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30-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冲虚至德真经四解-金-高守元-第17页

痟癢。
  至和者無物能傷,熱溺痛癢。實由矜懼,義例詳於下章。痟癢,酸痟也。義見《周官》。
  乘空如履實,寢虛若處牀。雲霞不硋其視,雷霆不亂其聽,美惡不滑其心,山谷不躓其步,神行而已。
  至順者,無物能逆也。
  盧曰:寄言也,齋心服形,神與道合,則至其大國矣。夫神者,生之主也。既為生主,則役神以養生。養之失理,却成於損也。俗以益嗜慾者為養生,適為喪年之本矣。故君子養於性,小人養於情,養性者,無嗜慾,保自然,不樂生,不惡死,無向背僧愛,無畏忌自然。神行者,神合於道也。非是別有一國、別類之人耳。故曰:仁道不遠,行之則至。一言契者,交臂相得焉。
  政和: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去齊國幾千萬里,則其道幽遠而無窮。故惟神遊者,所能至也。無師長而自治,無嗜慾而自足,死生無變於己,親疏不累其身。不就利而利亦不至,不違害而害亦不來,都無所愛惜,都無所畏忌,而心有所忘,入水不溺,入火不熱,斫撻無傷痛,指擿無痟癢。而形有所遺,乘空寢虛,不硋不躓,惡往而不暇,以是出入往來陰陽之所,不能測也,而況於人乎?故曰神行而已。
  范曰:其國無師長,自然而已。則無出治之勞,而國者自治;其民無嗜慾,自然而已。則無貪求之念,而民者自樸。生不知死,死不知生也,故其出不訢,其入不距,孰為而有夭惡?視人如我,視我如人也,故無所甚親,無所甚疏也。孰為而有愛憎?逆之而怒,順之而喜也,故不背所異,不向所同孰,為而有利害?;都無所愛憎,故其心無所知,都無所畏忌,故其形無惕。若然者,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熱。雖有勇,刺之不入,雖有力,擊之弗中,觸實不硋,乘虛不墜。視不用目而見曉,聽不用耳而聞和。刳心無物,美惡不能汩也。濳行不窒,山谷不能躓也。利用出入,往來不窮,是其神之所為乎。
  黃帝既寤,
  亦寄之眠寤耳,聖人無眠覺也。
  怡然自得,召天老、力牧、太山稽,三人,黃帝相也。告之曰:朕聞居三月,齋心服形,思有以養身治物之道,弗獲其術。
  身不可養,物不可治,而精思求之未可得。
  疲而睡,所夢若此。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朕知之矣,朕得之矣,而不能以告若矣。
  不可以情求,則不能以情告矣。
  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幾若華胥氏之國,
  政和:勞形怵心,知而辯焉,故其術弗獲,齋心服形,覺而冥焉,故其道乃得。雖有情有信,而無為無形,故至道不可以情求,而知之得之者,亦莫能以告也。
  而帝登假。假當為遐。百姓號之,二百年餘不輟。
  盧曰:既寤於道也,自不因外物以得之。疲而睡者,冥於理,去嗜慾也。識神歸性,不可以情求也。不能以告若者,心澄忘言也。凡以數理天下者,但成其空名,數極則跡見,虛而不能實也。上以虛名責於下,下以虛名應於上,上下相蒙,積虛以為理,欲求純素,其可得乎?夫道者,神契理合,應物以真,非偏善於小能,不暴怒於小過。如春之布萬物皆生,俗易風移,自然而化,不知所以化,不覺所以成。故百姓思之,不知其極也。
  范曰:有身則累物而喪我。入而內觀身,本無身也,必期於養之,則未離於身;見出而外觀物,本無物也,必期於治之,則未離於物。見物我靡認,其去道也遠矣。何者?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求之以情,道終弗獲。其所以知之者,無知而已;其所以得之者,無得而已。知本無知,得本無得,又烏能以是告人耶?審造乎是,則游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千歲厭世,去而上仙,彼且釋弓而登假,人則從是也。孰肯以物為事?嘗原莊周之書,言黃帝始以仁義攖人心,而繼以問道廣成,蓋以謂絕聖棄智而天下治。則黃帝其人,所謂攖人心者,是宜寓言耳。是篇之意正與此合。
  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見《山海經》山上有神人焉。
  凝寂故稱神人。
  吸風飲露,不食五穀;
  既不食穀矣,豈復須吸風飲露哉?蓋吐納之貌,不異於物耳。
  心如淵泉,形如處女;
  盡柔虛之極者,其天姿自粹,非養而不衰也。
  不偎不愛,
  偎者亦愛也,芻狗萬物,恩無所偏。偎音隱偎。
  仙聖為之臣;
  仙者,壽考之跡聖者,治世之名。
  不畏不怒,愿態為之使;
  畏威也。若此豈有君臣役使之哉?尊卑長短,各當其分,因此而寄稱耳。
  不施不惠,而物自足;不聚不斂,而已無愆。愆,蹇乏也。陰陽常調,日月常明,四時常若,若,順也。風雨常均,字育常時,年穀常豐,而土無札傷,人無夭惡,物無疵癘,鬼無靈響焉。
  天人合德,陰陽順序,昏明有度,灾害不生,故道合二儀,契均四時。《老子》曰:以道蒞天下者,其鬼不神。
  盧曰:此言神之合道也,故假以方外之中,託以神人之目,不因五穀以為養,吐納真氣以為全,心如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