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则汉人传中自用汉年号,魏人传中自用魏年号,吴人传中自用吴年号。推之南北朝、五代、辽、金并各自用其年号,此之谓从实。【原注】若病其难知,只须别作年表一卷。且王莽篡汉,而班固作传,其于始建国、天凤、地皇之号,一一用以纪年,盖不得不以纪年,非帝之也。后人作书,乃以编年为一大事,而论世之学疏矣。【杨氏曰】最参错莫如十六国,尝欲作一年表,顷与方陵言之。【钱氏曰】然则明太祖纪当以龙凤纪年,可无疑也。
春秋传亦有用他国之年者。齐襄公之二二年,鄋瞒伐齐,注云,鲁桓公之十六年。僖之四年,子然卒。简之元年,士子孔卒,注云,郑僖四年,鲁襄六年,郑简元年,鲁襄八年。
汉时诸侯王得自称元年。汉书诸侯王表,楚王戊二十一年,孝景三年,【原注】楚元王传亦云。楚王延寿三十二年,地节元年之类是也。淮南天文训,淮南元年冬,太一在丙子。谓淮南王安始立之年也。注者不达,乃曰淮南王作书之元年,又曰淮南王僭号,此为未读史记、汉书者矣。【原注】赵明诚金石录有楚钟铭惟王五十六祀之论,正同此类。
又考汉时不独王也,即列侯于其国中亦得自称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高祖六年,平阳懿侯曹参元年。孝惠六年,靖侯●元年。孝文后四年,简侯奇元年是也。吕氏考古图周阳侯甗鍑铭曰,周阳侯家铜三习甗鍑,容五斗,重十八斤六两。侯治国五年五月国铸第四。【原注】吕大临曰,侯治国五年者,自以侯受侯嗣位之年数也。文选魏都赋刘良注,文昌殿前有锺,其铭曰,惟魏四年,岁次丙申,龙次大火,五月丙寅,作蕤宾锺。魏四年者,曹操为魏公之四年,汉献帝之建安二十一年也。元史顺帝纪,至正二十八年,乃明洪武元年也。直书二十八年。自是以下,书曰后一年,曰又一年,四月丙戌,帝殂于应昌,是时明太祖即位三年,而犹书元主曰帝,且不以明朝之年号加之,深得史法。疑此出于圣裁,不独宋王二公之能守古法也。【原注】宋史马廷鸾传,瀛国公即位,召不至。自罢相归,又十七年而薨。甚为得体,然其它传复有书至元者。
英宗命儒臣修续通鉴纲目,亦书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不书吴元年。
史书一年两号
古时人主改元,并从下诏之日为始,未尝追改以前之月日也。魏志三少帝纪上书嘉平六年十月庚寅,下书正元元年十月壬辰。吴志三嗣主传上书太平三年十月己卯,下书永安元年十月壬午。晋书武帝纪上书魏咸熙三年十一月,下书泰始元年十二月景寅。宋书武帝纪上书晋元熙二年六月甲子,下书永初元年六月丁卯。文帝纪上书景平二年八月丙申,下书元嘉元年八月丁酉。明帝纪上书永光元年十二月庚申朔,下书泰始元年十二月丙寅。唐书高宗纪上书显庆六年二月乙末,下书龙朔元年三月丙申朔。中宗纪上书神龙三年九月庚子,下书景龙元年九月甲辰。睿宗纪上书景龙四年七月己巳,下书景云元年七月己巳。玄宗纪上书先天二年十二月庚寅朔,下书开元元年十二月己亥。韩文公顺宗实录上书贞元二十一年八月庚子,下书永贞元年八月辛丑。若此之类,并是据实而书。至司马温公作通鉴,患其棼错,乃创新例,必取末后一号冠诸春正月之前,当时已有识之者。
春秋定公元年不书正月,杜氏曰,公即位在六月,故正义曰公未即位,必不改元。而于春夏即称元年者,未改之日必承前君之年,于是春夏当名此年为昭公三十三年。及六月,既改之后方以元年纪事。及史官定策,须有一统,不可半年从前,半年从后,虽则年初亦统此岁,故入年即称元年也。汉魏以来,虽于秋冬改元,史于春夏即以元年冠之,是有因于古也。按温公通鉴是用此例,然有不可通者。春秋于昭公三十三年之春而即书定公元年者,昭公已薨于上年之十二月矣。若汉献帝延康元年十月始禅于魏,而正月之初,汉帝尚存,即加以魏文黄初之号,则非春秋之义矣。岂有旧君尚在,当时之人皆禀其正朔,而后之为史者顾乃追夺之乎!
史家变乱年号,始自隋书,大业十二年十一月景辰,唐公入京师,辛酉,遥尊帝为太上皇,立代王侑为帝,改元义宁。而下即书云,二年三月,右屯卫将军字文化及等作乱,上崩于温室。按此大业十三年,炀帝在江都,而蒙以代王长安之号,甚为无理。【杨氏曰】史家已云尊帝为太上皇矣,岂有以太上皇而纪年号者乎?近于言之不顺,故必冠以义宁也。作史者唐臣,不得不尔。然于炀帝纪书十三年,于恭帝纪书二年,两从其实,似亦未害。
明朝太宗实录上书四年六月己巳,下书洪武三十五年六月庚午,正是史臣实书,与前代合,但不明书建文年号,后人因谓之革除耳。【沈氏曰】神宗实录,万历二十三年九月,礼官范谦等因给事中杨天民、御史牛应元,请改正革除建文年号。覆奏宜命史局于高庙实录终,摘洪武三十二年逮三十五年遗事,复称建文年号,辑为少帝本纪,诏以建文事迹附太祖高皇帝之末,而存其年号。成祖初,尝有旨称建文为少帝,故礼官云然。万历十六年,司业王祖嫡以建文不宜革除,与景泰不宜附录,并奏。上从礼臣沈鲤议,改正附录一事。圣安纪事云,崇祯十七年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