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鉴《仿倪瓒渔庄秋色图轴》(载《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五,《吴越所见书画录》卷六)
生平最爱云林子,惯写江南雨后山。我亦雨中闲点染,淡烟疏竹有无间。
——题《仿倪瓒山水》(康熙九年,载《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六)
倪元镇以焦墨仿荆关笔,真逸格中第一人也。
——题《山水图扇面》(康熙十年载《中国绘画总合图录》二)
倪高士画,天真□淡,独超象表,古趣荒荒,无插花美女之态,时人□□率浅□索□林,则失云林矣。
——题《仿古山水册》(载《王石谷仿古山水册》二)
云林画,江东好事家以有无为清俗,自题倪迂,又曰懒瓒,又曰蜗牛生,又曰荆蛮民,又曰净名庵主。其画幽微高淡,近代惟董宗伯酷类之。
——题《山水册》(与恽南田、王原祁合册,载《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四)
云林画天真幽淡,一木一石自有千岩万壑之势,今人遂以一木一石求云林,凡失云林矣。
——题《枯木竹石图扇》(载《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四)
云林书画骨貌皆清,使人观之沾有仙气,自觉红尘难近也。
——题《仿倪瓒溪亭山色图》(载《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四)
每见云林真迹以平远尺幅者居多,此帧重峦叠嶂,全仿荆、关,真属未有之作。余从润州张氏借观,追摹一过,恍置我于匡庐、衡岳间矣。
——题《仿倪迂山水轴》(载《书画鉴影》)
云林画简淡中有一种逸韵,无画史纵横俗状也,三百年来惟董文敏能继之。
元人作画绝不经意,都从肺腑中流出。平淡天真,极有士气。非以形似求工者可比也。
——题《仿倪高士平淡天真立轴》(载《吴越所见书画录》)
迂翁画胜国时可称逸品,昔人以逸品置神品之上,历代惟张志和、卢鸿可无愧色。宋人中米襄阳在蹊径之外,余皆从陶铸而成。元之能者□多,然秉承宋法稍加萧散耳。吴仲圭大有神气,独云林古淡天真,米痴后一人而已。
——题《仿倪山水图》(康熙二十九年,载《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六)
天游、云西用意飘洒,天真烂然,故能脱去町畦,超于象外。
——题《王石谷仿古山水册》之九,(载《王石谷仿古山水册》)
——题《青山白云图》(载《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四)
云西老人《松亭秋爽图》,清真秀拔,笔外有神,当与元镇、叔明并驾千古。
——题《松亭秋爽图》(载《王石谷画法抉微》)
云西老人《寒林雅趣图》,笔墨古淡,气韵萧爽,脱去畦町工整之习,元人胸中真无一点俗气。
——题《仿曹云西寒林雅趣卷》(载《书画鉴影》)
陆天游《修竹茆亭》小帧,于润州张氏见之,曾抚粉本,其画竹有文湖州意,用笔闲淡,风韵飘洒,在元人逸品中不多见也。
——题《山水册》(载《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六)
陆天游《寒竹烟泉卷》,于广陵好事家见之,曾摹粉本。其画竹有文湖州遗意,用笔闲淡,风韵飘洒,在元人逸品中不多见也。
——题《寒竹烟泉图》(载《王石谷画法抉微》)
学元人小景,萧散应淡,竹石乱泉,不作丛莽冗杂,清□自足。
——题《为芳翁作山水扇》(载《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四)
元人笔意潇洒,脱去畦町工整之习,洵称逸品,非磐礴家所仿佛者。
——题《摘前贤名句成小景册》(载《吴越所见书画录》)
幽淡天真中有高韵,此元人神髓,生平自谓有得未尝轻以与人,惟承公先生具此神解。
——题《元人高韵图》(《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四)
元人作画以意为之,直得象外之趣,构思经营,气韵生动,不落画史规格。此卷写西城至剑门一带,峰峦树石,犀宇舟梁,出规入矩,恐为尽脱纵横蹊径。昔黄子久日坐湖桥看山饮酒,以造化为师,意在神韵,不求形似,遂尔入妙,可知会心不在远也。
——题《虞山图卷》(载《书画鉴影》)
壬子九月在杨氏竹深斋,适广陵李给谏携六如居士《风雨归庄》见示,用其法为江上侍御先生画云深高逸,磐礴之际,灵想从空,觉指腕间神明不隔,亦一快也。
——题《云溪高逸图卷》(载《故宫博物院藏画集》七)
偶见邢子愿用痴翁笔作《幽涧虚亭》,杨龙友学迂叟补平岗乱石,合作成图,二公皆尽古法,简淡荒率,不入时人畦径。
——题《山水卷》(载《王翚山水卷》)
小变赵伯驹法,去刻划而趋清润,吴兴一生宗尚如此。
实处见笔力,虚处见精神,□□□□画法尽之,余曾从此语中悟入。
《寒林叠巘》。摹许道宁非郭河阳也,道宁学营丘称入室,故气韵乃殊胜。
——题《仿古山水册》(载《王石谷仿古山水册》二)
臣翁先生性耽丘壑,爱闲静一室之内,师友造化,门无杂宾,拥书千卷,吟啸其中,有百城南面之乐。每念宇内名山不能遍历,慨然慕南阳宗少文之为人,属余作山水十六帧为卧游之,具山川灵趣,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