醺酣之后,即以墨泼,或笑或吟,脚蹙手抹,或挥或扫,或淡或浓,随其形状为山为石为云为水。应手随意,倏若造化。图出云霞,染成风雨,宛若神巧,俯观不见其墨污之迹,皆谓奇异也。
李灵省,落托不拘检。长爱画山水,每图一障,非其所欲,不即强为也。但以酒生思,傲然自得,不知王公之尊重。若画山水竹树,皆一点一抹,便得其象,物势皆出自然。或为峰岭云际,或为岛屿江边,得非常之体,符造化之功,不拘于品格,自得其趣尔。
张志和,或号曰烟波子。常渔钓于洞庭湖。初颜鲁公典吴兴,知其高节,以渔歌五首赠之。张乃为卷轴,随句
赋象,人物舟船鸟兽烟波风月皆依其文,曲尽其妙,为世之雅律,深得其态。
此三人非画之本法,故目之为逸品,盖前古未之有也,故书之。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字爱宾,河东人。约生于唐宪宗元和间,懿宗咸通间任舒州刺史,僖宗乾符间官大理寺卿。高祖以下入则为相,出则历典名郡,搜藏历代书画极富,因战乱丧失殆尽。至彦远时,虽所馀无几,但因其精于鉴赏,烂熟历代文献典故,故能成此规模空前、亦史亦论的画学专著。所录画人自上古轩辕氏至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年),巨细无遗,详略得当,颇有史法。其论绘画的创作、鉴赏、收藏等,集六朝以来画论之大成,而唐以前不少画学文献亦赖此书得以保存。此书最后完成于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年)。晁公武《读书志》别载彦远《名画猎精》六卷,而宛委本《说郛》亦摘出若干条,与《历代名画记》文全重,则《猎精》显系《名画记》之又一名也。
历代名画记
[唐]张彦远
目录
卷一叙画之源流
叙画之兴废
叙自古画人姓名
论画六法
论画山水树石
卷二
论师资传授南北时代
论顾陆张吴用笔
论画体工用拓写论名价品第
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
卷三
叙自古跋尾押署
叙自古公私印记
论装背褾轴
记两京外州寺观画壁
述古之秘画珍图
卷四
叙历代能画人名自轩辕至唐会昌凡三百七十二人
轩辕时一人
周一人
齐一人
秦一人
前汉六人
后汉六人
魏四人
吴二人
蜀二人
卷五
晋二十三人
卷六
宋二十八人
卷七
南齐二十八人
梁二十人
卷八
陈一人
后魏九人
北齐十人
后周一人
隋二十一人
卷九
唐朝上百二十八人
卷十
唐朝下七十九人
卷一
叙画之源流
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繇述作。古先圣王受命应练,则有龟字效灵,龙图呈宝。自巢、燧以来,皆有此瑞,迹映乎瑶牒,事传乎金册。庖牺氏发于荥河中,典籍图画萌矣。轩辕氏得于温洛中,史皇苍颉状焉。奎有芒角,下主辞章。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案字学之部,其体有六:一古文,二奇字,三篆书,四佐书,五缪篆,六鸟书。在幡信上书端象鸟头者,则画之流也。汉末大司空甄丰校字,体有六书。古文,即孔子壁中书。奇字,即古文之异者。篆书,即小篆也。佐书,秦隶书也。缪篆,所以摹印玺也。鸟书,即幡信上作虫鸟形状也。颜光禄云:图载之意有三:一日图理,卦象是也;二日图识,字学是也;三日图形,绘画是也。又周官教国子以六书,其三日象形,则画之意也。是故知书画异名而同体也。周礼保氏掌六书:指事,谐声,象形,会意,
转注,假借,皆苍颉之遗法也。洎乎有虞作绘,绘画明焉。既就彰施,仍深比象,于是礼乐大阐,教化繇兴。故能揖让而天下治,焕乎而词章备。广雅云:画,类也。尔雅云:画,形也。说文云:画,畛也。象田畛畔,所以画也。释名云:画,挂也,以彩色挂物象也。故鼎钟刻则识魑魅而知神奸,旃章明则昭轨度而备国制,清庙肃而尊彝陈,广轮度而疆理辨。以忠以孝,尽在于云台;有列有勋,皆登于麟阁。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留乎形容,式昭盛德之事;具其成败,以传既往之踪。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故陆士衡云: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此之谓也。善哉曹植有言曰:观画者见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见三季异主莫不悲惋,见篡臣贼嗣莫不切齿,见高节妙士莫不忘食,见忠臣死难莫不抗节,见放臣逐子莫不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