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3-道藏 -01-正统道藏洞神部

274-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通玄真经缵义-元-杜道坚-第9页

之始,九乃數之成。九,究也。聖人究於九而守乎一,道在我矣。一即心,心即天,天即人,人即物,物即道,道即我,我即始。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老子曰:人受天地變化而生,一月而膏,二月而血脉,三月而胚,四月而胎,五月而筋,六月而骨,七月而成形,八月而動,九月而躁,十月而生,形骸已成,五藏乃分。肝主目,肺主鼻,脾主舌,腎主耳,瞻主口。外為表,中為裏,頭圜法天,足方象地。天有四時五行九曜三百六十日,人有四支五藏九竅三百六十節;天有風雨寒暑,人有取與喜怒。膽為雲,肺為氣,脾為風,腎為雨,肝為雷,人與天地相類,而心為之主。耳目者日月也,血氣者風雨也。日月失行,薄蝕無光,風雨非時,毀折生灾。五星失行,州國受其殃。
  物之所始,一之所起,變而化之,萬物生焉。父天母地,陰陽交感,胚胎孕育。雜糅之氣為物,純粹之氣為人,是故天地萬物備於吾身。夫翕張與奪,天之道也。逆之則死,順之則生。
  天地之道,至閎以大,尚猶節其章光,愛#1其神明,人之耳目,何能久熏而不息,精神何能馳騁而不乏。是故聖人守內而不失外。夫血氣者,人之華也,五藏者,人之精也,血氣專乎內而不外越,則胸腹充而嗜欲寡,嗜欲寡,則耳目清而聽視聰達,聽視聰達謂之明。五藏能屬於心而無離,則氣意勝而行不僻,精神盛而氣不散,以聽無不聞,以視無不見,以為無不成,患禍無由入,邪氣不能襲。故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見大者所知小。
  天之生物,不動則植。動者橫行,植者直立。人兼動植之用,故靈於萬物。四支百體,精神血氣,可不自愛?胡可以多求?王公大人,受天下之寄,則又兼乎人,兼乎物,愛之畜之,不異其身,然後為盡道。
  夫孔竅者精神之戶牖,血氣者五藏之使候,故耳目淫於聲色,即五藏動搖而不定,血氣淊蕩而不休,精神馳騁而不守,禍福之至,雖如丘山,無由識之矣。故聖人愛而不越,聖人誠使耳目精神玄達,無所誘慕,意氣無失清靜,而少嗜欲,五藏便寧。精神內守形骸#2而不越,即觀乎往世之外,來事之內,禍福之間,可足見也。故其出彌遠者,其知彌少,以言精神不可使外淫也,故五色亂目,使目不明,五音入耳,使耳不聰,五味亂口,使口生創,趨舍滑心,使行飛揚,故嗜欲使人氣淫,好憎使人精勞,不疾去之,則志氣日耗。
  河水雖廣,風日耗之。精神雖王,物欲滑之。未有不消减者也。聖人玄達,無所誘慕,精神內固,形體外便,心室空虛,神明來舍。往世之外,來事之前,靡不洞燭,心虛故也。養生之道無他,術如養馬焉,去其害馬者而已。
  夫人所以不能終其天年者,以其生生之厚。夫唯無以生為者,即所以得長生。天地運而相通,萬物總而為一,能知一,即無一之不知也,不能知一,即無一之能知也。吾處天下,亦為一物,而物亦物也,物之與物,何以相物。欲生不可事也,憎死不可辭也,賤之不可憎也,貴之不可喜也。因其資而寧之,弗敢極也,弗敢極,即至樂極矣。
  物有不待使而生,求而養,天也。必待使而生,求而養,則人矣。人或過,有使之求之之心,則偃苗助長。反致傷生失養之害,不能全其天年。聖人,天地相通,與物為一。不益生,不外死,賤而不憎,貴而不喜,因其資而寧之。弗敢極,則至樂極矣。
  守虛一
  老子曰:所謂聖人者,因時而安其位,當世#3而樂其業。夫哀樂者德之衺也,好憎者心之累也,喜怒者道之過也,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即與陰合德,動即與陽同波,故心者形之主也,神者心之寶也。形勞而不休即蹙,精用而不已則竭,是以聖人遵之,不敢越也。以無應有,必究其理,以虛受實,必窮其節,恬愉虛靜,以終其命。無所疏,無所親,抱德煬和,以順於天,與道為際,與德為鄰,不為福始,不為禍先,死生無變於己,故曰至神。神則以求無不得也,以為無不成也。
  聖人虛己以游世,順天而行,因時而作;不以利害動其心,不以死生變於己;以虛受實,抱德煬和;禍不為先,福不為始;事至而應,響答如神,應己則靜,是謂守虛。
  守無二
  老子曰:輕天下即神無累,細萬物則心不惑,齊生死則意不懾,同變化則名不眩。夫至人倚不撓之柱,行無關之途,稟不竭之府,學不死之師,無往而不遂,無之而不通,屈伸俛仰,抱命不惑而宛轉禍福,利害不足以患心。夫為義者,可迫以仁,而不可劫以兵,可正以義,不可縣以利,君子死義,不可以富貴留也,為義,不可以死亡恐也,又況於無為者乎。無為者無累,無累之人,以天下為影柱。上觀至人之倫,深原道德之意,下考世俗之行,乃足以羞也。夫無以天下為者,學之建皷也。
  無不生無而生有,有喪則復歸於無。有不可以無無,無無則有,不能以自有。知有乃無之利,無乃有之用,則知無不無無,不無無即道;有不常有,不常有即物。是以聖人富不以有,貧不以無。齊物我,一死生,而不累於神,自有不亡者,在是謂守無。
  守平三
  老子曰:尊勢厚利,人之所貪,比之身則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