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言不能用物即是物耳,不足以有大物。夫用物者,不為物用,斯不物矣;不物,故物天下之物。明其自為而不窮也。人皆自異,而己獨韋遊,是乃獨往獨來,獨有斯獨矣。且與衆玄同,非求責於衆,而衆人不得不貴,斯至貴也!若信其偏見,以獨異為心,則雖同於一致,故是俗中一物耳!非獨有者也。夫百姓之心,形聲也;大人之教,影響也。大人之於天下,何心哉?使物之所懷各得自盡。問者為主,應者為配,處乎無響,則寂以待物;行乎無方,隨物轉化也。挈提萬物,使復歸自動之性,即無為之至矣。以遊無端,則與化俱;出入無旁,玄同無表,與日俱新。故無始終也。頌論大人之形容與天地無異。有己則不能大同;天下之難無者,己也,己既無矣,則韋有不足復有之。睹有者,昔之君子,能美其名者耳;睹無者,天地之友,任其獨生者也。
呂註:道之無為自然,非特人君體之而以道佐人主者,亦當因衆以寧,無事於為人之國也。一人所聞,不如衆技之衆,而欲自任以為人之國,則其不喪者僥倖而已。三王之興,君臣之相與,固有以是為利者,而末世多以是為息,欲為人之國者,攪其利而不見其息也。黃帝問廣成,堯之見四子,皆以大物為息,欲明物物者之非物而已。吾所體者道,道外無物,是以謂之獨有。夫大人之教,若形聲之於影響,而不為天下先,此所以為之配也。處乎無響,則寂然異於己也。同於己而欲之,異於己而不欲者,以出乎衆為心也。夫以出乎衆為心者,曷嘗出乎衆哉?因衆以寧所聞,不如衆技衆矣。而欲為人之國者,攬乎三王之利而不見其患者也。此以人之國僥倖也,幾何僥倖而不喪人之國乎!其存人之國也,無萬分之一;而喪人之國也,一不成而萬有餘喪矣。悲夫,有土者之不知也。夫有土者,有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豈獨治天下百姓而已哉!出入六合,遊乎九州,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之謂至貴。大人之教,若形之於影,聲之於響,有問而應之,盡其所懷,為天下配。處乎無響,行乎無方。挈汝適復之撓撓,以遊無端;出入無旁,與日無始;頌論形軀,合乎大同,大同而無己。無己,惡乎得有有!緒有者,昔之君子;睹無者,天地之友。
郭註:心欲出韋為衆儳者,皆以出衆為心,所以為衆人不能相出矣;衆皆以出衆為心,而我獨無往不同,乃大殊於衆,而為衆主也。吾一人所聞,不如衆技之多,故因衆則寧,不因衆則衆之千萬皆我敵也。夫欲為人之國者,不因衆之自為,而以己為之,此徒求三王主物之利而不見己為之息也。三王之所利,豈為之哉?因天下之自為而已!以一己專制天下,天下既塞,己何由通?故一身不成而萬有餘喪,悲夫!有土之君不知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言不能用物即是物耳,不足以有大物。夫用物者,不為物用,斯不物矣;不物,故物天下之物。明其自為而不窮也。人皆自異,而己獨韋遊,是乃獨往獨來,獨有斯獨矣。且與衆玄同,非求責於衆,而衆人不得不貴,斯至貴也!若信其偏見,以獨異為心,則雖同於一致,故是俗中一物耳!非獨有者也。夫百姓之心,形聲也;大人之教,影響也。大人之於天下,何心哉?使物之所懷各得自盡。問者為主,應者為配,處乎無響,則寂以待物;行乎無方,隨物轉化也。挈提萬物,使復歸自動之性,即無為之至矣。以遊無端,則與化俱;出入無旁,玄同無表,與日俱新。故無始終也。頌論大人之形容與天地無異。有己則不能大同;天下之難無者,己也,己既無矣,則韋有不足復有之。睹有者,昔之君子,能美其名者耳;睹無者,天地之友,任其獨生者也。
呂註:道之無為自然,非特人君體之而以道佐人主者,亦當因衆以寧,無事於為人之國也。一人所聞,不如衆技之衆,而欲自任以為人之國,則其不喪者僥倖而已。三王之興,君臣之相與,固有以是為利者,而末世多以是為息,欲為人之國者,攪其利而不見其息也。黃帝問廣成,堯之見四子,皆以大物為息,欲明物物者之非物而已。吾所體者道,道外無物,是以謂之獨有。夫大人之教,若形聲之於影響,而不為天下先,此所以為之配也。處乎無響,則寂然衆之千百皆吾敵也,吾一人之所聞安能出乎彼哉?此所以不如衆技衆矣!雲將猖狂而民隨所往,皆以出衆為異,至於災及烏獸、禍及昆蟲,非夫攬三王之利而不見其息者乎?凡有貌、像、聲、色者,皆物也,物與物何以相遠?故明乎物物者之非物,則五p 心非物也;心非物,故能物物;物物非特物物,又能寶然喪其大物,乘雲御龍,出入六合,而獨往獨來矣!有大物者不能無之。不物者,不有之也。吾能不物,而吾之所以不物者,又非物,孰有出衆之心哉?不出乎衆,是出乎衆也。心不出乎衆,是不有其有而其實歸於獨有,不貴其貴而其名歸於至貴。老子所謂不居、不去,無私成私,是也。影固無情於形、形立則影見;響固無情於聲,聲至則響應。其見也,枉直不在我而在形;其應也,清濁大小不在我而在聲。大人之教如此,故有問應之,盡其所懷不惑愚也。為天下配,不為主也。處乎無響,則其默足以應物;行乎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