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10-艺藏 -02-绘画

32-画学集成---第264页

而水天空阔处全用粉填,亦一奇也。凡打远山,必先以香朽其势,然后以青以墨,一一染出。初一层色淡,后一层略深,最后一层又深。盖愈远者得云气愈深,故色愈重也。
  。
  画桥梁及屋宇,须用淡墨润一二次,无论着色与水墨,不润即浅薄。王叔明画有全不设色,只以赭石淡水润松身,略勾石廓,便丰采绝伦。
  天地位置
  凡经营下笔,必留天地。何谓天地有如一尺半幅之上,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间方主意定景。窃见世之初学,据案把笔,涂抹满幅,看之填塞入目,已觉意阻,那得取重于赏鉴之士!
  鹿柴氏曰:徐文长论画,以奇峰绝壁、大水悬流、
  怪石苍松、幽人羽客,大抵以墨汁淋漓,烟岚满纸,
  旷若无天,密如无地为上。此语似与前论未合。曰:
  文长乃潇洒之士,却于极填塞中具极空灵之致,夫曰
  旷若,曰密如,于字句之缝早逗露矣。
  破邪
  如郑颠仙、张复阳、鍾钦礼、蒋三松、张平山、汪海云、吴小仙,于屠赤水画笺中直斥之为邪魔,切不可使此邪魔之气绕吾笔端。
  去俗
  笔墨间宁有稚气,毋有滞气;宁有霸气,毋有市气。
滞则不生,市则多俗。俗尤不可侵染。去俗无他法,多读书,则书卷之气上升,市俗之气下降。学者其慎旃。
  设色
  鹿柴氏曰:天有云霞,烂然成锦,此天之设色也。地生草树,斐然有章,此地之设色也。人有眉目唇齿,明皓红黑错陈于面,此人之设色也。凤擅苞鸡吐绶,虎豹炳蔚其文,山雉离明其象,此物之设色也。司马子长援据尚书、左传、国策诸书,古色灿然,而成史记,此文章家之设色也。犀首、张仪变乱黑白,支辞博辨,口横海市,舌卷蜃楼,务为铺张,此言语家之设色也。夫设色而至于文章,至于言语,不惟有形,抑且有声矣。嗟乎,大而天地,广而人物,丽而文章,赡而言语,顿成一着色世界矣。岂惟画然,即淑躬处世,有如所谓倪云林淡墨山水者,鲜不唾面,鲜不喷饭矣。居今之世,抱素其安施耶!故即以画论,则研丹摅粉,称人物之精工,而淡黛轻黄,亦山水之极致,有如云横白练,天染朱霞,峰矗曾青,树披翠厕。红堆谷口,知是春深,黄落车前,定为秋晚岂非胸中备四时之气指;上夺造化之功哉
  又曰:王维皆青绿山水,李公麟尽白描人物,初无浅绛色也。浅绛色于董源,盛于黄公望,谓之吴装;传至文、沈,遂成专尚矣。黄公望皴仿虞山,石面色善用赭石,浅浅施之,有时再以赭笔勾出大概。王蒙多以赭石和藤黄着山水,其山头喜蓬蓬松松画
  草,再以赭色勾出,时而竟不着色,只以赭石着山水中人面及松皮而已。
  石青画人物可用滞笨之色,画山水则惟事轻清。石青只宜用所谓梅花片一种。轻轻着水乳细,不可太用力,太用力则顿成青粉矣。凡正面用青绿者,背面必以青绿衬之,其色方饱满。
  石绿绿质甚坚,先宜以铁椎击碎,再入乳钵内用力研方细,用虾暮背者佳青绿加胶。必待临时以极清胶水投入碟内,再加清水,温火上略熔,用之。用后即宜撇去胶水,不可存之于内,以损青绿之色,谓之出胶。若出不尽,则次回取用青绿,便无光彩。若用,则临时再加新胶水可也。
  朱砂用箭头者良,次则芙蓉块疋砂。
  雄黄拣上号通明鸡冠黄,研细水飞用之。但金上忌用,金笺着雄黄,数月后即烧成惨色矣。
  傅粉研粉必须手指以铅,经人气则铅气易耗也。
  张心斋日:近见画人面者竟不用纷,以制赭石涂之,虽经久不变色。惜制赭石法不肯传人耳。
  调脂须用福建胭脂。张心斋日:杭州胭脂边甚佳。
  藤黄当拣一种如笔管者曰笔管黄,最妙。旧入画树,率以藤黄水入墨内,画枝干更觉苍润。
  靛花福建者为上。凡靛花四两乳之,必须人力一日,始浮出光彩。凡制他色,四时皆可,独靛花必俟三伏。盖必置烈日中一日晒干,乃妙。若次日,则胶宿矣。
  赭黄色藤黄中加以赭石,用染深秋树木,叶色苍
  气。
  丝者,粘帧子即挣子也。之上左右三边。其边若紧,须打湿粘,不尔则扯不开矣。帧下以竹签签之,以细绳无交互缠帧,莫结死结。待上矾后扯平,无凹无偏。然后打死结。如绢长七八尺,则帧之中间宜上一撑棍。凡粘绢必俟大干,方可上矾,未干则绢脱矣。矾时排笔无侵粘边,侵亦绢脱矣。即候干不侵粘处,因梅天吐水而绢欲脱,则急以矾掺边上。又万一侵边而有处欲脱,则急以竹削鼠牙钉钉之。矾法:夏月每胶七钱用矾三钱,冬月每胶一两用矾三钱。胶须拣极明而不作气者。近日广胶多入楚曲假造,不堪用矾。须先以冷水泡化,不可投热胶中,投入便成熟矾矣。凡上胶矾,必须分作三次,第一次须轻些,第二次饱满而清清上之,第三次则以极清为度,胶不可太重,重则色惨,而画成多进裂之虞。矾不可太重,重则绢上起一层白铺,画时滞笔,着色无光彩。凡画青绿重色,画成时宜以极轻矾水以大染笔轻轻托色,上裱时方不脱落。绢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