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經》:古善用人者,若蚈之足眾而不相害,若舌之與齒堅柔相摩而不相敗。夫夏后之璜不能無瑕,明月之珠不能無穢,然天下寶之者,賢人也,不以小惡妨大美。夫志人之所短,忘人之所長,而欲求賢於天下,即難矣。
是謂不争之德,
《通玄經》曰: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能自得者,必柔弱者也。能成霸王者,必勝者也;能勝敵者,必德者也。
是謂用人之力,
《通玄經》曰:愛賢之謂仁,敬賢之謂禮。
是謂配天,古之極也。
《通玄經》曰:千乘之國行文德者,王;萬乘之國好用兵者,亡。
用兵有言章第六十九
此章《通玄經》言:用兵有五:有義兵,有應兵,有忿兵,有貪兵,有驕兵。誅暴救弱,謂之義兵。敵來加己,不得已而用之,謂之應兵。争小故,不勝其心,謂之忿兵。利人土地,欲人財貨,謂之貪兵。持其國家之大,矜其人民之眾,欲見賢於敵國者,謂之驕兵。義兵王,應兵勝,忿兵敗,貪兵死,驕兵滅,此天之道也。今戰國亂臣賊子用兵輕敵#1,掩襲不備,先僭致禍也,禍莫大於輕敵。
用兵有言:
《通玄經□上禮》曰:以奇用兵,奇逸為勞,奇飽為飢,奇靜為動,奇治為亂,奇後為先。何往而不勝?後者勝矣。
吾不敢為主
《通玄經》曰:先唱者,窮之路也。
而為客,
《通玄經》曰:後動者,建之源也。
不敢進寸
《通玄經》曰:屈者,所以求伸也。
而退尺。
《通玄經》曰:屈寸以伸尺,君子為之。
是謂行無行,
《通玄經》曰:舉兵以為人者,眾助之;以自為者,眾去之。
攘無臂,
《通玄經》曰:眾之所助,雖弱必強。
仍無敵,
《通玄經》曰:眾之所去,雖大必立。
執無兵。
《通玄經》曰:古者懷制勝利於不戰而罷兵也,諸侯賓伏,此用兵之上也。
禍莫大於輕敵,
《通玄經》曰:武勇以強梁死,辯士以智能困。能以智而知勝,不能以智不知其敗。勇於一能,察於一辭,可與曲說,未可廣應。
輕敵則幾喪吾寶。
《通玄經˙上德篇》曰:老子觀影而知持後,後動者未嘗失宜。故聖人曰:無因循,常後而不先。譬若積薪,後者為上。
故抗兵相加,
《通玄經》曰:聞敵國之君有暴厲其民者,即舉兵而臨其境,而敵相當欲交兵接刃,後者勝矣。
哀者勝矣。
《通玄經》曰:所謂後者,聖人守靜道,拘雌節,因循而應變,常後而不先,功大靡堅,不能與争也。後者勝矣。
吾言甚易知章第七十
此章《沖虛經》言:商太宰見孔子曰:丘聖者歟?孔子曰:聖則丘何敢,然則丘博學多識者也。商太宰曰:三王聖者歟?孔子曰:三王善任智勇者,聖則丘不知。太宰曰:五帝聖者歟?孔子曰:五帝善任仁義者,聖則丘弗知。太宰曰:三皇聖者歟?孔子曰:三皇善任因時者,聖則丘弗知。商太宰大駭曰:然則孰者為聖?孔子動容有問曰:西周之人太史老聃有聖者焉、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薔蕩乎民無能名焉,可謂大聖人矣。故老聖曰:吾言大道,無為之化也。
吾言
《南華真經》曰:老聃明白於天地無為簡易之德者,此之謂大宗大本大宗師也。
甚易知,
《通玄經》曰:治大國者,道不可小。國地廣者,制不可狹。王位高者,事不可煩。治民眾者,教不可苛。事煩難治,法苛難行,求寡難贍,大較易為之智,曲辯難為治。故無益於治,有益為亂者,聖人不為也。無益於用,有益於費者,智不行也。故功不厭約,事不厭省,求不厭寡。功約易成,事省易治,求寡易贍。
其易行。
《通玄經》曰:河以逶迤,故能遠;山以陵遲,故能高;道以優游,故能化。夫通於一技,審於一事,察於一能,可以曲說,末可廣應於治要也。道之言曰:芒芒昧昧,與天同氣。同氣者帝,同義者王,同功者霸,無一焉者亡。故不言而治,無事而化,是以天心動化無為者也。故有道以治之法、事少足以治,無道以治之法,事多足以亂。
天下
《通玄經》曰:末世天下民甚拘於小好而塞於大道,不能知行也。
莫能知,
《通玄經》曰:末世小學蔽德不能知也。《南華經》曰:古者德固不小識,後世小識傷德,不能知也。
莫能行。
《通玄經》曰:末世小善塞道,不能行也。《南華經》曰:古者道固不小行,後世小行傷道,不能行也。
言有宗,
《通玄經□微明篇》曰:言有宗,事有君,至言去言。
事有君。
《通玄經□精誠篇》曰:言有宗,事有本,至為去為。
夫唯無知,
《通玄經》曰:末世小學,争魚者濡,逐馱者趍,淺之人所争者,末矣,夫唯無知。
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