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雍族人悌,字子通,以孝悌廉正闻于乡党。年十五为郡吏,除郎中。
《陈书》曰:周宏正,字思行。十五召补国子生,仍于国学讲《周易》,诸生传习其义。以季春入学,孟冬应举。学司以其日浅弗之许焉。博士到洽议曰:周郎年未弱冠便自讲一经,虽曰诸生,实堪师表。
又曰:杜之伟,字子大。十五遍观文史及仪礼故事,时辈称其蚤成。仆射徐勉尝见其文,重其有笔力。
又曰:徐伯阳,字隐忍,东海人。年十五以文笔称。学《春秋左氏》。家有史书,所读近三千余卷。
《隋书》曰:裴政,字德表,河东闻喜人也。幼明敏,博闻强记,达于时政,为当时所称。年十五辟邵陵王府法曹参军事。
又曰:魏澹,字彦深,巨鹿下曲阳人也。年十五而孤。专精好学,博涉经史,善属文,词采赡逸。齐博陵王济闻其名,引为记室。
《旧唐书》曰:权德舆,字载之。十五为文数百篇,编为《童蒙集》十卷,名声日大。
《宋史》曰:贾黄中,字娲民。年十五举进士,授校书郎、集贤校理。
又曰:孙何,字汉公,蔡州汝阳人。年十五善属文,笃学嗜古,为文必本经义。在贡籍中甚有声,王禹偁尤推重之。尝作《西晋名臣赞》、《宋诗》二十篇。
又曰:倪涛,字巨济,广德军人。丱角能属文,博学强记。年十五试太学,第一,遂擢进士,调庐江尉、信阳教授。
《辽史》曰:韩延徽子德枢年甫十五,太宗见之谓延徽曰:“是儿卿家之福,朕国之宝,真英物也!”
《金史》曰:温迪罕斡鲁年十五居父丧,不饮酒肉,庐于墓侧。
《元史》曰:成遵,字谊叔,南阳穰县人也。年十五丧父,家贫,勤苦不废学问。
又曰:陈栎,字寿翁。十五乡人皆师之。
《明史》曰:黄辉,字平倩,一宇昭素,南充人。博极群书。年十五举乡试第一。
又曰: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嘉靖八年举进士第一,授修撰。
又曰:瞿九思,字睿夫,黄梅人。十五作《定志论》。
《文中子》曰:夫子十五人为师矣。
《说苑》曰:介子推行年十五而相荆,仲尼闻之,使人往视,还曰:“廊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仲尼曰:“合二十五人之智,智于汤武;并二十五人之力,力于彭祖。以治天下,其固免矣乎?”
《搜神记》曰:汉丁兰,河内野王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
《庾子山年谱》曰:大通元年丁未,信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赋《云兰成射策》之年是也。
张说《尹先生墓志铭》曰:先生讳守贞,十五诵“三礼”能明君臣父子之道,定郊庙吉凶之制。
张舜民《游公墓志铭》曰:公讳师雄,字景叔,姓游氏。年十五入京兆学,益自刻励,蚤暮不少休。同舍生始多,少之。已而考行试艺屡居上列,人皆畏敬。
【十六岁】
《后汉书》曰: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蛋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
《晋书》曰:庾亮,字元规。年十六,东海王越辟为掾,不就。父在会稽,嶷然自守。时人皆惮其方严。
《梁书》曰:王训,字怀范,暕子也。年十六召见文德殿,上目送久之,顾谓朱异曰:“可谓相门有相矣。”
又曰:王筠,字元礼,一字德柔。年十六为《芍药赋》,甚美。
《南史》曰:刘览,字孝智。十六通《老》、《易》,位中书郎。以所生母忧庐于墓,常再期,不尝盐酪,食麦粥而已。
又曰:裴让之,字士礼。年十六丧父,殆不胜哀。其母辛氏泣抚之曰:“弃我灭性得为孝子乎?”由是自勉。
《周书》曰:张元,字孝始。年十六其祖丧明,因读《药师经》盲者得视之言,遂请七僧燃七灯七日七夜转《药师经》。其夜,梦一老公以金鎞。治其祖目,居三日,祖目果明。
《隋书》曰:卢思道,字子行,范阳人。聪爽俊辩,通侻不羁。年十六遇中山刘松,松为人作碑铭,以示思道,思道读之多所不解,于是感激,闭户读书,师事河间邢子才。
《唐书》:张志和,字子同,婺州金华人,始名龟龄。年十六擢明经。以策干肃宗,特见赏重,命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因赐名。
《宋史》曰:陈希亮,字公弼。年十六,将从师,其兄难之,使治息钱三十余万,公悉召取钱者,焚其券而去。学成乃召其兄之子庸,谕使学,遂与俱中天圣八年进士第。里人表其闾曰:三俊坊”。
又曰:杨澈,字晏如,杨徽之宗人也。世家建阳。父思进佐使幕。澈年十六,会昭庆令缺,使府命澈假其任。时河决,临郡府督役甚急,澈部徒数千径大泽中,多芦苇,令采刈为筏,顺流而下。既至,执事者讶以后期,俄而,苇筏继至,骇而问之,澈以状对,乃更嗟赏。
又曰:卢革,字仲辛。少举童子。知杭州马亮见所为诗,嗟异之。秋贡士,密戒主司勿遗革。革闻,语人曰:“以私得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