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10-艺藏 -02-绘画

32-画学集成---第233页

,浙人居其三,王叔明湖州人,黄子久衢州人,吴仲圭钱唐人,惟倪元镇无锡入耳。江山灵气,盛衰故有时,国朝名士,仅戴进为武林人,已有浙派之目,不知赵吴兴亦浙人。若浙派日就澌灭,不当以甜斜俗软者系之彼中也。
  梅花道人吴仲圭,画师巨然,与盛子昭比门而居。盛虽工,实有笔墨畦径,非若仲圭之苍苍莽莽、有林下风气,所谓气韵非耶
  迂翁画在胜国时可称逸品。昔人以逸品置神品之上,历代惟张志和可无愧色。宋人中米襄阳在蹊径之外,余皆从陶铸而来。元之能者虽多,然禀承宋法,稍加萧散耳。吴仲圭大有神气,黄子久特妙风格,王叔明奄有前规。而三家皆有纵横习气,独云林古淡天然,米颠后一人而已。
  王叔明画,从赵文敏风韵中来,故酷似其舅。又汎滥唐宋诸名家,而以董源、王维为宗,故其纵逸多姿,又往往出文敏规格之外。若使叔明专门师文敏,未必不为文敏所掩也。
  石田先中于胜国诸贤名迹无不摹写,亦绝相似,或出其上。独倪迂一种淡墨,自谓难学。盖先生老笔密思,于元镇若淡若疏者异趣耳。
  写生与山水不能兼长,惟黄要叔能之,我朝则沈启南
一人而已。
  文太史本色画,极类赵承旨,第微尖利耳。同能不能独诣,无取绝肖似也。
  宋以前人都不作小幅,小幅自南京以后昭盛。又僧巨然笔绝少丈馀画卷,长卷亦惟院体诸人有之。
  (以上六十条并见容台集)
  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故其人往往多寿。至如刻画细谨,为造物役者,乃能损寿,盖无生机也。黄子久、沈石田、文徵仲皆大耋,仇英知命,赵吴兴止六十馀。仇与赵虽品格不同,皆习者之流,非以画为寄、以画为乐者也。寄乐于画,自黄公望始开此门庭耳。此条又见莫是龙画说
  画中山水,位置皴法,皆各有门庭,不可相通。惟树木则不然,虽李成、董源、范宽、郭熙、赵大年、赵千里、马、夏、李唐,上自荆、关,下逮黄子久、吴仲圭辈,皆可通用也。或日:须自成一家。此殊不然,如柳则赵千里,松则马和之,枯树则李成,此千古不易,虽复变之,不离本源,岂有舍古法而独创者乎倪云林亦出自郭熙、李成,稍加柔隽耳。如赵文敏则极得此意。盖萃古人之美于树木,不在石上着力,而石自秀润矣。
  古人论画有云:下笔便有凹凸之形。此最悬解。吾以此悟高出历代处,虽不能至,庶几效之。
  李成惜墨如金,王洽泼墨渖成画。夫学画者每念惜墨、泼墨四字,于六法三品,思过半矣
  范宽山川浑厚,有河朔气象。瑞雪满山,动有千里之远,寒林孤秀,挺然自立,物态严凝,俨然三冬在目。
云山皆依侧边起势,不用两边合成,此人所不晓。近来俗子点笔,便自称米家山,深可笑也。元晖睥睨千古,不让右丞,可容易凑泊、开后人护短径路耶!
  昔人评大年画,谓其胸中著万卷书更奇。又大年以宋宗室,不得远游,每朝陵回,得写胸中丘壑。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此在吾曹勉之,无望庸史矣。此条又见莫是龙画说
  元季诸君子画惟两派,一为董源,一为李成。成画有郭河阳为之佐,亦犹源画有僧巨然副之也。然黄、倪、吴、王四大家,皆以董、巨起家成名,至今双行海内。至如学李、郭者,朱泽民、唐子华、姚彦卿,俱为前人蹊径所压,不能自立堂户。
  王叔明为赵吴兴甥。其画皆摹唐宋高品,若董、巨、李、范、王维,备能似之。若于刻画之工,元季当为第一也。
  倪迂在胜国时,以诗画名世,其自标置,不在黄公望、王叔明间。自云:我此画深得荆、关遗意,非王蒙辈所能梦见也。然定其品,当称逸格,盖米襄阳、赵大年一派耳,于黄、王真伯仲不虚也。
  吾乡画家,元时有曹云西、张以文、张子正诸人,皆名笔。而曹为最高,与黄子久、倪元镇颉颃并重。
  (以上十一条并见画禅室随笔)
  卷下
  画家右丞如书家右军,世不多见。余昔年于嘉兴项太学元汴所见雪江图,都不皴擦,但有轮廓耳。及世所传摹
本,若王叔明剑阁图,笔意类李中舍,疑非右丞画格。又余
  至长安,得赵大年临右丞湖庄清夏图,亦不细皴,稍似项
  氏所藏雪江卷,而窃意其未尽右丞之致。盖大家神品,必
  于皴法有奇。大年虽俊爽,不耐多皴,遂为无笔,此得右丞
  一体者也。最后复得郭忠恕辋川粉本,乃极细皴,相传真
  本在武林,既称摹写,当不甚远。然余所见者庸史本,故不
  足以定其画法矣。惟京师杨高邮州将处有赵吴兴雪图小
  幅,颇用金粉,闲远清润,迥异常作,余一见定为学王维。
  或日:何以知是学维余应之日:凡诸家皴法,自唐及宋,
  皆有门庭,如禅灯五家宗派,使人闻片语单词,可定为何
  派儿孙。今文敏此图,行笔非僧繇,非思训,非洪谷,非关
  仝,乃知董、巨、李、范,皆所不摄,非学维而何今年秋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