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74-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通玄真经缵义-元-杜道坚-第10页

,故聖人食足以充虛接氣,衣足以蓋形禦寒,適情辭餘,不貪得,不多積清目不視,靜耳不聽,閉口不言,委心不慮,棄聰明,反太素,休精神,去知故,無好無憎,是謂大通。除穢去累,莫若未始出其宗,何為而不成。知養生之和者,即不可縣以利,通內外之符者,不可誘以勢。無外之外至大,無內之內至貴,能知大貴,何往不遂。
  道貴乎守,有守則成;心貴乎平,平則不傾。世之尊勢厚利,人所共貪。貪則不平之心生,非可守之道也。故聖人食取充腹,衣適被體,無厚積之貪。是以心平氣定,神不外馳,合乎大常之道,是謂守平。
  守#4易四
  老子曰:古之為道者,理情性,治心術,養以和,持以適,樂道而忘賤,安德而忘貧。性有不欲,無欲而不得;心有不樂,無樂而不為。無益於性者,不以累德,不便於生者,不以滑和,不縱身肆意,而制度#5可以為天下儀。量腹而食,制形而衣,容身而居,適情而行,餘天下而不有,委萬物而不利,豈為貧富貴賤失其性命哉。夫若然者,可謂能體道矣。
  多易必多難,此以事言也。以道言則不然。夫古之為道者,治心理性,易其身而後動,定其意而後舉,樂道安常,不為難能之事。故制度有法,容止可觀,安而行之,是謂守易。
  守清五
  老子曰:人受氣於天者,耳目之於聲色也,鼻口之於香臭也,飢膚之於寒溫也,其情一也。或以死,或以生,或為君子,或為小人,所以為制者異也。神者智之淵也,神清則#6智明,智者心之府也,智公則#7心平。人莫鑑於流潦,而鑑於澄水,以其清且靜也。故神清意平,乃能形物之情,故用之者,必假於不用也。夫鑑明者,則塵垢不汙也,神清者,嗜欲不誤也。故心有所至,神即溉然在之,反之於虛,則消躁藏息矣,此聖人之游也。故治天下者,必達性命之情而後可也。
  水清則鑑物,神清則見道。人之受氣於天者,固若同然。吾之見道於心者,夫何獨異,心清故也。聖人之心,明如止水,物來則見,物去則靜,曾何滯於吾心哉?澄鑑不撓,是謂守清。
  守真六
  老子曰:夫所謂聖人者,適情而已,量腹而食,度形而衣,節乎己,而貪汙之心無由生也。故能有天下者,必無以天下為也,能有名譽者,必不以越行求之。誠達性命之情,仁義乃因附也。若夫神無所掩,心無所載,通洞條達,澹然無事,勢利不能誘,聲色不能淫,辯者不能說,智者不能動,勇者不能恐,引真人之游也。夫生生者不生,化化者不化。不達此道者,雖智統天地,明照日月,辯解連環,辭潤金石,猶無益於治天下也。故聖人不失所守。
  夫聖人者,循自然,守至真,順其時宜,達其眾心,惟不逆萬物之情,故能心凝形釋,純一不己,是謂守真。
  守靜七
  老子曰:靜漠恬澹,所以養生也,和愉虛無,所以據德也。外不亂內,即性得其宜,靜不動和,即德安其位,養生以經世,抱德以終年,可謂能體道矣。若然者,血脉無鬱滯,五藏無積氣,禍福不能矯滑,非譽不能塵垢,非有其世,孰能濟焉。有其才不遇其時,身猶不能脫,又況無道乎。夫目察秋毫之末者,耳不聞雷霆之聲,耳調金玉之音者,目不見太山之形,故小有所志,則大有所忘。今萬物之來,擢拔吾性,攓取吾精,若泉源也,雖欲勿稟,其可得乎。今盆水若清之,經日乃見眉,濁之不過一撓,即不能見方圓。人之精神,難清而易濁,猶盆水也。
  天地之道靜,故物不使而自長;聖人之治靜,則民不教而自能。一有喜功生事之心,撓其自然,亂其天常,則靜者失,動者惑矣。惟不事奇變,是謂守靜。
  守法八
  老子曰:上聖法天,其次尚賢,其下任臣。任臣者,危亡之道也,尚賢者,癡惑之原也,法天者,治天地之道也。虛靜為主,虛無不受,靜無不持,知虛靜之道,乃能終始,故聖人以靜為治,以動為亂,故曰:勿撓勿攖,萬物將自清,勿驚勿駭,萬物將自理,是謂天道。
  上聖法天,百骸理,萬化安。其次尚賢,法由己出,惑之原也。其下任臣,法出眾口,危亡之徵矣。修身無法,則事惑而精神喪;治國無法,則政亂而民人傷。惟體道為主,是謂守法。
  守弱九
  老子曰:天子公侯,以天下一國為家,以萬物為畜,懷天下之大,有萬物之多,即氣實而志驕,大者用兵侵小,小者倨傲凌上,用心奢廣,譬猶飄風暴雨,不可長久。是以聖人以道鎮之,執一無為,而不損冲氣,見小守柔,退而勿有,法於江海,江海不為,故功名自化,弗強,故能成其王,為天下牝,故能神不死,自愛,故能成其貴,萬乘之勢,以萬物為功名,權任至重,不可自輕,自輕則功名不成。夫道大以小而成,多以少為主,故聖人以道蒞天下,柔弱微妙者,見小也,儉嗇損缺者,見少也,見小故能成其大,見少故能成其美。
  弱者道之用,非怯也,守其冲和而已。天子以天下為家,公侯以國為家。視民猶己,不以勢位自強,不以兵甲暴眾。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大資小而成眾,戴寡為主,往而不害安平泰,是謂守弱。
  天之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