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37-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南华真经循本-明-罗勉道-第33页

籠也,亦可以為得矣。且夫趣舍聲色以柴其內,
  下文有柴柵字,則是閉固之義。
  皮弁、鷸冠、搢笏、紳脩以約其外。內支盈於柴柵,外重平聲纆繳音灼,睆睆然在纆繳之中而自以為得,則是罪人交臂歷指而虎豹在於囊檻,亦可以為得乎。
  南華真經循本卷之十三竟
  卷十四外篇天道
  南華真經循本卷之十四
  廬陵竹峰羅勉道述門人彭祥點校
  外篇天道
  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
  無所積,無留滯。
  明於天,通於聖,六通四辟於帝王之德者,其自為也,昧然無不靜者矣。
  昧然者,聰明盡泯。六通四辟者,如六合四方皆洞達。
  聖人之靜也,非曰靜也善,故靜也。
  非以靜為善,故制之使靜。
  萬物無足以鐃乃孝切心者,故靜也。水靜則明燭鬚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周禮》:匠人水地以縣。
  水靜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鑒也,萬物之鏡也。
  夫虛靜恬澹寂寞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聖人休焉休,止也。
  休則虛,虛則實,實者倫矣。
  虛中有實,自有倫序。
  虛則靜,靜則動,動則得矣。
  靜中有動,動則無適而不得。
  靜則無為,無為也,則任事者責矣。
  無為則任事者,自任其責。
  無為則俞俞。俞俞者,憂患不能處,年壽長矣。夫虛靜恬澹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明此以南鄉去聲,堯之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為臣也。以此處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處下,玄聖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間遊,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進為而撫世,則功大名顯而天下一也。靜而聖,動而王,無為也而尊,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夫明白於天地之德者,此之謂大本大宗,與天和者也。所以均調天下,與人和者也。與人和者,謂之人樂;音洛與天和者,謂之天樂。莊子曰:吾師乎,吾師乎即大宗師,鑿萬物而不為戾□粉之義;澤及萬世而不為仁;長於上古而不為壽;覆載天地、刻雕衆形而不為巧。此之謂天樂。故曰:知天樂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故知天樂者,無天怨,無人非,無物累,無鬼責。故曰:其動也天,其靜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萬物服。言以虛靜,推於天地,通於萬物,此之謂天樂。天樂者,聖人之心以畜天下也。
  夫帝王之德,以天地為宗,以道德為主,以無為為常。無為也,則用天下而有餘;有為也,則為天下用而不足。故古之人貴夫無為也。上無為也,下亦無為也,是下與上同德。下與上同德則不臣。下有為也,上亦有為也,是上與下同道。上與下同道則不主。上必無為而用天下,下必有為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故古之王天下者,知雖落天地,不自慮也落猶隳也;辯雖雕萬物,不自悅也;能雖窮海內,不自為也。天不產而萬物化,地不長而萬物育,帝王無為而天下功。故曰:莫神於天,莫富於地,莫大於帝王。故曰:帝王之德配天地。此乘天地,馳萬物,而用人羣之道也。
  本在於上,末在於下;要在於主,詳在於臣。三軍五兵之運,德之末也;賞罰利害,五刑之辟萍入。教之末也;禮法度數,形名比詳比,校。詳,悉,治之末也;鍾鼓之音,羽旄之容,樂之末也;哭泣衰絰,隆殺之服,哀之末也。此五末者,須精神之運,心術之動,然後從之者也。末學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
  君先而臣從,父先而子從,兄先而弟從,長先而少從,男先而女從,夫先而婦從。夫尊卑先後,天地之行也,故聖人取象焉。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春夏先,秋冬後,四時之序也;萬物化作,萌區音勾有狀,盛衰之殺,變化之流也。夫天地至神,而有尊車先後之序,而況人道乎。宗廟尚親,朝廷尚尊,鄉黨尚齒,行事尚賢,大道之序也。語道而非其序者,非道也。語道而非其道者,安取道。
  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義次之,仁義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
  省,音生,上原赦而省形。
  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賞罰次之,賞罰已明而愚知處宜,貴賤履位,仁賢不肖襲情。必分其能,必由其名。以此事上,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脩身,知謀不用,必歸其天。此之謂太平,治之至也。故書曰:有形有名。形名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古之語大道者,五變而形名可舉,九變而賞罰可言也。
  自明天至形名而五,至賞罰而九。
  驟而語形名,不知其本也;驟而語賞罰,不知其始也。倒道而言,在道而說者,人之所治也,安能治人。驟而語形名賞罰,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可用於天下,不足以用天下。此之謂辯士,一曲之人也。禮法數度,形名比詳,古人有之。此下之所以事上,非上之所以畜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