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經新註
經名:道德真經新註。唐李約注。四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原經無章名。
道德真經新註序
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於其中。人為萬物之主,故與天地為三才焉。老君在西周之日,故秉道德以救時俗。道者,清净自然之道也。德者,以法久而失,修而得之謂之德也。故曰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是謂域中四大焉。蓋王者,法地、法天、法道之三自然妙理,而理天下也。天下得之而安,故謂之德。凡言人屬者耳,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言法上三大之自然理也。其義云:法地地,如地之無私載。法天天,如天之無私覆。法道道,如道之無私生成而已矣。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例也。後之學者不得聖人之旨,謬妄相傳,凡二十家註義皆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域中五大矣,與經文乖謬,而失教之意也。豈王者只得法地而不得法天、法道乎?又况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義理疏遠矣。源流既撓,支派遂昏,或宗之為神仙書,或語之以虛無學,論者非云先黃老而後六經,乃淺俗之談也,殊不知六經乃黃老之枝葉爾。余少得旨要,故辯而釋之,蓋清心養氣,安家保國之術也。
道德真經新註卷之一
李約註
道經上
自然之性靜,故天地萬物生。生久而凌替,修之令反自然,故曰道。凡三十七章。
道可道,可道者,非至道也。非常道。謂惟恍惟惚也。名可名,可名者,物之質也。非常名。謂曰大曰逝也。無名,天地之始;此上明道之精妙,趨於言說,離於名稱。道生天地之初未有人,未有人,即誰強名道。有名,萬物之母。三才既具,品物流形,含育之義明,母子之名立,聖人自此而垂教。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儌。儌,邊也。人之大端不出於有欲與無欲也。故有欲者不遊乎道中,而忘懷者獨見夫精妙。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在道則一,為物則二。同謂之玄。玄,黑也。夫五色置於晦冥之中,則無辨矣。能使異名為造一,可謂乎玄中玄。玄之又玄,愈玄愈不可測。眾妙之門。夫如是,方可達於萬化出入之所由。
天下有天下之主也。皆知美之為美,
斯惡已;若所美與眾同,豈非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若所善與眾異,則誠不善也。故有無之相生,對而生也。難易之相成,迭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並可見也。高下之相傾,起交争也。音聲之相和,不獨為也。前後之相隨。殊不定也。此皆效上之驗。是以聖人必不與前言同。處無為之事,置心於清靜中。行不言之教。正身以率下也。萬物作而不辭,不擾故不失業,謂自得故不謝。生而不有,使生成者,我之力也,我何有是力乎?為而不恃,得云為者,我之功也,我何恃此功矣。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見賢也。夫唯不居,是以不去。無心而理,是謂不居,而功自成,是謂不去。
不尚賢,使民不争;夫能不尚己賢,孰與我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若以不貪為寶,則下皆化之,又何人為盜也?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凡與我對者,無不忘之,則心必自靜。是以聖人具下句也。虛其心,外物不復入於內也。實其腹,元和不復出於外也。弱其志,專思柔也。強其骨。能保精也。常使人無知無欲,其理如此,故人化之,皆復於朴。使夫知者不敢為也。令見反朴者而思齊焉。為無為,則無不治。為不失於無為,則不患於不理。
道沖而用之,虛己以應物也。或不盈。故功德滿時也。淵兮似萬物之宗。淵然深靜,不可測知,故似為庶類之宗師。挫其銳,能抑進取。解其紛,善釋讎嫌。和其光,叅其明也。同其塵,入其暗也。湛兮似或存。用無不同,性無所雜。吾不知誰之子,但識其能,莫知其父。象帝之先。帝,生物之主也,群化皆處其後,唯道能居其先。象,似也。道性謙,故不言定,處其先而云似。
天地不仁,仁,恩也。夫恩生乎心,天地無心,焉得恩?以萬物為芻狗;芻,草也。夫報起乎情,芻狗無情,焉得報?聖人不仁,聖人法天地之無心,但虛懷而在土,則何仁之有乎?以百姓為芻狗。百姓象芻狗之無情,遂忘帝力於其下耳。天地之間,其猶橐籥。橐無底,曰橐鑪錘之,家用鼓風。籥,笛之類,伶倫之人吹之以為之樂。二者皆虛中無情,所以應求不倦。天地如之,所以不仁也。虛而不屈,屈,窮也。虛故不窮也。動而愈出。故愈動而愈應。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有心而言,則有時而竭;虛中而應,則無日而窮。
谷神不死,谷中虛則能以響答聲,不知答聲者誰哉?既不知而不測,謂之神乎神答,長在不死,何也?人能虛心則物無不應,如神不離身而長存也。是謂玄牝。玄者,幽暗也。牝,女子也。女子處幽閨之中,是謂玄牝。此玄牝性柔而靜,不以外傷內,所以能制不測之神於身也。又玄鼻牝口也,空虛吐納元氣,為陰陽之根。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行如玄牝,可謂得道之門。既得道矣,則道為天地之根。綿綿若存,道體微妙,綿綿似不能自持,要今古常在。用之不勤。雖微妙,若其應用也,未嘗辭倦。人能得之,則性全神王,致無期