣生,刮取之,为铁华粉。入火飞炼者,为铁 粉。作铁华粉,自有法,文多不载。诸铁无正入丸散者,惟煮汁用之。华粉则研治极细,合 和诸药。又马衔、秤锤、车辖、及杵、锯等,皆烧以淬酒用之。刀斧刃磨水作药使,并俗用 有效,故载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生铁内容:\r生铁\ph37.bmp\r,文具铁条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钢铁内容:\r钢铁\ph38.bmp\r,文具铁条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铁精内容:铁精,文具铁条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铁浆内容:铁浆,文具铁条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铁落内容:铁落,文具铁条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铁粉内容:铁粉,文具铁条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铁华粉内容:铁华粉,文具铁条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秤锤内容:秤锤,文具铁条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马衔内容:马衔,文具铁条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车辖内容:车辖,文具铁条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食盐内容:食盐,旧不着所出州郡。陶隐居云∶有东海、北海盐及河东盐池,梁、益有盐井,交广 有南 海盐,西羌有山盐,胡中有木盐,而色类不同,以河东者为胜。河东盐,今解州、安邑两池 所种盐,最为精好是也。又有并州两监末盐。乃刮碱(音减)煎炼,不甚佳。其碱盖下品所 着卤碱,生河东盐池者,谓此也。下品又有大盐,生邯郸及河东池泽。苏恭云∶大盐即河东 印盐,人之常食者,形粗于末盐,乃似今解盐也。解人取盐,于池旁耕地,沃以池水,每临 南风急,则宿昔成盐满畦,彼人谓之种盐。东海、北海、南海盐者,今沧、密、楚、秀、

温、台、明、泉、福、广、琼、化诸州,官场煮海水作之,以给民食者,又谓之泽盐,医方 所谓海盐是也。其煮盐之器,汉谓之牢盆,今或鼓铁为之,或编竹为之,上下周以蜃灰,广 丈深尺,平底,置于灶背,谓之盐盘。《南越志》所谓织篾为鼎,和以牡蛎是也。然后于海 滨掘地为坑,上布竹木,覆以蓬茅,又积沙于其上。每潮汐冲沙,卤碱淋于坑中。水退则以 火炬照之,卤气冲火皆灭。因取海卤注盘中煎之,顷刻而就。管子曰∶齐有渠展之盐,伐菹 薪煮海水征积之,十月始生,至于正月成三万是也。菹薪谓以茅菹然火也。梁、益盐井者,

今归州及西川诸郡,皆有盐井,汲其水以煎作盐,如煮海之法,但以食彼方之民耳。西羌山 盐,胡中木盐者,即下条云光明盐,生盐州。下品有戎盐,生胡盐山及西羌北地,酒泉福禄 城东南角。北海青,南海赤者是也。然羌胡之盐,种类自多。陶注又云∶虏中盐有九种,白 盐、食盐常食者。黑盐、柔盐、赤盐、驳盐、臭盐、马齿盐之类,今人不能遍识。医家治眼 及补下药多用青盐,疑此即戎盐。而《本经》云∶北海青,南海赤。今青盐从西羌来者,形 块方棱,明莹而青黑色,最奇。北胡来者,作大块,而不光莹,又多孔窍,若蜂窠状,色亦 浅于西盐,彼人谓之盐枕,入药差劣。北胡又有一种盐,作片屑,如碎白石,彼人亦谓之青 盐,缄封于匣中,与盐枕并作礼贽,不知是何色类。又阶州出一种石盐,生山石中,不由煎 炼,自然成盐,色甚明莹,彼人甚贵之,云即光明盐也。医方所不用,故不能尽分别也。又 通、泰、海州,并有停户刮碱煎盐输官,如并州末盐之类,以供给江湖,极为饶衍,其味 乃优于并州末盐也。滨州亦有人户煎炼草土盐,其色最粗黑,不堪入药,但可啖马耳。又下 有绿盐条云∶以光明盐、 砂、赤铜屑酿之为块,绿色,真者出焉耆国水中石下取之,状若 扁青、空青,今不闻识此者,医方亦不用。唐柳柳州纂救三死治霍乱盐汤方云∶元和十一年 十月,得干霍乱,上不可吐,下不可利,出冷汗三大斗许,气即绝。河南房伟传此汤,入口 即吐,绝气复通。其法用盐一大匙,熬令黄,童子小便一升,二物温和服之,少顷吐下即愈 。刘禹锡《传信方》,着崔中丞炼盐黑丸方∶盐一升,捣末,内粗瓷瓶中实,筑泥头讫,初 以火烧,渐渐加炭火,勿令瓶破,候赤彻,盐如水汁,即去火,其盐冷即凝,破瓶取之。

豉一升熬焦,桃仁一大两,和麸熬令熟,巴豆二大两,去心膜,纸中熬令油出,须生熟得所 ,熟即少力,生又损人,四物各用研捣成熟药,秤量蜜和丸如梧子,每服三丸,皆平旦时服 。天行时气,豉汁及茶下并得。服后多吃茶汁行药力。心痛,酒下,入口便止。血痢,饮下 ,初变水痢,后便止。鬼疟,茶饮下。骨热,白蜜汤下。忌冷浆水。合药久,则丸稍加令大 。凡服药后吐痢,勿怪。服药一日,忌口两日。吐痢若多,即煎黄连汁服止之。平旦服药,

至小食时以来,不吐痢者,或遇杀药人,即更服一、两丸投之。其药,冬中合,腊月尤佳。

瓷合子中盛贮,以腊纸封之,勿令泄气。清河崔能云∶合得一剂,可救百人。天行时气,卒 急觅诸药不得,又恐过时,或在道途,或在村落,无诸药可求,但将此药一刀圭,即敌大黄 、朴硝数两,曾试有效。宜行于闾里间,及所使辈。

小儿、女子不可服,多被搅作耳。唐方又有药盐法,出于张文仲。唐之大夫多作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戎盐内容:戎盐,文具石盐条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大盐内容:大盐,文具石盐条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卤碱内容:卤碱,文具石盐条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光明盐内容:光明盐,文具食盐条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绿盐内容:绿盐,文具食盐条下。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太阴玄精内容:\r太阴玄精\ph42.bmp\r,出解县,今解池及通、泰州积盐仓中亦有之,其色青白龟背 者佳。采无时。解池 又有盐精,味更咸苦,青黑色,大者三、二寸,形似铁铧觜,三月、四月采。亦主除风冷,

无毒。又名泥精,盖玄精之类也。古方不见用者,近世补药及治伤寒多用之,其着者,治伤 寒三日,头痛,壮热,四肢不利,正阳丹,太阴玄精、硝石、硫黄各二两, 砂一两,四物 都细研,入瓷瓶子中,固济,以火半斤,于瓶子周一寸 之,约近半日,候药青紫色,住火。

待冷取出,用腊月雪水拌令匀湿,入瓷罐子中,屋后北阴下阴干,又入地埋二七日,取出细 研,以面糊和为丸,如鸡头实大。先用热水浴后,以艾汤研下一丸。以衣盖,汗出为瘥。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密陀僧内容:\r密陀僧\ph43.bmp\r,《本经》不载所出州土。注云∶出波斯国。今岭南、闽中银铜 冶处亦有之,是银铅 脚。其初采矿时,银、铜相杂。先以铅同煎炼,银随铅出。又采山木叶烧灰,开地作炉,填 灰 其灰池感铅银气,置之积久成此物。今之用者,往往是此,未必胡中来也。形似黄龙齿而坚 重者,佳。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桃花石内容:\r桃花石\ph44.bmp\r,《本经》不载所出州土,注云∶出申州钟山县,今信州亦有之,

形块似赤石脂、紫 石英辈。其色似桃花,光润而体重,以舐之不着舌者,为佳。采无时。陶隐居解赤石脂云∶ 用 然则功用亦不相远矣。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花蕊石内容:\r花蕊石\ph45.bmp\r,出陕州阌乡县。体至坚重,色如硫黄,形块有极大者,人用琢 器,古方未有用者。

近世以合硫黄同 ,研末,敷金疮,其效如神。又人仓猝中金刃,不及 合,但刮石上,取 细末敷之,亦效。采无时。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珊瑚内容:\r珊瑚\ph46.bmp\r,生南海。注云∶又从波斯国及师子国来。今广州亦有,云生海底,

作枝柯状,明润如 红玉,中多有孔,亦有无孔者,枝柯多者更难得。采无时。谨按《海中经》曰∶取珊瑚,先 作铁网沉水底,珊瑚贯中而生,岁高三、二尺,有枝无叶,因绞网出之,皆摧折在网中,故 难得完好者,不知今之取者果尔否?汉积翠池中,有珊瑚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 六十三条,云是南越王赵佗所献,夜有光影。晋·石崇家有珊瑚,高六、七尺。今并不闻有 此高硕者。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石蟹内容:\r石蟹\ph47.bmp\r,出南海,今岭南近海州郡皆有之。体质石也,而都与蟹相似。或 云是海蟹多年水沫相 着,化而为石,每海潮风飘出,为人所得。又一种入洞穴,年深者亦然。醋磨敷痈肿,亦解 金石毒。采无时。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石蛇内容:\r石蛇\ph48.bmp\r,出南海水旁山石间。其形盘屈如蛇也,无首尾,内空,红紫色,

又似车螺,不知何物 所化。大抵与石蟹同类,功用亦相近,尤能解金石毒。左盘者良。采无时。味咸,性平,无 毒。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黑羊石内容:\r黑羊石\ph49.bmp\r,生兖州宫山之西。味淡,性热,解药毒。春中掘地采之,以黑 色有墙壁光莹者为上 。

<目录>玉石中品卷第二<篇名>白羊石内容:\r白羊石\ph50.bmp\r,生兖州白羊山。味淡,其性∶熟用即大热,生用即凉,解众药 毒。春中掘地采之,

以白莹者为良。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青琅内容:\r青琅 \ph51.bmp\r,生蜀郡平泽。苏恭注云∶琅 乃有数种,是琉璃之类,火齐宝 也。琅 五色具 ,以青者入药为胜,出 (音髓)州以西乌白蛮中及于阗国也。今秘书中有《异鱼图》,载 琅 有孔窍如虫蛀,击之有金石之声,乃与珊瑚相类。其说不同,人莫能的识。谨按《尚书禹贡 》∶雍州厥贡, 、琳、琅 。《尔雅》云∶西北之美者,有昆仑之 、琳、琅 焉。孔 安国、郭璞皆以为石之似珠者,而《山海经》云∶昆仑山有琅 。若然是石之美者,明莹 若珠之色,而其状森植耳。大抵古人谓石之美者,多谓之珠。《广雅》谓琉璃、珊瑚,皆为 珠是也。故《本经》一名青珠,而左太冲《蜀都赋》云∶青珠黄环。黄环是木,然引以相并 者,亦谓其美如珠,而其类实木也。又如上所说,皆出西北山中,而今图乃云海底得之。盖 珍瑰之物,山、海、谷俱产焉。今医方家亦以难得而稀用也。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石内容:\r 石\ph52.bmp\r,生汉中山谷及少室,今潞州亦有焉。性大热,置水中令水不冰,

又坚而拒火,烧之一 日夕,但解散而不夺其坚。市人多取洁白石当之,烧即为灰也。此药攻击积聚痼冷之病为良 。用之须真者乃佳。又有特生 石,生西域。张华《博物志》云∶鹳伏卵时,取 石周遭 卵,以助暖气。方术家用之,取鹳巢中者为真,即此特生 石也。然此色难得,人多使汉 中者,外形紫赤,内白如霜,中央有臼,形状如齿,其块小于白 石,而肌粒大数倍,乃如 小豆许。白 石粒细,才若粟米耳。又有握雪 石,出徐州西宋里山,入土丈余,生于烂土 石间,色白细软如面也。又下条苍石,生西域。苏恭云∶特生 石,一名苍 石。而梁州特 生,亦有青者。房陵、汉川与白 石同处,亦有青色者,多与特生同,但不入方用。今医家 多只用 石,即白 石也。形类相近,如此尤宜详择之耳。古方治寒冷积聚,皆用 石。胡 洽大露宿丸,主寒冷百病方∶ 石炼、干姜、桂心、皂荚、桔梗各三两,附子二两,六物捣 筛,蜜丸,服如梧子五丸,日三,渐增,以知为度。又有匈奴露宿丸、硫黄丸,并主积聚,

及饮食不下,心腹坚实,皆用 石。近世乃少用者。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特生石内容:特生 石,文具 石条下。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握雪石内容:握雪 石,文具 石条下。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苍石内容:苍石,文具 石条下。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代赭内容:\r代赭\ph53.bmp\r,生齐国山谷,今河东京东山中亦有之。以赤红青色如鸡冠有泽,

染爪甲不渝者良。古 方紫丸治小儿用代赭,云无真者,以左顾牡蛎代使,乃知真者难得。今医家所用,多择取大 块,其上纹头有如浮沤丁者为胜,谓之丁头代赭。采无时。次条又有白垩,生邯郸山谷,即 画家所用者,多而且贱,一名白善土。胡居士云∶始兴小桂县晋阳乡,有白善,俗方稀用。

今处处皆有,人家往往用以浣衣。《山海经·西山经》∶石 (音跪)之山,其阴灌水出焉,

而北流于愚水,其中有流赭,以涂牛马无病。郭璞注云∶赭,赤土也。今人以朱涂牛角,云 以辟恶。又云∶大次之山,其阳多垩。又北山经天池之山,其中多黄垩。又中山经葱聋之山 ,其中有大谷,多白、黑、青、黄垩。注云∶言有杂色之垩也,然则赭以西土者为贵。垩有 五色,入药惟白者耳。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白垩内容:\r白垩\ph54.bmp\r,文具代赭条下。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铅内容:\r铅\ph55.bmp\r,生蜀郡平泽。锡,生桂阳山谷。今有银坑处皆有之。而临贺出锡尤 盛,亦谓之白 。铅 丹,黄丹也。粉锡,胡粉也。二物并是化铅所作,故附于铅。镜虽铜,而皆用锡杂之,乃能 明白,故镜鼻附于锡。谨按《字书》∶为锡,为 ,铅为青金,虽相似,而入用殊别也。

又有 铅霜,亦出于铅。其法从铅杂水银十五分之一,合炼作片,置醋瓮中密封,经久成霜,亦谓 之铅白霜。性极冷,入治风痰,及婴孺惊滞药。今医家用之尤多。凡铸铜之物,多和以锡。

《考工记》∶攻金之工。金有六齐是也。凡药用铜弩牙、古文钱之类,皆以有锡,故其用亦 近之。又铅灰治瘰 。刘禹锡着其法云∶取铅三两,铁器中熬之,久当有脚如黑灰,取此灰 和脂涂 子上,仍以旧帛贴之,数数去帛,拭恶汁。又贴如此半月许,亦不痛、不破、不 作疮,但内消之为水,瘥。虽流过项亦瘥。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铅丹内容:铅丹,文具铅条下。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铅霜内容:铅霜,文具铅锡条下。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粉锡内容:\r粉锡\ph56.bmp\r,文具铅条下。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锡铜镜鼻内容:锡铜镜鼻,文具铅条下。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古文钱内容:古文钱,文具铅条下。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金牙内容:\r金牙\ph57.bmp\r,生蜀郡,今雍州亦有之。《本经》以如金色者良,而此物出于溪 谷,在蜀、汉江岸石 间打出者,内即金色,岸摧入水年久者多黑。葛洪治风毒厥,有大、小金牙酒,但浸其汁而 饮之。古方亦有烧淬去毒入药者。孙思邈治风毒及鬼疰、南方瘴气、传尸等,各有大、小金 牙散之类是也。又有铜牙,亦相似,而外黑色,方书少见用者。小金牙酒,主风疰百病,虚 劳湿冷缓不仁,不能行步,近人用之多效,故着其法云∶金牙、细辛、地肤子、莽草、干 地黄、蒴 根、防风、附子、茵芋、续断、蜀椒各四两,独活一斤,十二物,金牙捣末,别 盛练囊,余皆薄切,并金牙共内大绢囊,以清酒四斗渍之,密泥器口,四宿酒成,温服二合 ,日三。渐增之。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石灰内容:\r锻石\ph58.bmp\r,生中山川谷,今所在近山处皆有之。此烧青石为灰也,又名石锻。

有两种∶风化、水 化。风化者,取锻了石,置风中自解,此为有力。水化者,以水沃之,则热蒸而解,力差劣 。古方多用合百草团末,治金创殊胜。今医家或以腊月黄牛胆,取汁搜和,却内胆中,挂之 当风百日,研之更胜草叶者。又败般茹灰,刮取用亦同。又冬灰,生方谷川泽。浣衣黄灰,

烧诸蒿藜积聚炼作之。今用灰,多杂薪蒸乃不善。惟桑薪灰,纯者入药绝奇。古方以诸灰杂 锻石熬煎,以点疣、痣、黑子等,丹灶亦用之。又锻铁灶中灰,主坚积,古方二车丸用之。

灶中对釜月下黄土,名伏龙肝。灶额上墨,名百草霜,并主消化积滞,今人下食药中多用之 。铛下墨、梁上尘,并主金创。屋尘煤,治齿断肿出血。东壁土,主下部疮、脱肛,皆医家 常用,故并见此。伤寒黑奴丸,用釜底墨、灶突墨、梁上尘三物,同合诸药,盖其功用亦相 近矣。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伏龙肝内容:伏龙肝,文具锻石条下。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铛墨内容:铛墨,文具锻石条下。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东壁土内容:东壁土,文具锻石条下。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梁上尘内容:梁上尘,文具锻石条下。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冬灰内容:冬灰,文具锻石条下。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灶灰内容:灶灰,文具锻石条下。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砂内容:\r 砂\ph59.bmp\r,出西戎,今西凉、夏国及河东、陕西近边州郡亦有之。然西戎来 者,颗块光明,大者 如拳,重三、五两,小者如指面,入药最紧。边界出者,杂碎如麻豆粒,又夹砂石,用之须 飞,澄去土石讫,亦无力,彼人谓之气砂。此药近出唐世,而方书着古人单服一味伏火,作 丸子,亦有兼硫黄、马牙硝辈合饵者,不知方出何时,殊非古法。此本攻积聚之物,热而有 毒,多食腐坏人肠胃,生用又能化人心为血,固非平居可饵者,而西土人用淹肉,炙以当盐 食之无害,盖积习之久。若魏武啖野葛不毒之义也。又名北庭砂,又名狄盐。《本经》云柔 金银,可为焊药。今人作焊药,乃用鹏砂,鹏砂出于南海,性温、平。今医家治咽喉,最为 要切,其状甚光莹,亦有极大块者,诸方亦稀用。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蓬砂内容:\r蓬砂\ph60.bmp\r,文具 砂条下。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姜石内容:\r姜石\ph61.bmp\r,生土石间,齐州历城来者良,所在亦有,今惟出齐州。其状如姜,

有五种,用色白者 ,以烂而不碜者好。采无时。崔氏疗丁肿,单用白姜石末,和鸡子清敷之,丁自出。乳痈涂 之亦善。大凡石类,多主痈疽,北齐马嗣明医杨遵彦背疮,取粗理黄石如鹅卵大,猛烈火烧 令赤,内酽醋中,因有屑落醋里,频烧淬石,至尽,取屑曝干,捣筛和醋涂之,立愈。刘禹 锡谓之炼石法∶用之敷疮肿无不愈者。世人又传麦饭石,亦治发背疮。麦饭石者,粗黄白,

类麦饭,曾作磨 者尤佳。中岳山人吕子华方云∶取此石碎如棋子,炭火烧赤,投米醋中 之,良久,又烧如此十遍,鹿角一具,连脑骨者,二、三寸截之,炭火烧令烟出即止,白 蔹末与石末等分,鹿角倍之,三物同捣筛,令精细,取三年米醋,于铛中煎如鱼眼沸即下,

前药调和,令如寒食饧,以篦敷于肿上,惟留肿头如指面,勿令有药,使热气得泄,如未有 肿脓,即当内消,若已作头,即撮令小。其病久,得此膏,直至肌肉烂落出筋骨者,即于细 布上涂之,贴于疮上,干即易之。但中隔不穴者,即无不瘥。其疮肿时,切禁手触,其效极 神异。此方孙思邈《千金月令》已有之,与此大同小异,但此本论说稍备耳。又水中圆石,

治背上忽肿,渐如 子,不识名者,以水中圆石一、两碗,烧令极热,泻入清水中,沸定后,

洗肿处立瘥。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麦饭石内容:麦饭石,文具姜石条下。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自然铜内容:\r自然铜\ph62.bmp\r,生邕州山岩中出铜处,今信州、火山军皆有之,于铜坑中及石 间采之。方圆不定,

其色青黄如铜,不从矿炼,故号自然铜。今信州出一种如乱铜丝状,云在铜矿中,山气熏蒸 ,自然流出,亦若生银如老翁须之类,入药最好。火山军者,颗块如铜,而坚重如石,医 家谓之 石,用之力薄。采无时,今南方医者说∶自然铜有两、三体∶一体大如麻黍,或多 方解,累累相缀,至如斗大者,色煌煌明烂如黄金、 石,最上;一体成块,大小不定,亦 光 明而赤;一体如姜、铁矢之类。又有如不冶而成者,形大小不定,皆出铜坑中,击之易碎,

有黄赤,有青黑者,炼之乃成铜也。据如此说,虽分析颇精,而未见似乱丝者耳。又云∶今 市人多以 石为自然铜,烧之皆成青焰,如硫黄者是也。此亦有二、三种∶一种有壳如禹 余粮,击破其中光明如鉴,色黄类 石也;一种青黄而有墙壁,或纹如束针;一种碎理如团 砂者,皆光明如铜,色多青白而赤少者,烧之皆成烟焰,顷刻都尽。今药家多误以此为自然 铜,市中所货往往是此。自然铜用多须 ,此乃畏火,不必形色,只此可辨也。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石燕内容:\r石燕\ph63.bmp\r,山零陵郡,今永州祁阳县江旁沙滩上有之,形似蚶而小,其实石 也。或云∶生山洞 中,因雷雨则飞出,堕于沙上而化为石,未审的否?今人以催生令产妇两手各握一枚,须臾 子则下。采无时。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砒霜内容:\r砒霜\ph64.bmp\r,旧不着所出郡县,今近铜山处亦有之,惟信州者佳。其块甚有大 者,色如鹅子黄,明 澈不杂。此类本处自是难得之物,每一两大块真者,人竟珍之,市之不啻金价。古服食方中 亦或用之,必得此类,乃可入药。其市肆所蓄片如细屑,亦夹土石,入药服之,为害不浅。

误中解之,用冷水研绿豆浆饮之,乃无也。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不灰木内容:\r不灰木\ph65.bmp\r,出上党,今泽、潞山中皆有之,盖石类也。其色青白如烂木,

烧之不燃,以此得名 ,或云滑石之根也,出滑石处皆有,亦名无灰木。采无时。今处州山中出一种松石,如松干 ,而实石也,或云松久化为石,人家多取以饰山亭及琢为枕。虽不入药,然与不灰木相类,

故附之。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金星石内容:\r金星石\ph66.bmp\r,生并州、濠州,寒,无毒。主脾、肺壅毒及肺损出血,嗽血,

下热涎,解众毒。又 有一种银星石,体性亦相似。采无时。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银星石内容:银星石,文具金星石条下。

<目录>玉石下品卷第三<篇名>井泉石内容:\r井泉石\ph67.bmp\r,生深州城西二十里剧家村地泉内,深一丈许。其石如土色,圆 方长短大小不等,内 实外圆,作层重叠相交。其性大寒,无毒,解心脏热结,消去肿毒,及疗小儿热疳。不拘时 月采之。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赤箭内容:\r赤箭\ph68.bmp\r,生陈仓川谷、雍州及泰山少室,今江湖间亦有之,然不中药用。

其苗独茎如箭杆,叶 生其端,四月开花,秆、叶俱赤,实似苦楝子,核作五、六棱,中有肉如面,日曝则枯萎。

其根大类天门冬,惟无心脉耳。去根五、六寸,有十余子为卫,似芋。三月、四月、八月采 根,曝干。今三月、四月采苗,七月、八月、九月采根。谨按此草,有风不动,无风则自摇 。《抱朴子》云∶按仙方中有合离草,一名独摇芝,一名离母。所以谓之合离、离母者,

此草为物,下根如芋魁,有游子十二枚周环之,去大魁数尺,皆有细根如白发,虽相须,而 实不连,但以气相属耳。如菟丝之草,下有伏菟之根,无此菟,则丝不得上,亦不相属也。

然则赤箭之异,陶隐居已云,此亦非俗所见。菟丝之下有伏菟,亦不复闻有见者,殆其种类 中时有神异者,乃如此耳。又陶、苏皆云∶赤箭是芝类,而上有六芝条,五芝皆以五色生于 五岳,诸方所献者,紫芝生高夏山谷。苏云∶芝多黄白,稀有黑青者,紫芝最多,非五芝 类,但芝自难得,纵获一、二,岂得终久服邪?今山中虽时复有之,而人莫能识其真,医家 绝无用者,故州郡亦无图上,盖祥异之物,非世常有,但附其说于此耳。凡采药时月,皆先 据《本经》,而后着。今土俗所宜。且赤箭《本经》但云三月、四月、八月采根,不言用苗 ,而今方家乃并用根苗,各有收采时月,与《本经》参差不同,难以兼着,故但从今法。其 他药有相类者,亦同此比。又按序例云∶凡采药,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谓春初津 润始萌,未冲枝叶,势力淳浓故也。至秋枝叶津润归流于下。今即事验之,春宁宜早,秋宁 宜晚。据此文意,采根者,须晚秋以后,初春以前,欲其苗梗枯落,至未萌芽时,气味正完 ,乃可采耳。然其他药类,生长及枯死有早晚,采之自随其时,不必拘以春、秋也。下又 云∶华、实、茎、叶,乃各随其所熟,岁月亦有早晏,不必都依本文,是其义也,他亦同此 比。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六芝内容:六芝,文具赤箭条下。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天门冬内容:\r天门冬\ph69.bmp\r,生奉高山谷,今处处有之。春生藤蔓,大如钗股,高至丈余,

叶如茴香,极尖细而 疏滑,有逆刺,亦有涩而无刺者,其叶如丝杉而细散,皆名天门冬。夏生白花,亦有黄色者 ;秋结黑子,在其根枝旁。入伏后无花,暗结子。其根白,或黄紫色,大如手指,长二、三 寸,大者为胜,颇与百部根相类,然圆实而长,一、二十枚同撮。二月、三月、七月、八月 采根。四破之,去心,先蒸半炊间,曝干。停留久仍湿润,入药时,重炕焙令燥。洛中出者 ,叶大秆粗,殊不相类。岭南者无花,余无它异。谨按天门冬别名,《尔雅》谓之蘼(亡彼 切),一名 (极闸同)冬。《山海经》云∶条谷之山,其草多芍药、 冬是也。《抱朴子》

及《神仙服食方》云∶天门冬,一名颠棘。在东岳名淫羊藿,在中岳名天门冬,在西岳名管 松,在北岳名无不愈,在南岳名百部,在京陆山阜名颠棘,虽处处皆有,其名各异,其实一 也 。在北岳地阴者尤佳,欲服之,细切,阴干,捣下筛,酒调三钱匕,日五、六进之,二百日 知,可以强筋髓,驻颜色,与炼成松脂同蜜丸益善。服者不可食鲤鱼,此方以颠棘为别名。

而张茂先以为异类。《博物志》云∶天门冬茎间有刺,而叶滑者曰 休,一名颠棘,根以浣 缣素令白。越人名为浣草,似天门冬而非也。凡服此,先试浣衣如法者,便非天门冬。若如 所说,则有刺而叶滑,便不中服。然今所有,往往是此类,用者须详之。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麦门冬内容:\r麦门冬\ph71.bmp\r,生亟谷川谷及堤 肥土石间久废处,今所在有之。叶青似莎草,

长及尺余,四季不 凋,根黄白色有须,根作连珠形,似 麦颗,故名麦门冬。四月,开淡红花,如红蓼花;实 碧而圆如珠。江南出者∶叶大者,苗如粗葱,小者如韭。大小有三、四种,功用相似,或云 吴地者尤胜。二月、三月、八月、十月采,阴干。亦堪单作煎饵之。取新根去心,捣熟,绞 取汁,和白蜜,银器中重汤煮,搅不停手,候如饴乃成,酒化温服之。治中益心,悦颜色,

安 神,益气,令人肥健,其力甚快。又主金石药发。麦门冬去心六两,人参四两,甘草二两炙 ,三物下筛,蜜丸如梧子,日再饮下。又崔元亮《海上方》,治消渴丸云∶偶于野人处得,

神验不可言,用上元板桥麦门冬鲜肥者二大两,宣州黄连九节者二大两,去两头尖三、五节 ,小刀子条理,去皮毛了净,吹去尘,更以生布摩拭,秤之,捣末,以肥大苦瓠汁浸麦门冬 ,经宿,然后去心,即于臼中捣烂,即内黄连末臼中,和捣,候丸得,即并手丸大如梧子,

食后饮下五十丸,日再,但服两日,其渴必定。若重者,即初服药,每一服一百五十丸,每 二日服一百二十丸,第三日一百丸,每四日八十丸,第五日依本服丸。若欲合药,先看天气 晴明,其夜方浸药,切须净处,禁妇人、鸡犬见知,如似可,每日只服二十五丸。服讫觉虚 ,即取白羊头一枚,净去毛,洗了,以水三大斗,煮令烂,去头,取汁可一斗以来,细细服 之,亦不着盐,不过三剂平复。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术内容:\r术\ph73.bmp\r,生郑山山谷、汉中、南郑,今处处有之,以嵩山、茅山者为佳。春 生苗,青色无桠。一 名山蓟,以其叶似蓟也。茎作蒿秆状,青赤色,长三、二尺以来;夏开花,紫碧色,亦似刺 蓟花,或有黄白花者;入伏后结子,至秋而苗枯;根似姜,而旁有细根,皮黑,心黄白色,

中有膏液紫色。二月、三月、八月、九月采,曝干。干湿并通用,今八月采之,服食家多单 饵之。或合白茯苓,或合石菖蒲,并捣末,旦日水调服,晚再进,久久弥佳。又 取生术,

去土,水浸,再三煎如饴糖,酒调饮之更善。今茅山所制术,煎是此法也。陶隐居云∶昔者 刘涓子 取其精而丸之,名守中金丸。今传其法,乃是膏煎,恐非真耳。谨按术有二种∶《

尔雅》云∶术,山蓟,杨抱(音孚)释曰∶蓟。此辨蓟生山中及平地者名也。生平地者名蓟,

生山中名术。陶注本草云∶白术叶大而有毛,甜而少膏,赤术细苦而多膏是也。其生平地而 肥,大于众者,名杨抱蓟,今呼之马蓟。然则杨抱即白术也。今白术生杭、越、舒、宣州高 山岗上,叶叶相对,上有毛,方茎,茎端生花,淡紫碧红数色,根作桠生,二月、三月、八 月、九月采根,曝干。以大块紫花者为胜,又名乞力伽。凡古方云术者,乃白术也,非谓今 之术矣。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葳蕤内容:\r葳蕤\ph75.bmp\r,生泰山山谷丘陵,今滁州、舒州及汉中皆有之。叶狭而长,表白 里青,亦类黄精。茎 秆强直,似竹箭杆,有节;根黄多须,大如指,长一、二尺,或云可啖;三月开青花,结圆 实。立春后采根,阴干用之。《本经》与女葳同条,云是一物二名,又云自是二物,苗蔓与 功用全别。《尔雅》∶谓荧,委葳。(上于为 ,下人垂切)。郭璞注云∶药草也。亦无女葳 之别名,疑别是一物。且《本经》中品,又别有女葳条。苏恭云∶即此女葳。今《本经》朱 书是女葳能效,黑字是葳蕤之功。观古方书所用,则似差别。胡洽治时气、洞下、 下,有 女葳丸。治伤寒泠下结肠丸中,用女葳。治虚劳小黄 酒云。下痢者加女葳,详此数方所用 ,乃似中品女葳,缘其性温,主霍乱泄痢故也。又主贼风手足枯痹、四肢拘挛茵芋酒中用女 葳,及《古今录验》治身体 疡斑剥女葳膏,乃似朱字女葳,缘其主中风不能动摇及去 好 色故也。又治伤寒七、八日不解续命鳖甲汤,治脚弱鳖甲汤,并用葳蕤。及延年方,主风热 项急痛、四肢骨肉烦热葳蕤饮,又主虚风热发,即头热葳蕤丸,乃似此黑字葳蕤,缘其主虚 热湿毒、腰痛故也。三者主治既别,则非一物明矣。然陈藏器以为更非二物,是不然矣。此 女葳性平,味甘。中品女葳味辛,性温。性味既殊,安得为一物。又云葳蕤一名地节,极似 偏精,疑即青粘。华佗所服漆叶青粘散是此也。然世无复能辨者,非敢以为信然耳。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女葳内容:\r女葳\ph76.bmp\r,文具葳蕤条下。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黄精内容:\r黄精\ph78.bmp\r,旧不载所出州郡,但云生山谷,今南北皆有之。以嵩山、茅山者 为佳。三月生苗,高 一、二尺以来;叶如竹叶而短,两两相对;茎梗柔脆,颇似桃枝,本黄末赤;四月开细青白 花,如小豆花状;子白如黍,亦有无子者。根如嫩生姜,黄色;二月采根,蒸过曝干用。

今通八月采,山中人九蒸九曝,作果卖,甚甘美,而黄黑色。江南人说黄精苗叶,稍类钩吻 ,但钩吻叶头极尖,而根细。苏恭注云∶钩吻蔓生,殊非此类,恐南北所产之异耳。初生苗 时,人多采为菜茹,谓之笔菜,味极美,采取尤宜辨之。隋·羊公服黄精法云∶黄精是芝草 之精也。一名葳蕤,一名仙人余粮,一名苟格,一名菟竹,一名垂珠,一名马箭,一名白芨 。二月、三月采根,入地八、九寸为上。细切一石,以水二石五斗,煮去苦味,漉出,囊中 压取汁,澄清,再煎如膏乃止。以炒黑豆黄末相和,令得所,捏作饼子如钱许大。初服二枚 ,日 益之,百日知。亦焙干筛末,水服,功与上等。《抱朴子》云∶服黄精花胜其实。花,生十 斛,干之可得五、六斗,服之十年,乃可得益。又《博物志》云∶天老谓黄帝曰∶太阳之草 ,名黄精,饵之可以长生。世传华佗漆叶青粘散云∶青粘是黄精之正叶者,书传不载,未审 的否。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地黄内容:\r地黄\ph80.bmp\r,生咸阳川泽,黄土地者佳,今处处有之,以同州为上。二月生叶,

布地便出,似车前 ,叶上有皱纹而不光,高者及尺余,低者三、四寸,其花似油麻花而红紫色,亦有黄花者,

其实作房如连翘,子甚细而沙褐色,根如人手指,通黄色,粗细长短不常。二月、八月采根 ,蒸三、二日令烂,曝干,谓之熟地黄。阴干者,是生地黄。种之甚易,根入土即生。一说 ∶古称种地黄宜黄土。今不然,大宜肥壤虚地,则根大而多汁。其法以苇席圆编如车轮,径 丈余,以壤土实苇席中为坛,坛上又以苇席实土为一级,比下坛径减一尺。如此数级,如浮 屠也。乃以地黄根节多者寸断之,莳坛上,层层令满,逐日以水灌之,令茂盛。至春秋分时 ,自上层取之,根皆长大而不断折,不被 伤故也。得根曝干之。熟干地黄最上。出同州,

光润而甘美。南方不复识。但以生地黄草烟熏使干黑,洗之煤尽,仍白也。今干之法∶取肥 地黄三、二十斤,净洗,更以拣去细根及根节瘦短者,亦得二、三十斤,捣绞取汁,投银铜 器中,下肥地黄浸漉令浃,饭上蒸三、四过,时时浸漉转蒸讫,又曝使汁尽,其地黄当光黑 如漆 ,味甘如饴糖,须瓷器内收之,以其脂柔喜暴润也。又医家欲辨精粗,初采得以水浸。有浮 者名天黄,不堪用;半沉者名人黄,为次;其沉者名地黄,最佳也。神仙方服食地黄,采取 根,净洗,捣绞取汁,煎令小稠,内白蜜更煎,令可丸。晨朝酒送三十丸如梧子,日三。亦 入青州枣肉同丸。又煎膏入干根末丸服。又四月采其实,阴干,筛末,水服钱匕,其效皆等 。其花名地髓花。延年方有单服二法。又治伤折金疮为最要之药。《肘后方》∶疗 折四肢 骨破碎及筋伤蹉跌,烂捣生地黄熬之,裹所伤处,以竹简编夹之,遍急缚勿令转动,一日一 夕,可以十易,则瘥。崔元亮《海上方》∶治一切心痛,无问新久,以生地黄一味,随人所 食多少,捣绞取汁,搜面作 ,或冷淘食,良久当利出虫长一尺许,头似壁宫,后不复患 矣。昔有人患此病,三年不瘥,深以为恨,临终戒其家人,吾死后,当剖去病本,果得虫,

置于竹节中,每所食,皆饲之,因食地黄 ,亦与之,随即坏烂,由此得方。刘禹锡《传 信方》∶亦记其事云∶贞元十年,通事舍人崔抗女,患心痛垂气绝,遂作地黄冷淘食之,便 吐一物,可方一寸以来,如虾蟆状,无目、足等,微似有口,盖为此物所食,自此遂愈。

食冷淘不用着盐。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菖蒲内容:\r菖蒲\ph81.bmp\r,生上洛池泽及蜀郡严道,今处处有之,而池州、戎州者佳。春生 青叶,长一、二尺许 ,其叶中心有脊,状如剑;无花实;五月、十二月采根,阴干。今以五月五日收之。其根盘 屈有节,状如马鞭大。一根傍引三、四根,傍根节尤密,一寸九节者佳,亦有一寸十二节者 。采之初虚软,曝干方坚实。折之中心色微赤,嚼之辛香少滓。人多植于干燥沙石土中,腊 月移之尤易活。古方亦有单服者。采得紧小,似鱼鳞者。治择一斤许,以水及米泔浸各一宿 ,又刮去皮,切,曝干,捣筛,以糯米粥和匀,更入熟蜜,搜丸梧子大, 葛袋盛,置当风 处,令干。每旦酒饮任下三十丸,临卧更服二十丸,久久得效,如《本经》所说。又蜀人用 治心腹冷气 痛者,取一、二寸棰碎,同吴茱萸煎汤饮之良。黔、蜀蛮人,亦常将随行,卒 患心痛,嚼一、二寸,热汤或酒送亦效。其生蛮谷中者尤佳。人家移种者亦堪用,但干后辛 香坚实,不及蛮人持来者。此即医方所用石菖蒲也。又有水菖蒲,生溪涧水泽中甚多,叶亦 相似,但中心无脊。采之干后轻虚多滓,殊不及石菖蒲,不堪入药用,但可捣末,油调涂疥 瘙。今药肆所货,多以两种相杂,尤难辨也。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远志内容:\r远志\ph82.bmp\r,生泰山及冤句川谷,今河、陕、京西州郡亦有之。根黄色,形如 蒿根;苗名小草,似 麻黄而青,又如荜豆。叶亦有似大青而小者;三月,开花白色;根长及一尺。四月采根、叶 ,阴、干。今云晒干用。泗州出者花红,根、叶俱大于它处;商州者根又黑色。俗传夷门远 志最佳。古方通用远志、小草,今医但用远志,稀用小草。《古今录验》及范汪方,治胸痹 心痛逆气,膈中饮不下。小草丸∶小草、桂心、蜀椒去汗、干姜、细辛各三分,附子二分炮 ,六物合捣下筛,和以蜜丸大如梧子。先食米汁下三丸,日三,不知稍增,以知为度。禁猪 肉、冷水、生葱、菜。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泽泻内容:\r泽泻\ph84.bmp\r,生汝南池泽,今山东、河陕、江淮亦有之,以汉中者为佳。春生 苗,多在浅水中。叶 似牛舌草,独茎而长;秋时开白花,作丛,似谷精草。五月、六月、八月采根,阴干。今人 秋末采,曝干用。此物极易朽蠹,常须密藏之。汉中出者,形大而长,尾间有两岐最佳。《

尔雅》谓之 (羊朱切),一名 (与舄同,私夕切)。《素问》∶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 少气,名曰酒风。治之以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二指撮,为后饭。后饭者,饭后 药先,谓之后饭。张仲景治杂病心下有支饮,苦冒,泽泻汤主之。泽泻五两,术二两,水二 升,煎取半升,分温再服。治伤寒有大、小泽泻汤,五苓散辈,皆用泽泻,行利停水为最要 。深师治支饮,亦同用泽泻、术,但煮法小别。先以水二升,煮二物,取一升。又以水一升 ,煮泽泻,取五合,合此二汁,分为再服。病甚欲眩者,服之必瘥。仙方亦单服泽泻一物,

捣筛,取末,水调,日分服六两,百日体轻,久而健行。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薯蓣内容:\r薯蓣\ph85.bmp\r,生嵩高山山谷,今处处有之,以北都、四明者为佳。春生苗,蔓 延篱援;茎紫,叶青 有三尖角,似牵牛,更浓而光泽;夏开细白花,大类枣花;秋生实于叶间,状如铃。二月、

八月采根,今人冬春采,刮之白色者为上,青黑者不堪,曝干用之。法取粗根,刮去黄皮,

以水浸,末白矾少许糁水中,经宿取净,洗去涎,焙干。近都人种之极有息。春取宿根头,

以黄沙和牛粪作畦种。苗生,以竹梢作援,援高不得过一、二尺,夏月频溉之。当年可食,

极肥美。南中有一种,生山中,根细如指,极紧实,刮磨入汤煮之,作块不散,味更珍美,

云食之尤益人,过于家园种者。又江湖、闽中出一种,根如姜、芋之类而皮紫。极有大者,

一枚可重斤余,刮去皮,煎、煮食之俱美。但性冷于北地者耳。彼土人单呼为 (音若殊),

亦曰山 。而《山海经》云∶景山,北望少泽,其草多 (音与薯预同)。郭璞注云∶根 似芋,可食。今江南人单呼 (音储),语或有轻重耳。据此注,则薯蓣与 乃一种。南北 之产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菊花内容:\r菊花\ph87.bmp\r,生雍州川泽及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南阳菊潭者为佳。初春布地 生细苗,夏茂,秋花,冬实,然菊之种类颇多。有紫茎而气香,叶浓至柔嫩可食者,其花微 小,味甚甘,此为真;有青茎而大,叶细作蒿艾气味苦者,华亦大,名苦薏,非真也。南阳 菊亦有两种∶白菊,叶大似艾叶,茎青,根细,花白,蕊黄;其黄菊,叶似茼蒿,花、蕊都 黄。然今服饵家多用白者。南京又有一种开小花,花瓣下如小珠子,谓之珠子菊。云入药亦 佳。正月采根,三月采叶,五月采茎,九月采花,十一月采实,皆阴干用。《唐天宝单方图》∶ 载白菊,云味辛,平,无毒。元生南阳山谷及田野中。 川人呼为回蜂菊。汝南名茶苦蒿。

上党及建安郡、顺政郡并名羊欢草。河内名地薇蒿。诸郡皆有。其功主丈夫妇人久患头风眩 闷,头发干落,胸中痰结,每风发即头旋眼昏暗,不觉欲倒者,是其候也。先灸两风池各二 七壮,并服此白菊酒及丸,永瘥。其法∶春末夏初,收软苗,阴干,捣末,空腹取一方寸匕,

和无灰酒服之。日再,渐加三方寸匕。若不欲饮酒者,但和羹粥汁服之,亦得。秋八月,合 花收,曝干,切取三大斤,以生绢囊盛,贮三大斗酒中,经七日服之,日三,常令酒气相续 为佳。今诸州亦有作菊花酒者,其法得于此乎。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甘草内容:\r甘草\ph88.bmp\r,生河西川谷积沙山及上郡,今陕西及河东州郡皆有之。春生青苗,

高一、二尺;叶如 槐叶;七月间开紫花似柰;冬结实作角子如毕豆;根长者三、四尺,粗细不定,皮赤,上有 横梁,梁下皆细根也。二月、八月除日采根,曝干;十日成,去芦头及赤皮,今云阴干用。

今甘草有数种,以坚实断理者为佳。其轻虚纵理及细韧者不堪,惟货汤家用之。谨按《尔雅 》云∶ ,大苦。释曰∶ ,一名大苦。敦璞云∶甘草也,蔓延生,叶似荷青黄,茎赤有节 ,节有枝相当。或云 似地黄。《诗·唐风》云∶采苓采苓,首阳之巅,是也。 与苓通用 。首阳之山在河东蒲 县,乃今甘草所生处相近,而先儒所说苗叶,与今全别,岂种类有不 同 者乎?张仲景《伤寒论》有一物甘草汤、甘草附子、甘草干姜、甘草泻心等汤。诸方用之最 多,又能解百毒,为众药之要。孙思邈论云∶有人中乌头、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方称大 豆解百药毒,尝试之不效,乃加甘草为甘豆汤,其验更速。又《备急方》云∶席辩刺史尝言 岭南俚人,解毒药,并是尝用物。畏人得其法∶乃言三百头牛药,或言三百两银药。辩久住 彼,与之亲狎,乃得其实。凡欲食,先取甘草一寸,炙熟,嚼咽汁。若中毒,随即吐出,乃 用都 藤、黄藤二物,酒煎令温,常服毒,随大小溲 出。都 藤者,出岭南,高三尺余,

甚细长,所谓三百两银药也。又常带甘草十数寸,随身以备缓急。若经含甘草,而食物不吐 者,非毒也。崔元亮《海上方》,治发背秘法∶李北海云∶此方神授,极奇秘。以甘草三大 两,生捣,别筛末,大麦面九两,于一大盘中相和搅令匀,取上好酥少许,别捻入药,令匀 ,

百沸水溲如饼剂,方圆大于疮一分,热敷肿上,以油片及故纸隔令通风,冷则换之。已成脓 水自出,未成肿便内消。当患肿着药时,常须吃黄 粥甚妙。又一法∶甘草一大两微炙,捣 碎 ,水一大升浸之,器上横一小刀子,置露中经宿,平明以物搅令沫出,吹沫服之。但是疮肿 发背,皆可服,甚效。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人参内容:\r人参\ph90.bmp\r,生上党山谷及辽东,今河东诸州及泰山皆有之。又有河北榷场及 闽中来者,名新罗人 参,然俱不及上党者佳。其根形状如防风而润实。春生苗,多于深山中背阴,近 (音贾)

漆下湿润处。初生小者,三、四寸许,一桠五叶;四五年后生两桠五叶,末有花茎;至十年 后,生三桠;年深者生四桠,各五叶。中心生一茎,俗名百尺杆。三月、四月有花,细小如 粟,蕊如丝,紫白色;秋后结子,或七、八枚,如大豆,生青熟红,自落。根如人形者神。

二月、四月、八月上旬采根,竹刀刮去土,曝干,无令见风。泰山出者,叶秆青,根白,殊 别。江淮出一种土人参,叶如匙而小,与结梗相似,苗长一、二尺,叶相对生,生五、七节 ,根亦如桔梗而柔,味极甘美;秋生紫花,又带青色;春秋采根,不入药,本处人或用之。

相传欲试上党人参者,当使二人同走,一与人参含之,一不与,度走三、五里许,其不含人 参者,必大喘,含者气息自如者,其人参乃真也。李绛《兵部手集方》∶疗反胃呕吐无常,

粥饮入口即吐,困弱无力,垂死者。以上党人参二大两,拍破,水一大升,煮取四合,热顿 服,日再。兼以人参汁煮粥与啖。李直方司勋徐郎中于汉南,患反胃两月余,诸方不瘥,遂 与此方,当时便定。瘥后十余日发,入京,绛每与名医持论此药,难可为俦也。又杂他药,

而其效最着者,张仲景治胸痹,心中痞坚,留气结胸,胸满胁下逆气抢心,治中汤主之。人 参、术、干姜、甘草各三两,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每服一升,日三。如脐上筑者,为 肾气动,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复其术;悸者,加茯苓二 两;渴者,加术至四两半;腹痛者,加人参至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至四两半;满者,去术 ,加附子一枚。服药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此方晋宋以后至唐 ,名医治心腹病者,无不用之,或作汤,或蜜丸,或加减,皆奇效。胡洽治霍乱,谓之温中 汤。陶隐居百一方云∶霍乱余药乃可难求,而治中丸、四顺、浓朴诸汤,不可暂阙,常须预 合,每至秋月,常 。自隋唐·石泉公王方庆云∶治中丸以下四方,不惟霍乱可医,至于诸 病皆疗,并须预排比也。其三方者∶治中汤、四顺汤、浓朴汤也。四顺汤用人参、附子炮、

干姜、甘草各二两,切,以水六升,煎取二升半,分四服。若下不止,加龙骨二两;若痛,

加当归二两。浓朴汤见浓朴条。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石斛内容:\r石斛\ph92.bmp\r,生六安山谷水旁石上,今荆、湖、川、广州郡及温、台州亦有之,

以广南者为佳。多在 山谷中。五月生苗,茎似竹节,节节间出碎叶;七月开花,十月结实;其根细长,黄色。

七月、八月采茎。以桑灰汤沃之,色如金,阴干用。或云以酒洗,捋蒸,炙成,不用灰汤。

其江南生者有二种∶一种似大麦,累累相连,头生一叶,名麦斛;一种大如雀髀,名雀髀斛 ,惟生石上者胜。亦有生栎木上者,名木斛,不堪用。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牛膝内容:\r牛膝\ph93.bmp\r,生河内川谷及临朐,今江淮、闽、粤、关中亦有之,然不及怀州 者为真。春生苗,茎 高二、三尺,青紫色,有节如鹤膝,又如牛膝状,以此名之。叶尖圆如匙,两两相对;于节 上生花作穗,秋结实甚细。此有二种∶茎紫,节大者为雄;青细者为雌。二月、八月、十月 采根,阴干。根极长大而柔润者佳。茎叶亦可单用。葛洪治老疟久不断者,取茎叶一把,切 ,以酒三升渍服,令微有酒气。不即断,更作,不过三剂止。唐·崔元亮《海上方》∶治疟 ,用水煮牛膝根,未发前服。今福州人单用土牛膝根,净洗,切,焙干,捣,下筛,酒煎。

温服,云治妇人血块极效。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卷柏内容:\r卷柏\ph95.bmp\r,生常山山谷间,今关、陕、沂、兖诸州亦有之。宿根紫色多须。

春生苗,似柏叶而细 碎,拳挛如鸡足,青黄色,高三、五寸。无花、子。多生石上。五月、七月采,阴干。去下 近石有沙土处用之。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细辛内容:\r细辛\ph96.bmp\r,生华山山谷,今处处有之,然它处所出者,不及华州者真。其根 细,而其味极辛,故 名之曰细辛。二月、八月采根,阴干用。今人多以杜蘅当之。杜蘅吐人,用时须细辨耳。杜 蘅春初于宿根上生苗,叶似马蹄形状,高三、二寸;茎如麦 粗细,每窠上有五、七叶,或 八、九叶,别无枝蔓;又于叶茎间罅内,芦头上贴地生紫花,其花似见不见;暗结实如豆大 ,窠内有碎子,似天仙子。苗叶俱青,经霜即枯。其根成窠,有似饭帚密闹,细长四、五寸 ,微黄白色,味辛。江淮俗呼为马蹄香,以人多误用,故此详述之。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独活内容:\r独活\ph97.bmp\r、羌活,出雍州川谷或陇西南安,今蜀汉出者佳。春生苗,叶如青 麻;六月开花,作丛 ,或黄或紫;结实时叶黄者,是夹石上生;叶青者,是土脉中生。此草得风不摇,无风自动 ,故一名独摇草。二月、八月采根,曝干用。《本经》云二物同一类。今人以紫色而节密者 为羌活,黄色而作块者为独活。一说∶按陶隐居云∶独活生西川益州北部,色微白,形虚大 ,用与羌活相似。今蜀中乃有大独活,类桔梗而大,气味了不与羌活相类,用之微寒而少效 。今又有独活,亦自蜀中来,形类羌活,微黄而极大,收时寸解干之,气味亦芳烈,小类羌 活 ,又有槐叶气者,今京下多用之,极效验,意此为真者。而市人或择羌活之大者为独活,殊 未为当。大抵此物有两种∶西川者,黄色,香如蜜;陇西者,紫色,秦陇人呼为山前独活。

古方但用独活,今方既用独活,而又用羌活,兹为谬矣。《箧中方》疗中风,才觉,不问轻 重,便须吐涎,然后次第治之。吐法用羌活五大两,以水一大斗,煎取五升,去滓,更入好 酒半升和之,以牛蒡子半升炒,下筛,令极细,以前汤酒斟酌调服,取吐。如已昏眩,即灌 之,更不可用下药及缪针灸。但用补治汤饵,自瘥。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羌活内容:\r羌活\ph98.bmp\r,文具独活条下。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升麻内容:\r升麻\ph99.bmp\r,生益州川谷,今蜀汉、陕西、淮南州郡皆有之,以蜀川者为胜。

春生苗,高三尺以来 ;叶似麻叶,并青色;四月、五月着花,似粟穗,白色;六月以后结实,黑色;根紫如蒿根 ,多须。二月、八月采,曝干。今医家以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解伤寒头痛,凡肿毒之属 殊效。细锉一两,水一升,煎炼取浓汁,服之,入口即吐出毒瓦斯,蜀人多用之。杨炎《南行 方》,疗 疽汤,用升麻,又有升麻膏、升麻 汤,并疗诸丹毒等。石泉公王方庆《岭南方 》∶服乳石补壅法云∶南方养生治病,无过丹砂。其方用升麻末三两,研炼了,光明砂一两 ,二物相合,蜜丸如梧子,每日食后服三丸。又有七物升麻丸,升麻、犀角、黄芩、朴硝、

栀子、大黄各二两,豉二升,微熬,同捣散,蜜丸。觉四肢大热,大便难,即服三十丸,取 微利为知。若四肢小热,于食上服二十丸,非但辟瘴,兼甚明目。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柴胡内容:\r柴胡\ph100.bmp\r,生洪农山谷及冤句,今关陕、江湖间近道皆有之,以银州者为 胜。二月生苗,甚香。

茎青紫,叶似竹叶,稍紧;亦有似斜蒿;亦有似麦门冬而短者。七月开黄花,生丹州结 青子 ,与他处者不类;根赤色,似前胡而强,芦头有赤毛如鼠尾,独窠长者好。二月、八月采根 ,曝干。张仲景治伤寒∶有大、小柴胡及柴胡加龙骨,柴胡加芒硝等汤,故后人治寒热,此 为最要之药。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防葵内容:\r防葵\ph102.bmp\r,生临淄川谷及嵩高、少室、泰山。苏恭云∶襄阳、望楚、山东 及兴州西方有之。其兴 州采得,乃胜南者,为邻蜀土也。念惟出襄阳,诸郡不闻有之。其叶似葵,每茎三叶,一 本十数茎,中发一秆,其端开花,如葱花、景天辈而色白;根似防风,香味亦如之。依时采 者,乃沉水。陶隐居云∶与野狼毒同根,但置水不沉耳。今乃用枯朽野狼毒当之,极为谬矣。三 月三日采。六月开花即结实。采根为药。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蓍实内容:\r蓍实\ph103.bmp\r,生少室山谷,今蔡州上蔡县白龟祠旁。其生如蒿,作丛。高五、

六尺,一本一、二十 茎,至多者三、五十茎,生便条直,所以异于众蒿也。秋后有花,出于枝端,红紫色,形如 菊;八月、九月采其实,日干入药。今医家亦稀用。其茎为筮,以问鬼神,知吉凶,故圣人 赞之,谓之神物。《史记龟策传》曰∶龟千岁乃游于莲叶之上。蓍百茎共一根。又其所生,

兽无虎野狼,虫无毒螫。徐广注曰∶刘向云龟千岁而灵,蓍百年而一本生百茎。又褚先生云∶ 蓍生满百茎者,其下必有神龟守之,其上常有青云覆之。传曰∶天下和平,王道得,而着茎 长丈,其丛生满百茎。方今世取蓍者,不能中古法度,不能得满百茎,长丈者。取八十茎以 上,蓍长八尺,即难得也。民众好用卦者,取满六十茎以上,长满六尺者,即可用矣。今蔡 州所上者,皆不言如此。然则此类其神物乎?故不常有也。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子内容:\r 子\ph104.bmp\r,生雍州川谷及上党道边,今江淮亦有之。春生苗,叶如艾蒿,

高三、二尺;七月开 花,八月结实。十月采,阴干。今人通以九月采。江南人家多种此辟蛇。谨按《本经》∶久 服轻身延年不老。而古方书少有服食者,惟入诸杂治药中,如胡洽疗惊邪狸骨丸之类,皆大 方中用之。孙思邈《千金翼》、韦宙《独行方》∶主 折瘀血,并单用 一物,煮汁服之 ,亦末服。今人治打扑损,亦多用此法,饮、散皆通,其效最速。服食方不见用者。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薏苡仁内容:\r薏苡仁\ph105.bmp\r,生真定平泽及田野今所在有之。春生苗,茎高三、四尺;叶 如黍;开红白花作穗子 ;五月、六月结实,青白色,形如珠子而稍长,故呼意珠子。小儿多以线穿如贯珠为戏。八 月采实,采根无时。今人通以九月、十月采,用其实中人。古方大抵心肺药多用之。韦丹治 肺痈,心胸甲错者,淳苦酒煮薏苡仁令浓,微温顿服之。肺有血当吐愈。《广济方》治冷气 ,薏苡仁饭粥法∶细舂其人,炊为饭,气味欲匀如麦饭乃佳,或煮粥亦好,自任无忌。根之 入药者,葛洪治卒心腹烦满。又胸胁痛者,锉根浓煮汁,服三升乃定。今人多取叶为饮,香 溢中空膈,甚胜其杂他药用者。张仲景治风湿身烦疼,日晡剧者,与麻黄杏仁薏苡仁汤。麻 黄三两,杏仁三十枚,甘草、薏苡仁各一两,四物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又治胸 痹偏缓急者,薏苡仁附子散方,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十枚炮,二物杵末,每服方寸匕,日 三。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车前子内容:\r车前子\ph106.bmp\r,生真定平泽丘陵道路中,今江湖、淮甸、近京、北地处处有 之。春初生苗,叶布地 如匙面,累年者长及尺余,如鼠尾。花甚细,青色微赤。结实如葶苈,赤黑色。五月五日采 ,阴干。今人五月采苗,七月、八月采实。人家园圃中或种之,蜀中尤尚。北人取根日干,

作紫菀卖之,甚误所用。谨按《周南诗》云∶采采 。《尔雅》云∶ ,马舄。马舄,

车前。郭璞云∶今车前草,大叶当道,长穗,好生道边,江东人呼为虾蟆衣。陆机云∶马舄 ,一名车前,一名当道,喜在牛迹中生,故曰车前、当道也。幽州人谓之牛舌草,可鬻(与 煮同)作茹,大滑。其子治妇人难产是也。然今人不复有啖者,其子入药最多。驻景丸用车 前、菟丝二物,蜜丸,食下服。古今为奇方。其叶今医家生研,水解饮之。治衄血甚善。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菥子内容:\r菥 子\ph107.bmp\r,生咸阳川泽及道旁,今处处有之。《尔雅》云∶菥 ,大荠。

郭璞云∶似荠 ,细 叶,俗呼之曰老荠。苏恭亦云∶是大荠。又云∶然菥 味辛,大荠味甘。陈藏器以大荠即是 葶苈,非菥 ,菥 大而扁,葶苈细而圆,二物殊也。而《尔雅》自有葶苈,谓之 (音典)

。注云∶实、叶皆似芥,一名狗荠。大抵二物皆荠类,故人多不能细分,乃尔致疑也。四月 、五月采,曝干。古今眼目方中多用之。崔元亮《海上方》∶疗眼热痛泪不止,以菥 子一 物,捣筛为末。欲卧,以铜箸点眼中,当有热泪及恶物出,并去 肉。可三、四十夜点之,

甚佳。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茺蔚子内容:\r茺蔚子\ph108.bmp\r,生海滨池泽,今处处有之。谨按《毛诗》云∶中谷有 (他 回切)。《尔雅》云∶萑 (音佳), 。郭璞云∶今茺蔚也。叶似荏,方茎白华,华生节间。陆机云∶《韩诗》及《三 苍》皆云∶ ,益母也。故曾子见之感恩。刘歆亦谓∶ ,臭秽。臭秽即茺蔚也。今园圃及 田野见者极多,形色皆如郭说。而苗叶上节节生花,实似鸡冠,子黑色,茎作四方棱。五月 采。又云九月采实,医方中稀见用实者。唐天后炼益母草泽面法,五月五日采根苗具者,勿 令着土,曝干捣罗,以水和之。令极熟,团之如鸡子大,再曝,仍作一炉,四曝开窍,上下 置火。安药中央,大火烧一炊,久即去大火,留小火养之,勿令绝。经一伏时出之,瓷器中 研治下筛,再研,三日收之,使如澡豆法。《广济方》疗小儿疳痢困垂死者,取益母草煮食 之,取足,瘥止,甚佳。韦丹治女子因热病,胎死腹中,捣此草并苗,令熟,以少许暖水和 ,绞取汁,顿服,良。又主难产,捣取汁七大合,煎半,顿服,立下。无新者,以干者一大 握,水七合,煎服。又名郁臭草,又名苦低草。亦主马啮,细切此草,和醋炒,敷之良。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木香内容:\r木香\ph109.bmp\r,生永昌山谷,今惟广州舶上有来者,他无所出。陶隐居云∶即 青木香也。根窠大类茄 子,叶似羊蹄而长大,花如菊,实黄黑。亦有叶如山芋,而开紫花者。不拘时月,采根芽为 药。以其形如枯骨者良。江淮间亦有此种,名土青木香,不堪入药用。伪蜀王昶苑中亦尝种 之,云苗高三、四尺,叶长八、九寸,皱软而有毛,开黄花,恐亦是土木香种也。《续传信 方》∶着张仲景青木香丸,主阳衰诸不足,用昆仑青木香,六路诃子皮各二十两,筛末,沙 糖和之。驸马都尉郑某忘其名,去沙糖,加羚羊角十二两,白蜜丸如梧子,空腹,酒下三十 丸,日再,其效甚速。然用药不类古方,而云仲景者,不知何从而得之邪。按《修养书》云 ∶正月一日,取五木煮汤以浴,令人至老须发黑。徐锴注云∶道家谓青木香为五香,亦云五 木。道家多以此浴,当是其义也。又古方主痈疽五香汤中,亦使青木香。青木香名为五香,

信然矣。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龙胆内容:\r龙胆\ph110.bmp\r,生齐朐山谷及冤句,今近道亦有之。宿根黄白色,下抽根十余 本,类牛膝;直上生苗 ,高尺余。四月生叶似柳叶而细,茎如小竹枝;七月开花如牵牛花,作铃铎形,青碧色;冬 后结子,苗便枯。二月、八月、十一月、十二月采根,阴干,俗呼为草龙胆。浙中又有山龙 胆草,味苦涩,取根细锉,用生姜自然汁浸一宿,去其性,焙干,捣,水煎一钱匕,温服之 。治四肢疼痛。采无时候,叶经霜雪不凋,此同类而别种也。古方治疸多用之。《集验方》

谷疸丸,苦参三两,龙胆一两,二物下筛,牛胆和丸,先食以麦饮服之,如梧子五丸,日三 ,不知稍增。《删繁方》∶治劳疸,同用此龙胆,加至二两,更增栀子仁三七枚,三物同筛 ,捣、丸以猪胆,服如前法,以饮下之。其说云∶劳疸者,因劳为名;谷疸者,因食而劳也 。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菟丝子内容:\r菟丝子\ph111.bmp\r,生朝鲜川泽田野,今近京亦有之,以冤句者为胜。夏生苗,

如丝综蔓延草木之上,

或云无根,假气而生;六、七月结实,极细如蚕子,土黄色。九月收采,曝干。得酒良。其 实有二种∶色黄而细者,名赤网。色浅而大者,名菟累。其功用并同。谨按《尔雅》云∶唐 、蒙,女萝。女萝,菟丝。释曰∶唐也,蒙也,女萝也,菟丝也,一物四名。而《本经》并 以唐蒙为一名。又《诗》云∶茑与女萝。《毛传》云∶女萝,菟丝也。陆机云∶今合药菟丝 也。而《本经》菟丝,无女萝之名。别有松萝条,一名女萝,自是木类寄生松上者,亦如菟 丝寄生草上,岂二物同名,《本经》脱漏乎?又书传多云∶菟丝无根,其根不属地。今观其 苗,初生才若丝,遍地不能自起,得他草梗,则缠绕随而上生。其根渐绝于地而寄空中,信 书传之说不谬矣。然云∶上有菟丝,下有茯苓。茯苓抽,则菟丝死。又云∶菟丝初生之根,

其形似菟,掘取剖其血,以和丹服之。今人未见其如此者,岂自一类乎?仙方多单服者,取 实酒浸,曝干,再浸又曝,令酒尽,筛末,酒服。久而弥佳,兼明目。其苗生研汁,涂面斑 ,神效。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巴戟天内容:\r巴戟天\ph112.bmp\r,生巴郡及下邳山谷,今江淮、河东州郡亦有之,皆不及蜀川 者佳。叶似茗,经冬不 枯,俗名三蔓草,又名不凋草。多生竹林内。内地生者,叶似麦门冬而浓大,至秋结实。二 月、八月采根,阴干。今多焙之。有宿根者青色,嫩根者白色,用之皆同,以连珠肉浓者胜 。今方家多以紫色者为良。蜀人云∶都无紫色者。彼方人采得,或用黑豆同煮,欲其色紫,

此 殊失气味,尤宜辨之。一说蜀中又有一种山律根,正似巴戟,但色白。土人采得,以醋水煮 之乃紫,以杂巴戟,莫能辨也。真巴戟,嫩者亦白,干时亦煮治使紫,力劣弱,不可用。今 两种市中皆是,但击破视之,其中紫而鲜洁也,伪也。真者击破,其中虽紫,又有微白糁如 粉,色理小暗也。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白蒿内容:\r白蒿\ph113.bmp\r,蓬蒿也。生中山川泽,今所在有之。春初最先诸草而生,似青 蒿而叶粗,上有白毛错 涩,从初生至枯,白于众蒿,颇似细艾。二月采。此《尔雅》所谓蘩(音烦)皤(音婆)蒿 是 也。疏云∶蓬蒿,可以为菹。故《诗笺》云∶以豆荐蘩菹。陆机云∶凡艾白色为皤蒿。今白 蒿春始生,及秋香美,可生食,又可蒸。一名游胡,北海人谓之旁勃。故《大戴礼夏小正》

云 ∶繁,游胡。游胡,旁勃也。此草古人以为菹。唐·孟诜亦云∶生 醋食。今人但食蒌蒿,

不复食此。或疑此蒿即蒌蒿。而孟诜又别着蒌蒿条,所说不同,明是二物,乃知古今食品之 异也。又今阶州以白蒿为茵陈蒿,苗叶亦相似,然以入药,恐不可用也。按蒿类亦多。《尔 雅》云∶蘩之丑,秋蒿。言春时各有种名,至秋老成,皆通呼为蒿也。中品有马先蒿,云生 南阳川泽,叶如益母草,花红白。八、九月有实,俗谓之虎麻,亦名马新蒿。《诗·小雅》

所谓匪莪伊芳蔚是也。陆机云∶蔚,牡蒿。牡蒿,牡 (愆刃切)也。三月始生,七月华,似 胡麻花而 谓无子 者。而陆云有子,二说小异。今当用有子者为正。下品又有角蒿,云叶似白蒿,花如瞿麦,

红赤可爱,子似王不留行,黑色作角。七、八月采。又有茵陈蒿、草蒿,下自有条。白蒿、

马新蒿,古方治癞疾多用之。《深师方》云∶取白艾蒿十束如升大,煮取汁,以曲及米一如 酿酒法,候熟稍稍饮之。但是恶疾遍体,面目有疮者,皆可饮之。又取马新蒿捣末,服方寸 匕,日三。如更赤起,服之一年,都差平复。角蒿医方鲜有用者。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马先蒿内容:马先蒿,文具第六卷中白蒿条下。

<目录>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篇名>角蒿内容:角蒿,文具白蒿条下。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肉苁蓉内容:\r肉苁蓉\ph114.bmp\r,生河西山谷及代郡雁门,今陕西州郡多有之,然不及西羌界 中来者,肉浓而力紧。

旧说是野马遗沥落地所生。今西人云大木间及土堑垣中多生,此非游牝之所而乃有,则知自 有 种类耳。或疑其初生于马沥,后乃滋殖,如茜根生于人血之类是也。皮如松子有鳞甲,苗下 有一细扁根,长尺余。三月采根,采时掘取中央好者,以绳穿,阴干。至八月乃堪用。《本 经》云∶五月五日采。五月恐已老不堪,故多三月采之。西人多用作食品啖之。刮去鳞甲,

以酒净洗去黑汁,薄切,合山芋、羊肉作羹,极美好,益人,食之胜服补药。又有一种草苁 蓉,极相类,但根短,茎圆,紫色。比来人多取,刮去花,压令扁,以代肉者,功力殊劣耳 。又下品有列当条,云生山南岩石上,如藕根,初生掘取,阴干,亦名草苁蓉。性温,补男 子,疑即是此物。今人鲜用,故少有辨之者,因附见于此。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列当内容:列当,文具肉苁蓉条下。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地肤子内容:\r地肤子\ph115.bmp\r,生荆州平泽及田野,今蜀川、关中近地皆有之。初生薄地,

五、六寸;根形如蒿,

茎赤,叶青,大似荆芥;三月开黄白花。八月、九月采实,阴干用。神仙七精散云∶地肤子 ,星之精也。或曰其苗即独扫也,一名鸭舌草。陶隐居谓∶茎苗可为扫帚者。苏恭云∶苗极 弱,不能胜举。二说不同。而今医家便以为独扫是也。密州所上者,其说益明。云根作丛生 ,每窠有二、三十茎,茎有赤有黄,七月开黄花,其实地肤也。至八月而秸秆成,可采,正 与此地独扫相类。若然,恐西北所出者短弱,故苏注云尔。其叶味苦,寒,无毒。主大肠泄 泻,止赤白痢,和气,涩肠胃,解恶疮毒。三月、四月、五月采。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蒺藜内容:\r蒺藜子\ph116.bmp\r,生冯翊平泽,或道旁。七月、八月采实,曝干。又冬采。黄 白色,类军家铁蒺藜。

此《诗》所谓墙有茨者。郭璞注《尔雅》云∶布地蔓生,细叶,子有三角,刺人是也。又一 种白蒺藜,今生同州沙苑,牧马草地最多,而近道亦有之。绿叶细蔓,绵布沙上;七月开花 ,黄紫色,如豌豆花而小;九月结实,作荚子,便可采。其实味甘而微腥,褐绿色,与蚕种 子相类而差大。又与马 子酷相类,但马 子微大,不堪入药,须细辨之。今人多用。然 古方云蒺藜子,皆用有刺者,治风明目最良。神仙方亦有单饵蒺藜,云不问黑白,但取坚实 者,舂去刺用。兼主痔漏、阴汗及妇人发乳、带下。葛洪治卒中五尸,捣蒺藜子,蜜丸,服 如胡豆二枚,日三,愈。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防风内容:\r防风\ph117.bmp\r,生沙苑川泽及邯郸上蔡,今京东、淮、浙州郡皆有之。根土黄 色,与蜀葵根相类。茎 叶俱青绿色,茎深而叶淡,似青蒿而短小,初时嫩紫,作菜茹,极爽口。五月开细白花,中 心攒聚,作大房,似莳萝花。实似胡荽而大。二月、十月采根,曝干。关中生者,三月、六 月采。然轻虚不及齐州者良。又有石防风,出河中府,根如蒿根而黄,叶青,花白。五月开 花 ,六月采根,曝干。亦疗头风眩痛。又宋亳间及江东出一种防风,其苗初春便生,嫩时红紫 色,彼人以作菜茹,味甚佳。然云动风气。《本经》云∶叶主中风热汗出,与此相反,恐别 是一种耳。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络石内容:\r络石\ph118.bmp\r,生泰山川谷,或石山之阴,或高山岩上,或生木间,今在处有 之。宫寺及人家亭圃山 石间,种以为饰。叶圆如细橘正青,冬夏不凋。其茎蔓延,茎节着处,即生根须,包络石上 ,

以此得名。花白子黑。正月采,或云六月、七月采茎叶,日干。以石上生者良。其在木上者 ,随木性而移。薜荔、木莲、地锦、石血皆其类也。薜荔与此极相似,但茎叶粗大如藤状,

近人用其叶,治背痈,干末服之,下利即愈。木莲更大,如络石,其实若莲房,能壮阳道,

尤胜。地锦,叶如鸭掌,蔓着地上,随节有根,亦缘木、石上。石血极与络石相类,但叶头 尖而赤耳。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黄内容:\r黄 \ph119.bmp\r,生蜀郡山谷,白水汉中,今河东、陕西州郡多有之。根长二、

三尺以来。独茎,作丛 生,枝秆去地二、三寸;其叶扶疏作羊齿状,又如蒺藜苗;七月中开黄紫花;其实作荚子,

长寸许。八月中采根用。其皮折之如绵,谓之绵黄 。然有数种,有白水 ,有赤水 ,有 木,功用并同,而力不及白水 。木 ,短而理横。今人多以苜蓿根假作黄 ,折皮亦似 绵,颇能乱真。但苜蓿根坚而脆,黄 至柔韧,皮微黄褐色,肉中白色,此为异耳。唐·许 裔宗,初仕陈为新蔡王外兵参军,时柳太后感风不能言,脉沉而口噤,裔宗曰∶既不能下药 ,宜汤气熏之,药入腠理,周时可瘥。乃造黄 防风汤数斛,置于床下,气如烟雾,其夕便 得语。药力熏蒸,其效如此,因附着之。使善医者,知所取法焉。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千岁内容:\r千岁 \ph120.bmp\r,生泰山川谷。作藤生,蔓延木上,叶如葡萄而小。四月摘其 茎,汁白而甘。五月开 花,七月结实,八月采子,青黑微赤。冬惟凋叶。此即《诗》云葛 者也。苏恭谓是婴 藤 ,深为谬妄。陶隐居、陈藏器说最得之。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黄连内容:\r黄连\ph121.bmp\r,生巫阳川谷及蜀郡泰山,今江、湖、荆、夔州郡亦有,而以宣 城者为胜,施、黔者次 之。苗高一尺以来,叶似甘菊,四月开花黄色,六月结实似芹子,色亦黄。二月、八月采根 用。生江左者根若连珠,其苗经冬不凋,叶如小雉尾草,正月开花,作细穗,淡白微黄色,

六、七月根紧始堪采。古方以黄连为治痢之最。胡洽方载九盏汤,主下痢,不问冷热赤白,

谷滞休息久下,悉主之。以黄连长三寸三十枚,秤重一两半,龙骨如棋子四枚,重四分,附 子大者一枚,干姜一两半,胶一两半,并切。先以水五合,着铜器中,去火三寸,煎沸便下 ,着生土上,沸止,又上水五合,如此九上九下。内诸药着火上,沸辄下,着土上,沸止又 复,九上九下,度可得一升,顿服,即止。又香连丸,亦主下痢,近世盛行其法,以宣连、

青木香分两停,同捣筛,白蜜丸如梧子,空腹饮下二、三十丸,日再,如神。其久冷人,即 用煨熟 大蒜作丸。此方本出李绛《兵部手集方》,婴孺用之亦效。又治目方,用黄连多矣。而羊肝 丸尤奇异,取黄连末一大两,白羊子肝一具,去膜,同于砂盆内研令极细,众手捻为丸如梧 子,每食心暖浆水吞二七枚,连作五剂,瘥。但是诸眼目疾及障翳青盲,皆主之。禁食猪肉 及冷水。刘禹锡云∶有崔承元者,因官治一死罪囚出活之,囚后数年以病自致死。一旦崔为 内障所苦,丧明,逾年后,半夜叹息,独坐时,闻阶除间悉 之声,崔问为谁?曰∶是昔 所蒙活者囚,今故报恩至此,遂以此方告讫而没。崔依此合服,不数月,眼复明,因传此方 于世。又今医家洗眼汤,以当归、芍药、黄连等分停,细切,以雪水或甜水煎浓汁,乘热洗 ,冷即再温洗,甚益眼目。但是风毒、赤目、花翳等,皆可用之。其说云∶凡眼目之病,皆 以血脉凝滞使然,故以行血药合黄连治之。血得热即行,故乘热洗之,用者无不神效。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沙参内容:\r沙参\ph122.bmp\r,生河内川谷及冤句般阳续山,今出淄、齐、潞、随州,而江、

淮、荆、湖州郡或有之 。苗长一、二尺以来,丛生崖壁间;叶似枸杞而有义牙,七月间紫花;根如葵根,筋许大,

赤黄色,中正白实者佳。二月、八月采根,曝干。南土生者,叶有细有大,花白,瓣上仍有 白粘胶,此为小异。古方亦单用。葛洪卒得诸疝小腹及阴中相引痛如绞,自汗出欲死者。捣 筛末,酒服方寸匕,立瘥。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丹参内容:\r丹参\ph123.bmp\r,生桐柏山川谷及泰山,今陕西、河东州郡及随州亦有之。二月 生苗,高一尺许,茎秆 方棱,青色;叶生相对,如薄荷而有毛;三月开花红紫色,似苏花;根赤,大如指,长亦尺 余,一苗数根。五月采,曝干。又云∶冬月采者,良;夏月采者,虚恶。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王不留行内容:\r王不留行\ph124.bmp\r,生泰山山谷,今江浙及并河近处皆有之。苗茎俱青,高七、

八寸以来;根黄色如 荠根;叶尖如小匙头,亦有似槐叶者;四月开花,黄紫色,随茎而生,如松子状,又似猪蓝 花。五月内采苗茎,晒干用。俗间亦谓之剪金草。河北生者,叶圆花红,与此小别。张仲景 治金疮,八物王不留行散,小疮粉其中。大疮但服之。产妇亦服。《正元广利方》疗诸风痉 ,有王不留行汤,最效。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蓝实内容:\r蓝实\ph125.bmp\r,生河内平泽,今处处有之。人家蔬圃中作畦种莳,三月、四月 生苗,高三、二尺许;

叶似水蓼,花红白色;实亦若蓼子而大,黑色。五月、六月采实。按蓝有数种,有木蓝,出 岭南,不入药;有菘蓝,可以为淀者,亦名马蓝,《尔雅》所谓∶“ ,马蓝”是也;有蓼 蓝,但可染碧,而不堪作淀,即医方所用者也。又福州有一种马蓝,四时俱有,叶类苦益菜 ,土人连根采之,焙,捣下筛,酒服钱匕,治妇人败血,甚佳。又江宁有一种吴蓝,二、三 月内生,如蒿状,叶青,花白。性寒,去热解毒,止吐血。此二种虽不类,而俱有蓝名。又 陈留,此境人皆以种蓝染绀为业。蓝田弥望,黍稷不殖。至今近京种蓝特盛。云蓝汁治虫豸 伤咬。刘禹锡《传信方》着其法云∶取大蓝汁一碗,入雄黄、麝香二物,随意看多少,细研 ,投蓝汁中,以点咬处,若是毒者,即并细服其汁,神异之极也。昔张荐员外,在剑南为张 延赏判官,忽被斑蜘蛛咬项上,一宿,咬处有二道赤色,细如箸,绕项上,从胸前下至心,

经两宿,头面肿疼,如数升碗大,肚渐肿,几至不救。张相素重荐,因出家财五百千,并荐 家财又数百千,募能疗者。忽一人应召,云可治。张相初甚不信,欲验其方,遂令目前合药 。其人云∶不惜方,当疗人性命耳,遂取大蓝汁一瓷碗,取蜘蛛投之蓝汁,良久,方出得汁 中,甚困不能动。又别捣蓝汁,加麝香末,更取蜘蛛投之,至汁而死。又更取蓝汁、麝香,

复加雄黄和之,更取一蜘蛛投汁中,随化为水。张相及诸人甚异之,遂令点于咬处。两日内 ,悉平愈。但咬处作小疮痂落如旧。又中品着青黛条云从胡国来,及太原、庐陵、南康等染 淀,亦堪傅热毒等。染瓮上池沫,紫碧色者,同青黛功。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青黛内容:青黛,文具蓝实条下。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景天内容:\r景天\ph126.bmp\r,生泰山山谷,今南北皆有之。人家多种于中庭,或以盆盎植于 屋上,云以辟火,谓之 慎火草。春生苗,叶似马齿而大,作层而上,茎极脆弱;夏中开红紫碎花,秋后枯死;亦有 宿根者。四月四日、七月七日采其花并苗叶,阴干。攻治疮毒及婴孺风疹在皮肤不出者,生 取苗叶五大两,和盐三大两,同研,绞取汁,以热手摩涂之,日再。但是热毒丹疮,皆可如 此用之。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天名精内容:\r天名精\ph127.bmp\r,生平原川泽,今江湖间皆有之。夏秋抽条,颇如薄荷,花紫 白色,叶如菘菜而小,

故南人谓之地菘。香气似兰,故名蟾蜍兰。状如蓝,故名虾蟆蓝。其味甘、辛,故名麦句姜 ,一名豕首。《尔雅》所谓 (音列) (音真),豕首是也。江东人用此以 (音炒)蚕蛹。

五 月采此草,既名地菘,下品又有地菘条。陶隐居云∶钓樟条说地菘,事见《异苑》。宋·元 嘉(公元424~452年)中,刘 为青州,射一獐,既剖五脏,以此草塞之,蹶然而起,

怪而 拔草,便倒,如此者三。 密录以种之,主折伤多愈,因名刘 草。陈藏器以谓此草既有鹿 活之名,雅与獐事相会,当便是一物不疑矣,故并于此见之。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蒲黄内容:\r蒲黄\ph128.bmp\r,生河东池泽。香蒲,蒲黄苗也。生南海池泽,今处处有之,而 泰州者为良。春初生嫩 叶,未出水时,红白色,茸茸然。《周礼》以为菹,谓其始生。取其中心入地,大如匕柄,

白色,生啖之,甘脆。以苦酒浸,如食笋,大美。亦可以为 ,今人罕复有食者。至夏抽梗 于丛叶中,花抱梗端,如武士棒杵,故俚俗谓蒲槌,亦谓之蒲厘。花黄,即花中蕊屑也。细 若金粉,当其欲开时,有便取之。市廛间亦采,以蜜搜作果实货卖,甚益小儿。医家又取其 粉下筛后,有赤滓,谓之蒲萼。入药以涩肠已泄,殊胜。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香蒲内容:\r香蒲\ph129.bmp\r,文具蒲黄条下。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茵陈蒿内容:\r茵陈蒿\ph130.bmp\r,生泰山及丘陵坡岸上,今近道皆有之,而不及泰山者佳。春 初生苗,高三、五寸,

似 蓬蒿,而叶紧细,无花实,秋后叶枯,茎秆经冬不死。至春更因旧苗而生新叶,故名茵陈蒿 。五月、七月采茎叶,阴干,今谓之山茵陈。江宁府又有一种茵陈,叶大根粗,黄白色,至 夏有花实。阶州有一种名白蒿,亦似青蒿,而背白,本土皆通入药用之。今南方医人用山茵 陈,乃有数种。或着其说云∶山茵陈,京下及北地用者,如艾蒿,叶细而背白,其气亦如艾 ,味苦,干则色黑。江南所用,茎叶都似家茵陈而大,高三、四尺,气极芬香,味甘、辛,

俗又名龙脑薄荷。吴中所用,乃石香 也。叶至细,色黄,味辛,甚香烈,性温。误作解脾 药服之,大令人烦。以本草论之,但有茵陈蒿,而无山茵陈。本草注云∶茵陈蒿叶似蓬蒿而 紧细。今京下北地用为山茵陈者是也。大体世方用山茵陈,疗脑痛,解伤寒发汗,行肢节滞 气,化痰利膈,治劳倦最要。详《本草正经》惟疗黄胆,利小便,与世方都不应。今试取京 下所用山茵陈,为解肌发汗药,灼然少效。江南山茵陈,疗伤寒脑痛绝胜。此见诸医议论,

谓家茵陈亦能解肌,下膈,去胸中烦。方家少用,但可研作饮服之。本草所无,自出俗方。

茵陈蒿复当别是一物,主疗自异,不得为山茵陈。此说亦未可据。但以功较之,则江南者为 胜;以经言之,则非本草所出。医方所用,且可计较功效,本草之义,更当考论尔。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决明子内容:\r决明子\ph131.bmp\r,生龙门川泽,今处处有之。人家园圃所莳。夏初生苗,高三、

四尺许,根带紫色;

叶似苜蓿而大;七月有花,黄白色;其子作穗,如青绿豆而锐。十月十日采,阴干百日。按 《尔雅》∶ , 。释曰∶药草,决明也。郭璞注云∶叶黄锐,赤华,实如山茱萸。关 西谓之 ,与此种颇不类。又有一种马蹄决明,叶如茳芏,于形似马蹄,故得此名。又萋 蒿子亦谓之草决明,未知孰为入药者。然今医家但用子,如绿豆者。其石决明,是蚌蛤类,

当在虫兽部中。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芎内容:\r芎 \ph132.bmp\r,生武功山谷斜谷西岭。蘼芜,芎 苗也。生雍州川泽及冤句,

今关陕、蜀川、江东山 中 亦有之,而以蜀川者为胜。其苗四、五月间生。叶似芹、胡荽、蛇床辈,作丛而茎细。《淮 南子》所谓夫乱人者,若芎 之与 本,蛇床之与蘼芜是也。其叶倍香,或莳于园庭,则芬 馨满径。江东、蜀川人采其叶作饮香,云可以已泄泻。七、八月开白花。根坚瘦,黄黑色。

三月、四月采,曝干。一云∶九月、十月采为佳。三月、四月非时也。关中所出者,俗呼为 京芎,并通用惟贵。形块重实,作雀脑状者,谓之雀脑芎,此最有力也。蘼芜一名蕲(古芹 字,巨斤切),古方单用芎 含咀,以主口齿疾。近世,或蜜和作指大丸,欲寝服之,治风 痰殊佳。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蘼芜内容:蘼芜,文具芎 条下。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续断内容:\r续断\ph133.bmp\r,生常山山谷,今陕西、河中、兴元府、舒、越、晋州亦有之。

三月以后生苗,秆四棱 ,似苎麻;叶亦类之,两两相对而生;四月开花,红白色,似益母花;根如大蓟,赤黄色。

七月、八月采。谨按《范汪方》云∶续断即是马蓟,与小 蓟菜相似,但大于小蓟耳。叶似旁翁菜而小浓,两边有刺,刺人。其花紫色,与今越州者相 类。而市之货者,亦有数种,少能辨其粗良。医人用之,但以节节断、皮黄皱者为真。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云实内容:\r云实\ph134.bmp\r,生河间川谷。高五、六尺,叶如槐而狭长,枝上有刺。苗名臭 草,又名羊石子草。花 黄 白色,实若麻子大,黄黑色,俗名马豆。十月采,曝干用。今三月、四月采苗;五月、六月 采实,实过时即枯落。治疟药中多用之。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徐长卿内容:\r徐长卿\ph135.bmp\r,生泰山山岩谷及陇西,今淄、齐、淮、泗间亦有之。三月生 青苗;叶似小桑,两两 相当,而有光润;七、八月着子,似萝摩而小;九月苗黄,十月而枯,根黄色,似细辛微粗 长,有臊气。三月、四月采,一名别仙踪。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杜若内容:\r杜若\ph136.bmp\r,生武陵川泽及冤句,今江湖多有之。叶似姜,花赤色,根似高 良姜而小辛味。子如豆 蔻。二月、八月采根,曝干用。谨按此草,一名杜蘅。而中品自有杜蘅条。杜蘅,《尔雅》

所谓土卤者也。杜若,《广雅》所谓楚衡者也。其类自别,然古人多相杂引用。《九歌》云 ∶采芳洲兮杜若。又《离骚》云∶杂杜蘅与芳芷。王逸辈皆不分别,但云香草也。古方或用 ,而今人罕使,故亦少有识之者。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蛇床子内容:\r蛇床子\ph137.bmp\r,生临淄川谷及田野,今处处有之,而扬州、襄州者胜。三月 生苗,高三、二尺;叶 青碎,作丛似蒿枝;每枝上有花头百余,结同一窠,似马芹类;四、五月开白花,又似散水 ;子黄褐色,如黍米,至轻虚。五月采实,阴干。《尔雅》谓之盱,一名虺床。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漏芦内容:\r漏芦\ph138.bmp\r,生乔山山谷,今京东州郡及秦海州皆有之。旧说茎叶似白蒿,

有荚,花黄生荚端,茎 若箸大;其子作房,类油麻房而小,七、八月后皆黑,异于众草。今诸郡所图上,惟单州者 差相类。沂州者花叶颇似牡丹。秦州者花似单叶寒菊,紫色,五、七枝同一秆上;海州者花 紫碧,如单叶莲花,花萼下及根旁有白茸裹之。根黑色,如蔓菁而细,又类葱本,淮甸人呼 为老翁花。三州所生花虽别,而叶颇相类,但秦、海州者,叶更作锯齿状耳。一物而殊类若 此,医家何所适从,当依旧说,以单州出者为胜。六月、七月采茎苗,日干。八月采根,阴 干。南方用苗,北土多用根。又此下有飞廉条云∶生河内川泽,一名漏芦。与苦芙(乌老切)

相类,惟叶下附茎,有皮起似箭羽,又多刻缺,花紫色,生平泽。又有一种生山岗上,叶颇 相似,而无疏缺,且多毛,茎亦无羽,根直下,更旁枝生,则肉白皮黑,中有黑脉,日干则 黑如玄参。《经》云∶七月、八月采花,阴干用。苏恭云∶用茎叶及疗疳蚀杀虫有验;据此 所说,与秦州、海州所谓漏芦者,花叶及根颇相近,然彼人但谓之漏芦。今医家罕有用飞廉 者,既未的识,故不复分别,但附其说于下。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飞廉内容:飞廉,文具漏芦条下。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茜根内容:\r茜根\ph139.bmp\r,一作 ,生乔山川谷,今近处皆有之,染绯草也。许慎《说文 解字》以为人血所生,

叶似枣叶而头尖下阔,三、五对生节间,其苗蔓延草木上,根紫色。陆机《草木疏》云∶茹 ,茅 , 草也。齐人谓之茜,徐州人谓之牛蔓。二月、三月采根,曝干。今圃人或作畦 种莳。故《货殖传》云∶ 茜千石,亦比千乘之家。言地利之浓也。医家用治蛊毒尤胜。《

周礼》庶氏掌除蛊毒,以嘉草攻之。干宝以嘉草为 荷。陈藏器以为 荷与茜,主蛊之最也 。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五味子内容:\r五味子\ph140.bmp\r,生齐山山谷及代郡,今河东、陕西州郡尤多,而杭越间亦有。

春初生苗,引赤蔓于 高木,其长六、七尺;叶尖圆似杏叶;三、四月开黄白花,类小莲花。七月成实,如豌豆许 大,生青熟红紫。《尔雅》云∶ , 。注云∶五味也。蔓生,子丛茎端。疏云∶一名 ,一名 。今有数种,大抵相近,而以味甘者为佳;八月采,阴干用。一说小颗皮皱泡者 ,有白色盐霜一重,其味酸、咸、苦、辛、甘,味全者真也。《千金·月令》∶五月宜服五 味汤。取五味子一大合,以木杵臼细捣之。置小瓷瓶中,以百沸汤投之,入少蜜,即密封头 ,置火边良久,汤成,堪饮。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旋花内容:\r旋(徐愿切)花\ph141.bmp\r,生豫州平泽,今处处皆有之。苏恭云∶此即平泽所 生旋 (音福)是也。其根 似筋,故一名筋根。《别录》云∶根主续筋,故南人皆呼为续筋根。苗作丛蔓,叶似山芋而 狭长;花白,夏秋生遍田野;根无毛节,蒸煮堪啖,甚甘美。五月采花,阴干。二月、八月 采根,日干。花今不见用者,下品有旋(徐元切)复花,与此殊别。人疑其相近,殊无谓也。

《救急方》续断筋法∶取旋 草根,净洗去土,捣,量疮大小敷之,日一、二易之,乃瘥止 。一名肫肠草,俗谓鼓子花也。黔南出一种旋花,粗茎,大叶,无花,不作蔓,恐别是一物 也。

<目录>草部上品之下卷第五<篇名>地不容内容:\r地不容\ph142.bmp\r,生戎州。味苦,大寒,无毒。蔓生,叶青,如杏叶而大,浓 硬,凌冬不凋;无花实 ;根黄白色,外皮微粗褐,累累相连,如药实而圆大。采无时。能解蛊毒,辟瘴气,治咽喉 闭塞。乡人亦呼为解毒子。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当归内容:\r当归\ph143.bmp\r,生陇西川谷,今川蜀、陕西诸郡及江宁府、滁州皆有之,以蜀 中者为胜。春生苗,绿 叶有三瓣;七、八月开花,似莳萝,浅紫色;根黑黄色。二月、八月采根,阴干。然苗有二 种,都类芎 ,而叶有大小为异,茎梗比芎 甚卑下,根亦二种,大叶名马尾当归,细叶名 蚕头当归,大抵以肉浓而不枯者为胜。谨按《尔雅》云∶薜(布革切),山蕲(古芹字巨斤 切)

。郭璞注引《广雅》云∶山蕲,当归也。似蕲而粗大。释曰∶《说文》云∶蕲草也。生山中 者名薜,一名山蕲。然则当归芹类也。在平地者名芹,生山中而粗大者,名当归也。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秦艽内容:\r秦艽\ph144.bmp\r,生飞乌山谷,今河陕州军多有之。根土黄色,而相交纠,长一 尺以来,粗细不等;枝 秆高五、六寸。叶婆娑,连茎梗俱青色,如莴苣叶;六月中开花紫色,似葛花,当月结子。

每于春秋采根,阴干。《正元广利方》∶疗黄,心烦热,口干,皮肉皆黄。以秦艽十二分,

牛乳一大升,同煮,取七合,去滓,分温再服,瘥。此方出于许仁则。又崔元亮《集验方》

;凡发背疑似者,须便服秦艽牛乳煎,当得快利三五行,即瘥。法并同此。又治黄方,用秦 艽一大两,细锉,作两贴子,以上好酒一升,每贴半升,酒绞,取汁,去滓,空腹分两服,

或利便止就中,好酒人易治。凡黄有数种∶伤酒曰酒黄;夜食,误食鼠粪亦作黄;因劳发黄 多痰涕,目有赤脉,日益憔悴,或面赤、恶心者是。元亮用之,及治人皆得力,极效。秦艽 须用新好罗文者。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黄芩内容:\r黄芩\ph145.bmp\r,生秭归山谷及冤句,今川蜀、河东、陕西近郡皆有之。苗长尺 余、茎秆粗如箸;叶从 地四面作丛生,类紫草,高一尺许,亦有独茎者,叶细长青色,两两相对;六月开紫花;根 黄,如知母粗细,长四、五寸。二月、八月采根,曝干用之。《吴普本草》云∶黄芩又名印 头,一名内虚。二月生,赤黄。叶两两四四相值;其茎空中,或方圆,高三、四尺;花紫红 赤。五月实黑;根黄,二月、九月采,与今所有小异。张仲景治伤寒心下痞满,泻心汤,四 方皆用黄芩,以其主诸热,利小肠故也。又太阳病下之,利不止,有葛根黄芩黄连汤,及主 妊娠安胎散,亦多用黄芩。今医家尝用有效者因着之。又《千金方》巴郡太守奏加减三黄丸 ,疗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人带下手足寒热者。春三月,黄芩四两,大黄三两 ,黄连四两;夏三月,黄芩六两,大黄一两,黄连七两;秋三月,黄芩六两,大黄二两,黄 连三两;冬三月,黄芩三两,大黄五两,黄连二两。三物随时合捣,下筛,蜜丸,大如乌豆 ,米饮服五丸,日三,不知稍增七丸,服一月,病愈。久服,走及奔马近频有验。食禁猪肉 。又陶隐居云∶黄芩圆者,名子芩。仲景治杂病方多用之。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芍药内容:\r芍药\ph146.bmp\r,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今处处有之,淮南者胜。春生红芽作丛;

茎上三枝五叶,似牡丹 而狭长,高一、二尺;夏开花,有红、白、紫数种;子似牡丹子而小;秋时采根,根亦有赤 、白二色。崔豹《古今注》云∶芍药有二种∶有草芍药、木芍药。木者花大而色深,俗呼为 牡丹,非也。又云∶牛亨问曰∶将离相别,赠以芍药何也?答曰∶芍药一名何离,故相赠犹 相招召,则赠以文无,文无一名当归,欲忘人之忧,则赠以丹棘,丹棘一名忘忧,使忘忧也 。欲蠲人之忿,则赠以青裳,青裳一名合欢,赠之使忘忿也。张仲景治伤寒汤,多用芍药,

以其主寒热,利小便故也。古人亦有单服食者。安其生服炼法云∶芍药二种∶一者金芍药,

二者木芍药。救病用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若取审看,勿令差错。

若欲服饵,采得净,刮去皮,以东流水煮百沸出,阴干,停三日。又于木甑内蒸之,上覆以 净黄土,一日夜熟出,阴干,捣末,以麦饮,或酒服三钱匕,日三。满三百日,可以登岭,

绝谷不饥。《正元广利方》∶治妇女赤白下,年月深久不瘥者,取白芍药三大两,并干姜半 大两,细锉,熬令黄,捣下筛,空肚和饮汁,服二钱匕,日再,佳。又金创血不止而痛者,

亦单捣白芍药,末敷上,即止,良验。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生姜内容:\r生姜\ph147.bmp\r,生犍为山谷及荆州、扬州,今处处有之,以汉、温、池州者为 良。苗高二、三尺;叶 似箭竹叶而长,两两相对;苗青;根黄;无花实。秋采根,于长流水洗过,日晒为干姜。汉 州干姜法∶以水淹姜三日,去皮,又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然后暴之,令干,酿于瓮中 ,三日乃成也。近世方有主脾胃虚冷,不下食,积久羸弱成瘵者,以温州白干姜一物,浆水 煮,令透心润湿,取出焙干,捣筛,陈廪米煮粥饮,丸如梧子,一服三、五十枚,汤使任用 ,其效如神。又《千金方》主痰 ,以姜附汤治之。取生姜八两,附子生用四两,中破之,

二物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亦主卒风。禁猪肉、冷水。崔元亮《集验方》载敕赐姜 茶治痢方,以生姜切如麻粒大,和好茶一、两碗,呷,任意,便瘥。若是热痢,即留姜皮,

冷即去皮大妙。刘禹锡《传信方》,李亚治一切嗽,及上气者,用干姜,须是合州至好者。

皂荚炮去皮子,取肥大无孔者,桂心紫色辛辣者,削去皮,三物并,别捣,下筛了。各秤等 分多少,任意和合后,更捣筛一遍,炼白蜜和搜,又捣一、二千杵。每饮服三丸,丸稍加大 如梧子,不限食之先后。嗽发即服,日三五服。禁食葱、油、咸、腥热面,其效如神。刘在 淮南与李同幕府,李每与人药,而不出方,或讥其吝。李乃情话曰∶凡人患嗽多进冷药,若 见此方用药热燥,即不肯服,故但出药,多效。试之信然。李卿换白发方云∶刮老生姜皮一 大升,于铛中以文武火煎之,不得令过沸,其铛惟得多油腻者尤佳,更不须洗刷,便以姜皮 置铛中,密固济,勿令通气。令一精细人守之,地色未分便,须煎之缓缓,不得令火急。如 其人稍疲,即换人看火,一复时即成,置于瓷钵中,极研之。李云∶虽曰一复时,若火候匀 即至日西药成矣。使时先以小物点取如麻子大,先于白须下点药讫,然后拔之。再拔,以手 指熟捻之,令入肉。第四日当有黑者生,神效。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干姜内容:\r干姜\ph148.bmp\r,文具生姜条下。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本内容:\r 本\ph149.bmp\r,生崇山山谷,今西川、河东州郡及兖州、杭州有之;叶似白芷,

香又似芎 ,但芎 似水芹而大, 本叶细耳。根上苗下似禾 ,故以名之。五月有白花,七、八月结子,根紫 色,正月、二月采根,曝干,三十日成。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麻黄内容:\r麻黄\ph150.bmp\r,生晋地及河东,今近京多有之,以荥阳、中牟者为胜。苗春生,

至夏五月则长及一尺 以来,梢上有黄花;结实如百合瓣而小,又似皂荚子,味甜,微有麻黄气,外红皮,里仁子 黑;根紫赤色。俗说有雌雄二种∶雌者于三月、四月内开花,六月内结子。雄者无花,不结 子。至立秋后,收采其茎,阴干,令青;张仲景治伤寒有麻黄汤,及大、小青龙汤,皆用麻 黄。治肺痿上气,有射干麻黄汤、浓朴麻黄汤,皆大方也。古方汤用麻黄,皆先煮去沫,然 后内诸药。今用丸散者,皆不然也。《必效方》治天行一、二日者,麻黄一大两,去节,以 水四升,煮去沫,取二升,去滓,着米一匙,及豉为稀粥,取强一升,先作熟汤浴淋头百余 碗,然后服粥,浓覆取汗,于夜最佳。《千金方》∶疗伤寒,雪煎以麻黄十斤去节,杏仁四 升去两仁尖、皮熬,大黄一斤十三两金色者,先以雪水五硕四斗,渍麻黄于东向灶釜中,三 宿后,内大黄搅令调,以桑薪煮之,得二硕汁,去滓,复内釜中,又捣杏仁,内汁中,复煮 之,可余六、七斗,绞去滓,置铜器中,更以雪水三斗,合煎令得二斗四升,药成,丸如弹 子。有病者,以沸白汤五合,研一丸,入汤中,适寒温服之,立汗出。若不愈者,复服一丸 。封药,勿令泄也。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葛根内容:\r葛根\ph151.bmp\r,生汶山川谷,今处处有之,江浙尤多。春生苗,引藤蔓,长一、

二丈,紫色;叶颇似 楸叶而青;七月着花,似豌豆花,不结实;根形如手臂,紫黑色。五月五日午时采根,曝干 。似入土深者为佳。今人多以作粉食之,甚益人。下品有葛粉条,即谓此也。古方多用根。

张仲景治伤寒,有葛根及加半夏葛根黄芩黄连汤,以其主大热解肌,开腠理故也。葛洪治 (古对切)腰痛,取生根嚼之,咽其汁,多益佳。叶主金刃疮,山行伤刺血出,卒不可得药,

但叶敷之,甚效。《正元广利方》金创、中风、痉,欲死者,取生根四大两,切,以水三 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四服。口噤者,灌下,即瘥。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葛粉内容:葛粉,文具葛根条下。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前胡内容:\r前胡\ph152.bmp\r,旧不着所出州土,今陕西、梁、汉、江、淮、荆、襄州郡及相 州、孟州皆有之。春生 苗,青白色,似斜蒿;初出时有白芽,长三、四寸,味甚香美,又似芸蒿。七月内开白花,

与葱花相类;八月结实;根细青紫色。二月、八月采,曝干。今 延将来者,大与柴胡相似 ,但柴胡赤色而脆,前胡黄而柔软不同耳。一说∶今诸方所用前胡,皆不同;京师北地者,

色黄白,枯脆,绝无气味。江东乃有三、四种∶一种类当归,皮斑黑,肌黄而脂润,气味浓 烈。一种色理黄白,似人参而细短,香味都微。又有如草乌头,肤黑而坚,有两、三歧为一 本者,食之亦戟人咽喉。中破以姜汁渍,捣服之,甚下膈,解痰实。然皆非前胡也。今最上 者,出吴中。又寿春生者,皆类柴胡,而大,气芳烈,味亦浓苦,疗痰下气最要,都胜诸道 者。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知母内容:\r知母\ph154.bmp\r,生河内川谷,今濒河诸郡及解州、滁州亦有之。根黄色,似菖 蒲而柔润;叶至难死,

掘出随生,须燥乃止;四月开青花如韭花;八月结实。二 月、八月采根,暴干用。《尔雅》谓之 (徒南切),又谓之 (直林切)藩是也。《肘后方》

用此一物,治溪毒大胜。其法连根叶捣作散服之,亦可投水捣绞汁,饮一、二升。夏月出行 ,多取此屑自随。欲入水,先取少许投水上流,便无畏。兼辟射工。亦可和水作汤浴之,甚 佳。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贝母内容:\r贝母\ph155.bmp\r,生晋地,今河中、江陵府、郢、寿、随、郑、蔡、润、滁州皆 有之。根有瓣子,黄白 色,如聚贝子,故名贝母。二月生苗,茎细,青色;叶亦青,似荞麦叶,随苗出;七月开花 ,碧绿色,形如鼓子花。八月采根,晒干。又云∶四月蒜熟时采之,良。此有数种。《 诗 》

∶言采其 (音虻)。陆机疏云∶贝母也。其叶如栝蒌而细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

四方连累相着,有分解。今近道出者正类此。郭璞注《尔雅》云∶白花叶似韭,此种罕复见 之。此药亦治恶疮。《唐人记其事》云∶江左尝有商人,左膊上有疮,如人面,亦无它苦。

商人戏滴酒口中,其面亦赤色。以物食之,亦能食,食多则觉膊内肉胀起。或不食之,则一 臂痹。有善医者,教其历试诸药,金石草木之类,悉试之无苦。至贝母,其疮乃聚眉闭口。

商人喜曰∶此药可治也。因以小苇筒毁其口,灌之,数日成痂遂愈,然不知何疾也。谨按《

本经》主金疮,此岂金疮之类欤?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栝蒌内容:\r栝蒌\ph156.bmp\r,生洪农山谷及山阴也,今所在有之。实名黄瓜,《诗》所谓果裸 之实是也。根亦名白 药,皮黄肉白;三、四月内生苗,引藤蔓。叶如甜瓜叶作义,有细毛;七月开花,似葫芦花 ,浅黄色;实在花下,大如拳,生青,至九月熟,赤黄色。二月、八月采根,刮去皮,

曝干,三十日成。其实有正圆者,有锐而长者,功用皆同。其根惟岁久入土深者佳。卤地生 者有毒。谨按栝蒌,主消渴。古方亦单用之。孙思邈作粉法∶深掘大根,浓削皮至白处,寸 切之,水浸,一日一易,水经五日,取出烂捣,研,以绢袋盛之,澄滤,令极细如粉,去水 ,服方寸匕,日三、四服,亦可作粉粥乳酪中食之。并宜卒患胸痹痛,取大实一枚,切,薤 白半升,以白酒七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一方加半夏四两,汤洗去滑,同煮服更善。又唐 ·崔元亮疗箭镞不出,捣根敷疮,日三易,自出。又疗时疾发黄,心狂烦热闷,不认人者。

取大实一枚,黄者,以新汲水九合,浸淘,取汁,下蜜半大合,朴硝八分,合搅 令消尽,分再服,便瘥。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大青内容:\r大青\ph157.bmp\r,旧不载所出州土,今江东州郡及荆南、眉、蜀、濠、淄诸州皆 有之。春生青紫茎,似 石竹苗叶;花红紫色,似马蓼,亦似芫花;根黄。三月、四月采茎叶,阴干用。古方治伤寒 黄汗、黄胆等,有大青汤。又治伤寒头身强,腰脊痛。葛根汤,亦用大青。大抵时疾药多用 之。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玄参内容:\r玄参\ph158.bmp\r,生河间及冤句,今处处有之。二月生苗,叶似脂麻,又如槐柳,

细茎青紫色;七月开 花青碧色;八月结子黑色。亦有白花,茎方大紫赤色而有细毛;有节若竹者,高五、六尺;

叶如掌大而尖长如锯齿;其根尖长,生青白,干即紫黑,新者润腻,一根可生五、七枚。三 月、八月、九月采,曝干,或云蒸过日干。陶隐居云∶道家时用合香。今人有传其法∶以玄 参、甘松香各杵末,均秤分两,盛以大酒瓶中,投白蜜渍,令瓶七、八分,紧封系头,安釜 中煮,不住火,一伏时止火,候冷,破瓶取出,再捣熟。如干,更用熟蜜和,瓷器盛,荫埋 地中,旋取,使入龙脑搜。亦可以熏衣。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苦参内容:\r苦参\ph159.bmp\r,生汝南山谷及田野,今近道处处皆有之。其根黄色,长五、七 寸许,两指粗细;三、

五 茎并生,苗高三、二尺以来;叶碎青色,极似槐叶,故有水槐名,春生冬凋;其花黄白,七 月结实如小豆子。河北生者无花子。五月、六月、八月、十月采根,曝干用。古今方用治疮 疹最多,亦可治癞疾。其法∶用苦参五斤,切,以好酒三斗,渍三十日,每饮一合,日三。

常服不绝,若觉痹,即瘥。取根皮末服之,亦良。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石龙芮内容:\r石龙芮\ph160.bmp\r,生泰山川泽石边。陶隐居云∶近道处处有之,今惟出兖州。

一丛数茎,茎青紫色;

每茎三叶,其叶芮芮,短小多刻缺;子如葶苈而色黄。五月采子;二月、八月采皮,阴干用 。能逐诸风,除心热燥。苏恭云∶俗名水堇,苗如附子,实如桑椹,生下湿地,此乃水堇,

非石龙芮也。今兖州所生者,正与本经、陶说相合,为得其真矣。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石韦内容:\r石韦\ph161.bmp\r,生华阴山谷石上,今晋、绛、滁、海、福州、江宁府皆有之。

丛生石上,叶如柳,背 有毛,而斑点如皮,故以名之,以不闻水声者良。二月、七月采叶,阴干用。南中医人炒末 ,冷酒调服,疗发背甚效。石韦一名石皮。而福州自有一种石皮,三月有花,其月采叶煎浴 汤,主风。又有生古瓦屋上者,名瓦韦,用治淋亦佳。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瓦韦内容:瓦韦,文具石韦条下。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狗脊内容:\r狗脊\ph162.bmp\r,生常山川谷,今太行山、淄、温、眉州亦有。根黑色,长三、

四寸,两指许大;苗尖 细碎青色,高一尺以来,无花;其茎叶似贯众而细;其根长而多歧,似狗脊骨,故以名之。

其肉青绿。春秋采根,曝干用。今方亦用金毛者。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萆内容:\r萆 \ph163.bmp\r,生真定山谷,今河、陕京东、荆、蜀诸郡有之。根黄白色,多 节,三指许大;苗叶俱 青,作蔓生,叶作三义,似山芋,又似绿豆叶;花有黄、红、白数种,亦有无花结白子者。

春秋采根,曝干。旧说此药有二种∶茎有刺者,根白实;无刺者,根虚软,以软者为胜。今 成德军所产者,根亦如山芋体硬,其苗引蔓,叶似荞麦,子三棱;不拘时月采其根,用利刀 切作片子,曝干用之。《正元广利方》疗丈夫腰脚痹缓急,行履不稳者。以萆 二十四分,

合杜仲八分,捣筛,每旦温酒和服三钱匕,增至五匕。禁食牛肉。又有萆 丸大方,功用亦 同。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菝内容:\r菝 \ph164.bmp\r,旧不载所出州土,但云生山野,今近京及江、浙州郡多有之。

苗茎成蔓,长二、三尺 ,有刺;其叶如冬青、乌药叶,又似菱叶差大;秋生黄花,结黑子,樱桃许大;其根作块,

赤黄色。二月、八月采根,曝干用。江浙间人呼为金刚根。浸赤汁以煮粉,食云∶啖之可以 辟瘴。其叶以盐捣,傅风肿恶疮等,俗用有效。田舍贫家,亦取以酿酒,治风毒脚弱,痹满 上气,殊佳。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通草内容:\r通草\ph166.bmp\r,生石城山谷及山阴,今泽、潞、汉中、江淮、湖南州郡亦有之。

生作藤蔓,大如指;

其茎秆大者径三寸,每节有二、三枝;枝头出五叶,颇类石韦;又似芍药,三叶相对,夏秋 开紫花,亦有白花者;结实如小木瓜,核黑,瓤白,食之甘美,南人谓之燕 ,亦云乌 。

正月、二月采枝,阴干用。或以为葡萄苗,非也。今人谓之木通。而俗间所谓通草,乃通脱 木也。此木生山侧,叶如萆麻,心空,中有瓤,轻白可爱,女工取以饰物。《尔雅》云∶离 南,活 (音脱)。释云∶离南,草也,一名活 。《山海经》又名寇脱,生江南,高丈许,

大叶似荷而肥,茎中有瓤,正白者是也。又名倚商,主蛊毒。其花上粉,主诸虫 恶疮痔疾 ,取粉内疮中。正元广利方,疗瘰 ,及李绛兵部疗胸伏气攻胃咽不散方中,并用之。今京 师园圃间亦有种莳者。又按张氏《燕吴行役记》∶扬州大仪甘泉东院两廊前,有通草,其形 如椿,少叶,子垂梢际,如苦楝。与今所说殊别,不知是木通邪?通脱邪?或别是一种也。

古 方所用通草,皆今之木通。通脱稀有使者,近世医家多用利小便。南人或以蜜煎作果,食之 甚美,兼解诸药毒。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通脱木内容:\r通脱木\ph167.bmp\r,文具通草条下。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瞿麦内容:\r瞿麦\ph168.bmp\r,生泰山川谷,今处处有之。苗高一尺以来,叶尖小青色;根紫 黑色,形如细蔓菁;花 红紫赤色,亦似映山红,二月至五月开;七月结实作穗,子颇似麦,故以名之。立秋后合子 、叶收采,阴干用。河阳河中府出者,苗可用。淮甸出者根细,村民取作刷帚。《尔雅》谓 之大菊,《广雅》谓之茈萎是也。古今方通心经,利小肠为最要。张仲景治小便不利,有水 气,栝蒌瞿麦丸主之。栝蒌根二两,大附子一个,茯苓、山芋各三两,瞿麦一分,五物杵末 ,蜜丸如梧子大。一服三丸,日三。未知,益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也。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败酱内容:\r败酱\ph169.bmp\r,生江夏川谷,今江东亦有之,多生岗岭间。叶似水茛及薇衔,

丛生;花黄,根紫色,

似柴胡,作陈败豆酱气,故以为名。八月采根,曝干用。张仲景治腹痈,腹有脓者,薏苡仁 附子败酱汤。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三物捣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取 一升,顿服之,小盒饭下,愈。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白芷内容:\r白芷\ph170.bmp\r,生河东川谷下泽,今所在有之,吴地尤多。根长尺余,白色,

粗细不等;枝秆去地五 寸以上;春生,叶相对婆娑,紫色,阔三指许;花白,微黄;入伏后结子,立秋后苗枯。二 月、八月采根,曝干。以黄泽者为佳。楚人谓之药。《九歌》云∶辛夷楣兮药局。王逸注云 ∶药,白芷是也。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杜蘅内容:\r杜蘅\ph171.bmp\r,旧不着所出州土,今江淮间皆有之。苗叶都似细辛,惟香气小 异,而根亦粗,黄白色 ,叶似马蹄,故名马蹄香。三月三日采根,熟洗,曝干。谨按《山海经》云∶天帝之山,有 草状如葵,其臭如蘼芜,名曰杜蘅,可以走马,食之已瘿。郭璞注云∶带之,可以走马。或 曰马得之而健走。《尔雅》谓之杜,又名土卤,然杜若亦名杜蘅,或疑是杜若。据郭璞注云 ∶似葵而香,故知是此杜蘅也。今人用作浴汤及衣香,甚佳。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紫草内容:\r紫草\ph172.bmp\r,生砀山山谷及楚地,今处处有之。人家园圃中,或种莳。其根 所以染紫也。《尔雅》

谓之藐。《广雅》谓之茈 。苗似兰香,茎赤,节青;二月有花,紫白色;秋实白。三月采 根,阴干。古方稀见使。今医家多用治伤寒时疾,发疮疹不出者,以此作药,使其发出。韦 宙《独行方》,治豌豆疮,煮紫草汤,饮。后人相承用之,其效尤速。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紫菀内容:\r紫菀\ph173.bmp\r,生房陵山谷,及真定邯郸,今耀、成、泗、寿、台、孟州、兴 国军皆有之。三月内布 地生苗叶,其叶三、四相连;五月、六月内开黄紫白花;结黑子。本有白毛,根甚柔细。二 月、三月内取根,阴干用。又有一种白者,名白菀。苏恭云∶白菀即女菀也,疗体并同。无 紫菀时,亦可通用女菀。下自有条。今人亦稀用。古今《传信方》用之最要,近医疗久嗽不 瘥,此方甚佳。紫菀去芦头,款冬花各一两,百部半两,三物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生姜 三片,乌梅一个,同煎汤调下,食后欲卧,各一服。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白菀内容:白菀,文具紫菀条下。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白鲜内容:\r白鲜\ph174.bmp\r,生上谷、川谷及冤句,今河中、江宁府、滁州、润州亦有之。

苗高尺余,茎青,叶稍 白,如槐,亦似茱萸;四月开花淡紫色,似小蜀葵;根似蔓菁,皮黄白而心实。四月、五月 采根,阴干用。又云∶宜二月采,差晚则虚恶也。其气息都似羊膻,故俗呼为白羊鲜,又名 地羊膻,又名金爵儿椒。其苗,山人以为菜茹。葛洪治鼠 已有口,脓血出者,白鲜皮煮汁 服一升,当吐鼠子乃愈。李《兵部手集方》疗肺嗽,有白鲜皮汤方,甚妙。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白薇内容:\r白薇\ph175.bmp\r,生平原川谷,今陕西诸郡及滁、舒、润、辽州亦有之。茎叶俱 青,颇类柳叶;六、七 月开红花;八月结实;根黄白色,类牛膝而短小;三月三日采根,阴干用。今云八月采。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耳内容:\r 耳\ph176.bmp\r,生安陆川谷及六安田野,今处处有之。谨按诗人谓之卷耳。《尔 雅》谓之苓耳。《广 雅》谓之 耳,皆以实得名也。陆机疏云∶叶青白,似胡荽,白华,细茎,蔓生,可煮为茹 ,滑而少味。四月中生子,正如妇人耳 ,今或谓之耳 草。郑康成谓是白胡荽,幽州人呼 为爵耳。郭璞云∶形似鼠耳,丛生如盘。今之所有,皆类此,但不作蔓生耳。或曰此物本生 蜀中,其实多刺,因羊过之,毛中粘缀,遂至中国,故名羊负来。俗呼为道人头。实熟时采 之。古今方书多单用,治丁肿困甚者。生捣根叶,和小儿溺,绞取汁,令服一升,日三。又 烧作灰,和腊月猪脂,封上,须臾拔出根,愈。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茅根内容:\r茅根\ph177.bmp\r,生楚地山谷田野,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布地如针,俗间谓之 茅针,亦可啖,甚益小 儿。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洁白,亦甚甘美,六月采根用。今人取茅针,

以傅金疮,塞鼻洪,止暴下血及溺血者,殊效。刘禹锡《传信方》疗痈肿有头,使必穴方,

取茅锥一茎正尔,全煎十数沸,服之,立溃。若两茎即生两孔,或折断一枝为二,亦生两穴 。白茅花,亦主金疮止血。又有菅,亦茅类也。陆机《草木疏》云∶菅似茅而滑无毛,根 下五寸中有白粉者,柔韧宜为索,沤之尤善。其未沤者,名野菅,《诗》所谓白茅菅兮是此 也。入药与茅等。其屋苫茅经久者,主卒吐血,细锉三升,酒浸,煮服一升,良已。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百合内容:\r百合\ph178.bmp\r,生荆州川谷,今近道处处有之。春生苗,高数尺,秆粗如箭;

四面有叶如鸡距,又似 柳叶,青色,叶近茎微紫,茎端碧白;四、五月开红白花,如石榴觜而大;根如葫蒜重叠 ,生二、三十瓣。二月、八月采根,曝干。人亦蒸食之,甚益气。又有一种,花黄有黑斑细 叶,叶间有黑子,不堪入药。徐锴《岁时广记》∶二月种百合法∶宜鸡粪。或云百合是蚯蚓 所化,而反好鸡粪,理不可知也。又百合作面,最益人,取根曝干,捣细,筛,食之如法。

张仲景治百合病,有百合知母汤、百合滑石代赭汤、百合鸡子汤、百合地黄汤,凡四方,病 名百合,而用百合治之,不识其义。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酸浆内容:\r酸浆\ph179.bmp\r,生荆楚川泽及人家田园中,今处处有之。苗似水茄而小,叶亦 可食;实作房如囊,囊 中有子如梅李大,皆赤黄色,小儿食之尤有益,可除热;根似菹芹,色白,绝苦,捣其汁饮 之,治黄病多效。五月采,阴干。《尔雅》所谓 (音针),寒浆。郭璞注云∶今酸浆草,江 东人呼为苦 是也。今医方稀用。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紫参内容:\r紫参\ph180.bmp\r,生河西及冤句山谷,今河中解、晋、齐及淮、蜀州郡皆有之。

苗长一、二尺;根淡紫 色如地黄状;茎青而细,叶亦青,似槐叶,亦有似羊蹄者;五月开花,白色似葱花,亦有红 紫而似水荭者;根皮紫黑,肉红白色,肉浅而皮深。三月采根,火炙令紫色。又云∶六月采 ,晒干用。张仲景治痢紫参汤主之。紫参半斤,甘草二两,以水五升,煎紫参,取二升,内 甘草,煎取半升,分温三服。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淫羊藿内容:\r淫羊藿\ph181.bmp\r,俗名仙灵脾。生上郡阳山山谷,今江东、陕西、泰山、汉中、

湖湘间皆有之。叶青 似杏,叶上有刺;茎如粟秆;根紫色有须;四月开花白色,亦有紫色,碎小独头子;五月采 叶,晒干。湖湘出者,叶如小豆,枝茎紧细,经冬不凋,根似黄连。关中俗呼三枝九叶草,

苗高一、二尺许,根叶俱堪使。

<目录>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篇名>蠡实内容:\r蠡实\ph182.bmp\r,马蔺子也。北人音讹呼为马楝子。生河东川谷,今陕西诸郡及 鼎、汉州亦有之,近京 尤多。叶似薤而长浓;三月开紫碧花;五月结实作角子,如麻木而赤色有棱;根细长,通黄 色,人取以为刷。三月采花,五月采实,并阴干用。谨按《颜氏家训》云∶月令曰∶荔挺出 。郑康成云∶荔挺,马薤也。《易统验玄图》云∶荔挺不出,则国多火灾。《说文》云∶荔 ,似蒲而小,根可为刷。《广雅》云∶马薤,荔也。蔡邕、高诱皆云∶荔,以挺出。然则郑 以荔挺为名,误矣。此物河北平泽率生之,江东颇多,种于阶庭,但呼为旱蒲,故不识马薤 。讲礼者,乃以为马苋,且马苋亦名豚耳,俗曰马齿者是也。其花实皆入药。《列仙传》寇 先生者,宋人也,好种荔,食其葩实焉。今山人亦单服其实,云大温,益下,甚有奇效。崔 元亮治喉痹肿痛,取荔花皮根,共十二分,以水一升,煮取六合,去滓含之。细细咽汁,瘥 止。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款冬花内容:\r款冬花\ph183.bmp\r,出常山山谷及上党水旁,今关中亦有之。根紫色,茎青紫,

叶似萆 ;十二月开黄花,青紫萼,去土一、二寸,初出如菊花萼,通直而肥;实无子。则 陶隐居所谓出高丽百济者,近此类也。又有红花者,叶如荷而斗直,大者容一升,小者容数 合,俗呼为蜂斗叶,又名水斗叶。则唐注所谓大如葵而丛生者是也。十一月采花阴干,或云 花生于冰下,正月旦采之。郭璞注《尔雅》颗冻云∶紫赤花,生水中。冰,水字近,疑一有 误。而傅咸《款冬赋序》曰∶余曾逐禽,登于北山,于时仲冬之月也,冰凌盈谷,积雪被 崖,顾见款冬炜然,始敷华艳,当是生于冰下为正焉。《本经》主咳逆,古今方用之,为治 嗽之最。崔知悌疗久嗽熏法∶每旦取款冬花如鸡子许,少蜜拌花使润,内一升铁铛中。又用 一瓦碗钻一孔,孔内安一小竹筒笔管,亦得其筒稍长,作碗铛相合及插筒处,皆面泥之,勿 令漏气。铛下着炭火,少时款冬烟自从筒出,则口含筒,吸取烟咽之,如胸中少闷,须举头,

即将指头捻筒头,勿使漏烟气,吸烟使尽止。凡如是五日一为之。待至六日,则饱食羊肉 一顿,永瘥。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牡丹内容:\r牡丹\ph184.bmp\r,生巴郡山谷及汉中,今丹、延、青、越、滁、和州山中皆有之。

花有黄、紫、红、白 数色,此当是山牡丹。其茎梗枯燥黑白色,二月于梗上生苗叶,三月开花;其花叶与人家所 种者相似,但花只五、六叶耳;五月结子黑色,如鸡头子大;根黄白色,可五、七寸长,如 笔管大。二月、八月采,铜刀劈去骨,阴干用。此花一名木芍药,近世人多贵重,圃人欲其 花之诡异,皆秋冬移接,培以壤土,至春盛开,其状百变。故其根性殊失本真,药中不可用 此品,绝无力也。牡丹主血,乃去瘀滞。《正元广利方》疗因伤损血瘀不散者,取牡丹皮八 分,合虻虫二十一枚,熬过同捣筛,每旦温酒和散,方寸匕服,血当化为水下。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防己内容:\r防己\ph185.bmp\r,生汉中川谷,今黔中亦有之。但汉中出者,破之文作车辐解,

黄实而香,茎梗甚嫩,

苗叶小类牵牛。折其茎,一头吹之,气从中贯,如木通类。它处者青白虚软,又有腥气,皮 皱,上有丁足子,名木防己。二月、八月采,阴干用。木防己虽今不入药,而古方亦通用之 。张仲景治伤寒有增减木防己汤,及防己地黄、五物防己、黄 六物等汤。深师疗膈间支满 ,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吐下之乃愈。木防己汤主之。木防己 二两,石膏二枚(鸡子大,碎,绵裹),桂心二两,人参四两,四物以水六升,煮取二升,

分 再服,虚者便愈。实者三日复发汗,至三日复不愈者,宜去石膏,加芒硝三合。以水六升煮 三味,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分再服,微下利则愈。禁生葱。孙思邈疗遗溺,小溲涩,亦 用三物木防己汤。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泽兰内容:\r泽兰\ph186.bmp\r,生汝南诸大泽旁,今荆、徐、随、寿、蜀、梧州、河中府皆有 之。根紫黑色,如粟根 ;二月生苗,高二、三尺;茎秆青紫色,作四棱;叶生相对,如薄荷,微香;七月开花,带 紫白色,萼通紫色,亦似薄荷花。三月采苗,阴干。荆湖、岭南人家多种之。寿州出者无花 子。此与兰草大抵相类,但兰草生水旁,叶光润,阴小紫,五、六月盛。而泽兰生水泽中,

及下湿地,叶尖,微有毛,不光润,方茎紫节,七月、八月初采,微辛,此为异耳。今妇人 方中最急用也。又有一种马兰,生水泽旁,颇似泽兰,而气臭味辛,亦主破血,补金创,断 下血。陈藏器以为《楚辞》所喻恶草即是也,北人呼为紫菊,以其花似菊也。又有一种山兰 ,生山侧,似刘寄奴,叶无桠,不对生,花心微黄赤,亦能破血,皆可用。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马兰内容:马兰,文具泽兰条下。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地榆内容:\r地榆\ph187.bmp\r,生桐柏及冤句山谷,今处处有之。宿根三月内生,苗初生布地,

茎直,高三、四尺;

对分出叶,叶似榆少狭,细长,作锯齿状,青色;七月开花如椹子,紫黑色;根外黑里红,

似柳根。二月、八月采,曝干。叶不用,山人乏茗时,采此叶作饮亦好,古断下方多用之。

葛氏载徐平疗下血二十年者,取地榆、鼠尾草各三两、水二升,煮半,顿服。不断水渍屋尘 ,饮一小杯投之,不过重作乃愈。小儿疳痢,亦单煮汁如饴糖,与服便已。又毒蛇螫人,捣 新根,取汁饮,兼以渍疮良。崔元亮《海上方》,赤白下骨立者,地榆一斤,水三升,煮取 一升半,去滓,再煎如稠饧,绞滤,空腹服三合,日再。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白前内容:\r白前\ph188.bmp\r,旧不载所出州土,陶隐居云出近道,今蜀中及淮浙州郡皆有之。

苗似细辛而大,色白 ,易折;亦有叶似柳,或似芫花苗者,并高尺许。生洲渚沙碛之上,根白,长于细辛,亦似 牛膝、白薇辈。今用蔓生者,味苦,非真也。二月、八月采根,曝干。深师疗久咳逆上气,

体肿,短气,胀满,昼夜倚壁不得卧,常作水鸡声者,白前汤主之。白前二两,紫菀、半夏 ,洗,各三两,大戟七合,切,四物以水一斗,渍一宿,明旦煮取三升,分三服。禁食羊肉 、饧,大佳。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百部内容:\r百部\ph189.bmp\r根,旧不着所出州土,今江、湖、淮、陕、齐、鲁州郡皆有之。

春生苗,作藤蔓;叶大 而尖长,颇似竹叶,面青色而光;根下作撮如芋子,一撮乃十五、六枚,黄白色。二月、三 月、八月采,曝干用。古今方书治嗽多用。葛洪主卒嗽,以百部根、生姜二物,各绞汁,合 煎,服二合。张文仲单用百部根,酒渍再宿,大温,服一升,日再。《千金方》疗三十年嗽 ,以百部根二十斤,捣绞取汁,煎之如饴,服方寸匕,日三,验。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王瓜内容:\r王瓜\ph190.bmp\r,生鲁地平泽田野及人家垣墙间,今处处有之。《月令》∶四月王 瓜生,即此也。叶似 栝蒌,圆无叉缺,有刺如毛。五月开黄花;花下结子如弹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细而多糁 ,谓之土瓜根。北间者,其实累累相连,大如枣,皮黄肉白,苗叶都相似;但根状不同耳。

三月采根,阴干。均房间人,呼为老鸦瓜,亦曰菟瓜。谨按《尔雅》曰∶ (羊善切),菟 瓜 。郭璞注云∶似土瓜。而土瓜自谓之 (与睽同)菇(与姑同),又名钩菇,盖菟瓜别是一 种也 。又云∶芴(音物)菲,亦谓之土瓜,自别是一物。《诗》所谓采葑采菲者,非此土瓜也。

大 凡物有异类同名甚多,不可不辨也。葛氏疗面上痱瘰子用之,仍得光润皮急,以土瓜根捣筛 ,浆水匀和,入夜先浆水洗面,傅药,旦复洗之,百日光华射人。小儿四岁发黄,生捣绞汁 三合,与饮,不过三饮,已。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荠内容:\r荠 \ph191.bmp\r,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川蜀、江浙皆有之。春生,苗茎都似人参,

而叶小异,根似桔梗 根,但无心为异。润州尤多,人家收以为果菜,或作脯啖。味甚甘美。二月、八月采根,曝 干。古方解五石毒,多生服荠 汁,良。又短剧方,疗蛊,取荠 根捣末,以饮服方寸匕,

立瘥。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高良姜内容:\r高良姜\ph192.bmp\r,旧不载所出州土,陶隐居云∶出高良郡,今岭南诸州及黔、

蜀皆有之。内郡虽有,而 不堪入药。春生,茎叶如姜苗而大,高一、二尺许;花红紫色如山姜。二月、三月采根,曝 干。古方亦单用,治忽心中恶,口吐清水者,取根如骰子块,含之,咽津后巡即瘥。若臭亦 含咽,更加草豆蔻同为末,煎汤常饮之,佳。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积雪草内容:\r积雪草\ph193.bmp\r,生荆州川谷,今处处有之。叶圆如钱大,茎细而劲蔓延,生 溪涧之侧,荆楚人以叶 如钱,谓为地钱草。徐仪《药图》名连钱草。八月、九月采苗叶,阴干用。段成式《酉阳杂 俎》云∶地钱,叶圆茎细,有蔓,一曰积雪草,一曰连钱草。谨按《天宝单行方》云∶连钱 草,味甘、平,无毒。元生咸阳下湿地,亦生临淄郡、济阳郡池泽中,甚香。俗间或云圆叶 似薄荷,江东、吴越丹阳郡极多,彼人常充生菜食之。河北柳城郡尽呼为海苏,好近水生,

经冬不死,咸、洛二京亦有。或名胡薄荷,所在有之。单服疗女子小腹痛。又云∶女子忽得 小腹中痛,月经初来,便觉腰中切痛连脊间,如刀锥所刺,忍不可堪者。众医不别,谓是鬼 疰,妄服诸药,终无所益,其疾转增。审察前状相当,即用此药。其药夏五月正放花时,即 采取,曝干,捣筛为散。女子有患前件病者,取二方寸匕,和好醋二小合,搅令匀,平旦空 腹顿服之。每日一服,以知为度。如女子先冷者,即取前件药五两,加桃仁二百枚,去尖皮 ,熬捣为散,以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日空腹以饮及酒下三十丸,日再服。以疾愈为度。忌麻 子、荞麦。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莎草内容:\r莎草\ph194.bmp\r根,又名香附子,旧不着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

或云交州者胜,大如枣 。近道者如杏仁许。苗、茎、叶都似三棱,根若附子,周币多毛。今近道生者,苗叶如薤而 瘦,根如箸头大。二月、八月采。谨按《天宝单方图》,载水香棱,功状与此颇相类,但味 差不同。其方云∶水香棱,味辛,微寒,无毒,性涩。元生博平郡池泽中,苗名香棱,根名 莎结,亦名草附子,河南及淮南下湿地即有,名水莎。陇西谓之地 根,蜀郡名续根草,亦 名水巴戟,今涪都最饶,名三棱草。用茎作鞋履,所在皆有。单服疗肺风,又云其药疗丈夫 心肺中虚风及客热,膀胱间连胁下时有气妨,皮肤瘙痒瘾疹,饮食不多,日渐瘦损,常有忧 愁,心忪少气等。并春收苗及花,阴干,入冬采根,切,贮于风凉处。有患前病者,取苗二 十余斤,锉,以水二石五斗,煮取一石五斗,于浴斛中浸身,令汗出五六度。浸兼浴,其肺 中风,皮肤痒即止。每载四时常用,则瘾疹风永瘥。其心中客热,膀胱间连胁下气妨,常日 忧愁不乐,兼心忪者,取根二大斤,切,熬令香,以生绢袋盛,贮于三大斗无灰清酒中,浸 之。春三月浸一日即堪服,冬十月后即七日,近暖处乃佳。每空腹服一盏,日夜三、四服之 ,常令酒气相续,以知为度。若不饮酒,即取根十两,加桂心五两,芜荑三两,和捣为散,

以蜜和为丸,捣一千杵,丸如梧子大,每空腹,以酒及姜、蜜汤饮汁等,下二十丸,日再服 ,渐加至三十丸,以瘥为度。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恶实内容:\r恶实\ph195.bmp\r,即牛蒡子也,生鲁山平泽,今处处有之。叶如芋而长;实似葡 萄核而褐色,外壳如栗 球,小而多刺,鼠过之,则缀惹不可脱,故谓之鼠粘子,亦如羊负来之比。根有极大者,作 菜茹尤益人。秋后采子,入药用。根、叶亦可生捣,入少盐花,以拓肿毒。又冬月采根,蒸 曝之入药。刘禹锡《传信方》,疗暴中风,用紧细牛蒡根,取时须避风,以竹刀或荆刀刮去 土,用生布拭了,捣绞取汁一大升,和灼然好蜜四大合,温,分为两服,每服相去五、六里 。初服得汗,汗出便瘥。此方得之岳鄂郑中丞,郑顷年至 阳,因食一顿热肉,便中暴风,

外生卢氏,为 阳尉,有此方,当时便服,得汗随瘥,神效。又《箧中方》∶风头及脑掣痛 不可禁者,摩膏主之。取牛蒡茎叶,捣取浓汁二升,合无灰酒一升,盐花一匙头, 火煎,

令稠成膏,以摩痛处,风毒散自止,亦主时行头痛。摩时须极力,令作热,乃速效。冬月无 苗,用根代之亦可。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小蓟根内容:\r小蓟根\ph196.bmp\r,《本经》不着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俗名青刺蓟,苗高尺余,

叶多刺,心中出花 ,头如红蓝花而青紫色,北人呼为千针草。当二月苗初生二、三寸时,并根作茹,食之甚美 。四月采苗,九月采根,并阴干入药,亦生捣根绞汁饮,以止吐血、衄血、下血皆验。大蓟 根苗与此相似,但肥大耳,而功力有殊,破血之外,亦疗痈肿。小蓟专主血疾。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大蓟根内容:大蓟根,文具小蓟根条下。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艾叶内容:\r艾叶\ph197.bmp\r,旧不着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

云此种灸百病尤胜。初 春布地生苗,茎类蒿,而叶背白,以苗短者为佳。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叶,曝干,经陈久 方可用。俗间亦生捣叶取汁饮,止心腹恶气。古方亦用熟艾拓金疮。又中风掣痛,不仁不随 。并以干艾斛许,揉团之,内瓦甑中,并下塞诸孔,独留一目,以痛处着甑目下,烧艾一时 ,久知矣。又治癞,取于艾随多少,以浸曲酿酒如常法,饮之,觉痹即瘥。近世亦有单服艾 者,或用蒸木瓜丸之,或作汤空腹饮之,甚补虚羸,然亦有毒,其毒发,则热气冲上,狂躁 不能禁,至攻眼有疮出血者,诚不可妄服也。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水萍内容:\r水萍\ph198.bmp\r,生雷泽池泽,今处处溪涧水中皆有之。此是水中大萍,叶圆,

阔寸许,叶下有一点如 水沫,一名 菜,《尔雅》谓之 。其大者曰苹是也。周南诗云∶于以采苹。陆机云∶水中 浮萍粗大者,谓之苹。季春始生,可糁蒸,以为茹。又可用苦酒 淹,以按酒,三月采,曝干。苏恭云∶此有三种∶大者曰苹;中者荇菜,即下凫葵是也;小 者水上浮萍,即沟渠间生者是也。大苹,今医方鲜用。浮萍,俗医用治时行热病,亦堪发汗 ,甚有功。其方用浮萍草一两,四月十五日者,麻黄去节根,桂心,附子炮裂去脐皮,各半 两,四物捣细,筛,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 至六分,不计时候,和滓热服,汗出乃瘥。又治恶疾遍身疮者,取水中浮萍浓煮汁,渍浴半 日,多效,此方甚奇古也。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荭草内容:\r荭草\ph199.bmp\r,即水红也,旧不着所出州郡,云生水旁,今所在下湿地皆有之。

似蓼而叶大,赤白色 ,高丈余。《尔雅》云∶红,笼古。其大者,( 丘追切)。郑诗云∶隰有游龙是也。陆机云 ∶一名马蓼。《本经》云∶似马蓼而大。若然,马蓼自是一种也。五月采实,今亦稀用。但 取 根茎作汤,捋香港脚耳。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海藻内容:\r海藻\ph200.bmp\r,生东海池泽,今出登、莱诸州海中。凡水中皆有藻。《周南诗》

云∶于以采藻,于沼 于是也。陆机云∶藻,水草,生水底。有二种∶一种叶如鸡苏,茎如箸,长四、五尺;一 种茎如钗股,叶如蓬蒿,谓之聚藻,扶风人谓之藻聚,为发声也。二藻皆可食,熟 其腥气 ,米面糁蒸为茹,甚佳美,荆杨人饥荒以当谷食。今谓海藻者,乃是海中所生,根着水底石 上,黑色如乱发而粗大少许,叶类水藻而大,谓之大叶藻。《本经》云∶主瘿瘤是也。海人 以绳系腰,没水下刈得之,旋系绳上。又有一种马尾藻,生浅水中,状如短马尾,细黑色,

此主水 ,下水用之。陶隐居云∶《尔雅》所谓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今青苔紫菜,

皆似纶。昆布亦似组,恐即是此也。而陈藏器乃谓纶组,正谓此二藻也。谨按《本经》∶海 藻一名 。而《尔雅》谓 为石衣,又谓 (徒南切)名海 (与藻同),是海藻自有此二 名,

而注释皆以为药草,谓纶组乃别草。若然隐居所云∶似近之藏器之说,亦未可的据。又注释 以石衣为水苔,一名石发,石发即陟厘也,色类似苔而粗涩为异。又云 叶似 (音薤)而 大 ,生海底。且陟厘下自有条,味性功用与海藻全别。又生江南池泽,乃是水中青苔,古人用 以为纸,亦青黄色,今注以为石发是也。然则 与 皆是海藻之名,石发别是一类无疑也。

昆布,今亦出登、莱诸州,功用乃与海藻相近也。陶又云∶凡海中菜,皆疗瘿瘤结气,青苔 紫菜辈亦然。又有石帆如柏、主石淋。水松如松,主溪毒。《吴都赋》所谓草则石帆、水松 。刘渊林注云∶石帆生海屿石上,草类也,无叶,高尺许。其华离楼相贯连,死则浮水中,

人于海边得之,稀有见其生者。水松药草,生水中,出南海交趾是也。紫菜,附石生海上,

正青,取干之,则紫色,南海有之。东海又有一种海带,似海藻而粗且长。登州人取干之,

柔韧可以系束物。医家用下水,速于海藻、昆布之类。石发,今人亦干之作菜,以齑 啖之 尤美。青苔,可以作脯食之,皆利人。苔之类,又有井中苔,生废井中,并井蓝,皆主热毒 。又上有垣衣条云∶生古垣墙阴。苏恭云∶即古墙北阴青苔衣也。生石上者,名昔邪。屋上 生者,名屋游。大抵主疗略同。陆龟蒙《苔赋》云∶高有瓦松,卑有泽葵,散岩窦者曰石发 ,补空田者曰垣衣,在屋曰昔邪,在药曰陟厘是也。瓦松,生古瓦屋上,若松子,作层。泽 葵,凫葵也。虽曰异类,而皆感瓦石而生,故陆推类而云耳。今人罕复用之,故但附见于此 。瓦松,即下条昨叶荷草也。《广志》谓之兰香。段成式云∶或言构木上多松,栽土木气泄 ,则生瓦松,然亦不 必尔。今医家或用作女子行经络药。陟厘,古方治虚冷下痢最要。范汪治腹中留饮,有海藻 丸。又有瘿酒方,用海藻一斤,绢袋盛,以清酒二升浸,春夏二日,秋冬三日,一服两合,

日三。酒尽,更合饮之如前,滓聚干,末,服方寸匕,日三。不过两剂皆瘥。《广济》疗气 膀胱急妨宜下气昆布 法∶高丽昆布一斤,白米泔浸一宿,洗去咸味,以水一斗,煮令向熟 ,擘长三寸,阔四、五分,仍取葱白一握,二寸切断,擘之,更煮,令昆布极烂,仍下盐、

酢、豉、糁调和,一依 法,不得令咸酸,以生姜、橘皮、椒末等调和,宜食粱米、粳米饭 。海藻亦依此法,极下气,大效。无所忌。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海带内容:海带,文具海藻条下。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昆布内容:昆布,文具海藻条下。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垣衣内容:垣衣,文具海藻条下。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陟厘内容:陟厘,文具海藻条下。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井中苔内容:井中苔,文具海藻条下。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昨叶荷草内容:昨叶荷草,文具海藻条下。(海藻条有图经曰∶瓦松,即下条昨叶荷草也)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凫葵内容:\r凫葵\ph201.bmp\r,即 菜也。旧不着所出州土,云生水中,今处处池泽皆有之。

叶似 ,茎涩,根甚长 ,花黄色;水中极繁盛。谨按《尔雅》∶ 谓之接余,其叶谓之苻。郭璞以为丛生水中,叶 圆在茎端,长短随水深浅。江东人食之。《诗·周南》所谓参差荇菜是也。陆机云∶白茎,

叶紫赤色,正圆,径寸余,浮在水上。根在水底,大如钗股,上青下白,鬻其白茎,以苦酒 浸脆美,可以按酒,今人不食,医方亦鲜用。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鳢肠内容:\r鳢肠\ph202.bmp\r,即莲子草也,旧不载所出州郡,但云生下湿地,今处处有之,

南方尤多。此有二种∶ 一种叶似柳而光泽,茎似马齿苋,高一、二尺许,花细而白,其实若小莲房。苏恭云∶苗似 旋复者是也;一种苗梗枯瘦,颇似莲花而黄色,实亦作房而圆,南人谓之莲翘者。二种摘其 苗,皆有汁出,须臾而黑,故多作乌髭发药用之,俗谓之旱莲子。三月、八月采,阴干,

亦谓之金陵草。见孙思邈《千金·月令》云∶益髭发,变白为黑。金陵草煎方∶金陵草一秤 ,六月以后收采,拣择无泥土者,不用洗,须青嫩,不杂黄叶,乃堪烂捣研,新布绞取汁,

又以纱绢滤,令滓尽,内通油器钵盛之,日中煎。五日,又取生姜一斤绞汁,白蜜一斤,合 和入煎,中以柳木篦搅,勿停手,令匀调。又置日中煎之,令如稀饧,为药成矣。每旦日及 午后,各服一匙,以温酒一盏化下。如欲作丸,日中再煎,令可丸,大如梧子,依前法酒服 三十丸,及时多合制为佳,其效甚速。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酱内容:\r (音矩)酱\ph203.bmp\r,生巴蜀,今夔川岭南皆有之。昔汉武使唐蒙晓谕南越。

南越食蒙以 酱,蒙问 所从来,答曰∶西北 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武帝感之,于是开 、越 也。刘渊林 注《蜀都赋》云∶ 酱缘木而生。其子如桑椹,熟时正青,长二、三寸。以蜜藏而食之,辛 香、温,调五脏。今云蔓生,叶似王瓜而浓大,实皮黑肉白,其苗为浮留藤,取叶合槟榔食 之,辛而香也。两说不同小异。然则渊林所云∶乃蜀种,如此今说是海南所传耳。今惟贵荜 拨而不尚 酱,故鲜有用者。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白药内容:\r白药\ph204.bmp\r,出原州,今夔、施、江西、岭南亦有之。三月生,苗似苦苣叶,

四月而赤,茎长似葫 芦蔓;六月开白花;八月结子,亦名栝蒌;九月采根,以水洗,筛切碎,曝干,名白药子。

江西出者,叶似乌臼,子如绿豆,至八月,其子变成赤色。施州人取根并野猪尾二味,洗净 ,去粗皮,焙干,等分,停捣,筛,酒调服钱匕,疗心气痛,解热毒甚效。又诸疮痈肿不散 者,取生根烂捣傅贴,干则易之。无生者,用末水调涂之,亦可。崔元亮《海上方》,治一 切天行,取白药研如面,浆水一大盏,空腹顿服之。便仰卧一食顷,候心头闷乱或恶心,腹 内如车鸣 刺痛,良久,当有吐利数行,勿怪。欲服药时,先令煮浆水粥于井中悬着,待冷 。若吐利过度,即吃冷粥一碗止之,不吃即困人。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翦草内容:\r翦草\ph205.bmp\r,生润州。味苦,平,有毒。主诸疮、疥痂、 蚀,及牛马诸疮。

二月、三月采,曝干 用。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香子内容:\r 香子\ph206.bmp\r,亦名茴香,《本经》不载所出,今交广诸蕃及近郡皆有之。入 药多用蕃舶者,或云 不及近处者有力。三月生叶似老胡荽,极疏细,作丛,至五月高三、四尺;七月生花,头如 伞盖,黄色;结实如麦而小青色,北人呼为土茴香。茴、 声近,故云耳。八、九月采实,

阴干。今近地人家园圃种之甚多。古方疗恶毒痈肿,或连阴髀间疼痛,急挛牵入少腹不可忍 ,一宿则杀人者,用茴香苗叶,捣取汁一升服之,日三、四用,其滓以贴肿上。冬中根亦可 用,此外国方。永嘉以来用之,起死神效。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莳萝内容:\r莳萝\ph207.bmp\r,出佛誓国,今岭南及近道皆有之。三月、四月生,苗、花、实 大类蛇床而香辛。六月 、七月采实。今人多以和五味,不闻入药用。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郁金内容:\r郁金\ph208.bmp\r,《本经》不载所出州土。苏恭云∶生蜀地及西戎,胡人谓之马 。

今广南、江西州郡 亦有之,然不及蜀中者佳。四月初生,苗似姜黄;花白质红,末秋出茎,心无实;根黄赤,

去四畔子根,去皮,火干之。古方稀用,今小儿方及马医多用之。谨按许慎《说文解字》云 ∶ 郁,芳草也。十叶为贯,百二十贯,筑以煮之为郁。郁,今郁林郡也。木部中品有郁金香,

云生大秦国,二月、三月有花,状如红蓝。其花即香也。陈氏云∶为百草之英。既云百草之 英,乃是草类,又与此同名,而在木部非也。今人不复用,亦无辨之者,故但附于此耳。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郁金香内容:郁金香,文具郁金条下。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姜黄内容:\r姜黄\ph209.bmp\r,旧不载所出州郡,今江、广、蜀川多有之。叶青绿,长一、二 尺许,阔三、四寸,有 斜纹如红蕉叶而小;花红白色,至中秋渐凋,春末方生;其花先生,次方生叶,不结实。根 盘屈,黄色,类生姜而圆,有节。或云真者,是经种三年以上老姜,能生花,花在根际,一 如荷根,节坚硬,气味辛辣,种姜处有之。八月采根,片切,曝干。蜀人以治气胀,及产 后败血攻心,甚验。蛮人生啖,云可以祛邪辟恶。谨按郁金、姜黄、 药三物相近,苏恭不 细辨,所说乃如一物。陈藏器解纷云∶ ,味苦,色青;姜黄,味辛,温,色黄;郁金,味 苦,寒,色赤,主马热病。三物不同,所用全别。又刘渊林注《吴都赋》∶姜汇非一,云姜 汇大如螺,气猛近于臭,南土人捣之,以为齑菱,一名廉姜。生沙石中,姜类也。其味大辛 而香,削皮,以黑梅并盐汁渍之,乃成也。始安有之。据此廉姜亦是其类,而自是一物耳。

都下近年多种姜,往往有姜黄生卖,乃是老姜,市人买生啖之,云治气为最。医家治气药大 方中,亦时用之。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蓬莪术内容:\r蓬莪术\ph210.bmp\r,生西戎及广南诸州,今江浙或有之。三月生苗,在田野中。

其茎如钱大,高二 尺;叶青白色,长一、二尺,大五寸以来,颇类 荷;五月有花作穗,黄色,头微紫;根如 生姜,而术在根下,似鸡、鸭卵,大小不常。九月采,削去粗皮,蒸熟,曝干用。此物极坚 硬难捣治,用时,热灰火中煨令透熟,乘热入臼中捣之,即碎如粉。古方不见用者。今医家 治积聚诸气为最要之药,与京三棱同用之,良。妇人药中亦多使。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京三棱内容:\r京三棱\ph211.bmp\r,旧不着所出地土。今河陕、江淮、荆襄间皆有之。春生苗,

高三、四尺,似茭蒲;

叶皆三棱;五、六月开花,似莎草,黄紫色。霜降后采根,削去皮须,黄色,微苦,以如小 鲫鱼状,体重者佳。多生浅水旁或陂泽中。其根初生成块如附子大,或有扁者,旁生一根,

又成块,亦出苗;其不出苗,只生细根者,谓之鸡爪三棱。又不生细根者,谓之黑三棱,大 小不常,其色黑,去皮即白。河中府又有石三棱,根黄白色,形如钗股;叶绿色,如蒲苗高 及尺,叶上亦有三棱;四月开花、白色,如红蓼花;五月采根,亦消积气。下品别有草三棱 条,云生蜀地,即鸡爪三棱也。其实一类,故附见于此。一说三棱生荆楚,字当作荆,以着 其地。《本经》作京,非也。今世都不复有三棱,所用皆淮南红蒲根也。泰州尤多,举世皆 用之。虽太医不以为谬,盖流习既久,用根者不识其苗,采药者莫究其用,因缘差失,不复 更辨。今三棱荆、湘、江淮水泽之间皆有。叶如莎草,极长,茎三棱如削,大如人指,高五 、六尺,茎端开花,大体皆如莎草而大,生水际及浅水中。苗下即魁,其旁有根横贯,一根 则连数魁,魁上发苗;采时断其苗及横根,形扁长如鲫鱼者,三棱也。根末将尽,一魁末发 苗,小圆如乌梅者,黑三棱也。又根之端钩屈如爪者,为鸡爪三棱,皆皮黑肌白而至轻。三 者本一物,但力有刚柔,各适其用。因其形为名,如乌头、乌喙,云母、云华之类,本非两 物也。今人乃妄以凫茨、香附子为之。又本草谓京三棱,形如鲫鱼;黑三棱如乌梅而轻。今 红蒲根至坚,重刻削而成,莫知形体。又叶扁茎圆,不复有三棱处,不知何缘名三棱也。今 三棱皆独旁引二根,无直下根。其形大体多,亦如鲫鱼。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草三棱内容:草三棱,文具京三棱条下。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阿魏内容:\r阿魏\ph212.bmp\r,出西蕃及昆仑,今惟广州有之。旧说苗、叶、根极似白芷。捣 根汁,日煎作饼者为上 ,截根穿曝干者为次。今广州出者,云是木膏液滴酿结成。二说不同。谨按段成式《酉阳杂 俎》云∶阿魏木,生波斯国,呼为阿虞木,长八、九尺,皮色青黄;三月生叶,似鼠耳,无 花实;断其枝,汁出如饴,久乃坚凝,名阿魏。或云取其汁和米、豆屑,合酿而成,乃与今 广州所上相近耳。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芦荟内容:\r芦荟\ph213.bmp\r,出波斯国,今惟广州有来者。其木生山野中,滴脂泪而成。采 之不拘时月。俗呼为 象胆,以其味苦而云耳。芦荟治湿痒,搔之有黄汁者。刘禹锡着其方云∶余少年曾患癣,初 在颈项间,后延上左耳,遂成湿疮,用斑猫、狗胆、桃根等诸药,徒令蜇 ,其疮转盛。偶 于楚州,卖药人教用芦荟一两,研,炙甘草半两,末,相和令匀,先以温浆水洗癣,乃用旧 干帛子拭干,便以二味合和傅之,立干,便瘥,神奇。又治 齿。崔元亮《 海上方》云∶ 取芦荟四分,杵末,先以盐揩齿令先净,然后傅少末于上,妙也。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缩沙蜜内容:\r缩沙蜜\ph214.bmp\r,出南地,今惟岭南山泽间有之。苗茎作高良姜,高三、四尺;

叶青,长八、九寸,

阔半寸以来;三月、四月开花在根下;五、六月成实,五、七十枚作一穗,状似益智,皮紧 浓而皱如栗纹,外有刺,黄赤色。皮间细子一团,八漏可四十余粒,如黍米大,微黑色,七 月、八月采。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肉豆蔻内容:\r肉豆蔻\ph215.bmp\r,出胡国,今惟岭南人家种之。春生苗,花实似豆蔻而圆小,

皮紫紧薄,中肉辛辣,

六月、七月采。《续传信方》∶治脾泄气痢等,以豆蔻二颗,米醋调面裹之,置灰火中煨令 黄焦,和面碾末,更以炒了 子末一两,相和,又焦炒陈廪米为末,每用二钱匕煎作饮,调 前二物三钱匕,旦暮各一,便瘥。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白豆蔻内容:\r白豆蔻\ph216.bmp\r,出伽古罗国,今广州、宜州亦有之,不及蕃舶者佳。苗类芭 蕉,叶似杜若,长八、

九尺而光滑,冬夏不凋;花浅黄色;子作朵如葡萄,生青熟白,七月采。张文仲治胃气冷,

吃食即欲得吐,以白豆蔻子三枚,捣筛,更研细,好酒一盏,微温调之,并饮三、两盏佳。

又有治呕吐,白术等六物汤,亦用白豆蔻,大抵主胃冷,即宜服也。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茅香内容:\r茅香花\ph217.bmp\r,生剑南道诸州,今陕西、河东、京东州郡亦有之。三月生苗,

似大麦;五月开白花 ,亦有黄花者;或有结实者,亦有无实者。并正月、二月采根;五月采花,八月采苗。其茎 叶黑褐色;而花白者,名白茅香也。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胡黄连内容:\r胡黄连\ph218.bmp\r,生胡国,今南海及秦陇间亦有之。初生似芦,干似杨柳枯枝,

心黑外黄,不拘时月 收采。今小儿药中多用之。又治伤寒劳复身热,大小便赤如血色者。胡黄连一两,山栀子二 两去皮,入蜜半两,拌和,炒令彻焦,二味捣罗为末,用猪肠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

用生姜二片,乌梅一个,童子小便三合,浸半日,去滓,食后暖小便令温,下十丸,临卧再 服,甚效。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零陵香内容:\r零陵香\ph219.bmp\r,生零陵山谷,今湖岭诸州皆有之。多生下湿地,叶如麻,两 两相对;茎方,气如蘼 芜,常以七月中旬开花,至香;古所谓薰草是也。或云蕙草,亦此也。又云其茎叶谓之蕙,

其根谓之薰,三月采,脱节者良。今岭南收之,皆作窑灶,以火炭焙干,令黄色乃佳。江淮 间亦有土生者,作香亦可用,但不及湖岭者芬薰耳。古方但用薰草,而不用零陵香。今合香 家及面膏澡豆诸法皆用之,都下市肆货之甚多。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甘松香内容:\r甘松香\ph220.bmp\r,出姑臧,今黔、蜀州郡及辽州亦有之。丛生山野,叶细如茅 草,根极繁密。八月采 。作汤浴,令人体香。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天麻内容:\r天麻\ph221.bmp\r,生郓州、利州、泰山、崂山、诸山,今京东、京西、湖南、淮 南州郡亦有之。春生苗 ,初出若芍药,独抽一茎直上,高三、二尺,如箭杆状,青赤色,故名赤箭脂;茎中空,依 半以上,贴茎微有尖小叶;梢头生成穗,开花结子,如豆粒大;其子至夏不落,却透虚入茎 中,潜生土内;其根形如黄瓜,连生一、二十枚,大者有重半斤,或五、六两,其皮黄白色 ,名白龙皮。肉名天麻。二月、三月、五月、八月内采。初取得,乘润利去皮,沸汤略煮过 ,曝干收之。嵩山、衡山人,或取生者蜜煎作果食之,甚珍。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荜茇内容:\r荜茇\ph222.bmp\r,出波斯国,今岭南有之。多生竹林内。正月发苗,作丛,高三、

四尺;其茎如箸;叶 青圆,阔二、三寸如桑,面光而浓。三月开花,白色在表;七月结子如小指大,长二寸以来 ,青黑色,类椹子。九月收采,灰杀,曝干。南人爱其辛香,或取叶生茹之。黄牛乳煎其子 ,治气痢,神良。谨按《唐太宗实录》云∶贞观中,上以气痢久未痊,服它名医药不应,因 诏访求其方,有卫士进乳煎荜茇法,御用有效。刘禹锡亦记其事云,后累试年长而虚冷者,

必效。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荜澄茄内容:\r荜澄茄\ph223.bmp\r,生佛誓国,今广州亦有之。春夏生叶,青滑可爱;结实似梧 桐子及蔓荆子,微大。

八月、九月采之。今医方脾胃药中多用。又治伤寒咳 ,日夜不定者。其方以荜澄茄三分,

高良姜三分,二物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六分,煎十余沸,入少许醋,搅匀,和滓,如茶 热呷。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补骨脂内容:\r补骨脂\ph224.bmp\r,生广南诸州及波斯国,今岭外山 间多有之,不及蕃舶者佳。

茎高三、四尺,叶似 薄荷,花微紫色,实如麻子圆扁而黑。九月采,或云胡韭子也。胡人呼若婆固脂,故别名破 故纸。今人多以胡桃合服。此法出于唐·郑相国自叙云∶予为南海节度,年七十有五,越地 卑湿,伤于内外,众疾俱作,阳气衰绝,服乳石补益之药,百端不应。元和七年,有诃陵国 舶主,李摩诃,知予病状,遂传此方并药。予初疑而未服,摩诃稽颡固请,遂服之,经七、

八日而觉应验,自尔常服,其功神验。十年二月,罢郡归京,录方传之。破故纸十两,净择 去皮洗过,捣筛令细,用胡桃瓤二十两,汤浸去皮,细研如泥,即入前末,更以好蜜和搅令 匀如饴糖,盛于瓷器中,旦日以暖酒二合,调药一匙服之,便以饭压。如不饮人,以暖熟水 调亦可服。弥久则延年益气,悦心明目,补添筋骨。但禁食芸台、羊血,余无忌。此物本自 外蕃随海舶而来,非中华所有,蕃人呼为补骨鸱,语讹为破故纸为。《续传信方》载其事。

其义颇详,故并录之。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使君子内容:\r使君子\ph225.bmp\r,生交、广等州,今岭南州郡皆有之,生山野中及水岸。其叶 青,如两指头,长二寸 ;其茎作藤如手指;三月生,花淡红色,久乃深红,有五瓣;七、八月结子如拇指,长一寸 许,大类栀子,而有五棱;其壳青黑色,内有仁白色。七月采实。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红蓝花内容:\r红蓝花\ph226.bmp\r,即红花也,生梁汉及西域,今处处有之,人家场圃所种,冬 而布子于熟地,至春生 苗,夏乃有花。下作球汇多刺,花蕊出球上,圃人承露采之,采已夏出,至尽而罢。球中结 实,白颗如小豆大。其花曝干,以染真红及作燕脂,主产后病为胜。其实亦同叶,颇似蓝,

故有蓝名,又名黄蓝。《博物志》云∶张骞所得也。张仲景治六十二种风,兼腹内血气刺痛 ,用红花一大两,分为四分,以酒一大升煎强半,顿服之,不止再服。又一方用红蓝子一升 ,捣碎,以无灰酒一大升八合,拌了,曝令干,重捣筛,蜜丸如桐子大,空腹酒下四十丸。

《正元广利方》治女子中风,血热烦渴者,以红蓝子五大合,微熬,捣碎,旦日取半大匙,

以水一升,煎取七合,去滓,细细咽之。又崔元亮《海上方》治喉痹壅塞不通者,取红蓝花 捣绞取汁一小升,服之,以瘥为度。如冬月无湿花,可浸干者浓绞取汁如前,服之,极验。

但咽喉塞服之,皆瘥。亦疗妇人产运绝者。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蜜蒙花内容:\r蜜蒙花\ph227.bmp\r,生益州川谷,今蜀中州郡皆有之。木高丈余;叶似冬青叶而 浓,背白色,有细毛,

又似橘叶;花微紫色。二月、三月采花,曝干用。此木类而在草部,不知何至于此。

<目录>草部中品之下卷第七<篇名>伏牛花内容:\r伏牛花\ph228.bmp\r,生蜀地,所在皆有,今惟益、蜀近郡有之,多生川泽中。叶 青细,似黄檗叶而不光 ;茎赤有刺;花淡黄色作穗,似杏花而小。三月采,阴干。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大黄内容:\r大黄\ph229.bmp\r,生河西山谷及陇西,今蜀川、河东、陕西州郡皆有之,以蜀川 锦文者佳。其次秦陇来 者,谓之土蕃大黄。正月内生青叶,似蓖麻,大者如扇;根如芋,大者如碗,长一、二尺,

旁生细根如牛蒡,小者亦如芋;四月开黄花,亦有青红似荞麦花者;茎青紫色,形如竹。二 、八月采根,去黑皮,火干。江淮出者曰土大黄,二月开黄花,结细实。又鼎州出一种羊蹄 大黄,疗疥瘙甚效。初生苗叶如羊蹄,累年长大,即叶似商陆而狭尖;四月内于抽条上出穗 ,五、七茎相合,花叶同色;结实如荞麦而轻小,五月熟即黄色,亦呼为金荞麦。三月采苗 ,五月收实,并阴干;九月采根,破之亦有锦文。日干之,亦呼为土大黄。凡收大黄之法。

苏恭云∶作时烧石使热,横寸截着石上 之,一日微燥,乃绳穿眼之至干。今土蕃大黄,往 往作横片,曾经火 。蜀大黄乃作紧片,如牛舌形,谓之牛舌大黄。二者用之皆等。《本经 》称大黄推陈致新,其效最神,故古方下积滞多用之,张仲景治伤寒用处尤多。又有三物备 急丸,司空裴秀为散用,疗心腹诸疾卒暴百病,其方用大黄、干姜、巴豆各一两,须精新好 者,捣筛,蜜和,更捣一千杵,丸如小豆,服三丸。老小斟量之。为散不及丸也。若中恶客 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刀刺痛,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若酒服之。若不下,捧头 起,灌令下喉,须臾瘥。未知更与三丸,腹当鸣转,即吐下便愈。若口已噤,亦须折齿灌之 ,药入喉即瘥。崔知悌疗小儿无辜闪癖,瘰疠,或头干黄耸,或乍痢乍差,诸状多者,皆大 黄煎主之。大黄九两,锦文新实者,若微朽即不中用,削去苍皮,乃秤,捣筛为散,以上好 米醋三升和之,置铜碗中,于大铛中浮汤上,炭火煮之,火不用猛,又以竹木篦搅药,候任 丸,乃停。于小瓷器中贮。儿年三岁,一服七丸如梧子,日再服,常以下青赤脓为度。若不 下脓,或下脓少者,稍稍加丸。下脓若多,丸又须减。病重者,或至七、八剂方尽根本。大 人 、小儿以意量之。此药惟下脓宿结,不令儿利,须禁食毒物。食乳者,乳母亦同忌法。崔元 亮《海上方》∶治腰脚冷风气,以大黄二大两,切如棋子,和少酥炒,令酥尽入药中,切不 得令黄焦,则无力,捣筛为末,每日空腹,以水三大合,入生姜两片如钱,煎十余沸,去姜 ,取大黄末两钱,别置碗子中,以姜汤调之,空腹顿服。如有余姜汤,徐徐呷之,令尽,当 下冷脓及恶物等,病即瘥止。古人用毒药攻病,必随人之虚实而处置,非一切而用也。姚僧 垣初仕梁,武帝因发热欲服大黄。僧垣曰∶大黄乃是快药。至尊年高,不可轻用。帝弗从,

几至委顿。元帝常有心腹疾。诸医咸谓宜用平药,可渐宣通。僧垣曰∶脉洪而实,此有宿妨 ,非用大黄无差理,帝从而遂愈。以此言之,今医用一毒药而攻众病,其偶中病,便谓此方 之神奇;其有差误,乃不言用药之失,如此者众矣,可不戒哉?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土大黄内容:土大黄,文具大黄条下。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桔梗内容:\r桔梗\ph230.bmp\r,生嵩高山谷及冤句,今在处有之。根如小指大,黄白色;春生 苗,茎高尺余;叶似杏 叶而长椭,四叶相对而生,嫩时亦可煮食之;夏开花紫碧色,颇似牵牛子花,秋后结子。八 月采根,细锉曝干用。叶名隐忍。其根有心,无心者乃荠 也。而荠 亦能解毒,二物颇相 乱。但荠 叶下光泽无毛为异。关中桔梗,根黄,颇似蜀葵根;茎细,青色;叶小,青色,

似菊花叶。古方亦单用之。《古今录验》疗卒中蛊下血如鸡肝者,昼夜出血石余,四脏皆损 ,惟心未毁,或鼻破待死者。取桔梗捣屑,以酒服方寸匕,日三。不能下药,以物拗口开灌 之。心中当烦,须臾自定,服七日止。当食猪肝 以补之,神良。《集验方》∶疗胸中满而 振寒,脉数,咽燥不渴,时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粳米粥,是肺痈。治之以桔梗、甘草 各二两炙,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再服,朝暮吐脓血则瘥。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甘遂内容:\r甘遂\ph231.bmp\r,生中山川谷,今陕西、江东亦有之,或云京西出者最佳,汴沧 吴者为次。苗似泽漆,

茎短小,而叶有汁;根皮赤,肉白,作连珠,又似和皮甘草。二月采根,节切之,阴干,以 实重者为胜。又有一种草甘遂,苗一茎,茎端六、七叶,如蓖 麻、鬼臼叶,用之殊恶。生食一升,亦不能下。唐注云∶草甘遂,即蚤休也。蚤休自有条,

古方亦单用下水。《短剧》∶疗妊娠小腹满,大小便不利,气急,已服猪苓散不瘥者,以甘 遂散下之方。泰山赤皮甘遂二两,捣筛,以白蜜二两,和丸如大豆粒,多觉心下烦,得微下 者,日一服之,下后还将猪苓散。不得下,日再服,渐加可至半钱匕,以微下为度,中间将 散也。猪苓散见猪苓条中。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葶苈内容:\r葶苈\ph232.bmp\r,生 城平泽及田野,今京东、陕西、河北州郡皆有之,曹州者 尤胜。初春生苗叶,高 六、七寸,有似荠;根白,枝茎俱青;三月开花,微黄;结角,子扁小如黍粒微长,黄色;

立夏后采实,曝干。《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许慎、郑康成注皆云∶靡草,荠、葶苈 之属是也。此草至夏则枯死,故此时采之。张仲景治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葶苈 炒黄色捣末为丸,大如弹丸。每服用大枣二十枚,水三升,煎之取二升,然后内一弹丸,

更煎取一升,顿服之。支饮不得息亦主之。崔知悌方,疗上气咳嗽,长引气不得卧,或遍体 气肿,或单面肿,或足肿,并主之。葶苈子三升,微火熬,捣筛为散,以清酒五升渍之,冬 七日,夏三日。初服如桃许大,日三夜一,冬日二夜二。量其气力,取微利一、二为度。如 患急困者,不得待日满,亦可以绵细绞即服。其葶苈单茎向上,叶端出角,角粗且短,又有 一种苟芥草,叶近根下作奇,生角细长。取时必须分别前件二种也。又《箧中方》,治嗽含 膏丸,曹州葶苈子一两,纸衬熬令黑,知母一两,贝母一两,三物同捣筛,以枣肉半两,别 销沙糖一两半,同入药中,和为丸,大如弹丸,每服以新绵裹一丸,含之,徐徐咽津,甚者 不过三丸。今医亦多用。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芫花内容:\r芫花\ph233.bmp\r,生淮源川谷,今在处有之。宿根旧枝茎紫,长一、二尺。根入 土深三、五寸,白色,

似榆根;春生苗叶,小而尖,似杨柳枝叶;二月开紫花,颇似紫荆而作穗,又似藤花而细。

三月三日采,阴干。其花须未成蕊,蒂细小,未生叶时收之。叶生花落,即不堪用。《吴普 本草》云∶芫花,一名败华,一名儿草,一名黄大戟。二月生叶,加浓则黑。华有紫、赤、

白者。三月实落尽,叶乃生是也。而今绛州出者,花黄谓之黄芫花。汉太仓公淳于意,治临 淄女子薄吾蛲(音饶)瘕。蛲瘕为病,腹大,上肤黄粗,循之戚戚然。意饮以芫花一撮,即 出 蛲可数升,病遂愈。张仲景治太阳中风,吐下呕逆者,可攻十枣汤主之。芫花熬、甘遂、大 戟三物等分,停各筛末,取大枣十枚,水一升半,煮取八合,去滓,内诸药,强人一钱匕,

羸人半钱匕,温服之。不下,明旦更加半匕,下后糜粥自养。病悬饮者,亦主之。胡洽治水 肿及支饮、 饮,加大黄、甘草,并前五物各一两,枣十枚,同煮如法。一方又加芒硝一两 ,汤成下之。又《千金方》凝雪汤,疗天行毒病七、八日,热积聚胸中,烦乱欲死。起人死 方,取芫花一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渍故布薄胸上,不过再三薄,热则除,当温四 肢,护厥逆也。吴普又云∶芫花根,一名赤芫根。神农∶辛,雷公∶苦,有毒。生邯郸,八 月、九月采,阴干。久服令人泄。古方亦入药用。《古今录验》∶疗暴中冷,伤寒鼻塞,喘 嗽喉中哑塞,失音声者。取芫花根一虎口,切,曝干。令病患以荐自萦就裹。舂芫花根令飞 扬,入其七孔内,当眼泪出,口鼻皆罗 毕毕耳,勿住,令芫根尽则止。病必于此瘥。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泽漆内容:\r泽漆\ph234.bmp\r,大戟苗也。生泰山川泽,今冀州、鼎州、明州及近道亦有之。

生时摘叶有白汁出,亦 能啮人,故以为名。然张仲景治肺咳上气,脉沉者,泽漆汤主之。泽漆三斤,以东流水五斗 ,煮取一斗五升,然后用半夏半升,紫参、生姜、白前各五两,甘草、黄芩、人参、桂各三 两,八物 咀之,内泽漆汁中,煎取五升。每服五合,日三,至夜服尽。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大戟内容:\r大戟\ph235.bmp\r,泽漆根也。生常山,今近道多有之。春生红芽,渐长作丛,高 一尺以来;叶似初生杨 柳小团;三月、四月开黄紫花;团圆似杏花,又似芜荑;根似细苦参,皮黄黑,肉黄白色;

秋冬采根,阴干。淮甸出者茎圆,高三、四尺,花黄,叶至 心亦如百合苗。江南生者叶似芍药。医家用治隐疹风及风毒脚肿,并煮水热淋,日再三,便 愈。李绛《兵部手集方》∶疗水病无问年月深浅,虽复脉恶亦主之。大戟、当归、橘皮各一 大两,切,以水二大升,煮取七合,顿服。利水二、三斗,勿怪。至重,不过再服,便瘥。

禁毒食一年。水下后,更服,永不作。此方出张尚客。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旋复花内容:\r旋复花\ph237.bmp\r,生平泽川谷,今所在有之,二月以后生苗,多近水旁,大似 红蓝而无刺;长一、

二 尺以来;叶如柳;茎细;六月开花如菊花,小铜钱大,深黄色;上党田野人呼为金钱花,七 月、八月采花,曝干,二十日成。今近都人家园圃所莳金钱花,花叶并如上说,极易繁盛,

恐即此旋复也。张仲景治伤寒汗下后,心下痞坚,噫气不除,有七物旋复代赭汤。杂治妇人 有三物旋复汤。胡洽有除痰饮在两胁胀满等旋复花丸,用之尤多。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藜芦内容:\r藜芦\ph238.bmp\r,生泰山山谷,今陕西、山南东西州郡皆有之。三月生苗;叶青,

似初出棕心,又似车 前;茎似葱白,青紫色,高五、六寸,上有黑皮裹茎,似棕皮;其花肉红色;根似马肠根,

长四、五寸许,黄白色;二月、三月采根,阴干。此有二种∶一种水藜芦,茎叶大同,只是 生在近水溪涧石上,根须百余茎,不中入药用。今用者名葱白藜芦,根须甚少,只是三、二 十茎,生高山者为佳,均州土俗亦呼为鹿葱。此药大吐上膈风涎,暗风痫病,小儿 。

用 钱匕一字,则恶吐人。又用通顶,令人嚏。而古经本草云∶疗呕逆,其效未详。今萱草亦谓 之鹿葱,其类全别,主疗亦不同耳。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侧子内容:乌头、乌喙,生朗陵山谷。天雄生少室山谷。附子、侧子生犍为山谷及广汉,今并出蜀 土。

然四品都是一种所产,其种出于龙州。种之法∶冬至前,先将肥腴陆田耕五、七遍,以猪粪 粪之,然后布种,遂月耘耔,至次年八月后方成。其苗高三、四尺以来,茎作四棱,叶如艾 ,花紫碧色作穗,实小紫黑色如桑椹。本只种附子一物,至成熟后有此四物,收时仍一处造 酿方成。酿之法∶先于六月内,踏造大、小麦曲,至收采前半月,预先用大麦煮成粥,后将 上件曲造醋,候熟淋去糟。其醋不用太酸,酸则以水解之。便将所收附子等去根须,于新洁 瓮内淹浸七日,每日搅一遍,日足捞出,以弥疏筛摊之,令生白衣。后向慢风日中晒之百十 日,以透干为度。若猛日晒,则皱而皮不附肉。其长三、二寸者,为天雄。割削附子旁尖芽 角为侧子,附子之绝小者亦名为 \r侧子\ph239.bmp\r。元种者,母为乌头。其余大小者皆为附子。以八角者 为上。如方药要用,须炮令裂去皮脐,使之。绵州彰明县多种之,惟赤水一乡者最佳,然收 采时月与《本经》所说不同。盖今时所种如此。其内地所出者,与此殊别,今亦稀用。谨按 《本经》冬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而《广雅》云∶奚毒,附子也。一岁为 (与侧同)子,

二岁为乌喙,三岁为附子,四岁为乌头,五岁为天雄。今一年种之,便有此五物,岂今人种 莳之法,用力倍至,故尔繁盛也。虽然药力当缓,于岁久者耳。崔氏治寒疝心腹胁引痛,诸 药不可近者,蜜煎乌头主之。以乌头五枚大者,去芒角及皮,四破,以白蜜一斤,煎令透润 ,

取出焙干,捣筛,又以熟蜜丸,冷盐汤吞下二十丸如梧子,永除。又法∶用煎乌头蜜汁,以 桂枝汤五合解之。饮三合不知,加五合。其知者如醉,以为中病。《续传信方》治阴毒伤寒 烦躁,迷闷不知悟人,急者用大附子一个,可半两者,立劈作四片,生姜一大块,立劈作三 片,如中指长,糯米一撮,三味以水一升,煎取六合,去滓,如人体温,顿服,浓衣覆之。

或汗出,或不出,候心神定,即别服水解散,太白通关散之类,不得与冷水。如渴,更将滓 煎与吃。今人多用有效,故详着之。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乌头内容:\r乌头\ph240.bmp\r,文具侧子条下。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天雄内容:\r天雄\ph241.bmp\r,文具侧子条下。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附子内容:\r附子\ph242.bmp\r,文具侧子条下。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羊踯躅内容:\r羊踯躅\ph242-1.bmp\r,生太行山川谷及淮南山,今所在有之。春生苗,似鹿葱;

叶似红花;茎高三、四尺 ;夏开花,似凌霄、山石榴、旋复辈,而正黄色;羊误食其叶,则踯躅而死,故以为名。三 月、四月采花阴干。今岭南蜀道山谷遍生,皆深红色,如锦绣然。或云此种不入药。古大方 多用踯躅,如胡洽治时行赤散,及治五嗽四满丸之类,及治风诸酒方,皆杂用之。又治百 病风湿等,鲁王酒中亦用踯躅花。今医方捋脚汤中多用之。南方治蛊毒下血,有踯躅花散甚 胜。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茵芋内容:\r茵芋\ph243.bmp\r,出泰山川谷,今雍州、绛州、华州、杭州亦有之。春生苗,高 三、四尺,茎赤;叶似 石榴而短浓,又似石南叶;四月开细白花,五月结实;三月、四月、七月采叶连细茎,阴干 用,或云日干。胡洽治贼风,手足枯痹,四肢拘挛。茵芋酒主之。其方茵芋、附子、天雄、

乌头,秦艽、女萎、防风、防己、踯躅、石南、细辛、桂心各一两,凡十二味,切,以绢袋 盛,清酒一斗渍之,冬七日,夏三日,春秋五日,药成。初服一合,日三。渐增之,以微痹 为度。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射干内容:\r射(音夜)干\ph244.bmp\r,生南阳山谷田野,今在处有之。人家庭院间亦多种植,

春生苗,高二、三尺;

叶似蛮姜,而狭长横张,疏如翅羽状,故一名乌 ,谓其叶耳;叶中抽茎,似萱草而强硬 ;

六月开花,黄红色,瓣上有细文纹秋结实作房,中子黑色;根多须,皮黄黑,肉黄赤。三月 三日采根,阴干。陶隐居云∶疗毒肿方多作夜干。今射亦作夜音。又云别有射干,相似而花 白茎长,似射人之执竿者。故阮公诗云∶射干临层城是也。此不入药用。苏恭∶射干此说是 鸢尾,叶都似射干,而花紫碧色,不抽高茎,根似高良姜,而肉白,根即鸢头也。又按荀子 云∶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其茎非能长也,所 立者然也。杨 注云∶当是草,而云木误也。今观射干之形,其茎梗疏长,正如长竿状,

得 名由此耳。而陶以夜音为疑,且古字音呼固多相通,若汉官仆射主,射而亦音夜,非有别义 也。又射干多生山崖之间,其茎虽细小,亦类木梗。故荀子名木,而苏谓陶说为鸢尾。鸢尾 花亦不白,其白者自是射干之类,非鸢尾也。鸢尾布地而生,叶扁阔于射干。苏云∶花紫碧 色,根如高良姜者是也。《本经》云∶生九嶷山谷,今在处有,大类蛮姜也。三月采。一云 ∶九月、十月采根,日干。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鸢尾内容:鸢尾,文具射干条下。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贯众内容:\r贯众\ph245.bmp\r,生玄山山谷及冤句少室山,今陕西、河东州郡及荆、襄间多有 之。而少有花者,春生 ,苗赤;叶大如蕨,茎秆三棱,叶绿色似小鸡翎,又名凤尾草;根紫黑色,形如大瓜,下有 黑须毛,又似老鸱。《尔雅》云∶泺(舒若切),贯众。郭璞注云∶叶圆锐,茎毛黑,布地,

冬不死,《广雅》谓之贯节是也。三月采根,晒干。荆南人取根为末,水调服一钱匕,止鼻 血有效。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半夏内容:\r半夏\ph246.bmp\r,生槐里川谷,今在处有之,以齐州者为佳。二月生苗,一茎,

茎端出三叶,浅绿色,

颇似竹叶而光,江南者似芍药叶;根下相重生,上大下小,皮黄肉白;五月、八月内采根,

以灰 二日,汤洗曝干。一云∶五月采者虚小,八月采者实大,然以圆白陈久者为佳。其平 泽生者甚小,名羊眼半夏。又由跋绝类半夏,而苗高近一、二尺许,根如鸡卵,大多生林下 ,或云即虎掌之小者,足以相乱。半夏主胃冷呕哕,方药之最要。张仲景治反胃呕吐,大半 夏汤。半夏三升,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以水一斗二升,和扬之一百四十遍,煮取三升半,温服一升,日再。亦治膈间 支饮。又主呕哕,谷不得下,眩悸,半夏加茯苓汤。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切,

以水七升,煎取一升半,分温服之。又主心下悸,半夏麻黄丸,二物等分,筛末,蜜丸,大 如小豆,每服三丸,日三。其余主寒厥,赤风,四逆,呕吐。附子粳米汤,及伤寒方。用半 夏一升,洗去滑,焙干,捣末,小麦面一升,合和,以水搜令熟,丸如弹丸,以水煮令面熟 ,则药成。初吞四、五枚,日二稍稍增至十五枚,旋煮旋服,觉病减,欲更重合亦佳。禁食 饧与羊肉。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由跋内容:由跋,文具半夏条下。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虎掌内容:\r虎掌\ph247.bmp\r,生汉中山谷及冤句,今河北州郡亦有之。初生根如豆大,渐长 大,似半夏而扁,累年 者其根圆及寸,大者如鸡卵。周匝生圆芽二、三枚或五、六枚;三月、四月生苗,高尺余;

独茎上有叶如爪,五、六出分布,尖而圆;一窠生七、八茎,时出一茎作穗,直上如鼠尾;

中生一叶如匙,裹茎作房,旁开一口,上下尖,中有花,微青褐色;结实如麻子大,熟即白 色,自落布地,一子生一窠。九月苗残取根,以汤入器中,渍三、七日,汤冷乃易,日换三 、四遍,洗去涎,曝干用之。或再火炮。今冀州人菜园中种之,亦呼为天南星。江州有一种 草,叶大如掌,面青背紫,四畔有芽如虎掌,生三、五叶为一本,冬青。治心痛寒热积气。

不结花实,与此名同,故附见之。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莨菪子内容:\r莨菪子\ph248.bmp\r,生海滨川谷及雍州,今处处有之。苗茎高二、三尺许,叶似 地黄、王不留行、红蓝 等而三指阔;四月开花,紫色;苗、荚、茎有白毛;五月结实,有壳作罂子,状如小石榴,

房中子至细,青白色,如米粒,一名天仙子。五月采子,阴干。谨按《本经》云∶莨菪性寒 ,后人多云大热,而《史记》淳于意传云∶淄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意饮以浪荡药一撮,以 酒饮之,旋乳。且不乳岂热药所治。又古方主卒癫狂,亦多单用莨菪,不知果性寒邪?《小 品》载治癫狂方云∶取莨菪三升,作末,酒一升,渍数日出,捣之,以向汁和绞,去滓,汤 上煎,令可丸,服如小豆三丸,日三。当觉口面急,头中有虫行,额及手足有赤色处,如此 并是瘥候。未知再服,取尽,神良。又《箧中方》主肠风,莨菪煎。取莨菪实一升治之,曝 干,捣筛,生姜半斤,取汁,二物相合银锅中,更以无灰酒二升,投之,上火煎令如稠饧,

即旋投酒,度用酒可及五升以来,即止煎,令可丸,大如梧子。每旦酒饮通下三丸,增至五 、七丸止。若丸时粘手,则菟丝粉衬隔煎熬,切戒火紧,则药易焦而失力矣。初服微热,勿 怪。疾甚者,服过三日,当下利,疾去,利亦止,绝有效。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蜀漆内容:\r蜀漆\ph249.bmp\r,生江林山川谷及蜀汉。常山苗也。常山生益州山谷及汉中,蜀 漆根也。江林山即益州 江阳山名,是同处耳。今京西、淮、浙、湖南州郡亦有之。叶似茗而狭长,两两相当;茎圆 有节;三月生红花,青萼;五月结实,青;三子为房;苗高者不过三、四尺;根似荆,黄 色。而海州出者,叶似楸叶,八尺,有花红白色,子碧色,似山楝子而小。五月采叶,八月 采根,阴干。此二味为治疟之最要。张仲景蜀漆散∶用蜀漆、云母、龙骨等分,杵末,患者 至发前,以浆水和半钱服之。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今天台山出一种草,名土 常山,苗、叶极甘,人用为饮香,其味如蜜,又名蜜香草,性亦凉,饮之益人,非此常山也 。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常山内容:常山,文具蜀漆条下。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青葙子内容:\r青葙子\ph250.bmp\r,生平谷道旁,今江淮州郡近道亦有之。二月内生青苗,长三、

四尺;叶阔似柳,细 软;茎似蒿,青红色;六月、七月内生花,上红下白;子黑光而扁,有似莨菪;根似蒿根而 白,直下独茎生根。六月、八月采子。又有一种花黄,名陶珠术;苗亦相似,恐不堪用之。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牙子内容:\r牙子\ph251.bmp\r,即野狼牙子,生淮南川谷及冤句。今江东京东州郡多有之。苗似 蛇莓而浓大,深绿色;

根黑色,若兽之齿牙,故以名之。三月、八月采根,日干。古方多用治蛇毒。其法取独茎野狼 牙,捣,腊月猪脂和,以傅上,立瘥。又杨炎《南行方》云∶六月以前用叶,以后用根,生 咀,以木叶裹之, 火炮令热用,熨疮上,冷,即止。张仲景治妇人阴疮,亦单 用之。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白蔹内容:\r白蔹\ph252.bmp\r,生衡山山谷,今江淮州郡及荆、襄、怀、孟、商、齐诸州皆有 之。二月生苗,多在林 中作蔓,赤茎;叶如小桑;五月开花,七月结实;根如鸡、鸭卵;三、五枚同窠,皮赤黑,

肉白。二月、八月采根,破片,曝干。今医治风金疮及面药方多用之。濠州有一种赤蔹,功 用与白蔹同,花、实亦相类,但表里俱赤耳。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白芨内容:\r白及\ph253.bmp\r,生北山川谷,又冤句及越山,今江淮、河、陕、汉、黔诸州皆 有之,生石山上。春生 苗,长一尺许,似 榈及藜芦,茎端生一台;叶两指大,青色;夏开花紫;七月结实,

至熟 黄黑色。至冬叶凋。根似菱米,有三角白色,角端生芽。二月、七月采根。今医治金疮不差 及痈疽方中多用之。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蛇含内容:\r蛇含\ph254.bmp\r,生益州山谷,今近处亦有之。生土石上,或下湿地。蜀中人家 亦种之。一茎五叶或七 叶 。此有两种,当用细叶黄色花者为佳。八月采根,阴干。《古今录验方》治赤疹,用蛇衔草 ,捣令极烂,傅之,瘥。赤疹者,由冷湿搏于肌中,甚即为热,乃成赤疹,得天热则剧,冷 则减是也。古今诸丹毒疮肿方通用之。又下有女青条云∶蛇衔根也,生朱崖。陶隐居、苏恭 皆以为∶若是蛇衔根,不应独生朱崖。或云是雀瓢,即萝摩之别名,或云二物同名,以相类 故 也。医家鲜用,亦稀识别,故但附着于此。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女青内容:女青,文具蛇含条下。

<目录>草部下品之上卷第八<篇名>草蒿内容:\r草蒿\ph255.bmp\r,即青蒿也。生华阴川泽,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叶极细,嫩时 人亦取杂诸香菜食之,

至夏高三、五尺;秋后开细淡黄花,花下便结子,如粟米大,八、九月间采子,阴干。根、

茎、子、叶并入药用,干者炙作饮香,尤佳。青蒿亦名方溃。凡使子勿使叶,使根勿使茎,

四者若同,反以成疾。得童子小便浸之良。治骨蒸热劳为最,古方多单用者。葛氏治金刃初 伤,取生青蒿,捣,傅上,以帛裹创,血止即愈。崔元亮《海上方》,疗骨蒸鬼气,取童子 小便五大斗,澄过,青蒿五斗,八、九月采带子者最好,细锉,二物相和,内好大釜中,以 猛火煎取三大斗,去滓,净洗釜令干,再泻汁,安釜中,以微火煎可二大斗,即取猪胆十枚 相和,煎一大斗半,除火,待冷,以新瓷器盛,每欲服时,取甘草二、三两,熟炙,捣末,

以煎和捣一千杵为丸。空腹,粥饮下二十丸,渐增至三十丸止。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连翘内容:\r连翘\ph256.bmp\r,生泰山山谷,今近京及河中、江宁府、泽、润、淄、兖、鼎、

岳、利州、南康军皆有 之。有大翘、小翘二种,生下湿地或山岗上;叶青黄而狭长,如榆叶、水苏辈;茎赤色,高 三、四尺许;花黄可爱;秋结实似莲作房,翘出众草,以此得名;根黄如蒿根。八月采房,

阴干。其小翘生岗原之上;叶、花、实皆似大翘而细。南方生者,叶狭而小,茎短,才高一 、二尺,花亦黄,实房黄黑,内含黑子如粟粒,亦名旱连草,南人用花、叶。中品鳢肠亦名 旱莲,人或以此当旱连,非也。《尔雅》谓之连,一名异翘,一名连苕,又名连草。今南中 医家说云∶连翘盖有两种∶一种似椿实之未开者,壳小坚而外完,无跗萼,剖之则中解,气 甚芬馥,其实才干,振之皆落,不着茎也;一种乃如菡萏,壳柔,外有跗萼抱之,无解脉,

亦无香气,干之虽久,着茎不脱,此甚相异也。今如菡萏者,江南下泽间极多。如椿实者,

乃自蜀中来,用之亦胜江南者。据本草言,则蜀中来者为胜。然未见其茎叶如何也。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白头翁内容:\r白头翁\ph257.bmp\r,生嵩山山谷,今近京州郡皆有之。正月生苗,作丛,状如白 薇而柔细稍长;叶生茎 端,上有细白毛而不滑泽,近根有白茸,正似白头老翁,故名焉;根紫色,深如蔓菁;二月 、三月开紫花,黄蕊;五月、六月结实。其苗有风则静,无风而摇,与赤箭、独活同。七月 、八月采根,阴干用。今俗医用合补下药,服之大验,亦冲人。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茹内容:\r 茹\ph258.bmp\r,生代郡川谷,今河阳、淄、齐州亦有之。二月生苗,叶似大戟 而花黄色;根如萝卜,

皮赤黄,肉白,初断时,汁出凝黑如漆;三月开浅红花,亦淡黄色,不着子。陶隐居谓出高 丽者,此近之也。四月、五月采根,阴干。漆头者良。又有一种草 茹,色白。采者烧铁烁 头,令黑,以当漆头,非真也。然古方有用两种者。姚僧垣治痈疽生臭恶肉,以白 茹散傅 之,看肉尽便停,但傅诸膏药。若不生肉,又傅黄 散。恶肉仍不尽者,可以漆头赤皮 茹 为散,用半钱匕,和白 茹散三钱匕,合傅之,瘥。是赤、白皆可用也。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羊蹄内容:\r羊蹄\ph259.bmp\r,秃菜也。生陈留川泽,今所在有之。生下湿地。春生苗,高三、

四尺;叶狭长,颇似 莴苣而色深;茎节间紫赤;花青白成穗,子三棱,有若茺蔚,夏中即枯;根似牛蒡而坚实。

今人生采根,醋摩涂癣速效。亦煎作丸服之。其方以新采羊蹄根,不限多少,捣研绞取汁一 大升,白蜜半斤,同熬如稠饧煎,更用防风末六两,搜和,令可丸大如梧子。用栝楼、甘草 酒下三、二十丸,日二、三次,佳,谨按《诗·小雅》∶言采其 。陆机云∶ ,今人谓之 羊蹄,似芦菔而茎赤,可 为茹,滑而美也,多啖令人下气。幽州人谓之 。字或作蓄(并 耻六切)。又有一种极相类,而叶黄味酢,名酸模。《尔雅》所谓须, (音孙)芜。郭璞云 ∶芜似羊蹄,叶细味酢,可食,一名 (音修)是也。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牛扁内容:\r牛扁\ph260.bmp\r,出桂阳川谷,今潞州、宁州亦有之。叶似三堇、石龙芮等。根 如秦艽而细,多生平泽 下湿地。二月、八月采根,日干。今亦稀用。按《本经》云∶杀牛虱小虫。苏恭注云∶太常 贮名扁特。今潞州只一种名便特。六月有花,八月结实,采其根。捣末,油调,杀虮虱。根 、苗主疗,大都相似。疑此即是牛扁。但扁便不同,岂声近而字讹乎?今以附之。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陆英内容:\r陆英\ph261.bmp\r,生熊耳川谷及冤句。蒴 不载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所在 有之。春抽苗,茎有节 ,

节间生枝;叶大似水芹及接骨,春夏采叶,秋冬采根茎。或云即陆英也。《本经》别立一条 。陶隐居亦以为一物。苏恭云∶《药对》及古方无蒴 ,惟言陆英,明非别物。今注以性味 不同,疑非一种,谓其类耳,然亦不能细别,再详陆英条,不言所用。蒴 条云用叶、根、

茎,盖一物而所用别,故性味不同,何以明之?苏恭云此叶似芹及接骨花,亦一类,故芹名 水英,此名陆英,接骨名木英,此三英花、叶并相似。又按《尔雅》云∶华 (音敷)也,

华 荣也。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为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然则此物既有英名 ,当是其花耳。故《本经》云∶陆英立秋采。立秋正是其花时也。又葛氏方有用蒴 者,有 用蒴 根者,有用叶者,三用各别,正与经载三时所采者相会,谓陆英为花无疑也。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蒴内容:蒴 ,文具陆英条下。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夏枯草内容:\r夏枯草\ph262.bmp\r,生蜀郡川谷,今河东、淮、浙州郡亦有之。冬至后生,叶似 旋复;三月、四月开花 ,作穗紫白色,似丹参花;结子亦作穗,至五月枯。四月采。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蚤休内容:\r蚤休\ph263.bmp\r,即紫河车也,俗呼重楼金线。生山阳川谷及冤句,今河中、河 阳、华、凤、文州及江 淮间亦有之。苗叶似王孙、鬼臼等,作二、三层;六月开黄紫花,蕊赤黄色,上有金丝垂下 ;秋结红子;根似肥姜,皮赤肉白。四月、五月采根。日干用。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虎杖内容:\r虎杖\ph264.bmp\r,一名苦杖。旧不载所出州郡,今处处有之。三月生苗,茎如竹 笋状;上有赤斑点,初 生便分枝丫;叶似小杏叶;七月开花,九月结实。南中出者,无花。根皮黑色,破开即黄,

似柳根。亦有高丈余者。《尔雅》云∶ ,虎杖。郭璞云∶似荭草而粗大,有细刺,可以染 赤是也。二月、三月采根,曝干。河东人烧根灰,贴诸恶疮。浙中医工,取根,洗去皱皮,

锉焙,捣筛,蜜丸如赤豆。陈米饮下,治肠痔下血甚佳。俗间以甘草同煎为饮,色如琥珀可 爱,瓶盛置井中,令冷彻如冰,极解暑毒。其汁染米作糜糕,益美。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鼠尾草内容:\r鼠尾草\ph265.bmp\r,旧不载所出州土,云生平泽中,今所在有之。惟黔中人采为 药。苗如蒿,夏生茎端 ,作四、五穗,穗若车前,花有赤、白二色。《尔雅》谓 ,鼠尾。云可以染皂草也。四月 采叶,七月采花,阴干。古治痢多用之。姚氏云∶浓煮汁如薄饴,饮五合,日三。赤下用赤 花,白下用白花,瘥。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马鞭草内容:\r马鞭草\ph266.bmp\r,旧不载所出州土,今衡山、庐山、江淮州郡皆有之。春生苗,

似野狼牙,亦类益母而 茎圆,高三、二尺,抽三、四穗子。七月、八月采苗叶,日干用。味甘、苦,微寒,有小毒 。或云子亦通用。古方多用之。葛氏治卒大腹水病,用马鞭草、鼠尾草各十斤,水一石,煮 取五斗,去滓,再煎,令稠浓,以粉和丸。一服二、三大豆许,加四、五豆,神良。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苎根内容:\r苎根\ph267.bmp\r,旧不载所出州土,今闽、蜀、江、浙多有之。其皮可以绩布。

苗高七、八尺;叶如楮 叶,面青背白,有短毛;夏秋间着细穗青花;其根黄白而轻虚。二月、八月采。又有一种 山苎,亦相似。谨按陆机《草木疏》云∶苎一科数十茎,宿根在地中,至春自生,不须栽种 。荆、扬间岁三刈,官令诸园种之,岁再刈,便剥取其皮,以竹刮其表,浓处自脱,得里如 筋者煮之用缉。今江、浙、闽中尚复如此。孕妇胎损方所须。又主白丹,浓煮水浴之,日三 、四,瘥。韦宙疗痈疽发背,初觉未成脓者,以苎根、叶捣傅上,日夜数易之,肿消则差矣 。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菰根内容:\r菰根\ph268.bmp\r,旧不着所出州土,今江湖陂泽中皆有之,即江南人呼为茭草者。

生水中,叶如蒲、苇 辈,刈以秣马甚肥。春亦生笋甜美,堪啖,即菰菜也,又谓之茭白。其岁久者,中心生白台 如小儿臂,谓之菰手。今人作菰首、非也。《尔雅》所谓蘧蔬。注云∶似土菌,生菰草中,

正谓此也。故南方人至今谓菌为菰,亦缘此义也。其台中有黑者,谓之茭郁。其根亦如芦根 ,冷利更甚。二浙下泽处,菰草最多。其根相结而生,久则并上浮于水上,彼人谓之菰葑。

刈去其叶,便可耕莳。其苗有茎梗者,谓之菰蒋草。至秋结实,乃雕胡米也。古人以为美馔 ,今饥岁人犹采以当粮。《西京杂记》云∶汉太液池边,皆是雕胡、紫箨、绿节,蒲丛之类 。菰之有米者,长安人谓为雕胡。葭芦之米,解叶者紫箨。菰之有首者,谓之绿节是也。然 则雕胡诸米,今皆不贯。大抵菰之种类皆极冷,不可过食,甚不益人。惟服金石人相宜耳。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赤地利内容:\r赤地利\ph269.bmp\r,旧不载所出州土,云所在山谷有之,今惟出华山。春夏生苗,

作蔓绕草木上,茎赤 ;叶青,似荞麦叶;七月开白花,亦如荞麦;根若菝 ,皮黑,肉黄赤;八月内采根,晒干 用。亦名山荞麦。此下又有赤车使者条云∶似香 、兰香,叶、茎赤、根紫赤色,生溪谷之 阴,出襄州。八月、九月采根,日干。古方治大风湿痹等,赤车使者酒主之。今人稀用,亦 鲜有识之者。因附见于此。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赤车使者内容:赤车使者,文具赤地利条下。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刘寄奴内容:\r刘寄奴草\ph270.bmp\r,生江南,今河中府、孟州、汉中亦有之。春生苗,茎似艾 蒿,上有四棱,高三、

二尺以来;叶青似柳;四月开碎小黄白花,形如瓦松;七月结实似黍而细,一茎上有数穗互 生;根淡紫色似莴苣。六月、七月采。苗、花、子通用也。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牵牛子内容:\r牵牛子\ph271.bmp\r,旧不着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二月种子,三月生苗,作藤 蔓绕篱墙,高者或三二 丈;其叶青,有三尖角;七月生花,微红带碧色,似鼓子花而大;八月结实,外有白皮里作 球。每球内有子四、五枚,如荞麦大,有三棱,有黑白二种。九月后收之。又名金铃。段成 式《酉阳杂俎》云∶盆甑草,即牵牛子也。秋节后断之,状如盆甑。其中子似龟,蔓如山芋 ,即此也。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紫葛内容:\r紫葛\ph272.bmp\r,旧不载所出州土,云生山谷,今惟江宁府、台州有之。春生冬 枯,似葡萄而紫色,长 丈许,大者径二、三寸;叶似 ,根皮俱紫色。三月、八月采根皮,日干。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蓖麻内容:\r蓖麻子\ph273.bmp\r,旧不着所出州郡,今在处有之。夏生苗,叶似 草而浓大;

茎赤有节如甘蔗,高丈 许;秋生细花,随便结实,壳上有刺,实类巴豆,青黄斑褐,形如牛蜱,故名。夏采茎叶;

秋采实;冬采根,日干。胡中来者,茎子更大。崔元亮《海上方》,治难产及胞衣不下,取 蓖麻子七枚,研如膏,涂脚心底,子及衣才下,便速洗去。不尔肠出,即用此膏涂项,肠当 自入。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草内容:\r 草\ph274.bmp\r,旧不着所出州土,云生故墟道旁,今处处有之,叶如蓖麻而小 薄,蔓生,有细刺;花 黄白;子亦类麻子。四月、五月采茎叶,曝干用。俗名葛 蔓,又名葛勒蔓。唐·韦宙《独 行方》,主癞遍体皆疮者,用 草一担,以水二石,煮取一石,以渍疮,不过三作乃愈。而 《本经》亦阙主疮功用。又韦丹主膏淋,捣生汁三升,酢二合相和,空腹顿服,当溺如白汁 。又主久痢成疳,取干蔓捣筛,量多少,管吹谷道中,不过三、四瘥已,若神。

<目录><篇名>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内容:\r \ph275.bmp\r,俗呼火 草,《本经》不着所出州郡,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叶 似芥菜而狭长,文粗 。茎高二、三尺;秋初有花如菊;秋末结实,颇似鹤虱。夏采叶,曝干用。近世多有单服者 ,云甚益元气,蜀人服之法;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九月九日采其叶,去根、茎、花、实,

净洗曝干。入甑中,层层洒酒与蜜蒸之,又曝。如此九过,则已,气味极香美。熬捣筛,蜜 丸服之。云治肝肾风气,四肢麻痹,骨蒸疼,腰膝无力者,亦能行大肠气。诸州所说,皆云 性寒有小毒,与《本经》意同。惟文州、高邮军云∶性热无毒。服之补虚,安五脏,生毛发 ,兼主风湿疮,肌肉顽痹,妇人久冷尤宜服用之。去粗茎,留枝、叶、花、实蒸曝。两说不 同。岂单用叶乃寒而有毒,并枝、花、实则热而无毒乎?抑系土地所产而然邪?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野狼毒内容:\r野狼毒\ph276.bmp\r,生秦亭山谷及奉高,今陕西州郡及辽、石州亦有之。苗叶似商 陆及大黄,茎叶上有毛 ;四月开花,八月结实;根皮黄,肉白。二月、八月采根,阴干。以陈而沉水者良。葛洪治 心腹相连常胀痛者。用野狼毒二两,附子半两,捣筛,蜜丸如桐子大。一日服一丸,二日二丸 ,三日三丸。再一丸,至六日,又三丸;自一至三常服 ,即瘥。《千金》疗恶疾,以野狼毒,秦艽分两等,捣末,酒服方寸匕,日二常服之,瘥。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鬼臼内容:\r鬼臼\ph277.bmp\r,生九真山谷及冤句,今江宁府、滁、舒、商、齐、杭、襄、峡 州、荆门军亦有之,多 生深山岩石之阴。叶似蓖麻、重楼辈;初生一茎,茎端一叶,亦有两歧者,年长一茎,茎枯 为一臼,二十年则二十臼也;花生茎间,赤色,三月开,后结实,根肉皮须,并似射干,俗 用皆是射干,当细别之。七月、八月采根,曝干用。古方治五尸、鬼疰、百毒、恶气方用之 。一说鬼臼生深山阴地,叶六出或五出,如雁掌。茎端一叶如伞,盖旦时东向,及暮则西倾 ,盖随日出没也。花红紫如荔枝,正在叶下,常为叶所蔽,未常见日。一年生一叶,既枯则 为一臼,及八、九年则八、九臼矣。然一年一臼生而臼腐,盖陈新相易也,故俗又名曰害母 草。如芋魁、乌头辈亦然。新苗生则旧苗死,前年之魁腐矣。而本 草注谓全似射干,今射干体状虽相似,然臼形浅薄,大异鬼臼。鬼臼如八、九天南星侧比相 叠,而色理正如射干。要者,当使人求苗采之,市中不复有也。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芦根内容:\r芦根\ph278.bmp\r,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在处有之,生下湿陂泽中。其状都似竹,

而叶抱茎生,无枝;花 白作穗若茅花;根亦若竹根而节疏;二月、八月采日干用之。当汲取水底甘辛者。其露出及 浮水中者,并不堪用。谨按《尔雅》谓芦根为葭华。郭璞云∶芦苇也。苇即芦之成者。谓蒹 为(与廉同),似 萑(音桓)而细长,高数尺,江东人呼为 。 (与荻同)者谓 (他 敢切)

,为 (五患切)。 似苇而小中实,江东人呼为乌。 (音丘)者 或谓之荻,荻至秋坚成,即谓之萑。其华皆名苕(徒雕切),其萌笋皆名 (音绻)。若然所 谓 芦苇,通一物也。所谓 ,今作蒹者是也。所谓 ,人以当薪爨者是也。今人罕能别蒹 与 芦苇。又北人以苇与芦为二物,水旁下湿所生者,皆名苇;其细不及指,人家池圃所植者,

为芦。其秆差大深碧色者,谓之碧芦,亦难得。然则本草所用芦,今北地谓苇者,皆可通用 也。古方多单用。葛洪疗呕哕,切根水煮,顿服一升。《必效方》,以童子小便煮服,不过 三升瘥。其蓬茸主卒得霍乱气息危急者,取一把煮浓汁,顿服二升,瘥。兼主鱼蟹中毒,服 之尤佳。其笋味小苦,堪食。法如竹笋,但极冷耳。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甘蕉根内容:\r甘蕉根\ph279.bmp\r,旧不着所出州郡。陶隐居云本出广州,江东并有。根、叶无 异,惟子不堪食。今出 二广、闽中,川蜀者有花,闽广者实极美可啖,他处虽多,而作花者亦少,近岁都下往往种 之甚盛,皆芭蕉也。蕉类亦多。此云甘蕉乃是有子者,叶大抵与芭蕉相类,但其卷心中抽秆 作花;初生大萼,如倒垂菡萏,有十数层,层皆作瓣,渐大则花出瓣中,极繁盛。红者如火 炬,谓之红蕉;白者如蜡色,谓之水蕉,其花大类象牙,故谓之牙蕉。其实亦有青黄之别,

品类亦多,食之大甘美,亦可曝干寄远,北土得之以为珍果。闽人灰理其皮令锡滑,绩以为 布,如古之锡襄焉。其根极冷,捣汁以傅肿毒,蓐妇血妨亦可饮之。又芭蕉根性亦相类。俚 医以治时疾、狂热,及消渴、金石发动躁热,并可饮其汁。又芭蕉油治暗风痫病涎作,晕闷 欲倒者,饮之得吐,便瘥,极有奇效。取之用竹筒插皮中,如取漆法。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蓄内容:\r 蓄\ph280.bmp\r,亦名 竹。出东莱山谷,今在处有之。春中布地生道傍,苗似 瞿麦,叶细绿如竹,赤 茎如钗股,节间花出甚细,微青黄色,根如蒿根。四月、五月采苗,阴干。谨按《尔雅》云 ∶竹, 蓄。郭璞注云∶似小藜赤茎节,好生道傍,可食。又杀虫。《卫诗》绿竹猗猗。说 者曰∶绿,王刍也。竹, 竹也。即谓此 蓄。方书亦单用治虫。葛洪小儿蛔方。煮汁令浓 饮之,即瘥。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酢浆草内容:\r酢浆草\ph281.bmp\r,俗呼为酸浆。旧不载所出州土,云生道旁。今南中下湿地及 人家园圃中多有之,北 地亦或有生者。叶如水萍,丛生;茎端有三叶,叶间生细黄花,实黑。夏月采叶用。初生嫩 时,小儿多食之。南人用揩 石器,令白如银。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实内容:\r (音顷)实\ph282.bmp\r,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北人种以绩布,及打 绳索。苗高四、五尺或六 、七尺;叶似苎而薄,花黄,实带壳如蜀葵,中子黑色。九月、十月采实,阴干用,古方亦 用根。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蒲公草内容:\r蒲公草\ph283.bmp\r,旧不着所出州土,今处处平泽田园中皆有之。春初生苗,叶 如苦苣,有细刺;中心 抽一茎,茎端出一花,色黄如金钱;断其茎有白汁出,人亦啖之。俗呼为蒲公英,语讹为仆 公罂是也。水煮汁以疗妇人乳痈,又捣以傅疮,皆佳。又治恶刺及狐尿刺,摘取根茎白汁涂 之,惟多涂立瘥止。此方出孙思邈《千金方》。其序云∶余以贞观五年七月十五日夜,以左 手中指背触着庭木,至晓遂患痛不可忍。经十日,痛曰深,疮日高硕,色如熟小豆色。尝闻 长者之论有此方,遂依治之。手下则愈,痛亦除,疮亦即瘥,未十日而平复。杨炎《南行方 》亦着其效云。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商陆内容:\r商陆\ph284.bmp\r,俗名章柳根。生咸阳山谷,今处处有之,多生于人家园圃中。

春生苗,高三、四尺;

叶青如牛舌而长;茎青赤,至柔脆;夏秋开红紫花,作朵;根如芦菔而长。八月、九月内采 根,曝干。其用归表。古方术家多用之,亦可单服。五月五日采根,竹 盛,挂屋东北角,

阴干百日,捣筛,井华水调服,云神仙所秘法。喉中卒披毒瓦斯攻痛者,切根炙令热,隔布熨 之,冷辄易,立愈。其花,主人心 塞,多忘喜误,取花阴干百日,捣末,日暮水服方寸匕 ,卧思念所欲事,即于眼中自觉。《尔雅》谓之 荡,《广雅》谓之马尾。《易》谓之苋陆 。皆谓此商陆也。然有赤白二种∶花赤者根赤,花白者根白。赤者不入药,服食用白者。又 一种名赤菖,苗叶绝相类,不可用服之,伤筋消肾,须细辨之。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鹤虱内容:\r鹤虱\ph285.bmp\r,生西戎,今江淮、衡湘间皆有之。春生苗,叶皱似紫苏,大而 尖长,不光;茎高二尺 许;七月生黄白花,似菊;八月结实,子极尖细,干即黄黑色。采无时。南人呼其叶为火 。谨按 (音 )即火 也,虽花实相类,而别是一物,不可杂用也。杀虫方中,此为最 要 。《古今录验》∶疗蛔咬心痛,取鹤虱十两,捣筛蜜和,丸如梧子,以蜜汤空腹吞四十丸。

日增至五十丸。忌酒肉。韦云患心痛十年不瘥,于杂方内见,合服便愈。李绛《兵部手集方 》,治小儿蛔虫啮心腹痛,亦单用鹤虱细研,以肥猪肉汁下。五岁一服二分,虫出便止,余 以意增减。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骨碎补内容:\r骨碎补\ph286.bmp\r,生江南,今淮、浙、陕西、夔、路州郡亦有之。根生大木或 石上,多在背阴处,引 根成条,上有黄毛及短叶附之。又有大叶成枝;面青绿色,有黄点;背青白色,有赤紫点;

春生叶,至冬干黄;无花实。惟根入药。采无时。削去毛用之。本名胡孙姜,唐明皇以其主 折伤有奇效,故作此名。蜀人治闪折筋骨伤损,取根捣筛,煮黄米粥和之,裹伤处良。又用 治耳聋,削作细条,火炮,乘热塞耳。亦入妇人血气药用。又名石毛姜。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马兜铃内容:\r马兜铃\ph287.bmp\r,生关中,今河东、河北、江淮、夔、浙州郡亦有之。春生,

苗如藤蔓,叶如山芋叶 ;六月开黄紫花,颇类枸杞花;七月结实,枣许大;如铃,作四、五瓣。其根名云南根,似 木香,小指大,赤黄色,亦名土青木香。七月、八月采实,曝干。主肺病。三月采根,治气 下膈,止刺痛。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仙茅内容:\r仙茅\ph288.bmp\r,生西域,及大庾岭,今蜀川、江湖、两浙诸州亦有之。叶青如 茅而软,复稍阔,面有 纵理;又似棕榈,至冬尽枯,春初乃生;三月有花如栀子黄,不结实;其根独茎而直,旁有 短细根相附,肉黄白,外皮稍粗褐色。二月、八月采根曝干用。衡山出者花碧,五月结黑子 。谨按《续传信方》叙仙茅云∶主五劳七伤,明目,益筋力,

宣而复补。本西域道人所传。开元元年婆罗门僧进此药,明皇服之有效,当时禁方不传。天 宝之乱,方书流散,上都不空三藏始得此方,传与李勉、司徒路嗣恭尚书、齐杭给事、张建 封仆射服之,皆得力。路公久服金石无效,及得此药,其益百倍。齐给事守缙云,日少气力 ,风疹继作,服之遂愈。八、九月时采得,竹刀子刮去黑皮,切如豆粒,米泔浸两宿,阴干 捣筛,熟蜜丸如梧子,每旦空肚酒饮任使下二十丸。禁食牛乳及黑牛肉,大减药力也。《续 传信方》伪唐筠州刺史王颜所着,皆因国书编录其方,当时盛行。故今江南但呼此药为婆罗 门参。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谷精草内容:\r谷精草\ph289.bmp\r,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春生于谷田中,叶秆俱青,

根花并白色。二月、三 月内采花用,一名戴星草,以其叶细,花白而小圆似星,故以名尔。又有一种,茎梗差长有 节,根微赤,出秦陇间。古方稀用。今口齿药多使之。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天南星内容:\r天南星\ph290.bmp\r,《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云生平泽,今处处有之。二月生苗,

似荷梗;茎高一尺以 来;叶如 ,两枝相抱;五月开花似蛇头,黄色,七月结子作穗似石榴子,红色;根似芋 而圆。二月、八月采根,亦与 根相类,人多误采。茎斑花紫,是 。一说天南星如本 草所说,即虎掌也。小者名由跋,后人采用,乃别立一名尔。今天南星大者四边皆有子,采 时尽削去之。又陈藏器云∶半夏高一、二尺,由跋高一、二寸,此正误相反言也。今由跋苗 高一、二尺,茎似 而无斑,根如鸡卵。半夏高一、二寸,亦有盈尺者,根如小指正圆也 。江南吴中,又有白 ,亦日鬼芋根,都似天南星,生下平泽极多,皆杂采以为天南星,

了不可辨,市中所收,往往是也。但天南星小,柔腻肌细,炮之易裂,差可辨尔。古方多用 虎掌,不言天南星。天南星近出唐世,中风痰毒方中多用之。《续传信方》治风痛,用天南 星、踯躅花,并生时同捣,罗作饼子,甑上蒸四、五过,以稀葛囊盛之。候要,即取焙捣为 末,蒸饼,丸如梧桐子,温酒下三丸。腰脚骨痛,空心服;手臂痛,食后服,大良。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头内容:\r 头\ph291.bmp\r,文具天南星条下。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山豆根内容:\r山豆根\ph292.bmp\r,生剑南山谷,今广西亦有,以忠、万州者佳。苗蔓如豆根,

以此为名。叶青,经冬 不凋。八月采根用。今人寸截,含以解咽喉肿痛,极妙。广南者,如小槐,高尺余。石鼠食 其根。故岭南人捕石鼠,破取其肠胃曝干,解毒攻热,甚效。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威灵仙内容:\r威灵仙\ph293.bmp\r,出商州上洛山及华山并平泽,今陕西州军等及河东、河北、

京东、江湖州郡或有之 。初生比众草最先,茎梗如钗股,四棱;叶似柳叶,作层,每层六、七叶,如车轮,有六层 至七层者;七月内生花,浅紫或碧白色,作穗似莆台子,亦有似菊花头者;实青;根稠密多 须似谷,每年亦朽败。九月采根,阴干。仍以丙、丁、戊、己日采,以不闻水声者佳。唐正 元中,嵩阳子周君巢作威灵仙传云∶先时,商州有人重病足不履地者数十年,良医殚技莫能 疗。所亲置之道旁,以求救者。遇一新罗僧见之,告曰∶此疾一药可活,但不知此土有否?

因为之入山求索,果得,乃威灵仙也。使服之,数日能步履。其后山人邓思齐知之,遂传其 事。崔元亮《海上方》着其法云∶采得,阴干月余,捣筛,温清酒和二钱匕,空腹服之。如 人本性杀药,可加及六钱匕,利过两行,则减之,病除乃停服。其性甚善,不触诸药,但恶 茶及面汤,以甘草、栀子代饮可也。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何首乌内容:\r何首乌\ph294.bmp\r,本出顺州南河县,岭外、江南诸州亦有,今处处有之,以西 洛、嵩山及南京柘城县 者为胜。春生苗,叶叶相对,如山芋而不光泽;其茎蔓延竹木墙壁间,夏秋开黄白花,似葛 勒花;结子有棱,似荞麦而细小,才如粟大。秋冬取根,大者如拳,各有五棱瓣,似小甜瓜 。此有二种∶赤者雄,白者雌。采时乘湿以布帛拭去土,后用苦竹刀切,米泔浸一宿,曝干 。忌铁。以木臼杵捣之。一云∶春采根,秋采花。九蒸九曝,乃可服。此药本名交藤,因何 首乌服而得名。何首乌者,顺州南河县人,祖能嗣,本名田儿,生而阉弱,年五十八,无妻 子,一日醉卧野中,见田中藤两本异生,苗蔓相交,久乃解,解合三、四,田儿心异之,掘 根持问乡人,无能名者,遂曝干,捣末,酒服七日,而思人道,百日而旧疾皆愈,十年而生 数男,后改名能嗣。又与子延服皆寿百六十岁,首乌服药,亦年百三十岁。唐元和七年,僧 文象遇茅山老人,遂传其事。李翱因着方录云。又叙其苗如木 ,光泽,形如桃柳叶,其背 偏,皆单生不相对,有雌雄者,雌者苗色黄白,雄者黄赤。其生相远,夜则苗蔓交,或隐化 不见。春末、夏中、初秋三时候,晴明日,兼雌雄采之,烈日曝干,散服,酒下良。采时尽 其根,乘润以布帛拭去泥土,勿损皮,密器贮之。每月再曝。凡服偶日,二、四、六、八日 是。服讫,以衣覆汗出导引。尤忌猪、羊血,其叙颇详,故载之。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五倍子内容:\r五倍子\ph295.bmp\r,旧不着所出州土,云在处有之,今以蜀中者为胜。生肤木叶 上,七月结实,无花;

其木青黄色;其实青,至熟而黄,大者如拳,内多虫。九月采子,曝干,生津液最佳。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金樱子内容:\r金樱子\ph296.bmp\r,旧不载所出州土,云在处有之,今南中州郡多有,而以江西、

剑南、岭外者为胜。

丛生郊野中,大类蔷薇,有刺;四月开白花;夏秋结实,亦有刺,黄赤色,形似小石榴。十 一月、十二月采。江南、蜀中人熬作煎,酒服,云补治有殊效。宜州所供,云本草谓之营实 。其注称白花者善,即此也。今校诸郡所述,与营实殊别也。洪州、昌州皆能煮其子作煎,

寄至都下,服食家用和鸡头实作水陆丹,益气补真,甚佳。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续随子内容:\r续随子\ph297.bmp\r,生蜀郡及处处有之,今南中多有,北土差少。苗如大戟,初 生一茎,茎端生叶,叶 中复出数茎相续;花亦类大戟,自叶中抽秆而出;实青有壳。人家园亭中多种以为饰。秋种 冬长,春秀夏实,故又名拒冬。实入药,采无时。下水最速,然有毒损人,不可过多。崔元 亮《海上方》,治蛇咬、肿毒、闷欲死,用重台六分,续随子七颗去皮,二物捆筛为散。

酒服方寸匕,兼唾和少许,傅咬处,立瘥。茎中白汁剥人面去 ,甚效。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预知子内容:\r预知子\ph298.bmp\r,旧不载所出州土,今淮、蜀、汉、黔、壁诸州有之。作蔓生,

依大木上;叶绿,有 三角,面深背浅;七月、八月有实作房,初生青,至熟深红色;每房有子五、七枚,如皂荚 子,斑褐色,光润如飞蛾。旧说取二枚缀衣领上,遇蛊毒物,则侧侧有声,当便知之,故有 此名。今蜀人极贵重,云亦难得。采无时。其根味苦,性极冷,其效愈于子。山民目为圣无 忧。冬月采阴干。石臼内捣,下筛。凡中蛊毒,则水煎三钱匕,温服,立已。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萱草内容:\r萱草\ph299.bmp\r,俗谓之鹿葱,处处田野有之。味甘无毒。主安五脏,利心志,

令人好欢乐无忧,轻身 明目。五月采花,八月采根用。今人多采其嫩苗及花,跗作菹,云利胸鬲,甚佳。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胡芦巴内容:\r胡芦巴\ph300.bmp\r,生广州,或云种出海南诸蕃,盖其国芦菔子也。舶客将种莳 于岭外亦生,然不及蕃 中来者真好。春生苗,夏结子,作荚,至秋采之。今医方治元脏虚冷气为最要。然《本经》

不着,唐以前方亦不见者,盖是出甚近也。与附子、茴香、硫黄、桃仁尤相宜,兼治膀胱冷 气。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海金沙内容:\r海金沙\ph301.bmp\r,生黔中山谷,湖南亦有。初生作小株,高一、二尺。七月采 得,日中暴,令干;以 纸衬,击取其沙,落纸上,旋暴旋击,沙尽乃止。主通利小肠,亦入伤寒狂热药。今医治小 便不通,脐下满闷方,海金沙一两,蜡面茶半两,二味捣,碾令细,每服三钱,煎生姜甘草 汤调下服,无时未通,再服。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金星草内容:\r金星草\ph302.bmp\r,生关陕、川蜀及潭、婺诸州皆有之。又名金钏草。味苦,性 寒,无毒。叶青,多生 背阴石上净处,或竹箐中少日色处,或生大木下及背阴,多年瓦屋上。初生深绿色,叶长一 、二尺,至深冬背上生黄星点子,两两相对,色如金,因以为名;无花实,凌冬叶不凋;其 根盘屈如竹根而细,折之有筋,如猪鬃。五月和根采之,风干。解硫黄及丹石毒,治发背痈 肿结核,用叶半斤,和根锉,以酒五升,银器中煎取二升,五更初顿服,丹石毒悉下,又捣 末,冷水服方寸匕,及涂发背疮上亦效。彼人用之,往往皆验。根又主生毛发,槌碎浸油涂 头良。南人多用此草末,以水一升,煎取半,更入酒半升,再煎数沸,温服,取下毒黑汁。

未下,再服。但是疮毒,皆可服之。然性至冷,服后下利,须补治乃平复,老年不可辄服。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木贼内容:\r木贼\ph303.bmp\r,生秦陇同华间。味微苦,无毒。主明目,疗风,止痢。所生山 谷近水地有之。独茎苗 如箭 ,无叶;长一、二尺青色,经冬不枯,寸寸有节。采无时。今医用之最多,甚治肠 痔多年不瘥,下血不止方,木贼、枳壳各二两,干姜一两,大黄一分,四味并锉,一处于铫 子内炒黑色存三分性,捣罗,温粟米饮调,食前服二钱匕,甚效。

<目录>草部下品之下卷第九<篇名>地锦草内容:\r地锦草\ph304.bmp\r,生滁州及近道田野中。味辛,无毒,主通流血脉,亦治气。

其苗叶细弱,作蔓遍地 ,茎赤,叶青赤,中夏茂盛;六月开红花,结实。今医家取苗子用之。《本经》络石条注中 有地锦,与此同名而别是一类也。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茯苓内容:\r茯苓\ph305.bmp\r,生泰山山谷,今泰、华、嵩山皆有之。出大松下,附根而生,

无苗、叶、花、实,作 块如拳在土底,大者至数斤,似人形、龟形者佳。皮黑,肉有赤、白二种。或云是多年松脂 流入土中变成,或云假松气于本根上生。今东人采之法∶山中古松久为人斩伐者,其枯折搓 篝,枝叶不复上生者,谓之茯苓拨。见之,即于四面丈余地内,以铁头锥刺地;如有茯苓,

则锥固不可拔,于是掘土取之。其拨大者,茯苓亦大。皆自作块,不附着根上。其抱根而轻 虚者为茯神。然则假气而生者,其说胜矣。二月、八月采者,良,皆阴干。《史记·龟策传 》云∶伏灵在菟丝之下,状如飞鸟之形。新雨已,天清静无风,以夜捎(或作烧)兔丝去之,

即篝烛此地(篝音沟,笼也,盖然火而笼罩其上也),火灭即记其处,以新布四丈环置之,

明 乃掘取,入地四尺至七尺得矣,此类今固不闻有之。神仙方多单饵之。其法∶取白茯苓五斤 ,

去黑皮,捣筛,以熟绢囊盛,于二斗米下蒸之,米熟即止,曝干又蒸,如此三过,乃取牛乳 二斗和合,着铜器中,微火煮如膏,收之。每食以竹刀割取,随性任饱服之,则不饥。如欲 食,先煮葵菜汁饮之,任食无碍。又茯苓酥法云∶取白茯苓三十斤,山之阳者甘美,山之阴 者味苦,去皮薄切,曝干蒸之。以汤淋去苦味,淋之不止,其汁当甜。乃曝干筛末,用酒三 石,蜜三升相和,内末其中,并置大瓮,搅之百匝,封之,勿泄气。冬五十日,夏二十五日 ,酥自乳出酒上。掠取之,其味极甘美。以作饼大如手掌,空室中阴干,色赤如枣。饥时食 一枚,酒送之,终日不须食,自饱,此名神仙度世之法。又服食法∶以合白菊花,或合桂心 ,或合术,丸、散自任,皆可常服,补益殊胜。或云茯苓中有赤筋,最能损目。若久服者,

当先杵末,水中飞澄熟 ,去尽赤滓,方可服。若合他药,则不须尔。凡药有茯苓,皆忌米 醋。旧说琥珀,是千年茯苓所化,一名江珠。张茂先云∶今益州永昌出琥珀,而无茯苓。又 云∶烧蜂窠所作。三说张皆不能辨。按《南蛮地志》云∶林邑多琥珀,云是松脂所化,又云 枫脂为之。彼人亦不复知。地中有琥珀,则旁无草木,入土浅者五尺,深者或八、九尺,

大者如斛,削去皮,初如桃胶,

久乃坚凝。其方人以为枕,然古今相传是松类,故附于茯苓耳。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琥珀内容:琥珀,文具茯苓条下。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松脂内容:\r松脂\ph306.bmp\r,生泰山山谷,今处处有之。其用以通明如薰陆香颗者为胜。道 人服饵,或合茯苓、松 、柏实、菊花作丸,皆先炼治。其法∶用大釜加水置甄,用白茅藉甄底,又加黄砂于茅上,

浓寸许可矣,然后布松脂于上,炊以桑薪,汤减即添热水,常令满。候松脂尽入釜中,乃出 之,投于冷水,既凝又蒸,如此三过,其白如玉,然后入药,亦可单服。其实及根白皮,古 亦有服食法,但今松实,多作果品,余不闻堪入药。其花上黄粉,名松黄,山人及时拂取,

作汤点之,甚佳。但不堪停久,故鲜用寄远。烧其枝上,下承取汁液,名松 (音 ),主 牛 马疮。皮上绿衣,名艾纳香,用合诸香,烧之,其烟不散。方书言松为五粒,字当读为∶ 音之误也。言每五 为一叶,或有两 七 者。松岁久则实繁,中原虽有,然不及塞上者佳 好也。中品有墨条,不载所出州郡,然亦出于松,故附见于此。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墨内容:墨,文具松脂条下。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柏实内容:\r柏实\ph307.bmp\r,生泰山山谷,今处处有之,而干州者最佳。三月开花,九月结 子,候成熟收采,蒸曝 干,舂擂取熟人子用。其叶名侧柏,密州出者,尤佳。虽与他柏相类,而其叶皆侧向而生,

功效殊别。采无时。张仲景方疗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青柏叶一把,干姜三片,阿胶一 挺炙,三味以水二升,煮一升,去滓,别绞马通汁一升相和,合煎取一升,绵滤,一服尽之 。山东医工亦多用侧柏,然云性寒,止痛,其方采叶入臼中,湿捣,令极烂如泥,冷水调作 膏,以治大人及小儿汤烫火烧,涂敷于伤处,用帛子系定,三两日疮当敛,仍灭瘢。又取叶 焙干为末,与川黄连二味,同煎为汁,服之,以疗男子、妇人、小儿大腹下黑血茶脚色,或 脓血如淀色,所谓蛊痢者,治之有殊效。又能杀五脏虫。道家多作柏叶汤,常点益人。古柏 叶尤奇。今益州诸葛孔明庙中,有大柏木,相传是蜀世所植,故人多采收入作药。其味甘,

香于常柏也。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桂内容:\r桂\ph308.bmp\r∶菌桂生交址山谷。牡桂生南海山谷。桂生桂阳。旧经载此三种之 异,性味功用亦别。而 《尔雅》但言“ ,木桂”一种。郭璞云∶南人呼桂,浓皮者,为木桂。苏恭以谓牡桂,即 木 桂,及单名桂者是也。今岭表所出,则有筒桂、肉桂、桂心、官桂、板桂之名,而医家用之 ,罕有分别者。旧说菌桂正圆如竹,有二、三重者,则今所谓筒桂也。筒、菌字近,或传写 之误耳。或云即肉桂也。牡桂,皮薄色黄少脂肉,气如木兰,味亦相类,削去皮,名桂心。

今所谓官桂,疑是此也。桂是半卷多脂者,今所谓板桂,疑是此也。今观宾、宜、韶、钦诸 州所图上者,种类亦各不同,然皆题曰桂,无复别名。参考旧注,谓菌桂,叶似柿叶,中有 三道纹,肌理紧,薄如竹,大枝、小枝、皮俱是筒,与今宾州所出者相类。牡桂,叶狭于菌 桂而长数倍,其嫩枝皮半卷多紫,与今宜州、韶州者相类。彼土人谓其皮为木兰皮,肉为桂 心。此又有黄、紫两色,益可验也。桂,叶如柏叶而泽黑,皮黄心赤;今钦州所出者,叶密 而细,亦恐是其类,但不作柏叶形为疑耳。皮浓者名木桂,即板桂是也。苏恭以牡桂与单名 桂为一物,亦未可据。其木俱高三、四丈,多生深山蛮洞中,人家园圃亦有种者,移植于岭 北,则气味殊少辛辣,固不堪入药也。三月、四月生花,全类茱萸。九月结实,今人多以装 缀花果作筵具。其叶甚香,可用作饮香尤佳。二月、八月采皮;九月采花,并阴干,不可近 火 。中品又有天竺桂,云生西胡国,功用似桂,不过烈,今亦稀有,故但附于此。张仲景治伤 寒用桂枝汤。《甲乙经》治阴受病发痹内熨方,用醇酒二十斗,蜀椒一斗,干姜一斗,桂一 斗,凡四物 咀,着清酒中,绵絮一斤,细白布四丈,皆并内酒中,置马矢 中,善封涂,

勿使泄气,五日五夜出布、棉絮,曝干,复渍之,以尽其汁。每渍必 其日,乃出布绵,干 之;并用滓与絮复布为巾,其布长六、七尺,为六、七巾。即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 所刺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炙巾以拭身 ,亦三十遍 而止。起步内,无见风,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此所谓内熨也。又治 筋急,亦以白酒和 桂涂之。《续传信方》造桂浆法∶夏月饮之,解烦渴,益气消痰。桂末二大两,白蜜一升,

以水二斗,先煎取一斗,待冷,入新瓷瓶中;后下二物,搅二、三百转令匀,先以油单一重 覆上,加纸七重,以绳封之;每日去纸一重,七日开之,药成,气香味美,格韵绝高。今人 亦多作,故并着其法。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菌桂内容:菌桂,文具桂条下。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牡桂内容:牡桂,文具桂条下。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天竺桂内容:天竺桂,文具桂条下。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杜仲内容:\r杜仲\ph310.bmp\r,生上虞山谷及上党、汉中。今出商州、成州、峡州近处大山中 亦有之。木高数丈,叶 如辛夷,亦类柘;其皮类浓朴,折之内有白丝相连。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皮用。江南 人谓之 。初生叶嫩时,采食,主风毒香港脚,及久积风冷、肠痔、下血。亦宜干末作汤,谓 之芽。花、实苦涩,亦堪入药。木作屐,亦主益脚。箧中方主腰痛补肾汤,杜仲一大斤,

五味子半大升,二物细切,分十四剂,每夜取一剂,以水一大升,浸至五更,煎三分减一,

滤取汁;以羊肾三、四枚,切,下之,再煮三、五沸,如作羹法,空腹顿服。用盐酢和之,

亦得,此亦见崔元亮《海上方》。但崔方不用五味子耳。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枫香内容:\r枫香\ph311.bmp\r脂,旧不载所出州郡,云所在大山皆有,今南方及关陕多有之。

似白杨,甚高硕;叶圆 而作岐,有三角而香;二月有花,白色;乃连着实,大如鸭卵。八月、九月熟,曝干可烧 。《南方草木状》曰∶枫实惟九真有之。用之有神,乃难得之物。其脂为白胶香,五月斫为 坎,十一月采之。其皮性涩,止水痢,水煎饮之。《尔雅》谓枫为 ,言天风则鸣 也 。《说文解字》云∶枫木,浓叶弱枝善摇。汉宫殿中多植之,至霜后叶丹可爱,故骚人多称 之。任 《述异记》曰∶南中有枫子鬼。枫木之老者为人形,亦呼为灵枫,盖瘤瘿也。至今 越巫有得之者,以雕刻鬼神,可致灵异。下沉香条,有枫香,云疗风瘾疹痒毒,与此相类,

即一物也。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干漆内容:\r干漆\ph312.bmp\r、生漆,出汉中川谷,今蜀、汉、金、峡、襄、歙州皆有之。木 高二、三丈,皮白,叶 似椿,花似槐,子若牛李,木心黄。六月、七月以竹筒钉入木中取之。崔豹《古今注》曰∶ 以刚斧斫其皮开,以竹管承之,汁滴则成漆是也。干漆,旧云用漆桶中自然干者,状如蜂房 ,孔孔隔者。今多用筒子内干者,以黑如 ,坚若铁石为佳。漆叶中药,见《华佗传》,

彭 城樊阿,少师事佗,求服食法。佗授以漆叶青粘散方,云服之去三虫,利五脏,轻身益气,

使人头不白。阿从其言,年五百余岁。漆叶所在有之。青粘生丰沛、彭城及朝歌。一名城节 ,一名黄芝。主理五脏,益精气。本出于迷人入山者,见仙人服之,以告佗。佗以为佳,语 阿。阿秘之。近者人见阿之寿而气力强盛,怪之,以问所服食,阿因醉乱误说,人服多验 。其后无复有人识青粘。或云即黄精之正叶者。神仙方乃有单服淳漆法,传于世云。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蔓荆实内容:\r蔓荆实\ph313.bmp\r,旧不载所出州土,今近京及秦、陇、明、越州多有之。苗茎 高四尺,对节生枝;初 春因旧枝而生,叶类小楝,至夏盛茂;有花作穗浅红色,蕊黄白色,花下有青萼;至秋结实 ,斑黑如梧子许大而轻虚。八月、九月采。一说作蔓生,故名蔓荆。而今所有,并非蔓也。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牡荆内容:\r牡荆\ph314.bmp\r,生河间、南阳、冤句三谷,或平寿、都乡高岸上及田野中。今 眉州、蜀州及近京亦有 之,此即作棰杖者,俗名黄荆是也。枝茎坚劲,作科不为蔓生,故称牡。叶如蓖麻,更疏瘦 ;花红作穗;实细而黄,如麻子大;或云即小荆也。八月、九月采实,阴干。此有青赤二种 ,以青者为佳。谨按陶隐居《登真隐诀》云∶荆木之华、叶,通神见鬼精。注云∶寻荆有三 种。直云荆木,即是今可作棰杖者,叶香,亦有花、子,子不入药。方术则用牡荆,牡荆子 入药,北方人略无识其木者。《六甲阴符》说∶一名羊栌,一名空疏,理白而中虚。断植即 生。今羊栌斫植亦生,而花实微细。非药家所用者。天监三年,上将合神仙饭,奉敕论牡荆 曰∶荆,花白多子,子粗大,历历疏生,不过三、两茎,多不能圆,或褊或异,或多似竹节 。叶与余荆不殊。蜂多采牡荆,牡荆汁冷而甜。余荆被烧,则烟火气苦。牡荆体慢汁实,烟 火不入其中,主治心风第一。于时即远近寻觅,遂不值,犹用荆叶。今之所有者云∶崔元亮 《集验方》,治腰脚蒸法,取荆叶不限多少,蒸令熟热,置于瓮中,其下着火,温之,以病 人置于叶中,剩着叶,盖须臾当汗出药中,旋旋吃饭,稍倦即止,便以绵衣盖避风,仍进葱 豉 酒,及豆酒,并得以瘥为度。又取此荆茎条,截,于火上烧之两头,以器承取沥汁,饮之。

主 不 睡。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女贞实内容:\r女贞实\ph315.bmp\r,生武陵川谷,今处处有之。《山海经》云∶泰山多贞木。是此 木也。其叶似枸骨及 冬青木,极茂盛,凌冬不凋;花细,青白色;九月而实成,似牛李子。立冬采实,曝干。其 皮可以浸酒,或云即今冬青木也。而冬青木肌理白,纹如象齿,道家取以为简;其实亦浸酒 去风补血,其叶烧灰,作膏涂之,治瘅瘃殊效,兼灭瘢疵。又李邕云∶五台山冬青叶似椿,

子如郁李,微酸,性热,与此小有同异,当是别有一种耳。又岭南有一种女贞,花极繁茂而 深 红色,与此殊异,不闻中药品也。枸骨木,多生江浙间,木体白似骨,故以名。南人取以旋 作 合器甚佳。《诗·小雅》云∶南山有枸。陆机云∶山木其状如栌,一名枸骨,理白可为函板 者,是此也。皮亦堪浸酒,补腰膝,烧其枝、叶为灰,淋汁,涂白癜风,亦可作煎敷之。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桑寄生内容:\r桑寄生\ph316.bmp\r,出弘农山谷桑上,今处处有之。云是乌鸟食物,子落枝节间,

感气而生。叶似橘而 浓软,茎似槐枝而肥脆;三、四月生花,黄白色;六月、七月结实,黄色如小豆大。三月三 日采茎叶,阴干。凡槲、榉、柳、水杨、枫等上,皆有寄生,惟桑上者堪用。然殊难辨别。

医家非自采不敢用。或云断其茎而视之,其色深黄,并实中有汁稠粘者为真。谨按《尔雅》

∶寓木、宛童。郭璞云∶寄生,一名茑。《诗· 弁》云∶茑与女萝。陆机疏云∶叶似当卢 子如覆盆,赤黑甜美。而中品有松萝条,即女萝也。《诗》所谓茑与女萝,施于松上,是也。

旧云生熊耳川谷松上,五月采,阴干。古方入吐膈药。今医家鲜用,亦不复采之。但附于此。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松罗内容:松罗,文具桑寄生条下。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蕤核内容:\r蕤核\ph317.bmp\r,生函谷川谷及巴西,今河东亦有之。其木高五、七尺,茎间有 刺;叶细似枸杞而尖长 ;花白,子红紫色,附枝茎而生,类五味子,六月成熟。五月、六月采实;去核壳,阴干。

古今方惟用治眼。刘禹锡《传信方》所着法最奇,云∶眼风泪痒,或生翳 ,或赤 ,一切皆主之。宣州黄连捣筛末;蕤核仁去皮,碾为膏;缘此性稍湿,末不得故耳 ,与黄连等分和合;取无 病干枣三枚,割头少许留之,去却核,以二物满填于中,却取所 割下枣头依前合定,以少绵裹之,惟薄绵为佳,以大茶碗量水半碗于银器中,文武火煎取 一鸡子以来,以绵滤,待冷,点眼万万不失。前后试验数十人皆应。今医家亦多用得效,故 附也。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五加皮内容:\r五加皮\ph318.bmp\r,生汉中及冤句,今江淮、湖南州郡皆有之。春生苗,茎、叶 俱青,作丛,赤茎,又 似藤蔓,高三、五尺,上有黑刺;叶生五义作簇者良,四叶、三叶者最多,为次;每一叶下 生 一刺;三、四月开白花;结细青子,至六月渐黑色;根若荆根,皮黄黑,肉白,骨坚硬。五 月、七月采茎,十月采根,阴干用。蕲州人呼为木骨。一说今所用乃有数种∶京师、北地者 ,大片类秦皮、黄柏辈,平直如板而色白,绝无气味,疗风痛颇效,余不入用;吴中乃剥野 椿根为五加皮,柔韧而无味,殊为乖失;今江淮间所生,乃为真者,类地骨,轻脆芳香是 也。其苗茎有刺类蔷薇,长者至丈余;叶五出如桃花,香气如橄榄;春时结实如豆粒而扁,

春青,得霜乃紫黑。吴中亦多,俗名为追风使,亦曰刺通。剥取酒渍以疗风,乃不知其为五 加皮也。江淮、吴中往往以为藩蓠,正似蔷薇、金樱草,一如上所说。但北间多不知用此种 耳。亦可以酿酒,饮之治风痹四肢挛急。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沉香内容:\r沉香\ph319.bmp\r、青桂香、鸡骨香、马蹄香、栈香,同是一本,旧不着所出州土,

今惟海南诸国及交、

广、崖州有之。其木类椿、榉,多节,叶似橘,花白,子似槟榔,大如桑椹,紫色而味辛,

交州人谓之蜜香。欲取之,先断其积年老木根,经年其外皮干俱朽烂,其木心与枝节不坏者 ,即香也;细枝紧实未烂者,为青桂;坚黑而沉水为沉香;半浮半沉与水面平者,为鸡骨;

最粗者为栈香;又云栈香中形如鸡骨者为鸡骨香。形如马蹄者为马蹄香。然今人有得沉香奇 好者,往往亦作鸡骨形,不必独是栈香也;其又粗不堪药用者,为生结黄熟香;其实一种,

有精粗之异耳。并采无时。《岭表录异》云∶广管罗州多栈香,如柜柳,其花白而繁,皮堪 作纸,名为香皮纸,灰白色,有纹如鱼子,笺其理慢而弱,沾水即烂,不及楮纸,亦无香气 。又云与沉香、鸡骨、黄熟虽同是一木,而根、干、枝、节各有分别者是也。然此香之奇 异最多品。故相丁谓在海南作《天香传》言之尽矣。云四香凡四名十二状皆出于一本,木体 如 白杨,叶如冬青而小。又叙所出之地,云窦、化、高、雷,中国出香之地也,比海南者优劣 不侔甚矣。既所禀不同,复售者多,而取者速,是以黄熟不待其稍成,栈沉不待似是,盖趋 利戕贼之深也。非同琼管黎人,非时不妄翦伐,故木无夭札之患,得必异香,皆其事也。又 薰陆香形似白胶,出天竺、单于二国。《南方草木状》如薰陆出大秦国,其木生于海边沙上 ,盛夏木胶出沙上,夷人取得卖与贾客。乳香亦其类也。《广志》云∶南波斯国松木脂,有 紫赤如樱桃者,名乳香,盖薰陆之类也。今人无复别薰陆者,通谓乳香为薰陆耳。治肾气,

补 腰膝,霍乱吐下,冲恶中邪气,五疰。治血,止痛等药及膏煎多用之,然至粘,难研。用时 以缯袋挂于窗隙间良久,取研之,乃不粘。又鸡舌香,出昆仑及交爱以南,枝叶及皮并似栗 ,

花如梅花,子似枣核,此雌者也;雄者着花不实,采花酿之,以成香。按诸书传或云是沉香 木花,或云草花,蔓生,实熟贯之。其说无定。今医家又一说云∶按《三省故事》,尚书郎 口含鸡舌香,以其奏事答对,欲使气芬芳也。而方家用鸡舌香,疗口臭者,亦缘此义耳。今 人皆于乳香中时时得木实似枣核者,以为鸡舌香,坚顽枯燥,绝无气味,烧亦无香,不知缘 何得香名,无复有芬芳也。又葛稚川《百一方》,有治暴气刺心切痛者,研鸡舌香酒服,当 瘥。今治气药,借鸡舌香名,方者至多,亦以鸡舌香善疗气也。或取以疗气及口臭,则甚乖 疏,又何谓也。其言有采花酿成香者,今不复见。果有此香,海商亦当见之,不应都绝,京 下老医或有谓鸡舌香,与丁香同种,花实丛生。其中心最大者为鸡舌香,击破有解理如鸡舌 ,此乃是母丁香,疗口臭最良,治气亦效,盖出陈氏拾遗,亦未知的否?《千金》疗疮痈,

连翘五香汤方,用丁香,一方用鸡舌香,以此似近之。《抱朴子》云∶以鸡舌、黄连、乳汁 煎注之,诸有百疹之在目,愈而更加精明倍常。又有詹糖香,出交广以南,木似橘,煎枝叶 以为香,往往以其皮及蠹屑和之,难得淳好者,唐方多用,今亦稀见。又下苏合香条云∶生 中台川谷。苏恭云∶此香从西域及昆仑来,紫色,与真紫檀相似,而坚实,极芬香;其香如 石,烧之灰白者好,今不复见此等,广南虽有此,而类苏木,无香气,药中但用如膏油者,

极芬烈耳。陶隐居以为是师子矢,亦是指此膏油者言之耳。然师子矢,今内帑亦有之,其臭 极 甚,烧之可以辟邪恶,固知非此也。《梁书》云∶天竺出苏合香,是诸香汁煎之,非自然 一物也。又云∶大秦国采得苏合香,先煎其汁,以为香膏,乃卖其滓与诸人,是以辗转来 达中 师子 矢 风 热肿毒,主心腹痛,霍乱,中恶鬼气,杀虫。有数种,黄、白、紫之异,今人盛用之。真紫 檀 ,旧在下品,亦主风毒。苏恭云∶出昆仑盘盘国,虽不生中华,人间遍有之。檀木生江淮 及河朔山中,其木作斧柯者,亦檀香类,但不香耳。至夏有不生者,忽然叶开,当有大水。

农人候之,以测水旱,号为水檀。又有一种,叶亦相类;高五、六尺,生高原地;四月开花 ,正紫,亦名檀。根如葛,主疮疥,杀虫,有小毒也。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薰陆香内容:薰陆香,文具沉香条下。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鸡舌香内容:鸡舌香,文具沉香条下。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苏合香内容:苏合香,文具沉香条下。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檀香内容:檀香,文具沉香条下。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詹糖香内容:詹糖香,文具沉香条下。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乳香内容:乳香,文具沉香条下。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蜜香内容:蜜香,文具沉香条下。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藿香内容:\r藿香\ph320.bmp\r,旧附五香条,不着所出州土,今岭南郡多有之,人家亦多种植。

二月生苗,茎梗甚密 ,作丛,叶似桑而小薄。六月、七月采之,曝干。乃芬香,须黄色,然后可收。又金楼子及 《俞益期笺》皆云∶扶南国人言∶众香共是一木,根便是旃檀,节是沉水,花是鸡舌,叶是 藿香,胶是薰陆。详《本经》所以与沉香等共条,盖义出于此。然今南中所有,乃是草类。

《南方草木状》云∶藿香榛生,吏民自种之,正相符合也。范晔《和香方》云∶零藿虚燥,

古人乃以合熏香。《本经》主霍乱心痛,故近世医方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丁香内容:\r丁香\ph321.bmp\r,出交广南蕃,今惟广州有之。木类桂,高丈余,叶似栎,凌冬 不凋;花圆细黄色;其 子出枝,蕊上如钉子,长三、四分,紫色,其中有粗大如山茱萸者,谓之母丁香。二月、八 月采子及根。又云∶盛冬生花子,至次年春采之。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柏木内容:\r柏木\ph322.bmp\r,黄柏也。生汉中川谷及永昌,今处处有之,以蜀中者为佳,木 高数丈,叶类茱萸及椿 、楸叶,经冬不凋,皮外白里深黄色。根如松下茯苓作结块。五月、六月采皮,去皱粗,曝 干用。其根名檀桓。《淮南万毕术》曰∶柏令面悦。取柏三寸,土瓜三枚,大枣七枚,和膏 汤洗面,乃涂药,四、五日光泽矣。唐·韦宙《独行方》,主卒消渴小便多,黄柏一斤,水 一升,煮三、五沸,渴即饮之,恣意饮,数日便止。别有一种多刺而小,细叶者,名刺柏,

不入药用。又下品有小柏条,木如石榴,皮黄;子赤如枸杞,两头尖,人锉以染黄,今医家 亦稀用。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小柏内容:小柏,文具柏木条下。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辛夷内容:\r辛夷\ph323.bmp\r,生汉中川谷,今处处有之。人家园庭亦多种植。木高数丈,叶 似柿而长,正月、二月 生;花似着毛小桃子,色白带紫;花落无子,至夏复开花,初出如笔,故北人呼为木笔花。

又有一种枝叶并相类,但岁一开花,四月花落时有子如相思子。或云都是一种,经一二十年 老者,方结实耳。其花开早晚,亦随南北节气寒温。九月采实,曝干用。或云用花蕊,缩者 良,已开者劣,谢者不佳。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木兰内容:\r木兰\ph324.bmp\r,生零陵山谷及泰山,今湖、岭、蜀川诸州皆有之。木高数丈,

叶似菌桂叶,亦有三道 纵纹;皮如板桂,有纵横纹;香味劣于桂,此与桂枝全别。而韶州所生,乃云与桂同是一种 ,取外皮为木兰,中肉为桂心,盖是桂中之一种耳。十一月、十二月采,阴干用。任 《述 异记》云∶木兰川,在浔阳江中,多木兰。又七里州中有鲁班刻木兰舟,至今在州中。今诗 家云木兰舟,出于此。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榆皮内容:\r榆皮\ph325.bmp\r,生 川山谷,今处处有之。三月生荚仁,古人采以为糜羹,今 无复食者,惟用陈老实 作酱耳。然榆之类有十数种,叶皆相似,但皮及木理有异耳。白榆,皮先生叶,却着荚,皮 白色,剥之,刮去上粗皴,中极滑白,即《尔雅》所谓榆白粉也。此皮入药,今孕妇滑胎方 多用之。小儿白秃,发不生,捣末,苦酒调涂之。刺榆,有针刺如柘,则古人所茹者,云美 于白榆。《尔雅》所谓枢,茎,《诗·唐风》云∶山有枢是也。二月采皮,取白曝干。四月 采实,并勿令中湿。榆皮,荒岁农人食之,以当粮不损人。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酸枣内容:\r酸枣\ph326.bmp\r,生河东川泽,今近京及西北州郡皆有之,野生多在坡 及城垒 间。似枣木而皮细,其 木心赤色;茎、叶俱青;花似枣花;八月结实,紫红色,似枣而圆小,味酸。当月采实,取 核中仁,阴干,四十日成。《尔雅》辨枣之种类曰∶实小而酸,曰 枣。《孟子》曰∶养其 枣。赵岐注∶所谓酸枣是也。一说惟酸枣县出者为真,其木高数丈,径围一、二尺,木理 极细,坚而且重,邑人用为车轴及匕筋;其皮亦细,纹似蛇鳞;其核仁稍长,而色赤如丹,

亦 不易得。今市之货者,皆棘实耳,用之尤宜详辨也。《本经》主烦心不得眠。今医家两用之 ,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生熟便尔顿异。而胡洽治振悸不得眠,有酸枣仁汤∶酸枣仁二升,

茯苓、白术、人参、甘草各二两,生姜六两,六物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四服。深师 主虚不得眠,烦不可宁,有酸枣仁汤∶酸枣仁二升, 母、干姜、茯苓,芎 各二两,甘草 一 两炙,

二汤酸 枣并生用,疗不得眠,岂便以煮汤为熟乎?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槐实内容:\r槐实\ph327.bmp\r,生河南平泽,今处处有之。其木有极高硕者。谨按《尔雅》槐 有数种∶叶大而黑者名 怀槐;昼合夜开者名守宫槐;叶细而青绿者但谓之槐;其功用不言有别。四月、五月开花,

六月、七月结实。七月七日采嫩实,捣取汁作煎。十月采老实入药。皮、根采无时。今医家 用槐者最多;春采嫩枝 为黑灰,以揩齿去 ;烧青枝取沥,以涂癣;取 花之陈久者,筛末,饮服,以治下血;折取嫩房角作汤,以当茗,主头风、明目、补脑;煮 白皮汁,以治口齿及下血;水吞黑子,以变白发;木上耳,取末服方寸匕,治大便血及五痔 脱肛等;皆常用有殊效者。葛洪着扁鹊明目,使发不落方。十月上巳日,取槐子去皮,内新 中,封口三、七日,初服一枚,再二枚,至十日十枚,还从一枚始,大良。刘禹锡《传信 方》∶着硖州王及郎中,槐汤炙痔法∶以槐枝浓煎汤,先洗痔,便以艾灸其上七壮,以知为 度。及早充西川安抚使判官,乘骡入骆谷,及宿,有痔疾,因此大作。其状如胡瓜,贯于肠 头 ,热如 灰火,至驿僵仆。主邮吏云∶此病某曾患来,须灸即瘥。及命所使作槐汤洗热瓜上 ,令用艾灸,至三、五壮,忽觉一道热气入肠中,因大转泻,先血后秽,一时至痛楚,泻后 遂失胡瓜所在,登骡而驰。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槐花内容:槐花,文具槐实条下。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楮实内容:\r楮实\ph328.bmp\r生少室山,今所在有之。此有二种∶一种皮有斑花纹,谓之斑谷,

今人用为冠者;一种 皮无花,枝叶大相类。但取其叶似葡萄叶作瓣而有子者为佳。其实初夏生,如弹丸,青绿色 ,至六、七月渐深红色,乃成熟。八月、九月采,水浸,去皮、穣,取中子,日干。仙方单 服其实。正赤时,收取中子,阴干,筛末,水服二钱匕,益久乃佳,俗谓之谷。一说谷田久 废必生构。叶有瓣曰楮,无曰构。《诗·小雅》云∶爰有树檀,其下惟谷。陆机疏云∶幽 州 谓之谷桑,或曰楮桑;荆、扬、交广谓之谷,江南人绩其皮以为布;又捣以为纸,长数丈,

光泽甚好;又食其嫩芽,以当菜茹;主四肢风痹,赤白下痢。其叶主鼻洪。《短剧》云∶鼻 衄数升不断者,取楮叶捣取汁饮三升,不止再三饮,神良。久衄亦瘥。纸亦入药。见刘禹锡 《传信方》,治女子月经不绝,来无时者,取案币三十张,烧灰,以清酒半升和调服之,顿 定 。如冬月即暖酒服。蓐中血晕服之立验。已毙者,去板齿灌之,经一日亦活。今楮纸用之最 博,或用其灰,止金创出血甚效。楮布不见有之。医方但贵楮实,余亦稀用。俚俗或取其木 枝 中白汁,涂癣甚效。杨炎《南行方》,治瘴痢无问老少,日夜百余度者,取干楮叶三两,熬 捣为末,煎乌梅汤服方寸匕,日再服,取羊肉裹末,内谷道,痢出即止。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枸杞内容:\r枸杞\ph329.bmp\r,生常山平泽,及丘陵 岸,今处处有之。春生苗,叶如石榴叶 而软薄堪食,俗呼为甜 菜;其茎干高三、五尺,作丛;六月、七月生小红紫花;随便结红实,形微长如枣核;其根 名地骨。春夏采叶,秋采茎实,冬采根。谨按《尔雅》云∶杞枸, 。郭璞云∶今枸杞也。

《诗·小雅四牡》云∶集于苞杞。陆机疏云∶一名苦杞,一名地骨。春生作羹茹,微苦;其 茎 似莓;子秋熟,正赤。茎、叶及子服之,轻身益气。《淮南枕中记》着西河女子服枸杞法∶ 正月上寅采根,二月上卯治服之;三月上辰采茎,四月上巳治服之;五月上午采叶,六月上 未治服之;七月上申采花,八月上酉治服之;九月上戌采子,十月上亥治服之;

十一月上子采根,十二月上丑治服之。又有并花、实、根、茎、叶作煎,及单榨子汁 煎膏服之,其功并等。今人相传谓枸杞与枸棘二种相类,其实形长而枝无刺者,真枸杞也;

圆而有刺者,

枸棘也。枸棘不堪入药。而下品溲(音搜)疏条注∶ 李当之云∶子似枸杞,冬月熟,色赤,味甘、苦。苏恭云∶形似空疏,木高丈许,白皮;其 子七月、八月熟,似枸杞子,味甘,而两两相并。今注云∶虽相似,然溲疏有刺,枸杞无刺 ,以此为别。是三物相似,而二物又有刺。溲疏亦有巨骨之名,如枸杞谓之地骨,当亦相类 ,用之宜细辨耳。或云∶溲疏以高硕为别,是不然也。今枸杞极有高硕者,其入药乃神良。

世传蓬莱县南丘村多枸杞,高者一、二丈,其根蟠结甚固。故其乡人多寿考,亦饮食其水土 之品使然耳。润州州寺大井旁生枸杞,亦岁久。故土人目为枸杞井,云饮其水甚益人。溲疏 ,生熊耳川谷及田野丘墟地,四月采,古今方书鲜见用者,当亦难别耳。又按枸杞一名仙人 杖。而陈藏器《拾遗》别两种仙人杖∶一种是枯死竹竿之色黑者,一种是菜类,并此为三物 ,而同一名也。陈子昂《观玉篇》云∶余从补阙乔公北征,夏四月次于张掖,河洲草木无他 异,惟有仙人杖,往往丛生。予昔尝饵之,此役也,息意滋味。戍人有荐嘉蔬者,此物存焉 。因为乔公唱言其功,时东莱王仲烈亦同旅,闻之喜,而甘心食之,旬有五日,行人有自谓 知药者,谓乔公曰∶此白棘也。仲烈遂疑曰∶吾亦怪其味甘。乔公信是言,乃讥予,予因作 《

观玉篇》。按此仙人杖作菜茹者,叶似苦苣。白棘木类,何因相似而致疑如此。或曰乔公所 谓白棘,当是枸棘,枸棘是枸杞之有针者。而《本经》无白棘之别名,又其味苦,仙人杖味 甘,设疑为枸棘,枸棘亦非甘物。乃知草木之类多而难识,使人惑疑似之言。以真为伪,失 青黄甘苦之别,而至于是宜乎?子昂论著之详也。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溲疏内容:溲疏,文具枸杞条下。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仙人杖内容:仙人杖,文具枸杞条下。

<目录>木部上品卷第十<篇名>落雁木内容:\r落雁木\ph330.bmp\r,生雅州。味甘,性平,无毒。治产后血气痛,并折伤内损等 疾。其苗作蔓,缠绕大 木,苗、叶形色大都似茶,无花实。彼土人四月采苗,入药用。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龙眼内容:\r龙眼\ph331.bmp\r,生南海山谷,今闽、广、蜀道出荔枝处皆有之。木高二丈许,

似荔枝而叶微小,凌冬 不凋;春末夏初,生细白花,七月而实成,壳青黄色,纹作鳞甲,形圆如弹丸,核若无患而 不坚,肉白有浆,甚甘美;其实极繁,每枝常三二十枚,荔枝才过,龙眼即熟,故南人目 为荔枝奴,一名益智,以其味甘归脾,而能益智耳。下品自有益智子,非此物也。《东观汉 记》云∶南海旧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驰险阻,道路为患。孝和时,汝南 唐羌为临武长县接南海,上书言状,帝下诏,太官勿复受献,由是而止。其为世所贵重久矣 。今人亦甚珍之,曝干寄远,北中以为佳果,亚于荔枝。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浓朴内容:\r浓朴\ph332.bmp\r,出交 冤句,今京西、陕西、江淮、湖南、蜀川山谷中往往有 之,而以梓州、龙州者 为上。木高三、四丈,径一、二尺。春生,叶如槲叶,四季不凋;红花而青实;皮极鳞皱而 浓,紫色多润者佳,薄而白者不堪。三月、九月、十月采皮,阴干。《广雅》谓之重皮,方 书或作浓皮。张仲景治杂病,浓朴三物汤,主腹胀脉数。浓朴半斤,枳实五枚,以水一斗二 升,煎二物取五升,内大黄四两,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腹中转动更服,不动勿服。又浓 朴七物汤,主腹痛胀满。浓朴半斤,甘草、大黄各三两,枣十枚,大枳实五枚,桂二两,生 姜五两,以水一斗,煎取四升,去滓,温服八合,日三。呕者加半夏五合;下痢者去大黄;

寒 多者加生姜至半斤。陶隐居治霍乱浓朴汤∶浓朴四两炙,桂心二两,枳实五枚,生姜三两,

四物切,以水六升,煎取二升,分三服。唐石泉公王方庆《广南方》云∶此方不惟霍乱可医 ,至于诸病皆疗,并须预排比也。此方与治中汤等并行。其方见人参条中。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猪苓内容:\r猪苓\ph333.bmp\r,生衡山山谷及济阴冤句,今蜀州、眉州亦有之。旧说是枫木苓,

今则不必枫根下,乃 有生土底,皮黑作块,似猪粪,故以名之。又名地乌桃。二月、八月采阴干,削去皮,肉白 而实者佳。《庄子》谓之豕橐。司马彪注云∶一名苓,根似猪矢,治渴。张仲景治伤寒诸病 在脏加渴者,猪苓汤主之。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一两,以水四升,煮四物,取 二升,内胶,每服七合,日三。呕而思水者亦主之。又治消渴脉浮,小便不利,微热者,猪 苓散发其汗。病欲饮之而复吐之,为水逆,冬时寒剽如疟状,亦与猪苓散,此即五苓散也。

猪 苓、术、茯苓各三分,泽泻五分,桂二分,细捣筛,水服方寸匕,日三。多饮暖水,汗出即 愈。利水道诸汤剂,无若此快,今人皆用之。又黄胆病及狐惑病,并猪苓散主之。猪苓、茯 苓、术等分,杵末,每服方寸匕,与水调下。今施州有一种刺猪苓,蔓生。春夏采根;削皮 ,焙干,彼土人用傅疮毒殊效。云味甘、性凉,无毒。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刺猪苓内容:\r刺猪苓\ph334.bmp\r,文具猪苓条下。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竹内容:\r 竹、淡竹、苦竹\ph335.bmp\r,《本经》并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竹之类甚 多,而入药者,惟此 三种,人多不能尽别。谨按《竹谱》∶ 字音斤,其竹坚而促节,体圆而质劲,皮白如霜,

大者宜刺船,细者可为笛。苦竹有白有紫。甘竹似篁而茂,即淡竹也。然今之刺船者,多用 桂竹。作笛别有一种,亦不名 竹。苦竹亦有二种∶一种出江西及闽中,本极粗大,笋味殊 苦,不可啖;一种出江浙,近地亦时有,肉浓而叶长阔,笋微有 苦味,俗呼甜苦笋,食品所最贵者,亦不闻入药用。淡竹肉薄,节间有粉,南人以烧竹沥者 ,医家只用此一品,与《竹谱》所说大同而小异也。竹实今不复用,亦稀有之。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枳实内容:\r枳实\ph336.bmp\r,生河内川泽。枳壳,生商州川谷,今京西、江湖州郡皆有之,

以商州者为佳。如橘而 小,高亦五、七尺,叶如枨,多刺,春生白花,至秋成实。九月、十月采,阴干。旧说七 月、八月采者为实;九月、十月采者为壳。今医家多以皮浓而小者为枳实;完大者为壳,皆 以翻肚如盆口唇状、须陈久者为胜。近道所出者,俗呼臭橘,不堪用。张仲景治心下坚大如 盘,水饮所作,枳实术汤主之。枳实七枚,术三两,以水一斗,煎取三升,分三服。腹中软 即 稍减之。又胸痹心中痞坚,留气结胸,胸满,胁下逆气抢心,枳实薤白桂汤主之。陈枳实四 枚,浓朴四两,薤白半斤,切,栝蒌一枚,桂一两,以水五升,先煎枳实、浓朴,取二升去 滓,内余药于汤中,煎三两沸,分温三服,当愈。又有橘皮枳实汤,桂生姜枳实汤,皆主胸 痹心痛。葛洪治卒胸痹痛,单用枳实一物,捣末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其根皮治大便下血,

末服之,亦可煮汁常饮。又治卒中急风,身直不得屈伸反复者,刮取枳木皮屑,谓之枳茹一 升,酒一升,渍一宿,服五合,至尽,再作,良。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枳壳内容:\r枳壳\ph337.bmp\r,文具枳实条下。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山茱萸内容:\r山茱萸\ph338.bmp\r,生汉中山谷及琅邪冤句东海承县,今海州亦有之。木高丈余,

叶似榆,花白;子初 熟 未干,赤色,似胡颓子,有核;亦可啖,既干;皮甚薄;九月、十月采实,阴干。吴普云∶ 一名鼠矢,叶如梅有刺毛。二月花如杏,四月实如酸枣,赤,五月采实,与此小异也。旧说 当合核为用。而《雷 炮炙论》云∶子一斤,去核取肉皮用,只秤成四两半。其核八棱者名 雀儿苏,别是一物,不可用也。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吴茱萸内容:\r吴茱萸\ph339.bmp\r,生上谷川谷及冤句,今处处有之,江浙,蜀汉尤多。木高丈 余,皮青绿色;叶似椿 而阔浓,紫色;三月开花,红紫色;七月、八月结实,似椒子,嫩时微黄,至成熟则深紫。

九月九日采,阴干。《风土记》曰∶俗尚九月九日谓为上九,茱萸到此日气烈熟色赤,可折 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御冬。又《续齐谐记》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学。长房谓曰∶九月九 日汝家有灾厄,宜令急去家,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上,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 ,举家登高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代之矣。故世人每至此日 登高饮酒,戴茱萸囊,由此耳。世传茱萸气好上,言其冲膈,不可为服食之药也。张仲景 治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吴茱萸一升,枣二十枚,生姜一大两,人参一两,以水五升,

煎取三升,每服七合,日三。干呕吐涎沫而头痛者,亦主之。又其南行枝,主大小便卒关格 不通,取之断度如手第二指中节,含之立下,出姚僧垣方。根亦入药用。删繁方疗脾劳热 ,有白虫在脾中,为病令人好呕者,取东行茱萸根,大者一尺,大麻子八升,橘皮二两,凡 三物 咀,以酒一斗,浸一宿,微火上薄暖之,三下,绞去滓,平旦空腹服一升取尽,虫便 下出,或死,或半烂,或下黄汁。凡作药法,禁声,勿语道作药,虫便下验。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秦皮内容:\r秦皮\ph340.bmp\r,生庐江川谷及冤句,今陕西州郡及河阳亦有之。其木大都似檀,

枝干皆青绿色,叶如 匙头许大而不光,并无花实,根似槐根。二月、八月采皮,阴干。其皮有白点而不粗错,俗 呼为自 木。取皮渍水便碧色,书纸看之青色,此为真也。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茗、苦内容:\r茗、苦 \ph341.bmp\r,旧不着所出州郡,今闽浙、蜀荆、江湖、淮南山中皆有之。

《尔雅》所谓 ,苦 。郭璞云∶木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茗、 ,

蜀人谓之苦荼是也。今通谓之茶。茶、荼声近,故呼之。春中始生嫩叶,蒸焙去苦水,末之 乃可饮。与古所食,殊不同也。《茶经》曰∶茶者,南方佳木。自一尺、二尺至数十尺,

其 巴川峡山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木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 榈,蒂如丁 香,根如胡桃。其名一曰荼,二曰 ,三曰 (音设),四曰茗,五曰 。又曰茶之别者,

其 枳壳芽,枸杞芽,枇杷芽,皆治风疾。又有皂荚芽,槐芽,柳芽,乃上春摘其芽,和茶作之 。故今南人输官 茶,往往杂以众叶,惟茅芦、竹箬之类不可入,自余山中草木芽叶,皆可和合。椿、柿尤奇 。真茶性极冷,惟雅州蒙山出者温,而主疾。《茶谱》云∶蒙山有五顶,顶有茶园,其中顶 曰上清峰。昔有人病冷且久,遇一老父谓曰∶蒙之中顶茶,当以春分之先后,多耩人力,俟 雷之发声,并手采摘,三日而止。若获一两,以本外水煎服,即能祛宿疾,二两当眼前无疾 ,三两固以换骨,四两即为地仙矣。其僧如说,获一两余,服未尽而病瘥。其四顶茶园,采 摘不废。惟中峰草木繁密,云雾蔽亏,鸷兽时出,故人迹不到矣。近岁稍贵此品,制作亦精 于 他处,其性似不甚冷,大都饮茶少则醒神思,过多则致疾病,故唐《母景茶饮序》云∶释滞 消壅,一日不利暂佳,瘠气侵精终身之累,斯大是也。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栀子内容:\r栀子\ph343.bmp\r,生南阳川谷,今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之。木高七、八尺;叶似 李而浓硬,又似樗蒲子 ;二、三月生白花,花皆六出,甚芬香,俗说及西域詹匐也;夏秋结实如诃子状,生青熟黄 ,中仁深红。九月采实,曝干。南方人竞种以售利。《货殖传》云∶卮、茜千石,亦比千乘 之家。言获利之博也。此亦有两三种。入药者山栀子,方书所谓越桃也,皮薄而圆,小核,

房七棱至九棱者佳。其大而长者,乃作染色,又谓之伏尸栀子,不堪入药用。张仲景《伤寒 论》及古今诸名医治发黄,皆用栀子、茵陈、香豉、甘草等四物作汤饮。又治大病起劳复,

皆用栀子鼠矢等汤,并小利而愈。其方极多,不可悉载。栀子亦疗血痢挟毒热下者。葛洪方 以十四枚去皮,捣,蜜丸,服如梧子三丸,日三,大效。又治霍乱转筋,烧栀子三枚,末服 ,立愈。时行重病后劳发,水煮十枚,饮汁温卧,彻汗乃愈,挟食加大黄别煮汁,临熟内之 ,合饮微利,遂瘥。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槟榔内容:\r槟榔\ph344.bmp\r,生南海,今岭外州郡皆有之。大如桄榔,而高五、七丈,正直 无枝,皮似青桐,节如 桂竹;叶生木巅,大如 头,又似甘蕉叶;其实作房,从叶中出,旁有刺若棘针,重叠其下 ;一房数百实,如鸡子状,皆有皮壳,肉满壳中,正白。味苦、涩,得扶留藤与瓦屋子灰同 咀 嚼之,则柔滑而甘美。岭南人啖之,以当果实。其俗云∶南方地温,不食此无以祛瘴 。其 实春生,至夏乃熟,然其肉极易烂,欲收之,皆先以灰汁煮熟,仍火焙熏干,始堪停久。此 有三、四种∶有小而味甘者,名山槟榔;有大而味涩核亦大者,名猪槟榔;最小者名 子。

其功用不说有别。又云尖长而有紫纹者名槟,圆而矮者名榔。槟力小,榔力大。今医家不复 细分,但取作鸡心状,存坐正稳,心不虚,破之作锦纹者为佳。其大腹所出,与槟榔相似,

但茎、叶、根、干小异,并皮收之,谓之大腹槟榔。或云槟榔极难得真者,今贾人货者多 大腹也。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大腹皮内容:大腹皮,文具槟榔条下。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合欢内容:\r合欢\ph345.bmp\r,夜合也。生益州山谷,今近京雍洛间皆有之,人家多植于庭除 间。木似梧桐,枝甚 柔弱;叶似皂荚槐等,极细而繁密,互相交结,每一风来,辄似相解了,不相牵缀;其叶至 暮而 合,故一名合昏;五月花发,红白色,瓣上若丝茸;然至秋而实作荚,子极薄细。采皮及叶 用,

不拘时月。崔豹《古今注》曰∶欲蠲人之忧,则赠以丹棘,丹棘一名忘忧。欲蠲人之忿,则 赠以青 裳,青裳,合欢也。故嵇康种之舍前是也。韦宙《独行方》∶胸心甲错,是为肺痈,黄昏汤 主之。取夜合皮掌大一枚,水三升,煮取半分,再服。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秦椒内容:\r秦椒\ph346.bmp\r,生泰山川谷及秦岭上,或琅琊,今秦、凤间及明、越、金、商 州皆有之。初秋生花,

秋末结实,九月、十月采。陶隐居云∶似椒而大,色黄黑,或呼大椒。苏恭云∶叶及茎、子 都似蜀椒,但实细味短。《尔雅》云∶ ,大椒。郭璞云∶椒丛生,生实大者名为 。《诗 ·唐风》云∶椒聊。且陆机疏云∶椒似茱萸,有针刺。茎、叶坚而滑,蜀人作茶,吴人作茗 ,皆合煮其叶以为香。今成皋诸山谓之竹叶椒,其木亦如蜀椒,少毒热,不中合药,可着饮 食中,又用蒸鸡、豚最佳。东海诸岛上亦有椒,枝、叶皆相似。子长而不圆,甚香,其味似 橘皮。岛上獐鹿食其叶,其肉自然作椒、橘香。而今南北所生一种椒,其实大于蜀椒,与陶 及郭、陆之说正相合,当以实大者为秦椒。其云蜀、吴作茶、茗,皆煮其叶,今不复如此。

盖古人所食,与今异者多矣。故苦 (与茶同)条云∶作饮加茱萸、葱、姜等良,是也。相 传 椒可以来水银。又云椒气好下,言饵之益下,不上冲也。服食药当用蜀椒。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卫矛内容:\r卫矛\ph347.bmp\r,鬼箭也。出霍山山谷,今江淮州郡或有之。三月以后生茎苗,

长四、五尺许;其于有 三羽,状如箭翎;叶亦似山茶,青色;八月、十一月、十二月采条茎,阴干。其木亦名狗骨 。崔氏方疗恶疰在心,痛不可忍,有鬼箭羽汤。《集验方》∶疗卒暴心痛,或中恶气毒痛,

大黄汤亦用鬼箭,皆大方也。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紫葳内容:\r紫葳\ph348.bmp\r,陵霄花也。生西海川谷及山阳,今处处皆有,多生山中,人家 园圃亦或种莳。初作 藤蔓生,依大木,岁久延引至巅而有花;其花黄赤,夏中乃盛。陶隐居云∶《诗》有苕之华 。郭云∶陵霄。又苏恭引《尔雅·释草》云∶苕,陵苕。郭云∶又名陵霄,按今《尔雅》注 苕,一名陵时。本草云∶而无陵霄之说,岂古今所传书有异同邪?

又据陆机及孔颖达疏义亦云∶苕,一名陵时,陵时乃是鼠尾草之别名。郭又谓苕为陵时,本 草云∶今紫葳无陵时之名,而鼠尾草有之。乃知陶苏所引,是以陵时作陵霄耳。又陵霄非是 草类,益可明其误矣。今医家多采其花干之。入妇人血崩风毒药,又治少女血热风毒,四肢 皮肤生瘾疹,并行经脉方。陵霄花不以多少,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温酒调下,食前服,甚 效。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芜荑内容:\r芜荑\ph349.bmp\r,生晋山川谷,今近道山川谷,今近道亦有之,大抵榆类而差小,

其实亦早成,比榆乃 大,气臭如 ,《尔雅·释木》云∶无姑,其实夷。郭璞云∶无姑,姑榆也,生山中,叶圆 而 浓,剥取皮,合渍之。其味辛香,所谓芜荑也。又《释草》云∶ 荑, 。注云∶一名白 蒉,而与《本经》一名 (音殿) (音唐)相近。苏恭云∶ , 。字之误也。然 荑草 类,无荑乃木也。明是二物,或气类之相近欤。三月采实,阴干。杀虫方中多用之。今人 又 多取作屑,以 五味,其用陈者良。人收藏之,多以盐渍,则失气味。此等不堪入药,但可 作食品耳。秋后尤宜食之。《续传信方》治久患脾胃气泄不止,芜荑五两,捣末,以饭丸 ,每日空心午饭前,各用陈米饮下三十丸,增至四十丸。久服去三尸,益神,驻颜。云得之 章镣曾得力。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食茱萸内容:\r食茱萸\ph350.bmp\r,旧不载所出州土。云功用与吴茱萸同,或云即茱萸中颗粒大 经久色黄黑,堪啖者是 。今南北皆有之。其木亦甚高硕,有长及百尺者;枝茎青黄,上有小白点;叶正类油麻,花 黄;蜀人呼其子为艾子,盖《礼记》所谓 者。 、艾声讹故云耳。宜入食羹中,能发辛香 ,然不可多食,多食冲眼,兼又脱发。采无时。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桑根白皮内容:\r桑根白皮\ph351.bmp\r,《本经》不着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采无时。不可用出土 上者,用东行根益 佳 ,或云木白皮亦可用。初采得,以铜刀剥去上粗皮,其取里白,切,焙干。其皮中青涎勿使 刮 去,药力都在其上。恶铁及铅,不可近之。桑叶以夏秋再生者为上,霜后采之,煮汤淋渫手 足,去风痹殊胜。桑耳,一名桑黄,有黄熟陈白者,又有金色者,皆可用。碎切,酒煎,主 带下。其实,椹。有白、黑二种,曝干,皆主变白发,皮上白藓。花,亦名桑花,状似地钱 ,刀 削取,炒干,以止衄、吐血等。其柴烧灰淋汁,医家亦多用之。桑上蠹虫,主暴心痛,金疮 肉生不足。皮中白汁,主小儿口疮,傅之便愈,又以涂金刃所伤,燥痛须臾血止。更剥白皮 裹之,令汁得入疮中良。冬月用根皮皆验。白皮作线,以缝金创肠出者,更以热鸡血涂之。

唐·安金藏剖腹,用此法便愈。桑条作煎,见近效方。云桑煎疗水气、肺气、香港脚、痈肿兼 风气。桑条二两,用大秆六两,一物细切如豆,以水一大升,煎取三大合,如欲得多造,准 此增加。先熬令香,然后煎。每服,肚空时吃,或茶汤,或羹粥,每服半大升。亦无禁忌也 。本方云桑枝,平,不冷不热,可以常服。疗遍体风痒干燥,香港脚风气,四肢拘挛,上气眼 晕,肺气嗽,消食,利小便。久服轻身,聪明耳目,令人光泽,兼疗口干。《仙经》云∶一 切仙药,不得桑煎不服。出《抱朴子》。本方桑枝一小升,细切,熬令香,以水三大升,煎 取二大升,一日服尽,无问食前后,此服只依前方也。桑叶可常服,神仙服食方,以四月桑 茂盛时采叶。又十月霜后,三分二分已落时,一分在者,名神仙叶,即采取与前叶同阴干,

捣末,丸、散任服,或煎以代茶饮。又采椹曝干,和蜜食之,并令人聪明,安魂镇神。又炙 叶令微干,和桑衣煎服,治痢,亦主金创及诸损伤。止血方书∶称桑之功最神,在人资用 尤多 。《尔雅》云∶桑辨有葚(与椹同)、栀。郭璞云∶辨半也,一半有葚,半无,名曰栀。又云 ∶女桑、 桑,俗间呼桑木之小而条长者为女桑。又山桑,木堪弓弩。 桑丝中琴瑟,皆材 之美者也,他木鲜及焉。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桑花内容:桑花,文具桑根白皮条下。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白棘内容:\r白棘\ph352.bmp\r,棘针也。生雍州。棘刺花生道旁,今近京皆有之。棘,小枣也,

丛高三、四尺,花、

叶、茎、实都似枣,而有赤、白二种。苏恭云∶白棘,茎白如粉,子、叶与赤棘同,赤棘中 时复有之,亦为难得耳。然有钩直二种∶直者,宜入补药;钩者入痈肿药。针采无时。花冬 至后百二十日采,实四月采。又枣针疗喉痹不通,药中亦用。陈子 昂《观玉篇》云∶在张掖郡时,有人以仙人杖为白棘,同旅皆信之。二物都不相类,不知何 故疑惑若此,其说见枸杞条。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棘刺花内容:棘刺花,文具白棘条下。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龙脑香内容:\r龙脑香\ph353.bmp\r,出婆律国,今惟南海番舶贾客货之。相传云∶其木高七、八 丈,大可六、七围,如 积年杉木状,旁生枝,叶正圆而背白,结实如豆蔻,皮有甲错,香即木中脂,似白松脂,作 杉木气。膏乃根下清液耳,亦谓之婆律膏。段成式《酉阳杂俎》说∶此木有肥瘦,瘦者出龙 脑香,其香在木心。波斯断其木剪取之。肥者出婆律膏,其膏于木端流出,斫木作坎而承之 。两说大同而小异。亦云∶南海山中亦有此木。唐天宝中,交趾贡龙脑,皆如蝉、蚕之形。

彼人云∶老根节方有之,然极难得。时禁中呼为瑞龙脑,带之衣衿,香闻十余步外,是后不 闻有此。今海南龙脑,多用火 成片,其中亦容杂伪。入药惟贵生者,状若梅花瓣,甚佳也 。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摩勒内容:\r 摩勒\ph354.bmp\r,余甘子也。生岭南交、广、爱等州,今二广诸郡及西川,蛮 界山谷中皆有之。木高 一、二丈,枝条甚软。叶青细密;朝开暮敛如夜合,而叶微小,春生冬凋;三月有花,着条 而生,如粟粒,微黄;随即结实作荚,每条三两子,至冬而熟,如李子状,青白色,连核作 五、六瓣,干即并核皆裂,其俗亦作果子啖之,初觉味苦,良久便甘,故以名也。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胡桐泪内容:\r胡桐泪\ph355.bmp\r,出肃州以西平泽及山谷中,今西蕃亦有商人货之者。相传∶ 其木甚高硕,皮似白杨 、青桐辈。其叶初生似柳,渐大则似桑、桐辈;其津液沦入地中,与大石相着,冬月采得之 ,状 如黄矾,姜石,味极咸、苦,得水便消,如硝石也。古方稀用。今治口齿家为最要之物。一 名胡桐律,律、泪声近也。然有一种木律,极相类,不堪用也。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骐竭内容:\r骐 竭\ph356.bmp\r,旧不载所生州土,今出南蕃诸国及广州。木高数丈,婆娑可 爱;叶似樱桃而有三角 ;其脂液从木中流出,滴下如胶饴状,久而坚凝,乃成竭,赤作血色,故亦谓之血竭。采无 时。其味咸而气腥者是。海母血不可用,而竭微咸而甘,作栀子气味。旧说与紫 大都相类 ,而别是一物,功力亦殊。今按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紫 出真腊国,国人呼为勒 ,亦 出波斯国,木高丈许,枝于繁郁,叶似橘柚,冬不凋落,三月花开,不结子,每有雾露微雨 沾濡,其枝条则为紫 。波斯国使人呼及沙利,两人说如此。而真腊国使人言是蚁运土,上 于 木端作窠,蚁壤为雾露所沾,即化为紫 。又《交州地志》亦云∶本州岁贡紫 ,出于蚁壤 。乃知与血竭虽俱出于木,而非一物明矣。今医方亦罕用,惟染家所须耳。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乌药内容:\r乌药\ph357.bmp\r,生岭南邕容州及江南,今台州、雷州、衡州亦有之,以天台者 为胜。木似茶 ,高 五、七尺;叶微圆而尖,作三桠,面青背白,五月开细花,黄白色;六月结实。如山芍药而 有极粗大者,又似钓樟根,然根有二种∶岭南者黑褐色而坚硬;天台者白而虚软,并八月采 。根以作车毂形如连珠状者佳。或云∶天台出者,香白可爱,而不及海南者力大。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没药内容:\r没药\ph358.bmp\r,生波斯国,今海南诸国及广州或有之。木之根株,皆如橄榄,

叶青而密。岁久者,则 有膏液流滴在地下,凝结成块,或大或小,亦类安息香。采无时。今方多用治妇人内伤 痛楚,又治血晕及脐腹 刺者。没药一物,研细,温酒调一钱便止。又治历节诸风骨节疼痛 ,昼夜不可忍者。没药半两研,虎胫骨三两涂酥炙黄色,先捣罗为散,与没药同研令细,温 酒调二钱,日三服。大佳。

<目录>木部中品卷第十一<篇名>海桐皮内容:\r海桐皮\ph359.bmp\r,出南海已南山谷,今雷州及近海州郡亦有之。叶如手大,作 三花尖。皮若梓白皮 ,而坚韧可作绳,入水不烂。不拘时月采之。古方多用浸酒治风蹶。南唐筠州刺史王绍颜 撰《

续传信方》着其法云∶顷年予在姑熟之日,得腰膝痛不可忍。医以肾藏风毒攻刺诸药莫疗。

因览《传信方》备有此验。立修制一剂,便减五分,步履便轻,故录之耳。海桐皮二两,牛 膝、芎 、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两,甘草半两,薏苡仁二两,生地黄十两,八物净洗 ,焙干,细锉,生地黄以芦刀子切,用绵一两都包裹,入无灰酒二斗浸,冬二七日,夏一七 日,候熟,空心食后,日、午、晚卧时,时一杯,长令醺醺。合时不用添减,禁毒食。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石南内容:\r石南\ph360.bmp\r,生华阴山谷,今南北皆有之。生于石上,株极有高硕者。江湖 间出者,叶如枇杷叶,

有小刺,凌冬不凋;春生白花成簇;秋结细红实。关陇间出者,叶似莽草,青黄色,背有紫 点;雨多则并生,长及二、三寸;根横细,紫色,无花实;叶至茂密。南北人多移以植庭院 间,阴翳可爱,不透日气。入药以关中叶细者良。二月、四月采叶;四月采实,阴干。《魏 王 花木记》曰∶南方石南木,取皮中作鱼羹,和之尤美。今不闻用之。下有楠材条,其木颇似 石南,而更高硕,叶差小,其材中梁柱。今医方亦稀用之。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楠材内容:楠材,文具石南条下。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巴豆内容:\r巴豆\ph361.bmp\r,出巴郡川谷,今嘉、眉、戎州皆有之。木高一、二丈;叶如樱 桃而浓大,初生青,后 渐黄赤,至十二月叶渐凋,二月复渐生,至四月旧叶落尽,新叶齐生,即花发成穗,微黄色 五、六月结实作房,生青,至八月熟而黄白,类白豆蔻,渐渐自落,即收之;一房有三瓣,

一瓣有实一粒,一房共实三粒也。戎州出者,壳上有纵纹,隐起如线,一道至两三道。彼土 人呼为金线巴豆,最为上等,它处亦稀有。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蜀椒内容:\r蜀椒\ph362.bmp\r,生武都川谷及巴郡,今归、峡及蜀川、陕洛间人家多作园圃种 之。高四、五尺,似茱 萸而小,有针刺;叶坚而滑,可煮饮,食甚辛香;四月结子无花,但生于枝叶间,如小豆颗 而 圆,皮紫赤色。八月采实,焙干。此椒江淮及北土皆有之,茎实都相类,但不及蜀中者,皮 肉浓,腹里白,气味浓烈耳。服食方,单服椒红。补下宜用蜀椒也。韦宙《独行方》治诸疮 中风者,生蜀椒一升,取少面合溲裹椒,勿令漏气,分作两裹于 灰火中烧熟,及热出之,

刺头作孔,当疮上 着,使椒气射入疮中,冷则易之,须臾疮中出水,及遍体出汗,即瘥。

施 州又有一种崖椒,彼土人四季采皮入药,云味辛,性热,无毒。主肺气上喘,兼咳嗽,并野 姜筛 末,酒服钱匕,甚效,忌盐。下又有蔓椒条,云生云中川谷及丘冢间,采茎根,煮酿酒。陶 隐居云∶俗呼为 ,似椒 (音党)小,不香耳。今亦无复分别,或云即金椒是也。 子,

出 闽中、江东。其木似樗茎,间有刺,子辛辣如椒。主游蛊、飞尸及腹冷,南人淹藏以作果品 ,或以寄远。《吴越春秋》云∶越以甘蜜丸 (与党同)报吴,增封之礼,然则 之相赠尚 矣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崖椒内容:\r崖椒\ph363.bmp\r,文具蜀椒条下。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蔓椒内容:蔓椒,文具蜀椒条下。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子内容:子,文具蜀椒条下。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莽草内容:\r莽草\ph364.bmp\r,亦曰 草。出上谷及冤句,今南中州郡及蜀州皆有之。木若石 南而叶稀,无花实。五 月、七月采叶,阴干。一说藤生,绕木石间。古方治风毒痹阙诸酒,皆用 草。今医家取其 叶煎汤,热含少顷间吐之,以治牙齿风 甚效。此木也,而《尔雅·释草》云∶ ,春草。

释曰∶药草,莽草也。郭璞云∶一名芒草,芒、 音近故尔。然谓之草者,乃蔓生者是也。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郁李仁内容:\r郁李仁\ph365.bmp\r,《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但云生高山川谷及丘陵上,今处处有 之。木高五、六尽,

枝条、花叶,皆若李,惟子小若樱桃,赤色,而味甘、酸,核随子熟,六月采根并实,取核 中仁用。陆机《草木疏》云∶唐棣,即奥李也,一名雀梅,亦曰车下李,所在山中皆有,其 华或白或赤,六月中成实,如李子可食。今近京人家园圃植一种,枝茎作长条,花极繁密而 多叶,亦谓之郁李,不堪入药用。韦宙《独行方》∶疗香港脚浮肿,心腹满,大小便不通,气 急喘息者。以郁李仁十二分,捣碎,水研,取汁。薏苡仁捣碎如粟米,取三合,以汁煮米作 粥,空腹食之佳。《必效方》∶疗癖。取车下李仁,微汤退去及并仁者,与干面相拌,捣 之为饼。如犹干和淡水,如常搜面作饼,大小一如病患掌。为二饼,微炙使黄,勿令至熟。

空腹食一枚,当快利。如不利,更食一枚,或饮热粥汁,以利为度。若至午后痢不止,即以 醋饭止之。利后当虚,病未尽者,量力一、二日更进一服,以病尽为限。小儿亦以意量之。

不得食酪及牛、马肉等。无不效。但病重者,李仁与面相半;轻者以意减之。病减之后,服 者亦任量力,累试神验。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鼠李内容:\r鼠李\ph366.bmp\r,即乌巢子也。《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蜀川多有 之。枝叶如李子,实 若五味子,色 黑,其汁紫色。味甘、苦,实熟时采,日干。九蒸酒渍服,能下血。其皮采 无时,一名牛李。刘禹锡《传信方》∶主大人口中疳疮,并发背,万不失一用山李子根,亦 名牛李子,蔷薇根野外者佳,各细切五升,以水五大斗,煎至半日以来,汁浓,即于银、铜 器中盛之,重汤煎至一、二升,看稍稠,即于瓷瓶子中盛,少少温含咽之,必瘥。忌酱、醋 、油腻、热面,大约不宜食肉。如患发背,重汤煎令极稠,和如膏,以帛涂之疮上,神效。

襄州军事柳岸妻窦氏,患口疳十五年,齿尽落,龈亦断坏,不可近,用此方遂瘥。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栾华内容:\r栾华\ph367.bmp\r,生汉中川谷,今南方及都下园圃中或有之。叶似木槿而薄细;

花黄似槐而稍长大;子 壳似酸浆,其中有实如熟豌豆,圆黑坚,堪为数珠者。五月采其花,亦可染黄。南人取以合 黄连作煎,疗目赤烂甚效。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杉材内容:\r杉材\ph368.bmp\r,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南中深山中多有之。木类松而劲直,叶附 枝生,若刺针。(《尔 雅》云∶ (音彼), (与杉同)。郭璞注云∶ 似松,生江南。可以为船及棺材,作柱埋 之 不腐也。又人家常用作桶板,甚耐水。医师取其节煮汁,浸捋香港脚殊效。唐柳柳州纂救三死 方 云∶元和十二年二月得香港脚,夜半痞绝,胁有块,大如石,且死,因大寒不知人三日,家人 号哭,荣阳郑洵美传杉木汤,服半食顷大下,三下气通魂散。杉木节一大升,橘叶切一大升 ,北地无叶可以皮代之,大腹槟榔七枚,合子碎之,童子小便三大升,共煮取一大升半,分 两服。若一服得快利,即停后服。以前三死真死矣,会有教者,皆得不死,恐他人不幸有类 余 病,故传焉。又杉菌出宜州,生积年杉木上,若菌状。云味苦,性微温。主心脾气疼及暴心 痛,采无时。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白杨内容:\r白杨\ph369.bmp\r,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北土尤多。人种于墟墓间。株 大,叶圆如梨,皮白,

木似杨,故名白杨。采其皮,无时。此下又有水杨条,经云∶叶圆阔而赤,枝条短梗,多生 水岸旁,其形与杨柳相似,以生水岸,故名水杨。(《尔雅》所谓旄,泽柳。其云生水旁,

形如杨柳,即今蒲杨是也。杨柳之类亦多。崔豹《古今注》曰∶白杨叶圆,青杨叶长,柳 叶亦长细, (时题切)杨圆叶弱蒂,微风则大摇,一名高飞,一曰独摇。蒲柳生水边,叶 似 青杨,亦曰蒲杨,亦曰 柳,亦曰蒲 焉。水杨即蒲杨也,枝茎劲韧(音刃),作矢用。又 有 赤杨,霜降叶赤,材理亦赤也,然令人鲜能分别之。余并见柳华条。《必效方》∶疗腹满癖坚 如石,积年不损者,取白杨木东南枝,去苍皮,护风细锉五升,熬令黄,以酒五升淋讫,即 以绢袋盛滓还,内酒中,密封再宿,每服一合,日三。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水杨叶内容:\r水杨叶\ph370.bmp\r,文具白杨条下。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栾荆内容:\r栾荆\ph371.bmp\r,旧不着所出州郡,今生东海及淄州、汾州。性温,味苦,有小 毒。苗叶主大风,头面 手足诸风,癫狂痉,痹冷病。苏恭云∶茎叶都似石南,干亦自反,经冬不凋,叶上有细黑点 者真也。今诸郡所上者,枝茎白;叶小圆而青色,颇似榆叶而长,冬夏不枯;六月开花,花 有紫、白二种;子似大麻。四月采苗叶,八月采子。与地沥青同熬,涂驼畜疮疥,或淋渫药中 用之。亦名顽荆。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紫荆内容:\r紫荆\ph372.bmp\r,旧不着所生州郡,今处处有之,人多于庭院间种植。木似黄荆,

叶小无桠,花深紫可 爱,或云田氏之荆也。至秋子熟如小珠。名紫珠。江东林泽间尤多。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钓藤内容:\r钓藤\ph373.bmp\r,《本经》不载所出州土。苏恭云出梁州,今兴元府亦有之。叶细 茎长,节间有刺,若 钓钩,三月采,字或作吊。葛洪治小儿方多用之。其赤汤,治卒得痫,用吊藤、甘草炙各二 分,水五合,煮取二合,服如小枣大,日五夜三,大良。又广济及崔氏方,疗小儿惊痫诸汤 饮,皆用吊藤皮。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南藤内容:\r南藤\ph374.bmp\r,即丁公藤也。生南山山谷,今出泉州、荣州。生依南木,故名 南藤。苗如马鞭,有节 紫褐色,叶如杏叶而尖。采无时。此下又有千金藤,云生北地者,根大如指,色黑似漆;生 南土者,黄赤如细辛。又有 藤子,生广南山林间,木如通草藤,三年方熟,紫黑色,一名 象豆。今医家并稀用,故但附于其类。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千金藤内容:千金藤,文具南藤条下。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藤子内容:藤子,文具南藤条下。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皂荚内容:\r皂荚\ph375.bmp\r,出雍州川谷及鲁邹县,今所在有之,以怀、孟州者为胜。木极 有高硕者。此有三种∶ 《

本经》云∶形如猪牙者良。陶注云∶长尺二者良。唐注云∶长六寸,圆浓节促直者,皮薄多 肉,味浓大好。今医家作疏风气丸、煎,多用长皂荚;治齿及取积药,多用猪牙皂荚。所用 虽殊,大抵性味不相远。九月、十月采荚,阴干用。张仲景治杂病方∶咳逆上气唾浊,但坐 不得卧,皂荚丸主之。皂荚杵末一物,以蜜丸,大如梧子,以枣膏和汤,服一丸,日三夜一 服。崔元亮《海上方》∶疗腹胀满欲瘦病者,猪牙皂荚相续,量长一尺,微火煨去皮子,捣 筛,蜜丸,大如梧子。欲服药,先吃煮羊肉两脔,呷汁三两口后,以肉汁下药十丸,以快利 为度,觉得力更服,以利清水即停。瘥后一月以来,不得食肉及诸油腻。又治热劳,以皂荚 长一尺续成者,亦可须无孔成实者,以土酥一大两,微微涂,于火上缓炙之,不得令酥下,

待酥尽即捣筛,蜜丸如梧子大,每日空腹饮下十五丸,渐增至二十丸,重者不过两剂,瘥。

其初生嫩叶芽以为蔬茹,更益人,核中白肉,亦入治肺药。又炮核取中黄心嚼饵之,治膈痰 吞酸。又米醋熬嫩刺针作浓煎,以傅疮癣有奇效。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楝实内容:\r楝实\ph376.bmp\r,即金铃子也。生荆山山谷,今处处有之,以蜀川者为佳。木高 丈余,叶密如槐而长;

三 、四月开花,红紫色,芬香满庭间;实如弹丸,生青熟黄,十二月采实;其根采无时。此种 有雌雄∶雄者根赤,无子,有大毒;雌者根白,有子,微毒。当用雌者。俗间谓之苦楝子。

韦宙《独行方》∶主蛲虫攻心如刺,口吐清水,取根锉,水煮,令浓,赤黑色,以汁合米煮 作糜,隔宿勿食,来旦从一匕为始,少时复食一匕半糜,便下蛲,验。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柳华内容:\r柳华\ph378.bmp\r、叶、实,生琅邪川泽,今处处有之,俗所谓杨柳者也。《本经》

以絮为华。陈藏器云 ∶ 华,即初发黄蕊也,子乃飞絮也。采无时。其枝、皮及根,亦入药。葛洪治痈疽肿毒妒乳等 多 用之。韦宙《独行方》∶主疔疮及反花疮,并煎柳枝叶作膏涂之。今人作浴汤膏药,齿牙药 亦用其枝,为最要之药。按杨柳异类,今人谓柳为杨柳,非也。《说文》∶杨,蒲柳也。柳 ,小杨也。其类非一∶蒲柳,其枝劲韧,可为箭 。《左传》所谓董泽之蒲,又谓之 符,

即上条水杨是也,今河北沙地多生此。又生水旁,叶粗而白;木理微赤曰杞柳。《郑诗》云 ∶无伐我树杞。陆机云∶杞柳也,其木人以为车毂。共山淇水旁,鲁国汶水旁,纯生杞也。

又《孟子》云∶告子曰∶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 是也。今人取其细条,火逼令柔韧 屈作箱箧,河朔尤多。又下有赤柽木,生河西沙地,皮赤叶细,即是今所谓柽柳者。又名春 柳。《尔雅》曰∶柽,河柳。郭璞云∶今河旁赤茎小杨。陆机《诗疏》云∶皮正赤如绛,一 名雨师,枝叶似松是也。其木中脂一名柽乳。医方稀用,故附于此。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赤柽木内容:\r赤柽木\ph379.bmp\r,文具柳华条下。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桐内容:\r桐\ph380.bmp\r,生桐柏山谷,今处处有之。其类有四种∶旧注云∶青桐,枝叶俱 青而无子;梧桐,皮白 ,叶青而有子,子肥美可食;白桐,有华与子,其华二月舒,黄紫色,一名椅桐,又名黄桐 ,则药中所用华叶者是也;岗桐,似白桐,惟无子,即是作琴瑟者。陆机《草木疏》云∶白 桐宜为琴瑟。云南 人,绩以为布,似毛布。是作琴瑟宜岗桐,白桐二种也。又曰∶梓实 桐皮曰椅,今人云梧桐也。《尔雅》谓之榇,又谓之荣。是白桐、梧桐二种,俱有椅名也。

或曰梧桐以知日月正闰。生十二叶,一边有六叶,从下数一叶为一月,至上十二叶。有闰十 三叶,小余者。视之,则知闰何月也。故曰梧桐不生则九州异。或云今南人作油者,乃岗桐 也,此桐亦有子,颇大于梧子耳。江南有 桐,秋开红花,无实。有紫桐,花如百合,实堪 糖煮以啖。岭南有刺桐,叶如梧桐,花侧敷如掌,枝干有刺,花色深红。主金疮止血殊效。

又梧桐白皮,亦主痔。删繁方疗肠中生痔,肛门边有核者,猪悬蹄、青龙五生膏中用之,其 膏傅疮并酒服之。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梓白皮内容:\r梓白皮\ph381.bmp\r,生河内山谷,今近道皆有之。木似桐而叶小,花紫。《尔雅》

云∶椅,梓。郭璞注 云∶即楸也。《诗· 风》云∶椅、桐、梓、漆。陆机云∶梓者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为梓 。梓实桐皮曰椅,大同而小别也。又一种鼠梓,一名 ,亦楸之属也。江东人胃之虎椅。《诗 ·小雅》云∶北山有 。陆机云∶其枝叶木理如楸,山楸之异 者。今人谓之苦楸是也。鼠李一名鼠梓,或云即此也。然鼠李花之实,都不相类,恐别一物 ,而名同也。梓之入药,当用有子者为使。楸、梓,宫寺及人家园亭多植之。崔元亮《集验 方》∶疗毒肿,不问硬软,取楸叶十重,薄肿上,即以旧帛裹之,日三易,当重重有毒瓦斯为 水,流在叶中。如冬月取干叶,盐水浸良久用之。或取根皮,锉烂,捣傅之,皆效。又疗上 气咳嗽,腹满羸顿者。楸叶三斗,以水三斗,煮三十沸,去滓,煎堪丸如枣大。以竹筒内下 部中,立愈。《箧中方》∶楸叶一味为煎,疗瘰 疮神方。秋分前后,平旦,令人持囊袋 ,枝上旋摘叶,内袋中。秆取十五斤,水一石,净釜中煎取三斗,又别换锅煎取七、八升,

又换锅煎取二升,即成煎,内不津器中。凡患者,先取麻油半合,蜡一分,酥一栗子许,同 消如面脂。又取杏仁七粒,生姜少许,同研令细,米粉二钱,同入膏中搅令匀。先涂疮上,

经 二日来乃拭却,即以篦子匀涂楸煎满疮上,仍用软帛裹却,二日一度,拭却,更上新药。不 过五、六上,已作头,便生肌平复。未穴者,即内消。瘥后须将慎半年以来。采叶及煎合时 ,禁孝子、妇女、僧人、鸡、犬见之。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楸木内容:楸木,文具梓白皮条下。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接骨木内容:\r接骨木\ph382.bmp\r,旧不着所出州土,今近京皆有之。木高一、二丈许,花叶都 类陆英、水芹辈,故一 名木蒴 。其木轻虚无心,斫枝插土便生,人家亦种之。叶主疟,研绞其汁饮之,得吐乃瘥 。大人七叶,小儿三叶,不可过多也。又上有枳 条云∶其木径尺,木名白石,叶如桑柘,

其子作房,似珊瑚,核在其端,人多食之,即《诗·小雅》所谓南山有枸是也。陆机云∶枸 ,枝枸也。木似白杨,所在山中皆有。枝枸不直,啖之甘美如饴,八、九月熟,谓之木蜜。

本从南方来,能败酒,若以为屋柱,则一屋之酒皆薄。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枳内容:枳 ,文具接骨木条下。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木天蓼内容:\r木天蓼\ph383.bmp\r,味辛,温,有小毒。主症结积聚,风劳虚冷。生山谷中。木 高二、三丈,三月、四 月开花,似柘花;五月采子,子作球形,似 ;其球子可藏,作果啖之,亦治诸冷气。苏恭 云∶作藤蔓生者,自是藤天蓼也。又有一种小天蓼,生天目山、四明山,木如栀子,冬不凋 。然则天蓼有三种。虽其状不同,而体疗甚相似也。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小天蓼内容:小天蓼,文具木天蓼条下。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诃梨勒内容:\r诃梨勒\ph384.bmp\r,生交、爱州,今岭南皆有,而广州最盛。株似木 花白,子 似栀子青黄色;皮肉 相着;七月、八月实熟时采。六路者佳,《岭南异物志》云∶广州法性寺佛殿前,有四、五 十株,子极小,而味不涩,皆是六路。每岁州贡,只以此寺者。寺有古井,木根蘸水,水味 不咸。每子熟时,有佳客至,则院僧煎汤以延之。其法用新摘诃子五枚,甘草一寸,皆碎破 ,汲木下井水同煎,色若新茶。今其寺谓之干明,旧木犹有六、七株,古井亦在。南海风俗 尚贵此汤,然煎之不必尽如昔时之法也。诃梨勒主痢,《本经》不载。张仲景治气痢,以诃 梨勒十枚,面裹, 灰火中煨之,令面黄熟,去核,细研为末,和粥饮顿服。又长服方∶诃 梨勒、陈桔皮、浓朴各三大两,捣筛,蜜丸,大如梧子,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唐·刘禹锡 《传信方》云∶予曾苦赤白下,诸药服遍,久不瘥。转为白脓。令狐将军传此法,用诃梨勒 三枚,上好者两枚炮,取皮,一枚生取皮,同末之,以沸浆水一两合服之,淡水亦得。若空 水痢,加一钱匕甘草末。若微有脓血,加二匕。若血多,加三匕,皆效。又取其核入白蜜研 ,注目中,治风赤涩痛,神良。其子未熟时,风飘堕者,谓之随风子,暴干收之,彼人尤珍 贵,益小者益佳。治痰嗽咽喉不利,含三数枚,殊胜。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卖子木内容:\r卖子木\ph385.bmp\r,《本经》不载所出州土。注云∶出剑南邛州,今惟渠州有之。

每岁土贡,谓之买子 木 。株高五、七尺,木径寸许;春生嫩枝条,叶尖,长一、二寸,俱青绿色;枝梢淡紫色;四 、五月开碎花,百十枝围簇作大朵,焦红色;随花便生子如椒目,在花瓣中黑而光洁,每株 花裁三、五大朵耳。五月采其枝叶用。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橡实内容:\r橡实\ph386.bmp\r,栎木子也。《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云所在山谷皆有,今亦然。

木高二、三丈;三、

四月开黄花;八、九月结实,其实为皂斗,槲、栎皆有斗,而以栎为胜。不拘时采其皮并实 用。《尔雅》云∶栎,其实球。释曰∶栎,似樗之木也。球,盛实之房也。其实橡也,有球 汇自裹。《诗·秦风》云∶山有苞栎。陆机云∶秦人谓柞为栎。又《唐风》云∶集于苞栩。

陆机云∶今柞栎也,徐州人谓栎为杼,或谓之栩。今京洛及河内谓栎亦为杼。五方通语也,

然则柞栎也,杼也,栩也,皆橡栎之通名也。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槲若内容:\r槲若\ph387.bmp\r,《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山林多有之。木高丈余,若即叶 也,与栎相类。亦有 斗,但小不中用耳。不拘时采。其叶并皮用。葛洪洗诸败烂疮、乳疮,并用此皮切三升,水 一斗,煮五升,春夏冷用,秋冬温用,洗疮洗毕,乃傅诸膏,谓之赤龙皮汤。又治毒攻下部 生疮者,槲皮合榉,煮汁如饴糖,以导之。《千金翼方》疗蛊毒,以槲木北阴白皮一大握,

长五寸,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空腹分服,即吐蛊出也。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黄药根内容:\r黄药根\ph388.bmp\r,生岭南,今夔、峡州郡及明、越、秦、陇州山中亦有之,以 忠、万州者为胜。藤生 、高三、四尺;根及茎以小桑,十月采根。秦州出者谓之红药子,叶似荞麦,枝梗赤色,七 月开白花,其根初采,湿时红赤色,曝干即黄。开州兴元府又产一种苦药子,大抵与黄药相 类,主五脏邪气,治肺,压热,除烦燥,亦入马药用。春采根曝干。又下有药实根条,云生 蜀郡山谷。苏恭云∶即药子也,用其核仁。《本经》误载根字,疑即黄药之实,然云生叶似 杏,花红白色,子肉味酸,此为不同。今亦稀用,故附于此。孙思邈《千金月令》∶疗忽生 瘿疾一、二年者,以万州黄药子半斤,须紧重者为上。如轻虚,即是佗州者,力慢,须用一 倍 。取无灰酒一斗,投药其中,固济瓶口,以糠火烧一复时,停腾,待酒冷即开。患者时时饮 一盏,不令绝酒气。经三、五日后,常须把镜自照,觉销即停饮,不尔便令人项细也。刘禹 锡《传信方》亦着其效,云得之邕州从事张 , 目击有效,复己试,其验如神。其方并同 ,有小异处。惟烧酒侯香气出外,瓶头有津出即止,不待一宿,火仍不得太猛。酒有灰。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药实根内容:药实根,文具黄药条下。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桄榔子内容:\r桄榔\ph389.bmp\r,生岭南山谷,今二广州郡皆有之,人家亦植于庭除间。其木似 榈而坚硬,斫其间有 面,大者至数石,食之不饥。其皮至柔,坚韧可以作绠。其子作穗生木端,不拘时月采之。

(《岭表录异》云∶桄榔木枝叶并茂,与枣、槟榔等小异。然叶下有须如粗马尾,广人采之 以织巾子;其须尤宜咸水浸渍,即粗胀而韧,故人以此缚舶,不用钉线。木性如竹,紫黑色 ,有纹理,工人解之,以制博奕局。又其木刚作 锄,利如铁,中石更利,惟中蕉、椰致败 耳。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益智子内容:\r益智子\ph390.bmp\r,生昆仑国,今岭南州郡往往有之。叶似 荷,长丈余。其根 旁生小枝,高七、八寸 ,无叶,花萼作穗,生其上,如枣许大。皮白,中仁黑,仁细者佳,含之摄涎唾。采无时。

卢循为广州刺史,遗刘裕益智粽,裕答以续命汤,是此也。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椰子内容:\r椰子\ph391.bmp\r,出安南,今岭南州郡皆有之。木似桄榔,无枝条,高数丈,叶 在木末如束蒲;实大如 瓠,垂于枝间,如挂物,实外有粗皮如棕包,次有壳,圆而且坚,里有肤,至白如猪肪,浓 半寸许,味亦似胡桃。肤里有浆四、五合,如乳,饮之冷而氛醺。人多取壳为器,甚佳。不 拘时月采其根皮用。南人取其肉,糖饴渍之,寄至北中作果,味甚佳也。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木鳖子内容:\r木鳖子\ph392.bmp\r,出朗州及南中,今湖岭诸州及杭、越、全、岳州亦有之。春 生苗,作蔓;叶有五花 ,状如山芋,青色面光;四月生黄花;六月结实,似栝蒌而极大,生青,熟红,肉上有刺,

其核似鳖,故以为名;每一实有核三、四十枚,八月、九月采。岭南人取嫩实及苗叶作茹蒸 食之。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南烛内容:\r南烛\ph393.bmp\r,《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云生高山,今惟江东州郡有之。株高三、

五尺;叶类苦楝 而小,凌冬不凋;冬生红子作穗;人家多植庭除间,俗谓之南天烛。不拘时采其枝叶用,亦 谓 之南烛草木。谨按陶隐居《登真隐诀》载太极真人青精干石 饭法∶ (音迅)。 之为言 飧 也,谓以酒、蜜、药草辈飧搜而暴之也。亦作 。凡内外诸书,并无此字,惟施于今饭之名 耳。云其种是木而似草,故号南烛草木。一名猴药,一名男续,一名后卓,一名惟那木,一 名草木之王。生嵩高、少室抱犊鸡头山,江左吴越至多。土人名之曰猴菽,或曰染菽,粗与 真名相仿佛也。此木至难长,初生三、四年,状若菘菜之属,亦颇似栀子,二三十年乃成大 株,故曰木而似草也。凡有八名,各从其邦域所称,而正号是南烛也。其子如茱萸,九月熟 ,酸美可食。叶不相对,似茗而圆浓,味小酢,冬夏常青。枝茎微紫,大者亦高四、五丈,

而甚肥脆,易摧折也。作饭法∶以生白粳米一斛五斗,更舂治,渐取一斛二斗。木叶五斤,

燥者用三斤亦可,杂茎皮益嘉,煮取汁,极令清冷,以 米,米释炊之。 即溲字也。今课 其 时月,从四月生新叶,至八月末,色皆深;九月至三月,用宿叶,色皆浅,可随时进退其斤 两,宁小。多合采软枝茎皮,于石臼中捣碎。假令四、五月中作,可用十许斤熟舂,以斛二 斗汤渍染得一斛,以九斗淹斛二斗米。比来正尔用水渍一、二宿,不必随汤煮渍米,令上可 走虾,周时乃漉而炊之。初渍米正作绿色,既得蒸便如绀,若一过汁渍,不得好色,亦可淘 去,更以新汁渍之。洒 皆用此汁,当令饭作正青色乃止。向所余汁一斗,以共三过洒饭,

预作高格曝令干,当三过蒸曝,每一燥辄以青汁搜令 耳。日可服二升,勿复血食。亦以 填 胃补髓,消灭三虫。《上元宝经》曰∶子服草木之王,气与神通;子食青烛之津,命不复殒 。此之谓也。今茅山道士亦作此饭,或以寄远。重蒸过食之,甚香甘也。孙思邈《千金月令 》∶南烛煎益髭发及容颜,兼补暖方∶三月三日采叶并蕊子,入大净瓶中干盛,以童子小便 浸满瓶,固济其口,置闲处,经一周年,取开,每日一两,次温酒服之。每酒一盏,调煎一 匙,极有效验。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棕榈内容:\r棕榈\ph394.bmp\r,亦曰 榈。出岭南及西川,江南亦有之。木高一、二丈,旁无 枝条;叶大而圆,歧生 枝端,有皮相重,被于四旁,每皮一匝为一节,二旬一采,转复生上。六、七月生黄白花;

八、九月结实,作房如鱼子,黑色。九月、十月采其皮木用。《山海经》曰∶石脆(一作翠)

之山,其木多棕是也。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椿木内容:\r椿木\ph395.bmp\r、樗木,旧并不载所出州土,今南北皆有之。二木形干大抵相类,

但椿木实而叶香可啖 ,樗木疏而气臭,膳夫亦能熬去其气,北人呼樗为山椿,江东人呼为鬼目,叶脱处有痕如樗 蒲子,又如眼目,故得此名。其木最为无用。《庄子》所谓吾有大木,人谓之樗,其本拥肿 不中绳墨,小枝曲拳不中规矩,立于途,匠者罔顾是也。并采无时。《尔雅》云∶栲,山樗 。

郭璞注云∶栲似樗,色小白,生山中,因名。亦类漆也。俗语云∶ 、樗、栲、漆,相似如 一。《诗·唐风》云∶山有栲。陆机疏云∶山樗与田樗无异,叶似差狭耳。吴人以其叶为茗 。许慎以栲读为糗,今人言栲失其声耳,然则樗类之别种也。樗根煮汁,主下血及小儿疳痢 。亦取白皮和仓 米、葱白、甘草、豉同煎,饮服,血痢便断。唐·刘禹锡着樗根 饨法云 ∶每至立秋前后,即患痢,或者水谷痢兼腰疼等,取樗根一大两,捣筛,以好面捻作 饨子 ,如皂荚子大,清水煮,每日空腹服十枚,并无禁忌,神良。

<目录>木部下品卷第十二<篇名>樗木内容:\r樗木\ph396.bmp\r,文具椿木条下。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龙骨内容:\r龙骨\ph397.bmp\r并齿、角,出晋地川谷及泰山岩水岸土穴中死龙处,今河东州郡 多有之。或云是龙蜕,

实非死骨,得脊脑,作白地锦文,舐之着舌者良。齿小强,犹有齿形,角强而实。采无时。

李肇国《史补》云∶春水时至,鱼登龙门,蜕其骨甚多,人采以为药,而有五色者。《本经 》云出晋地,龙门又是晋地,岂今所谓龙骨者,乃此鱼之骨乎?或云骨有雄、雌,细纹而广 者,是雌;粗纹而狭者,是雄。凡入药,五色具者,尤佳,黄白色者次,黑色者下,皆不得 经落不净处,则不堪用。骨齿医家常用,角亦稀使。惟深师五邪丸用龙角,又云无角用齿。

《千金方》治心,有兼用龙齿、龙齿角者。韦丹疗心热风痫,取烂龙角浓研取汁,食上服二 大合,日再。然则龙角有烂者,此物大抵世所稀有。孙光宪《北梦琐言》云∶石晋时镇州接 邢台界,尝斗杀一龙,乡豪有曹宽者见之,取其双角,角前有一物如蓝色,纹文如乱锦,人 莫 之识。曹宽未经年,为寇所杀,镇帅俄亦被诛。又云∶海上人言龙每生二卵,一为吉吊,吉 吊多与鹿游,或于水边遗沥,值流槎,则粘着木枝,如蒲槌状,其色微青黄,复似灰色,号 紫梢花,坐汤多用之。《延龄至宝方》治聋,无问年月者,取吉吊脂,每日点半杏仁许,入 耳中便瘥。云此物福建州甚不为难得,其脂须琉璃瓶子盛,更以樟木合重贮之,不尔则透气 ,失之矣。又《箧中方》女经积年不通,必治之。用龙胎、瓦松、景天三物各少许,都以水 两盏,煎取一盏,去滓,分温二服,少顷,腹中转动,便下龙胎。古今方不见用者,人亦鲜 识。本方注云∶此物出蜀中山涧大水中,大类干鱼鳞,投药煎时甚腥臊,方家稀所闻见,虽 并非要药,然昔人曾用,世当有识者,因附于此,以示广记耳。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牛黄内容:\r牛黄\ph398.bmp\r,出晋地平泽,今出登、莱州,它处或有,不甚佳。凡牛有黄者,

毛皮光泽,眼如血色 ,时复鸣吼,又好照水,人以盆水承之,伺其吐出,乃喝迫,即堕落水中,既得之,阴干百 日。一子如鸡子黄大,其重叠可揭折,轻虚而氛香者佳。然此物多伪,今人试之,皆揩摩手 甲上,以透甲黄者为真。又云此有四种∶喝迫而得者,名生黄;其杀死而在角中得者,名角 中黄;心中剥得者,名心黄,初在心如浆汁,取得便投水中,沾水乃硬,如碎蒺藜或皂荚子 是也;肝胆中得之者,名肝黄。大抵皆不及喝迫得者最胜。凡牛之入药者,水牛、 牛、黄 牛取乳及造酥、酪、醍醐等,然性亦不同,水牛乳凉, 牛乳温,其肉皆寒也。其自死者,

皆不可食。其酥以合诸膏,摩风肿、 跌、血瘀,则牛酥为强,醍醐尤佳。又有底野迦,是 西戎人用诸胆和合作之,状似久坏丸药,赤黑色,今南海或有之。又中品有牛角 ,用水牛 、黄牛久在粪土中烂白者,主赤白下,烧灰,末服之。沙牛角 ,主下闭血瘀,女子带下,

并 烧灰酒服。崔元亮《海上方》∶治喉痹肿塞欲死者,取沙牛角烧,刮取灰,细筛,和酒服枣 许大,水调亦得。又小儿饮乳不快,觉似喉痹者,亦取此灰涂乳上,咽下即瘥。黄牛胆以丸 药,今方腊日取其汁,和天南星末,却内皮中,置当风处,逾月,取以合凉风丸,殊有奇效 。黄犍牛、乌牯牛溺,并主水肿,利小便。杨炎《南行方》∶疗香港脚小腹胀,小便涩,取乌 特牛溺一升,一日分服,腹消乃止。下水肿,取黄犍牛溺,一饮三升,不觉,更加服,老小 减半亦可。牛屎烧灰,傅灸疮不瘥者。口中涎,主反胃。老牛涎沫,主噎。口中 (日知切)

草绞汁,主哕。自余齿、髓、心、肝、肾,食之皆有益,方书鲜用。又马乳、驴乳、羊乳,

大 抵功用相近。而驴、马乳冷利,羊乳温补,马乳作酪弥佳耳。又下条败鼓皮,主蛊毒,古方 亦单用,烧灰服之,并牛之类,用之者稀,故但附于其末。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底野迦内容:底野迦,文具牛黄条下。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牛角内容:牛角 ,文具牛黄条下。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牛乳内容:牛乳,文具牛黄条下。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酥内容:酥,文具牛黄条下。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酪内容:酪,文具牛黄条下。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醍醐内容:醍醐,文具牛黄条下。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败鼓皮内容:败鼓皮,文具牛黄条下。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麝香内容:\r麝香\ph399.bmp\r,出中台山谷及益州、雍州山中,今陕西、益、利、河东诸路山 中皆有之,而秦州、文 州诸蛮中尤多。形似獐而小,其香正在阴前皮内,别有膜裹之,春分取之,生者益良。此物 极难得真,蛮人采得,以一子香刮取皮膜,杂内余物,裹以四足膝皮,共作五子,而土人买 得,又复分糅一为二、三,其伪可知。惟生得之,乃当全真耳。蕲光山中或时亦有,然其香 绝小,一子才若弹丸,往往是真香,盖彼人不甚能作伪耳。一说香有三种∶第一生香,麝子 夏食蛇虫多,至寒则香满,入春急痛,自以爪剔出之,落处远近草木皆焦黄,此极难得。今 人带真香过园中,瓜果皆不实,此其验也;其次脐香,乃捕得杀取者;又其次心结香,麝被 大兽捕逐,惊畏失心狂走巅,坠崖谷而毙,人有得之,破心,见血流出作块者是也,此香干 燥不可用。又有一种水麝,其香更奇好,脐中皆水,沥一滴于斗水中,用濯衣,其衣至弊而 香不歇。唐天宝初,虞人常获一水麝,诏养于囿中,每取以针刺其脐,捻以真雄黄,则其创 复合,其香气倍于肉麝,今岁不复闻有之。《尔雅》谓麝为麝父。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象牙内容:\r象牙\ph400.bmp\r,旧不着所出州郡。《尔雅》云∶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

今多出交趾,潮、

循州亦有之。彼人捕得,争食其肉,云肥脆堪作炙。或曰∶象有十二种肉,配十二辰属,惟 鼻是其肉。又胆不附肝,随月在诸肉间。淳化中,上苑一驯象毙,太宗命取胆不获,使问徐 铉 ,铉曰∶当在前左足,既而剖足,果得。又问其故,铉曰∶象胆随四时,今其毙在春,故知 左足也。世传荆蛮山中,亦有野象,盖左氏传所谓楚师燧象,以奔吴军,是其事也。然楚粤 之象皆青,惟西竺、弗林、大食诸国乃多白象。樊绰《云南记》、平居诲《于阗行程记》皆 言其事。象牙主诸物刺人肉,刮取屑细研,和水傅疮上,刺立出。咽中刺,则水调饮之。旧 牙梳屑尤佳。齿及肉、目睛等,医方亦或有用者。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熊脂内容:\r熊脂\ph401.bmp\r并胆,出雍州山谷,今雍、洛、河东及怀卫山中皆有之。熊形类 犬、豕、而性轻捷,好 攀缘上高木,见人则颠倒自投地而下。冬多入穴而藏蛰,始春而出。脂谓之熊白,十一月取 之,须其背上者。寒月则有,夏月则无。其腹中肪及它处脂,煎炼亦可作药,而不中啖。胆 阴干用,然亦多伪,欲试之,取粟颗许,滴水中一道若线不散者为真。其足蹯,为食珍之贵 ,古人最重之,然 之难熟,多食之,令人耐寒;脑髓作油摩头,可去白屑。有痼疾者不可 食熊,令人终身不愈。熊恶盐,食之则死。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阿胶内容:\r阿胶\ph402.bmp\r,出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阿,故名阿胶。今郓州皆能作之,

以阿县城北井水作煮 为真。造之,用阿井水煎乌驴皮,如常煎胶法。其井官禁,真胶极难得,都下货者甚多,恐 非真。寻方书所说∶所以胜诸胶者,大抵以驴皮得阿井水乃佳耳。《广济方》疗摊缓风及诸 风手脚不遂,腰脚无力者,驴皮胶炙令微起,先煮葱豉粥一升,别贮,又以水一升,煮香豉 二合,去滓,内胶,更煮六、七沸,胶烊如饧,顿服之。及暖,吃前葱豉粥任意多少;如冷 吃,令人呕逆。顿服三、四剂即止。禁如药法。又胶之止泄,得蜡、黄连尤佳。《续传信方 》着张仲景调气方云∶治赤白痢,无问远近,小腹 痛不可忍,出入无常,下重痛闷,每发 面青,手足俱变者。黄连一两去毛,好胶手许大,碎蜡如弹子大,三味以水一大升,先煎胶 令散,次下蜡,又煎令散,即下黄连末,搅相和,分为三服,惟须热吃,冷即难吃,神妙。

此胶功用,皆谓今之阿胶也。故陈藏器云∶诸胶皆能疗风,止泄,补虚,而驴皮胶主风为最 。又今时方家用黄明胶,多是牛皮。《本经》阿胶亦用牛皮,是二皮亦通用。然今牛皮胶制 作 不甚精,但以胶物者,不堪药用之。当以鹿角所煎者,而鹿角胶,《本经》自谓之白胶,云 出云中。今处处皆得其法,可以作之。但功倍劳于牛胶,故鲜有真者,非自制造,恐多伪耳 。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犀角内容:\r犀角\ph403.bmp\r,出永昌山谷及益州,今出南海者为上,黔蜀者次之。犀似牛,

猪首,大腹,痹脚;脚 有三 蹄,色黑。好食棘。其皮每一孔皆生三毛。顶一角,或云两角,或云三角。谨按郭璞《尔雅 》注云∶犀三角,一在顶上,一在额上,一在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椭(音堕),

亦 有一角者。《岭表录异》曰∶犀有二角,一在额上为兕犀,一在鼻上为胡帽犀。牯犀亦有二 角,皆为毛犀,而今人多传一角之说。此数种俱有粟纹,以纹之粗细为贵贱。角之贵者,有 通天花纹,犀有此角,必自恶其影,常饮浊水,不欲照见也。其纹理绝好者,则有百物之形 。或云犀之通天者,是其病,理不可知也。纹有倒插者,有正插者,有腰鼓插者。其倒插者 ,一半已下通;正插者,一半已上通;腰鼓插者,中断不通。其类极多,足为奇异。故波斯 呼象牙为白暗,犀角为黑暗,言难识别也。犀中最大者曰堕罗犀,一株有重七、八斤者,云 是牯犀额角。其花多作撒豆斑,色深者,堪带胯;斑散而色浅者,但可作器皿耳。或曰兕 是犀之雌者,未知的否?凡犀入药者,有黑、白二种,以黑者为胜,其角尖又胜。方书多言 生犀,相承谓未经水火中过者是,或谓不然。盖犀有捕得杀而取者为生犀,有得其蜕角者为 退犀,亦犹用鹿角法耳。唐相段文昌门下,医人吴士皋,因职于南海,见舶主言∶海人取犀 牛之法,先于山路多植木如猪羊栈。其犀以前脚直,常依木而息,多年植木烂,犀忽倚之,

即木折犀倒,久不能起,因格杀而取其角。又云犀每自退角,必焙土埋之。海人知处,即潜 作木寓角而易之,再三不离其处;时复有得者∶若直取之,则犀去,于别山退藏,不可寻也 。未知今之取犀角,果如此否?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目录>兽禽部卷第十三<篇名>羚羊角内容:\r羚羊角\ph404.bmp\r,出石城山谷及华阴山,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 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 ,其 形似羊也,青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至坚劲,今人药者,皆用此角 。谨按《尔雅》云∶ (与羚同),大羊。 (音元),如羊。郭璞注云∶ 似羊而大,角圆 锐 ,好在山崖间。 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许慎注《说文解字》云∶ ,大羊而细角 。陶隐居以角多节,蹙蹙圆绕者为羚羊,而角极长,唯一边有节,节亦疏大者,为山羊。山 羊即《尔雅》所谓 羊也。唐注以一边有蹙文,又疏慢者,为山驴角。云时人亦用之。又以 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蹙文细者,为堪用。陈藏器云∶羚羊夜宿,以角挂木不着地,但取 角弯中深锐紧小,犹有挂痕者是。观今市货者,与《尔雅》所谓 羊,陶注所谓山羊,唐注 所谓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 羊,其细角长四、五寸,如人指,多节蹙蹙圆 绕者,其间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京师极多,详本草及诸家所出,此乃是真 羊,而世多 不用,不知其所以然者何也?又陈藏器谓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 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必专羚角也,自死角则无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