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歎,再拜而起曰:丘再逐於魯,削迹於衛,伐樹於宋,圍於陳蔡。丘不知所失,而離此四謗者何也?
〔疏〕愀然,慙竦貌也。罹,遭也。丘無罪失而遭罹四謗,未悟前旨,故發此疑。
客悽然變容曰:甚矣子之難悟也。人有畏影惡邇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10,自以為尚遲,疾走不休,絕力而死。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迹,愚亦甚矣。子審仁義之間,察同異之際,觀動靜之變,適受與之度,理好惡之情,和喜怒之節,而幾於不免矣。
〔疏〕留停也義之間以招門徒,伺察同異之際以侯機宜,觀動靜之變,晞其僥倖,適受與之度,望著功名,理好惡之情,而是非堅執,和喜怒使節,用為達道,以己誨人,矜矯天性,近於不免也。
謹脩而身,慎守其真,還以物與人,則無所累矣。
〔疏〕饉慎形體,修守真性,所有功名,還歸人物,則物我俱全,故無患累也。
今不脩之身而求之人#11,不亦外乎。
〔注〕不能脩其身而求之他人者,豈非疏外乎。
孔子愀然
〔疏〕自竦也。
曰:請問何謂真?客曰: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疏〕夫真者不偽,精者不雜,誠者不矯也。故矯情偽性者,不能動於人也。
故彊哭者雖悲#12不哀,彊怒者雖嚴不威,彊親者雖笑不和。真悲無聲而哀,真恕未發#13而威,真親未#14笑而和。真在內者,神動於外,是所以貴真也。其用於人理也,事親則慈孝,事君則忠貞,飲酒則歡樂,處喪則悲哀。
〔疏〕夫道無不在,所在皆通,故施於人倫,有此四事。#15四事之義,以列下文。
忠貞以功為主,飲酒以樂為主,處喪以哀為主,事親以適為主,功成之美,無一其迹矣。
〔疏〕貞者,事之幹也。故以功績為主;飲酒陶蕩性情,故以樂為主。是以功在其美,故不可一其事迹也。
事親以適,不論#16所以矣,飲酒以樂,不選其具矣;處喪以哀,無問其禮矣。
〔疏〕此覆釋前四義者也。
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
〔疏〕節文之禮,世俗為之,真實之性,禀乎大素,自然而然,故不可改易也。
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
〔疏〕法效自然,寶貴真道,故不拘束於俗禮也。
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於人,不知貴真,祿祿而受變於俗,故不足。
〔疏〕恤,憂也。祿祿,貴貌也。愚迷之人,反於聖行,不能法自然而造適,貴道德而逍遙,翻復溺人事而憂慮,滯囂塵而遷貿,徇物無厭,故心恒不足也。
惜哉,子之早湛於人偽而晚聞大道也。
〔疏〕惜孔子之雄才,久迷情於聖迹,耽人間之浮偽,不早聞於玄道。
孔子又再拜而起曰:今者丘得遇也,若天幸然。先生不#17羞而比之服役,而身教之。敢問舍所在,請因受業而卒學大道。
〔疏〕尼父喜歡,自嗟慶幸,得逢漁父,欣若登天。必其不耻訓誨,尋當服動驅役,庶為門人,身禀教授,問舍所在,終學大道。
客曰:吾聞之,可與往者與之,至於妙道;不可與往者,不知其道,慎勿與之,身乃無咎。
〔疏〕從迷適悟為往也。妙道,真本也。知,分別也,若逢上智之士,可與言於妙本,若遇下根之人,不可語其玄極,觀機吐照,方乃無疵。
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乃刺船而去,延綠葦間。
〔疏〕戒約孔子,令其勉勵。延緣上蘆葦之間。重言去子,殷勤訓勗也。
顏淵還車,子路授綏,孔子不顧,待水波定,不聞拏音而後敢乘。
〔疏〕仲尼既見異人告以至道,故仰之彌甚,喜懼交懷,門人授綏,猶不顧盻,船遠波定,不聞橈響,方敢乘車。
子路旁車而問曰:由得為役久矣,未嘗見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夫子猶有倨傲之容。今漁父杖拏逆立,而夫子曲腰磬折,言拜而應,得無太甚乎?門人皆怪夫子矣,漁父何以得此乎?
〔疏〕天子萬乘,諸侯千乘。伉,對也。分處庭中,相對設禮,位望相似,無階降也。伸尼遇天子諸侯,尚懷倨傲,一逢漁父,盡禮曲腰,并受言詞,必拜而應,漁父威嚴,遂至於此。孔丘重方外之道,子路是方內之人,故致驚疑,旁車而問也。
孔子伏軾而歎曰:甚矣由之難化也。湛於禮義有間矣,而樸鄙之心至女未去。
〔疏〕湛著禮義,時間固久,嗟其鄙拙,故兌軾歎之也。
進,吾語汝。夫遇長不敬,失禮也;見
賢#18不尊,不仁也。彼非至人,不能下人。下人不精,不得其真,故長傷身。惜哉,不仁之於人也禍,莫大焉,而由獨擅之。
〔疏〕召由令前,示其進趨。夫遇長老不敬,則失於禮儀,見可貴不尊,則心無仁愛。若非至德之人,則不能使人謙下;謙下或不精誠,則不造於玄極。不化不愛,乃禍敗之基。惜哉仲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